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坚,广东省作协会员,在各大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多部,著有长篇小说《青瓷殇》(与人合著)、中篇小说集《月亮的香味》、散文集《城市底色》等100余万字,有作品被选刊转载。现居深圳。
南门头的灯光
许多外地人看景德镇,是千年瓷都、是座陶瓷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但在我看来,景德镇是一座有烟火气的城市。随便在街上走走,看擺瓷器摊的档主与顾客讨价还价的表情,再听听夹杂着镇上土语的“景普话”(有浓烈景德镇口音的普通话),以及充斥于耳的都昌话、鄱阳话、九江话、抚州话、南昌话……你会感到这个城市的亲切与包容,会得出“镇巴佬”朴实里透着精明、憨厚中带着狡黠的印象。当然,更多的还是心头感受到一种魅力,一种由烟火气带给这座古镇的、兼容并蓄的魅力。
我乃土生土长的“镇巴佬”,在这座小城生活了近三十年。论及热闹的去处,我以为当属南门头,那应该是镇上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许是过去的路名单一且随意,故在镇上的老人嘴里只能听到前街后街、上街下街之说,南门头这段就是所谓前街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南门头尚未改造,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面上那温柔的灯火便星星点点地照亮起来。夜市的摊贩们开始摆摊了,两旁的店铺也在这时进入最佳状态。店主们都像是要去出席一场盛宴,把自已收拾得清清爽爽。哪怕是刚拌完嘴吵过架,也会敛起不快的表情,展开和悦的笑容迎接客人的到来。生意人嘛,从不会跟钱过不去,是是非非待打烊后再去理论。
由于人民电影院坐落其中,从迎瑞弄至当铺弄这一段便成为最闹、最猛的地段。记得当年上映一部日本影片《乡恋》,观影者之多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是不过分的。电影海报上女主人公祼露背脊的画面理所当然成了卖点,刚结束“文革”的镇上人哪里敢想,莫说露肉,就是有男女牵手镜头的电影过去都被视为“毒草”,而今可好,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去看日本人脱衣服。那些刚从影院出来的观众嘴边不停的“啧啧”声,会更让人不晓得故事的深浅。于是,周边几家瓷厂的青工们下班后,工作服都不换就奔向电影院,售票窗口前一下子便成了人海。人叠着人、人踩着人挤向那狭小的窗口。结伴去的后生小伙们凑齐了钱后,通常推选一位壮实的代表去购票。但见他脱去上衣(以防扯破),由另几名同伴将其举过人头,直接抛向售票窗。此法颇灵验,常是手到擒来。那些三五成群的女工们只有望洋兴叹了,若是碰上某个眼熟的男同事,也会忘了平日的矜持,一番花言巧语后,便怂恿这个连名字都叫不上的男同事勇敢一回。我亲眼看见有不甘示弱的女工自告奋勇地朝人堆里挤,豪迈之气如面向大铡刀的刘胡兰,不畏不惧。待她从人墙中出来,再看,已是衣衫不整,头发散乱。“好在老子力气大,差些被挤扁了!” 她拍着胸脯,嘟着嘴自言自语,涨红的脸除了汗渍,尽是兴奋。
电影院门口的小摊如同一处处景点,吸引过往行人。那些个卖瓜子、花生等零食的小摊多置于一辆板车上,竖起的竹竿上挂了盏马灯,玻璃罩里扑闪着诱人火苗。瓜子有五香和椒盐的两种,每小包一角钱。形似牛角状的瓜子包齐齐地码在篾盘前方,摊主通常是边卖边包。少有买半斤一斤的顾客,那把秤也就做了摆设,秤盘仅比药店称药的秤稍大点。若遇上买几角钱的顾客,摊主会很夸张地用秤盘铲起一些,秤杆翘得很高。这还不算,再用指尖抓上几粒:“崽俚吔, 姨娘给你凑些,记得下回还买我的哦!” 笑嘻嘻说罢,顺手撕张废书或旧报纸,三两下将瓜子包得有棱有角,送到顾客手里。有对操都昌口音的中年夫妻是卖茶叶蛋的,兼营酒糟冲蛋和糯米汤圆,两夫妻各管一个蜂窝煤炉子。男的头大颈粗,显得木讷,两只眼睛只盯着炉子上那锅热气腾腾的茶叶蛋。“大头壳啊,赶紧拿火钳来帮我换块煤!”“大头壳啊,把几只碗洗下,用清水多涮几下!”女的对老公吆三喝四,一副能干婆样,呲嘴露出的两颗镶了金的牙在夜里熠熠生辉。
我印象最深的是南门头口上那几家夜宵摊子,主打的自然少不了炒碱水粑、炒排粉这些。有个名叫“南昌佬”的摊主,长得精精瘦瘦,也是老婆帮着打下手。他的摊位就摆在土产店门前的路灯下,煞有阵势。几张可折叠的小桌,几把红红绿绿的塑料凳常坐满食客。“南昌佬”善经营,有卤菜有小炒,诸如卤猪脚、卤猪耳、酱爆猪肠、炒田螺什么的,还有当季的时蔬,灯光让所有食物看上去都很诱人。关键是能喝上镇上鲜见的“南昌啤酒”,这也是他的卖点。“南昌开班车来的机师跟我哇几熟有几熟,要啤酒?发句声就足得,风快帮我拖过来,哇几新鲜就有几新鲜!”“南昌佬” 说这话时很是炫耀。此外,他装钱的竹篮里还有本油腻腻的小学生作业本,里面密密麻麻,歪歪斜斜,有符号,有数字,有汉字:“小小8块5”“大个3块”“张狗仔6块”……看来,可以赊账也是他留住常客的经营之道。
前些年,南门头动了大手术,旧城改造让它成为一条商业步行街,面目全非。每间店铺卖的都是时尚和流行,与仿古建筑格格不入。我难得几次经过那里,总会情不自禁想到从前,那个夜夜门前人头攒动的电影院,那些弥漫当地小吃独特香味的夜市摊贩,南门头由此唤起的、久远却平和、慵懒、安稳的记忆清晰如昨。啊,时也势也,“芳踪”难觅了!
伞匠
记忆中镇上早年有个伞厂,属二轻局下辖企业,在市图里附近;而门店则在中山路祥集上弄口,“十女商店”隔壁。我有个小学同学的母亲在伞厂作工,落雨天他上学撑的伞便是伞厂产品。桐油帆布伞面,粗头蛮脑,极不中看。即使这样,也令同学们羨慕不已。那年代,并非所有人都能撑雨伞、穿雨鞋(镇上称套鞋)上学,戴斗笠、披簑衣、打赤脚栉风沐雨赶学的寒门弟子大有人在。
伞厂门店卖的有竹柄油纸伞、木柄黑布伞,也有稍贵点的钢骨伞,镇上人称之为洋伞。至于今日大行其道的化纤塑料伞,以其时小镇伞厂的制作水平,还难以企及。小时候,我每路过这家伞店,都会驻足痴望一阵,发现店里永远有位操安徽黟县口音的白胡子老头,用透着乌亮色泽的竹椅临街而坐。他左手执黄铜制的水烟筒,腾出食指和中指夹根燃着的线香,右手将松黄的烟丝捻成一小撮放入烟斗,然后点上,惬意地“咕咚咕咚”吸几口,间或也会眯起笑眼与熟识的过往路人寒喧几句。 江南小镇的雨水天,淫雨霏霏,延绵不绝,雨伞对百姓而言,是极紧要的必需品。如此一来,修伞的手艺就很吃香。而镇上挨家串户的修伞匠,多从浙江那边来。“配锁、补锅、补洋瓷面盆、修洋伞啰……”吆喝基本一致,用的是浙江土话,但能听懂。远远吆喝一嗓子,中气十足,韵味悠长。从吆喝中不难看出,修伞不是主业。他们的行头比一般匠人少很多:一根扁担,前头一只木箱,后头一只篾筐,筐里除去一些杂物还有个炉子,补盆补锅时用来融锡水。他们白天穿行大街小巷,夜里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以收市的菜场为客店,肉砧为铺,酣然蜷宿,很吃得了苦。
我见过这么一位修伞匠,瘦高个,皮肤白皙,梳个分头。娃娃脸,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说话慢条斯理,穿着整齐,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不似匠人像先生,颇获客户―街头闾巷家庭主妇好感。她们见到他,竟然不由自主地轻言细语,郑重其事将要修的伞交到他手上,再叮嘱一番。其实不外乎要他修时精心些,但在旁人看来,场景便很有些暧昧。
伞匠通常选一处不妨碍人通行的屋檐台阶放下担子,亮开嗓门连吆几声。而我们一帮小鬼头,竞相模仿,一边疯跑一边叫,也算无心插柳地帮他做了宣传。若到了饭点,伞匠便从篾筐里捧出那只尚存残烬的小炉子,加几块木炭,把小铁筒对准炉口接上风箱,拉几下,炉膛便冒起了火苗。又从木箱的布袋里抓几把米,置于烧得黑乎乎的搪瓷缸里,向旁边人家讨点水,开始煮饭。然后坐在折叠凳上,从木箱里取出些剪刀、针线、油布油纸、还有细小的伞骨伞柄等摊开。不多时,便有一些主妇们闻声而至,拿来破损的雨伞请他修理。但见他将伞握于手,先看外表,然后撑开顺势一转,动作极快、极熟练。看毕,伞匠即刻指出需修理处。而一旦谈妥价钱敲定生意,他并不急于修伞,而是旁若无人、变戏法样摸出一个竹菜筒,掀开盖,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搛出几坨裹着猪油的霉干菜,放在热腾腾的饭上,自顾自地吃起来,一脸满足。
所谓慢工出细活,修伞即如是。修伞匠一边和女主顾们扯些油盐柴米夫妻之道,发布些外面世界的奇闻逸事,一边麻利地缝织伞上的破洞或接上断裂的伞骨。稍年轻些的妇人家,对走南闯北的修伞匠言及的外部世界的新鲜事充满向往,眼里不时闪出异样光亮。她心里头或许也不平静:自家那个 “窑巴佬”“坯房佬”的瓷工丈夫,与眼前这个像先生的伞匠哪能比?人家走遍天下吔!几多见识?据好事者“权威发布”,镇上就有“走野”的妇人家跟上伞匠跑了。被甩的男人痛心疾首之余,创造出“防火防贼防伞匠”口号。
曾几何时,人事沧桑,镇上的伞匠越来越少了。因果不言自明。我时常想,一柄雨伞遮挡一方风雨一片天,如同一片祥云,让生活滋生出遐想与诗情。而伞匠,算得上编织这份浪漫的使者罢。
水酒店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十八桥有一溜绵长的老屋,一块块窄长的门板,因年代久远颜色深沉。清早,你可以看到主人打着呵欠,懒模懒样地将门板卸下。于是,新的一天宣告开始。不多时,日头升起,狭窄的街市渐渐热闹起来。
十八桥有间水酒店,没有招牌,却门庭若市。偌大的酒缸就置于门口,用半块缸盖盖着,另一半则蒙块白纱布,打酒时掀开即是,很方便,看上去也干净,卫生。
客人都是冲着酒香来的;在逼仄的店堂里,他们或坐在条凳上,或蹲在门前石板上,就着花生米、兰花豆、卤香干,享受着本真的惬意人生。
水酒店的女老板,因为又矮又胖,大家都喊她冬瓜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能长得像她那么胖,真不太容易。她身上,似乎除了肉还是肉。远远看去,就是一堆肉在挪动。其实,她有个很好听的本名:水仙。“冬瓜婆”只是绰号。但叫绰号的人多了,她也乐呵呵地答应,一点不觉得难听。
冬瓜婆的老公是瓷厂里装坯(将成型的瓷坯置入匣钵,待后进窑烧炼)的,三十多岁就得了矽肺病,诊了不少钱,最后还是撒手归天了。从此,冬瓜婆拉扯一双儿女,日子过得艰难。她原本在瓷厂青花车间画坯,手艺不算出众,还说得过去。但每月几十元的工资,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三口开销。老是腆着脸领工会补助,吃救济,总不是办法。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思来想去,还不如自谋出路。她在娘家做姑娘时,便会学了酿水酒,从未失过手,酿出来的酒,人都说好喝。于是,她筹了200块钱,辞職,砸了自己的铁饭碗,在十八桥寻下这间门面,开起了水酒店。
水酒的酿造既简单也复杂,糯米加酒曲发酵后,适量兑水即可。但发酵时间的把握有诀窍,既不能太老,又不能太嫩。太老了发酸发苦,太嫩了酒味不浓。兑水也有讲究,生水熟水效果不同;生水远不如熟水。冬瓜婆酿水酒,都用烧开后摊冷的熟水,而且是专门请人从凤凰山挑来的山泉水。她的水酒酿成,呈乳白色,看上去养眼,闻起来清香,喝到嘴里绵甜且酒味浓劲足。天长日久,赢得了好口碑。
喝酒要下酒菜。与其它水酒店不同,冬瓜婆除了备有兰花豆、卤香干、花生米这些佐酒小菜,还兼卖香喷喷的卤猪头肉。但数量有限,去晚了就没这份口福。秋冬天,她则炖上一锅牛杂碎,掺些萝卜块,猛加辣椒、生姜、大蒜,配以五香、八角、桂皮,开锅后,满店弥漫令人垂涎的浓香。这些花样,让她除了水酒外增加了不少收入。
盛酒的碗分两种,大号碗,口面大且深。据说是中苏友好时代为俄国人生产的,蛮头蛮脑,可盛水酒一斤;小号的“蓝边碗”,碗沿画两道蓝边,看上去简约,但很实用,可盛酒半斤。大碗酒卖两角钱,小碗酒一角。
喝酒的客人相对流动,更有许多常客。对于这些熟客,冬瓜婆热情有加。时不时用酒提子给他们额外加些酒。每天上午这拨熟客,多是卖力气维生的后生,也有不少菜农,卖完两筐菜,到水酒店要碗酒,加碟花生米,喝酒兼歇气,捱上个把钟头,再红光满面一步三晃地挑着空担回家。下午喝酒的人,多是瓷厂的退休工人,常要喝到太阳落山才鸣金收兵。在水酒店这个市井新闻中心,他们说张三道李四,忆往谈今,甚至高谈阔论天下大事。更有一帮好斗好热闹的,还要划几拳,“两相好”“六六顺”“满堂红”…… 声若洪钟,震耳欲聋,引来路人过客注意。 冬瓜婆面对这番场面,嘴里虽嘟囔:“吵死人呐!”脸上却难掩笑意。但有赢输双方争执不休,几欲破脸,她二话不说,端起输家的酒,“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完了,嘴唇一抹,揶揄道:“这下总可以了吧!”然后,抓块猪头肉,飞快地切好装盘,浇点酱油麻油,洒上香葱端过来。“喏。这盘算我的。划拳就划拳,莫伤和气呦!”偶尔,碰上没酒品的人借酒装疯,冬瓜婆毫不畏惧,菜刀往案板上猛一拍,抖动一身肥肉,厉喝:“给老娘死远点!有的吃还不自在,装疯带贱也不看地方!喜欢疯,回家跟你老婆疯去!”把装疯的酒鬼吓出一身冷汗。
冬去春来,日复一日的忙碌和劳累,冬瓜婆虽然很充实,也不免落寞伤感。一双儿女渐渐长大,品学兼优,从学校领回的各种奖状糊满一面墙,而且特别孝顺。但愈是这样,愈让冬瓜婆日益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欠缺。那种难以言表的焦虑和希冀,在冬瓜婆心中氤氲弥漫,越来越浓。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风拂面,水酒店里的空气都和澡堂子一样,暖暖和和。
正午时分,生意开始热闹起来。
冬瓜婆忙前忙后招呼客人,打酒端菜,不亦乐乎。陡地,一个熟悉的身影杵到她面前,令她心头猛地一紧,顿时血往脸上冲,发烧发烫。
杵在冬瓜婆面前的叫木根,是她以前车间里的同事,当年的生产标兵。他技术好,总是比别人多画几板坯,超额完成任务,还时常帮帮同事的忙。对那时尚未婚配的冬瓜婆,更格外好些。一来二去,彼此就都有了点意思。那年中秋节,木根请车间主任陪着,登上冬瓜婆家门。正要把话题往心思上引。冬瓜婆的娘听出话风,顺口就打断了话头。像镇上许多心思极快、八面玲珑的老太婆一样,冬瓜婆的娘心里纵一百个不同意,嘴上却不停地夸奖木根师傅如何能干、如何聪明、如何讨人欢喜……但送客出门,却连一句“吃了饭去”的虚客气都不出口,还硬逼木根把拎来的月饼、水果、白酒等“四色水礼”原封不动拎回去。这事,犹如做水酒,酒曲刚拌进糯米里,兜头一桶冷水浇下去—胎死腹中!
冬瓜婆的娘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木根左脚有点瘸,镇上称之为“拐子”;生活上多多少少有些不方便。她怕女儿日后受连累。不承想,女儿后来嫁给了那个矽肺病老公,更没有过上几年好日子。唉,人算不如天算,都是命啊!
冬瓜婆给木根打了碗水酒,又把自己坐的方凳让给他坐,嘴里有一句没一句,若无其事地扯些闲篇。木根不胜酒力,一碗喝下,颈脖子都红了。冬瓜婆却又给他添一碗,其实是借酒捱时间,留他多坐下。
说来木根也是倒霉。那次提亲失败后,他就在乡下老家草草说了门亲。女的长得倒不难看,但头脑有问题,半傻不傻。去医院看过,说是脑膜炎后遗症。婚后不久的一天,木根下班回家,那女人却不知去向。他惊慌失措跑去派出所报了案,又请了好些同事四下里打锣寻。忙到半夜,人影子也没找到。几天后,派出所找木根去,说是西河滩上发现一具女尸,与他老婆的特征接近,要他去辨尸。结果当然坐实了。从此,木根就蔫了,提不起神,像变了个人。
那天,一直到水酒店打烊,冬瓜婆才把喝醉了的木根送—莫如说被她半劝半逼—回家。
这次见面后,木根三天两头往冬瓜婆的水酒店跑,却不喝酒,就帮着冬瓜婆打打下手,张罗张罗生意。一些熟客遂拿他们开玩笑,把什么《天仙配》《梁祝》《 西厢记》《柳毅传书》……等等老戏文全往他俩身上套。起初,他们还有些不好意思,久了也就无所谓了。客人称木根为“董郎”“张生”,木根也笑着含糊应答。会当其时,冬瓜婆居然还配合着哼几句黄梅调或绍兴戏,笑得大家前俯后仰,不免又多喝几碗水酒。
水酒店夏季生意最好。有了木根做帮手,冬瓜婆热天里就不那么累了。忙里偷闲,扯几尺“的确良”, 请裁缝帮木根做了身衣服。“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木根换上新衣装,还真有模有样。冬瓜婆又逼他剃头刮胡子,俨然把他当新郎官扮。
木根提议:水酒店要挂块牌子。他都想好了,叫“好又来”。冬瓜婆一个劲地说好,一副夫唱妇随作派。木根又提议店堂里贴张价格表,明码标价,明买明卖。生意做得硬气,客源就广。冬瓜婆一边应允,一边提醒:“你不要只提议,想到了就动手去做!”木根点头如捣蒜,望着冬瓜婆一个劲地傻笑。
自“好又来”的招牌挂出来,水酒店由原来一天卖一缸水酒,到一缸半,到两缸,生意愈来愈旺。乐得冬瓜婆胖脸上终日笑容可掬,開始规划今后的幸福生活。与木根商商量量,在茶叶坞开发区买了块地,盖起一幢三层楼房。新房竣工那天,行事一贯不喜张扬的冬瓜婆,摆了一桌酒,“烧香看和尚,一事两勾当”,邀来几位要好的老同事,热闹了一场,算是对外宣布:正式接纳木根。
那天,冬瓜婆和木根都喝醉了。
后来,十八桥因旧城改造拆迁,冬瓜婆舍不得放弃令她苦尽甜来的水酒店,就用拆迁补偿款在新居茶叶坞开发区的进路口,重开了一家。店名还叫“好又来”,生意还是那么好。人们都羡慕:冬瓜婆硬是福气坨坨咯好命!
(责任编辑:朱铁军)
南门头的灯光
许多外地人看景德镇,是千年瓷都、是座陶瓷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但在我看来,景德镇是一座有烟火气的城市。随便在街上走走,看擺瓷器摊的档主与顾客讨价还价的表情,再听听夹杂着镇上土语的“景普话”(有浓烈景德镇口音的普通话),以及充斥于耳的都昌话、鄱阳话、九江话、抚州话、南昌话……你会感到这个城市的亲切与包容,会得出“镇巴佬”朴实里透着精明、憨厚中带着狡黠的印象。当然,更多的还是心头感受到一种魅力,一种由烟火气带给这座古镇的、兼容并蓄的魅力。
我乃土生土长的“镇巴佬”,在这座小城生活了近三十年。论及热闹的去处,我以为当属南门头,那应该是镇上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许是过去的路名单一且随意,故在镇上的老人嘴里只能听到前街后街、上街下街之说,南门头这段就是所谓前街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南门头尚未改造,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面上那温柔的灯火便星星点点地照亮起来。夜市的摊贩们开始摆摊了,两旁的店铺也在这时进入最佳状态。店主们都像是要去出席一场盛宴,把自已收拾得清清爽爽。哪怕是刚拌完嘴吵过架,也会敛起不快的表情,展开和悦的笑容迎接客人的到来。生意人嘛,从不会跟钱过不去,是是非非待打烊后再去理论。
由于人民电影院坐落其中,从迎瑞弄至当铺弄这一段便成为最闹、最猛的地段。记得当年上映一部日本影片《乡恋》,观影者之多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是不过分的。电影海报上女主人公祼露背脊的画面理所当然成了卖点,刚结束“文革”的镇上人哪里敢想,莫说露肉,就是有男女牵手镜头的电影过去都被视为“毒草”,而今可好,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去看日本人脱衣服。那些刚从影院出来的观众嘴边不停的“啧啧”声,会更让人不晓得故事的深浅。于是,周边几家瓷厂的青工们下班后,工作服都不换就奔向电影院,售票窗口前一下子便成了人海。人叠着人、人踩着人挤向那狭小的窗口。结伴去的后生小伙们凑齐了钱后,通常推选一位壮实的代表去购票。但见他脱去上衣(以防扯破),由另几名同伴将其举过人头,直接抛向售票窗。此法颇灵验,常是手到擒来。那些三五成群的女工们只有望洋兴叹了,若是碰上某个眼熟的男同事,也会忘了平日的矜持,一番花言巧语后,便怂恿这个连名字都叫不上的男同事勇敢一回。我亲眼看见有不甘示弱的女工自告奋勇地朝人堆里挤,豪迈之气如面向大铡刀的刘胡兰,不畏不惧。待她从人墙中出来,再看,已是衣衫不整,头发散乱。“好在老子力气大,差些被挤扁了!” 她拍着胸脯,嘟着嘴自言自语,涨红的脸除了汗渍,尽是兴奋。
电影院门口的小摊如同一处处景点,吸引过往行人。那些个卖瓜子、花生等零食的小摊多置于一辆板车上,竖起的竹竿上挂了盏马灯,玻璃罩里扑闪着诱人火苗。瓜子有五香和椒盐的两种,每小包一角钱。形似牛角状的瓜子包齐齐地码在篾盘前方,摊主通常是边卖边包。少有买半斤一斤的顾客,那把秤也就做了摆设,秤盘仅比药店称药的秤稍大点。若遇上买几角钱的顾客,摊主会很夸张地用秤盘铲起一些,秤杆翘得很高。这还不算,再用指尖抓上几粒:“崽俚吔, 姨娘给你凑些,记得下回还买我的哦!” 笑嘻嘻说罢,顺手撕张废书或旧报纸,三两下将瓜子包得有棱有角,送到顾客手里。有对操都昌口音的中年夫妻是卖茶叶蛋的,兼营酒糟冲蛋和糯米汤圆,两夫妻各管一个蜂窝煤炉子。男的头大颈粗,显得木讷,两只眼睛只盯着炉子上那锅热气腾腾的茶叶蛋。“大头壳啊,赶紧拿火钳来帮我换块煤!”“大头壳啊,把几只碗洗下,用清水多涮几下!”女的对老公吆三喝四,一副能干婆样,呲嘴露出的两颗镶了金的牙在夜里熠熠生辉。
我印象最深的是南门头口上那几家夜宵摊子,主打的自然少不了炒碱水粑、炒排粉这些。有个名叫“南昌佬”的摊主,长得精精瘦瘦,也是老婆帮着打下手。他的摊位就摆在土产店门前的路灯下,煞有阵势。几张可折叠的小桌,几把红红绿绿的塑料凳常坐满食客。“南昌佬”善经营,有卤菜有小炒,诸如卤猪脚、卤猪耳、酱爆猪肠、炒田螺什么的,还有当季的时蔬,灯光让所有食物看上去都很诱人。关键是能喝上镇上鲜见的“南昌啤酒”,这也是他的卖点。“南昌开班车来的机师跟我哇几熟有几熟,要啤酒?发句声就足得,风快帮我拖过来,哇几新鲜就有几新鲜!”“南昌佬” 说这话时很是炫耀。此外,他装钱的竹篮里还有本油腻腻的小学生作业本,里面密密麻麻,歪歪斜斜,有符号,有数字,有汉字:“小小8块5”“大个3块”“张狗仔6块”……看来,可以赊账也是他留住常客的经营之道。
前些年,南门头动了大手术,旧城改造让它成为一条商业步行街,面目全非。每间店铺卖的都是时尚和流行,与仿古建筑格格不入。我难得几次经过那里,总会情不自禁想到从前,那个夜夜门前人头攒动的电影院,那些弥漫当地小吃独特香味的夜市摊贩,南门头由此唤起的、久远却平和、慵懒、安稳的记忆清晰如昨。啊,时也势也,“芳踪”难觅了!
伞匠
记忆中镇上早年有个伞厂,属二轻局下辖企业,在市图里附近;而门店则在中山路祥集上弄口,“十女商店”隔壁。我有个小学同学的母亲在伞厂作工,落雨天他上学撑的伞便是伞厂产品。桐油帆布伞面,粗头蛮脑,极不中看。即使这样,也令同学们羨慕不已。那年代,并非所有人都能撑雨伞、穿雨鞋(镇上称套鞋)上学,戴斗笠、披簑衣、打赤脚栉风沐雨赶学的寒门弟子大有人在。
伞厂门店卖的有竹柄油纸伞、木柄黑布伞,也有稍贵点的钢骨伞,镇上人称之为洋伞。至于今日大行其道的化纤塑料伞,以其时小镇伞厂的制作水平,还难以企及。小时候,我每路过这家伞店,都会驻足痴望一阵,发现店里永远有位操安徽黟县口音的白胡子老头,用透着乌亮色泽的竹椅临街而坐。他左手执黄铜制的水烟筒,腾出食指和中指夹根燃着的线香,右手将松黄的烟丝捻成一小撮放入烟斗,然后点上,惬意地“咕咚咕咚”吸几口,间或也会眯起笑眼与熟识的过往路人寒喧几句。 江南小镇的雨水天,淫雨霏霏,延绵不绝,雨伞对百姓而言,是极紧要的必需品。如此一来,修伞的手艺就很吃香。而镇上挨家串户的修伞匠,多从浙江那边来。“配锁、补锅、补洋瓷面盆、修洋伞啰……”吆喝基本一致,用的是浙江土话,但能听懂。远远吆喝一嗓子,中气十足,韵味悠长。从吆喝中不难看出,修伞不是主业。他们的行头比一般匠人少很多:一根扁担,前头一只木箱,后头一只篾筐,筐里除去一些杂物还有个炉子,补盆补锅时用来融锡水。他们白天穿行大街小巷,夜里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以收市的菜场为客店,肉砧为铺,酣然蜷宿,很吃得了苦。
我见过这么一位修伞匠,瘦高个,皮肤白皙,梳个分头。娃娃脸,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说话慢条斯理,穿着整齐,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不似匠人像先生,颇获客户―街头闾巷家庭主妇好感。她们见到他,竟然不由自主地轻言细语,郑重其事将要修的伞交到他手上,再叮嘱一番。其实不外乎要他修时精心些,但在旁人看来,场景便很有些暧昧。
伞匠通常选一处不妨碍人通行的屋檐台阶放下担子,亮开嗓门连吆几声。而我们一帮小鬼头,竞相模仿,一边疯跑一边叫,也算无心插柳地帮他做了宣传。若到了饭点,伞匠便从篾筐里捧出那只尚存残烬的小炉子,加几块木炭,把小铁筒对准炉口接上风箱,拉几下,炉膛便冒起了火苗。又从木箱的布袋里抓几把米,置于烧得黑乎乎的搪瓷缸里,向旁边人家讨点水,开始煮饭。然后坐在折叠凳上,从木箱里取出些剪刀、针线、油布油纸、还有细小的伞骨伞柄等摊开。不多时,便有一些主妇们闻声而至,拿来破损的雨伞请他修理。但见他将伞握于手,先看外表,然后撑开顺势一转,动作极快、极熟练。看毕,伞匠即刻指出需修理处。而一旦谈妥价钱敲定生意,他并不急于修伞,而是旁若无人、变戏法样摸出一个竹菜筒,掀开盖,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搛出几坨裹着猪油的霉干菜,放在热腾腾的饭上,自顾自地吃起来,一脸满足。
所谓慢工出细活,修伞即如是。修伞匠一边和女主顾们扯些油盐柴米夫妻之道,发布些外面世界的奇闻逸事,一边麻利地缝织伞上的破洞或接上断裂的伞骨。稍年轻些的妇人家,对走南闯北的修伞匠言及的外部世界的新鲜事充满向往,眼里不时闪出异样光亮。她心里头或许也不平静:自家那个 “窑巴佬”“坯房佬”的瓷工丈夫,与眼前这个像先生的伞匠哪能比?人家走遍天下吔!几多见识?据好事者“权威发布”,镇上就有“走野”的妇人家跟上伞匠跑了。被甩的男人痛心疾首之余,创造出“防火防贼防伞匠”口号。
曾几何时,人事沧桑,镇上的伞匠越来越少了。因果不言自明。我时常想,一柄雨伞遮挡一方风雨一片天,如同一片祥云,让生活滋生出遐想与诗情。而伞匠,算得上编织这份浪漫的使者罢。
水酒店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十八桥有一溜绵长的老屋,一块块窄长的门板,因年代久远颜色深沉。清早,你可以看到主人打着呵欠,懒模懒样地将门板卸下。于是,新的一天宣告开始。不多时,日头升起,狭窄的街市渐渐热闹起来。
十八桥有间水酒店,没有招牌,却门庭若市。偌大的酒缸就置于门口,用半块缸盖盖着,另一半则蒙块白纱布,打酒时掀开即是,很方便,看上去也干净,卫生。
客人都是冲着酒香来的;在逼仄的店堂里,他们或坐在条凳上,或蹲在门前石板上,就着花生米、兰花豆、卤香干,享受着本真的惬意人生。
水酒店的女老板,因为又矮又胖,大家都喊她冬瓜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能长得像她那么胖,真不太容易。她身上,似乎除了肉还是肉。远远看去,就是一堆肉在挪动。其实,她有个很好听的本名:水仙。“冬瓜婆”只是绰号。但叫绰号的人多了,她也乐呵呵地答应,一点不觉得难听。
冬瓜婆的老公是瓷厂里装坯(将成型的瓷坯置入匣钵,待后进窑烧炼)的,三十多岁就得了矽肺病,诊了不少钱,最后还是撒手归天了。从此,冬瓜婆拉扯一双儿女,日子过得艰难。她原本在瓷厂青花车间画坯,手艺不算出众,还说得过去。但每月几十元的工资,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三口开销。老是腆着脸领工会补助,吃救济,总不是办法。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思来想去,还不如自谋出路。她在娘家做姑娘时,便会学了酿水酒,从未失过手,酿出来的酒,人都说好喝。于是,她筹了200块钱,辞職,砸了自己的铁饭碗,在十八桥寻下这间门面,开起了水酒店。
水酒的酿造既简单也复杂,糯米加酒曲发酵后,适量兑水即可。但发酵时间的把握有诀窍,既不能太老,又不能太嫩。太老了发酸发苦,太嫩了酒味不浓。兑水也有讲究,生水熟水效果不同;生水远不如熟水。冬瓜婆酿水酒,都用烧开后摊冷的熟水,而且是专门请人从凤凰山挑来的山泉水。她的水酒酿成,呈乳白色,看上去养眼,闻起来清香,喝到嘴里绵甜且酒味浓劲足。天长日久,赢得了好口碑。
喝酒要下酒菜。与其它水酒店不同,冬瓜婆除了备有兰花豆、卤香干、花生米这些佐酒小菜,还兼卖香喷喷的卤猪头肉。但数量有限,去晚了就没这份口福。秋冬天,她则炖上一锅牛杂碎,掺些萝卜块,猛加辣椒、生姜、大蒜,配以五香、八角、桂皮,开锅后,满店弥漫令人垂涎的浓香。这些花样,让她除了水酒外增加了不少收入。
盛酒的碗分两种,大号碗,口面大且深。据说是中苏友好时代为俄国人生产的,蛮头蛮脑,可盛水酒一斤;小号的“蓝边碗”,碗沿画两道蓝边,看上去简约,但很实用,可盛酒半斤。大碗酒卖两角钱,小碗酒一角。
喝酒的客人相对流动,更有许多常客。对于这些熟客,冬瓜婆热情有加。时不时用酒提子给他们额外加些酒。每天上午这拨熟客,多是卖力气维生的后生,也有不少菜农,卖完两筐菜,到水酒店要碗酒,加碟花生米,喝酒兼歇气,捱上个把钟头,再红光满面一步三晃地挑着空担回家。下午喝酒的人,多是瓷厂的退休工人,常要喝到太阳落山才鸣金收兵。在水酒店这个市井新闻中心,他们说张三道李四,忆往谈今,甚至高谈阔论天下大事。更有一帮好斗好热闹的,还要划几拳,“两相好”“六六顺”“满堂红”…… 声若洪钟,震耳欲聋,引来路人过客注意。 冬瓜婆面对这番场面,嘴里虽嘟囔:“吵死人呐!”脸上却难掩笑意。但有赢输双方争执不休,几欲破脸,她二话不说,端起输家的酒,“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完了,嘴唇一抹,揶揄道:“这下总可以了吧!”然后,抓块猪头肉,飞快地切好装盘,浇点酱油麻油,洒上香葱端过来。“喏。这盘算我的。划拳就划拳,莫伤和气呦!”偶尔,碰上没酒品的人借酒装疯,冬瓜婆毫不畏惧,菜刀往案板上猛一拍,抖动一身肥肉,厉喝:“给老娘死远点!有的吃还不自在,装疯带贱也不看地方!喜欢疯,回家跟你老婆疯去!”把装疯的酒鬼吓出一身冷汗。
冬去春来,日复一日的忙碌和劳累,冬瓜婆虽然很充实,也不免落寞伤感。一双儿女渐渐长大,品学兼优,从学校领回的各种奖状糊满一面墙,而且特别孝顺。但愈是这样,愈让冬瓜婆日益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欠缺。那种难以言表的焦虑和希冀,在冬瓜婆心中氤氲弥漫,越来越浓。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风拂面,水酒店里的空气都和澡堂子一样,暖暖和和。
正午时分,生意开始热闹起来。
冬瓜婆忙前忙后招呼客人,打酒端菜,不亦乐乎。陡地,一个熟悉的身影杵到她面前,令她心头猛地一紧,顿时血往脸上冲,发烧发烫。
杵在冬瓜婆面前的叫木根,是她以前车间里的同事,当年的生产标兵。他技术好,总是比别人多画几板坯,超额完成任务,还时常帮帮同事的忙。对那时尚未婚配的冬瓜婆,更格外好些。一来二去,彼此就都有了点意思。那年中秋节,木根请车间主任陪着,登上冬瓜婆家门。正要把话题往心思上引。冬瓜婆的娘听出话风,顺口就打断了话头。像镇上许多心思极快、八面玲珑的老太婆一样,冬瓜婆的娘心里纵一百个不同意,嘴上却不停地夸奖木根师傅如何能干、如何聪明、如何讨人欢喜……但送客出门,却连一句“吃了饭去”的虚客气都不出口,还硬逼木根把拎来的月饼、水果、白酒等“四色水礼”原封不动拎回去。这事,犹如做水酒,酒曲刚拌进糯米里,兜头一桶冷水浇下去—胎死腹中!
冬瓜婆的娘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木根左脚有点瘸,镇上称之为“拐子”;生活上多多少少有些不方便。她怕女儿日后受连累。不承想,女儿后来嫁给了那个矽肺病老公,更没有过上几年好日子。唉,人算不如天算,都是命啊!
冬瓜婆给木根打了碗水酒,又把自己坐的方凳让给他坐,嘴里有一句没一句,若无其事地扯些闲篇。木根不胜酒力,一碗喝下,颈脖子都红了。冬瓜婆却又给他添一碗,其实是借酒捱时间,留他多坐下。
说来木根也是倒霉。那次提亲失败后,他就在乡下老家草草说了门亲。女的长得倒不难看,但头脑有问题,半傻不傻。去医院看过,说是脑膜炎后遗症。婚后不久的一天,木根下班回家,那女人却不知去向。他惊慌失措跑去派出所报了案,又请了好些同事四下里打锣寻。忙到半夜,人影子也没找到。几天后,派出所找木根去,说是西河滩上发现一具女尸,与他老婆的特征接近,要他去辨尸。结果当然坐实了。从此,木根就蔫了,提不起神,像变了个人。
那天,一直到水酒店打烊,冬瓜婆才把喝醉了的木根送—莫如说被她半劝半逼—回家。
这次见面后,木根三天两头往冬瓜婆的水酒店跑,却不喝酒,就帮着冬瓜婆打打下手,张罗张罗生意。一些熟客遂拿他们开玩笑,把什么《天仙配》《梁祝》《 西厢记》《柳毅传书》……等等老戏文全往他俩身上套。起初,他们还有些不好意思,久了也就无所谓了。客人称木根为“董郎”“张生”,木根也笑着含糊应答。会当其时,冬瓜婆居然还配合着哼几句黄梅调或绍兴戏,笑得大家前俯后仰,不免又多喝几碗水酒。
水酒店夏季生意最好。有了木根做帮手,冬瓜婆热天里就不那么累了。忙里偷闲,扯几尺“的确良”, 请裁缝帮木根做了身衣服。“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木根换上新衣装,还真有模有样。冬瓜婆又逼他剃头刮胡子,俨然把他当新郎官扮。
木根提议:水酒店要挂块牌子。他都想好了,叫“好又来”。冬瓜婆一个劲地说好,一副夫唱妇随作派。木根又提议店堂里贴张价格表,明码标价,明买明卖。生意做得硬气,客源就广。冬瓜婆一边应允,一边提醒:“你不要只提议,想到了就动手去做!”木根点头如捣蒜,望着冬瓜婆一个劲地傻笑。
自“好又来”的招牌挂出来,水酒店由原来一天卖一缸水酒,到一缸半,到两缸,生意愈来愈旺。乐得冬瓜婆胖脸上终日笑容可掬,開始规划今后的幸福生活。与木根商商量量,在茶叶坞开发区买了块地,盖起一幢三层楼房。新房竣工那天,行事一贯不喜张扬的冬瓜婆,摆了一桌酒,“烧香看和尚,一事两勾当”,邀来几位要好的老同事,热闹了一场,算是对外宣布:正式接纳木根。
那天,冬瓜婆和木根都喝醉了。
后来,十八桥因旧城改造拆迁,冬瓜婆舍不得放弃令她苦尽甜来的水酒店,就用拆迁补偿款在新居茶叶坞开发区的进路口,重开了一家。店名还叫“好又来”,生意还是那么好。人们都羡慕:冬瓜婆硬是福气坨坨咯好命!
(责任编辑:朱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