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国策的形成与出台(下)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c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此时立宪声势渐起,但朝廷内外,反对的声音仍蜂起不绝,其势力也非常强大。立宪意味着整个专制制度的改变,一旦立宪成功,朝廷督抚、大臣“其权不如往昔之重,其利不如往日之优”。反对立宪者最担心的是自己利益和权势的损失。这些反对者,以一己私利出发,有的对立宪阳奉阴违,有的直接反对,散布消极言论,试图以此影响朝廷决策,煽动官僚对立宪的不满与反对,而在朝廷内部,立宪与否也处于争论阶段。甚至在立宪会议上,双方亦各执一词,交锋激烈。
  
  立宪会议上的争论
  据《东方杂志》“临时增刊”《考政大臣之陈奏及廷臣会议立宪情形》,1906年8月28日关于清廷立宪与否的第二次会议,自首席军机大臣奕发言后,即出现了不同意见。
  奕赞同立宪,而且主张“从速宣布”。但继他发言的是大学士孙家鼐,他的态度是:似但宜革其丛弊太甚诸事,俟政体清明以渐变更,似亦未迟。孙家鼐用词很和缓,但态度很明确,立宪政体暂时不宜,应该缓行。这与他数年前赞同戊戌维新的态度相反。
  接下来发言的徐世昌,他认为渐进的变更,就算推行多年也难见成效。只有大变,才能振奋全国人民的精神。孙家鼐则回应称,了解立宪的国人寥寥,立刻推行立宪,不但无益,可能反而有害,所以还是应当慎之又慎。
  尚书张百熙显然不太赞成孙家鼐,他说:“国民程度全在上之劝导,今上无法以高其程度,而曰俟国民程度高乃立宪法,此永不能必之事也。予以为与其俟程度高而后立宪,何如先预备立宪而徐施诱导,使国民得渐几于立宪国国民程度之为愈乎。”
  兵部尚书铁良又提出一个问题:吾闻各国立宪皆由国民要求,甚至暴动。日本虽不至暴动而要求则甚力。夫彼能要求,固深知立宪之善,即知为国家分担义务。今未经国民要求而辄授之以权,彼不知事之为幸而反以分担义务为苦,将若之何?
  回答他的是袁世凯:天下事势,何常之有。昔欧洲之民,积受压力,复有爱国思想,故出于暴动以求权利。我国则不然,朝廷既崇尚宽大,又无外力之相迫,故民相处于不识不知之天,而绝不知有当兵纳税之义务。是以各国之立宪因民之有知识而使民有权,我国则使民以有权之故而知有当尽之义务。其事之顺逆不同则预备之法亦不同。
  会议开到这里,形成一个转折,下面几乎就是袁铁两人的对话,不赞成立宪的声音也渐渐被转移到如何立宪上来。
  铁良接过袁的话头:如是,则宣布立宪后,宜设立内阁,厘定官制,明定权限,整理种种机关,且须以全力开国民之知识,普及普通教育,派人分至各地演说,使各处绅士商民知识略相平等,乃可为也。
  
  支持立宪者渐占上风
  铁良是满人中擅长军事的一位,但袁世凯不但擅长军事且长于行政。见铁良转同立宪,并条陈举措,便乘势推进,就立宪之前应办之事,亦一一申述。
  袁以一个精彩的比喻为自己开头:夫以数千年未大变更之政体,一旦欲大变其面目,则各种问题皆当相连而及。譬之老屋,当未议修改之时,任其飘摇,亦若尚可支持。逮至议及修改,则一经拆卸,朽腐之梁柱,摧坏之粉壁,纷纷发现,致多费工作。改政之道,亦如是矣。今即以所知道者言之,则如京城各省之措置也,蒙古西藏之统辖也,钱币之画一也,赋税之改正也,漕运之停止也,其事皆极委屈繁重,宜于立宪以前逐渐办妥。诚哉,日不暇给矣。
  随之,铁良又提出新的问题:吾又有疑焉,今地方官所严惩者有四,劣绅也、劣衿也、土豪也、讼棍也。凡百州县,几为若辈盘踞,无复有起而与之争者。今若预备立宪,则必讲求自治。此辈且公然握地方之命脉,则事殆矣。对此,袁世凯的对策是:此必须多选循良之吏为地方官,专以扶植善类为事。使公直者得各伸其志,奸匿者无由施其技。如是始可为地方自治之基础也。
  沉默许久的瞿鸿接过话来:如是,仍当以讲求吏治为第一要素,旧法新法,固无二致也。这其实是一种模棱两可、可进可退的表达。话已至此,主张立宪的意见显然已占上风。
  最后说话的是光绪的弟弟醇亲王载沣,他的话带有总结意味:立宪之事既如是繁重而程度之能及与否,又在难必之数,则不能不多留时日,为预备之地矣。
  于是,王公大臣的意见渐趋一致,不是不立宪,也不是马上立宪,而是一种折中形态的预备立宪。立宪国策在这九位与会者这里获得表面上的一致。
  其中积极主张立宪的是奕、徐世昌、张百熙、袁世凯,认为可以立宪的是铁良,持保守主张的是孙家鼐、荣庆,态度较为隐晦的是瞿鸿,载沣则持不反对的态度。
  由此可见,立宪派在朝廷上层中已经逐渐占据多数,这是清廷必然走向立宪的一个重要因素,更不要说朝廷之外的公共舆论以及士人心向。这是一种“势”,人莫违之之“势”, 8月29日,慈禧召见参加立宪会议的诸位大臣,询问他们会议后的决定。几位大臣均表示应行立宪,原来的反对派鹿传霖、王文韶勉强同意。此刻,两宫(或深宫中的慈禧)即使想拒绝立宪,恐怕也是有难度的。
  
  立宪国策出台
  九人政治会议后,立宪国策已经议决,剩下的程序是呈请。“次日面奏两宫,请行宪政”。又二日,即1906年9月1日,便有了光绪的诏书,宣示大清王朝“仿行宪政”“预备立宪”。
  所以预备,乃是考政大臣和王公大臣的共识,立宪不可一蹴而几,而是需要一定的基础。正如诏书所言:“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这并非推诿,而是实情。
  因此,朝廷制定的预备策略是:“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立宪当然需要基础,这是一个必要的时间过程。这里虽然没有明宣何时立宪,但表达出的态度是:“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
  当然,清廷及其诸臣一致提出预备立宪,乃是取法东邻日本。1868年,日本天皇宣布改元明治,是为明治维新元年。1881年(明治14年)政府预定开设国会日期,是为预备立宪之始。至1889年(明治22年)颁布宪法,次年(明治23年)即正式施行宪法同时召开国会。
  可以看到,从明治开元到开始行宪,前后用了二十余年。即使从预备立宪到正式立宪,前后也有九年时间。因此,还是在1901年,海外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文章结尾时,就建议朝廷“自下诏定政体之日始,以二十年为实行宪法之期”。
  然而,清廷本欲等几年看情况再宣布立宪期限,但囿于各种压力,不及两年,即于1908年8月就公布了一份明确的时间表,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1908年-1917年)。
  清廷公布预备立宪之后,即获得南北舆论广泛回响。《南方报》“敬注十三日上谕”(预备立宪发表的日子为农历七月十三)这样阐释该日的意义:“自其过去者言,则十三日之上谕,所以结十三日以前数千年专制之局;自其未来者言,则十三日之上谕,所以开十三日以后数百年或数千年立宪之幕。”
  本来清末立宪,看起来自上而下,但根本上是由民间促成。舆论在其中起了太大的作用,它成功地使自己的语言成为体制语言,使自己的思路成为体制思路。此刻体制既然表现出改弦更张的意愿,它理应以它自己的方式策应。既博弈又互动,这本来就是清末士绅推动立宪的一个特点。
  《东方杂志》这期“临时增刊” 即为预备立宪而编,它的最后一个版块“君主立宪国宪法摘要”,摘取了日本、俄罗斯、英国、普鲁士和意大利等五国宪法,既可以为朝廷借鉴,又可以向民众传播。这里不妨看编辑者撰写的导语,它本身就是一则很到位的文字:“按一国之强弱,不在于君主非君主而在于立宪不立宪。我国习守专制,不知改行宪政,故同一君主国而列邦皆强惟我独弱。今则颁发明诏,预备立宪,亦何幸而得此耶。虽然,预备云者,岂可师心自用无所取则乎。因思东邻日本,同种同文,作我师资,舍此莫属。
  若夫俄则甫退专制,入于立宪,尤足为我邦所借鉴。至于英之宪法,虽不成文,然称立宪之初祖,作列强之导师。饮水思源,乌可从阙。若普若义,其宪法尤称完备,取而列之,庶知从善。自余各国,则限于篇幅,不及备载,阅者鉴之。”
  自梁任公1901年6月7日发表《立宪法议》,到1906年9月1日光绪下诏“预备立宪”,历经五年,清末立宪运动,由民间进入朝廷,最终变作体制行为,到此可以构成一个段落。
  这个段落没有太大的波折,因为还没触及当道者的各种利益。即以上述决定立宪国策的几位军机而论,张百熙和荣庆是走不拢的,袁世凯和铁良在兵权之争上是互不相让的,奕和瞿鸿之间后来又有着更为激烈的党争。这些大都在立宪过程中表现出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立宪作为一种“势”既已形成,如果没有外在力量强行中止的话,已然无法刹车。这就是说,无论清廷愿意与否,诏书一旦宣布,“开弓没有回头箭”,它就没有再回头的可能(尽管有波折)。
  然而,它自己不能回头,却可以被打断。打断它的,只有一种力量,那就是革命。(待续)
  作者为南京晓庄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年11月,知名对冲基金投资人索罗斯(George Soros)在香港开立亚洲办公室的消息震撼亚洲金融圈,一时间,曾经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与索罗斯基金交手过的亚洲各国金融当局草木皆兵,各种货币突然性升值、贬值都被市场怀疑“可能是索罗斯干的”。  3月初,香港证监会网站更公布,已经在2月21日颁发“第一类交易执照”给对冲基金“保尔森亚洲”(Paulson Asia Ltd),未来可在香港进行股票、债券、期
期刊
2月21日,中钢协公布换届选举结果,65岁的单尚华卸任秘书长一职,与其共同离职的还有在单任秘书长之前主持铁矿石谈判协调的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以及协助单进行谈判协调工作的市场调研部主任陈先文。  2008年上任中钢协秘书长兼任中国铁矿石谈判对策研究和协调小组组长的单尚华,为人严肃、行事严谨,被业内称为“强硬派领导”。在其主政时期,铁矿石谈判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混乱的三年。也正是在此期间,铁矿石定价
期刊
2006年8月11日中午12时10分左右,河北省保定市华电小区发生了一桩持枪入室抢劫案,当事人陈姓女子在劫匪离开后拨打110报案,110随后将信息转到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公安分局。接警单显示,警方于12时30分接警,接警单上签有副局长李刚的名字。  按照李刚自己的说法,这只是他处理过的无数刑事案件中普通的一件。但随后事情的发展显示,这一普通的案件被人为复杂化了。  案件在近三个月后侦破,石家庄青年王
期刊
“我是李刚”正在上演。2006年8月11日,发生在河北保定的一起入室抢劫案中,警方嫌疑人、石家庄青年王朝指称事发当日不在保定,后又曾遭到包括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李刚在内的刑侦人员的刑讯逼供。疑点重重之下,王朝仍在2007年底一审获刑13年。多次申诉之后,终获河北省高级法院发回重审。  “没有作案时间”,成为这桩抢劫案的戏剧性之所在。类似的戏剧——躲猫猫死、激动死、睡觉死、冲凉死、喝水死
期刊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大转折时代,其变化速度之快,强度之大比春秋战国之际犹有过之。一部中国近代史的核心无疑就是对大变局下近代中国命运演进的考察。而国共两党之争和共产党的最终胜出,是近代中国命运转折的关键之一。汪朝光先生所著《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就是对这一关键问题书写中的大手笔。  历史往往是胜利者书写,但有关国共两党之争历史的书写却略有不同。这场内战有“戡乱”与“解放”两说,一朝一野两个渊源
期刊
“今年来开会的人少了。”3月23日,在2011年中国铁矿石会议的茶歇期间,几个矿石贸易商代表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  一年前的中国铁矿石会议上,中国矿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吴荣庆公开指责淡水河谷(VALE)强行推行指数定价机制,言语犀利。  2011年2月,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例行的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因年龄卸任中钢协常务副会长、转任特邀分析师的罗冰生坦言,目前铁矿石定价体系已经完
期刊
一国政府财政赤字属宏观话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成为大话题。一个国家可以承担得起多大的财政赤字老生常问,传统的答案:政府财政赤字的上限是政府税收可以支付得起负债的利息。是浅见。  一般的意识,是财政赤字会把债务推到下一代去。也是浅见。2010年的春夏之交,欧洲南部的几个国家,尤其是希腊,频传近于破产。国际人士纷纷计算几个“危难”之邦的赤字在国民收入中的百分比。风声鹤唳,导致这些国家的债券暴跌,
期刊
发生在7月23日晚的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连日来惊动全国上下、牵动世界目光,并不仅仅因其死伤惨重,令此前铁道部人士有关中国高铁先进、安全的说辞褪色,更重要的是引发社会各界对造成这起事故的系统性原因和善后处理的结构性失当进行深刻反思,求索体制性破解之道。    截至本刊截稿,官方公布的数据是: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余人受伤。因缺乏全部乘客名单和失踪人数对照,上述伤亡数据会否变更仍未可知。而围
期刊
南海争议各方朝着协商解决的方向,又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2011年7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下称《宣言》)高官会上,中国和东盟就落实《宣言》的指导方针案文达成一致,重申愿意使用和平协商的手段来解决南海领土争端。这是2007年以来中国同东盟首次就南海问题召开高官会。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前政策顾问葛莱仪(B
期刊
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内容之一正是美国巨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这一失衡在最近有继续恶化逆转迹象。    在未来几年,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将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的最主要不确定因素和最大潜在风险之一,并且这一风险正在累积,其实际和潜在危害性远高于欧洲债务危机。    在美国全部国家债务中,不含政府部门间负债的公共债务占比目前大约为67.9%,达9.827万亿美元,这部分是全球普遍关注的对象。    美国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