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是叶嘉莹先生在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唐诗演讲集。中华书局曾出版过八本演讲集,编为“迦陵说诗”系列。台湾作家陈映真曾经回忆:“她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在古典诗词瑰丽的殿堂中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我们虽没有陈映真先生这么幸运,能现场感受叶先生的大师风范,但有幸有这样一本好书,让我们可以和叶先生一起纵览唐诗的博大精深。从开诗坛风气之先的初唐四杰,到笔力雄壮的盛唐气象,通过叶先生入木三分的赏析,我们能够体会到生命对生命的感发,心灵对心灵的感动。在这本书中,我们读到的不仅是唐代诗歌的兴味、格调与风韵,更是经由先生丰厚学养与高雅情怀点化而成的诗中之诗,美中之美。
历来各家评论古典诗词,总会用一两个关键词语来表明自己鲜明的文学主张,例如严羽提出的“妙悟”,王士禛提出的“神韵”,王国维提出的“境界”等,而在叶嘉莹先生这里,她提出的最核心最具个性化特点的范畴是“感发的生命”。叶先生认为一首诗之所以好,关键在于它不是死物,而是具有感发力量的生命。这种感发的生命,可以使心灵活泼起来,永不衰老。叶先生曾在访谈中提到自己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为了追求学问,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那种感发生命对自己的感动和召唤。对于先生来说,读一首美妙的古诗,不仅是在品味诗人的人格、智慧、情怀、修养等诸多生命的层次,更是在涵咏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活色生香、形神俱妙的审美生命。诗人的生命、诗的生命,二者氤氲化生出“感发的生命”,拨动读者的心弦,唤醒读者内在的生命,在审美生成之中塑造着生命的相通、相感、相应与相爱。
在这本书中,叶先生不仅带领我们赏析一首首精彩的诗作,更教会我们如何辨别一首诗的好处和不足。叶先生强调一首好诗首先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感发的生命,其次是诗人要把这种感发的生命传达得恰到好处。并不是诗人所有的生命层次都能够成为“感发的生命”。以王维为例,叶先生大力赞扬王维诗作的艺术表现力、美感和诗情画意,但对于《使至塞上》这首王维的代表诗作,先生的品读别具只眼。尽管此诗受到历代评论家的高度赞誉,特别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更被誉为独绝千古,但是叶先生却对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诟病不已。“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两句运用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的典故,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之情。叶先生认为这里王维的赞美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感情,只是官场上应酬的客套话,因此批评王维虽具艺术家的功力,却免不了世俗的衡量计较。将这样的生命层次表现于诗中就使得王维这样一位大诗人在诗中出现了败笔。再比如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虽然才华横溢,写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经典名句,但是诗中感发的生命却不大丰厚,这与他的英年早逝有关,也与他性格方面的缺陷有关。由此叶先生进一步提出“诗中要传达一种感发的生命,而这种感发的生命却有厚薄、大小和深浅种种不同”,这一点我们在诗文学习中应特别注意。
既然诗中感发的力量非常重要,那么形成感发力量的因素有哪些呢?叶先生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风骨”,即由思想感情结合了句法、章法等形式而传达出来的一种感发的力量。葉先生认为诗人如果写出“整个人类最深广的思想和情感”,诗歌感染人的力量才会更强大。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叶先生的这种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例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仅写出了个人在广袤的时空中的渺小和孤独,更道出了千古才人的愁绪。学生虽没有古代诗人怀才不遇、渴求贤君的愁绪,但是个体的渺小与孤独,这样的情感体验却是普通的生命个体都能与古人相通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丰富的生命体验去感受诗中感发的生命,就一定会引起更多的情感共鸣。
在这本《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中,叶先生一共评论了十四位诗人,其中花费笔墨最多的是李白。先生认为李白诗作中表现的生命层次是深刻而丰富的。天子虽然给了李白荣华富贵,但他无法忍受卑躬屈膝、逢迎权贵的生活,因此辞官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对光明、对自由的向往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丰富的生命层次。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给一些诗坛名家贴标签,例如说到杜甫就是忧国忧民,说到辛弃疾就是壮志难酬,提到李白很多人都会贴上“为人洒脱狂放,诗风浪漫飘逸”的标签,而叶先生却特别指出李白亦有心忧天下、拯救时代危难的责任感。“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李白敬仰谢安,他的求仕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希望像谢安那样为了天下苍生建功立业,然后再像鲁仲连那样飘然而去。在他61岁的时候,李光弼率领大军追击安史叛军的残余势力,李白仍然在诗中表达为国家建功出力的愿望。在叶先生的眼中,李白是诗坛中的大家,不仅因为李白诗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李白诗作中感发的生命是如此厚重丰富。叶先生这种品读诗歌的方法启示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更重要的是深入发掘优秀诗作中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情感,而不是简单地给诗人贴标签。
在唐代诗人中,叶先生最为推崇杜甫,她认为杜诗中有许多作品都具有“感发的生命”,因为杜甫的精神境界极高,他的诗中表现出非常有价值的生命层次。先生强调,伟大的诗人要有一种“民胞物与”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他人的关心,更包括对万物的关怀,正如郑板桥所说的“一枝一叶总关情”,正如辛弃疾所说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叶先生认为一个好的诗人一定要有这种同情和关怀,而杜甫在诗中并不仅仅书写一己之悲欢,他更关心的是劳苦大众,他更忧虑的是国家的命运,他更欣赏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宇宙和谐。“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战场上的血腥凄惨之景;“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这是新婚夫妇离别的哀痛;“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是国家多难,民生多艰的慨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这是“爱人利物之谓仁”的感人情怀……叶先生提出,一个诗人的关怀有广狭大小之分,诗人的“关心面”越广,感发的生命就越丰富有力,杜甫无疑是“关心面”最广的诗人之一。 叶先生还指出,值得表现的生命层次不必有着形式上的高大上,不必高举“载道”和“明道”的大旗,即使只是一己生命的咏叹调,如果能够像一滴水珠折射太阳那样,以具体折射普遍,以个性折射人性,以短暂折射永恒,这样的诗也能够成为“感发的生命”。
这种观点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例如要讲解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除了让学生体会诗人选取意象之大气磅礴,并从诗句联想到虽然天各一方却可以共享美好的明月、彼此默默思念的美好画面。更重要的是,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画龙点睛,这首诗中丰富的感发力量可以涵盖多种情感,如既可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可以抒发有情人无法相聚的惆怅,还可以表达对知心人重聚的美好期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诗句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唤醒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内在共鸣,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探寻,对高远境界的追求。一言以蔽之,将作品中“感发的生命”能够表现出的具体性与学生所能够理解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情感紧密联结,从而使学生不仅在涵咏赏析一首首古诗,而且还在提升和丰富着自己的生命内涵。
又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诗句“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立海风秋”,所写不过是诗人“黄昏独立”时所看到的瞬间之景,却不仅兴象高远,而且以开阔之景写壮烈之情,以一己之力气吞山河,从而折射出奋发、昂扬的“盛唐气象”。甚至,还不只由一个瞬间折射出一个时代,还由一个瞬间折射出永恒。因为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具有永恒的感发力量。
品读这本《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不仅是品读先生对诗词佳作的赏析,更是品读先生高尚的心灵。先生提出了“感发的生命”这一核心理論,而先生何尝不是在用自己丰富的生命解读诗中的生命呢?叶先生这一生命运多舛,历经沧桑,但先生曾说是中国古典诗词让自己的心灵不死。我想先生一定是在这一首首经典诗作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生命勃发的力量。作为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家,叶嘉莹先生在三尺讲台上整整奉献了七十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在本书的序言中,先生说是诗歌中生生不已的生命让她乐此不疲,她说教育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虽没有叶先生那么深厚的文化学养,但是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用丰富的心灵去感受诗词中生命的感发,并将诗词中生命的力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上海风华中学)
责任编辑
历来各家评论古典诗词,总会用一两个关键词语来表明自己鲜明的文学主张,例如严羽提出的“妙悟”,王士禛提出的“神韵”,王国维提出的“境界”等,而在叶嘉莹先生这里,她提出的最核心最具个性化特点的范畴是“感发的生命”。叶先生认为一首诗之所以好,关键在于它不是死物,而是具有感发力量的生命。这种感发的生命,可以使心灵活泼起来,永不衰老。叶先生曾在访谈中提到自己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为了追求学问,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那种感发生命对自己的感动和召唤。对于先生来说,读一首美妙的古诗,不仅是在品味诗人的人格、智慧、情怀、修养等诸多生命的层次,更是在涵咏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活色生香、形神俱妙的审美生命。诗人的生命、诗的生命,二者氤氲化生出“感发的生命”,拨动读者的心弦,唤醒读者内在的生命,在审美生成之中塑造着生命的相通、相感、相应与相爱。
在这本书中,叶先生不仅带领我们赏析一首首精彩的诗作,更教会我们如何辨别一首诗的好处和不足。叶先生强调一首好诗首先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感发的生命,其次是诗人要把这种感发的生命传达得恰到好处。并不是诗人所有的生命层次都能够成为“感发的生命”。以王维为例,叶先生大力赞扬王维诗作的艺术表现力、美感和诗情画意,但对于《使至塞上》这首王维的代表诗作,先生的品读别具只眼。尽管此诗受到历代评论家的高度赞誉,特别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更被誉为独绝千古,但是叶先生却对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诟病不已。“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两句运用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的典故,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之情。叶先生认为这里王维的赞美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感情,只是官场上应酬的客套话,因此批评王维虽具艺术家的功力,却免不了世俗的衡量计较。将这样的生命层次表现于诗中就使得王维这样一位大诗人在诗中出现了败笔。再比如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虽然才华横溢,写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经典名句,但是诗中感发的生命却不大丰厚,这与他的英年早逝有关,也与他性格方面的缺陷有关。由此叶先生进一步提出“诗中要传达一种感发的生命,而这种感发的生命却有厚薄、大小和深浅种种不同”,这一点我们在诗文学习中应特别注意。
既然诗中感发的力量非常重要,那么形成感发力量的因素有哪些呢?叶先生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风骨”,即由思想感情结合了句法、章法等形式而传达出来的一种感发的力量。葉先生认为诗人如果写出“整个人类最深广的思想和情感”,诗歌感染人的力量才会更强大。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叶先生的这种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例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仅写出了个人在广袤的时空中的渺小和孤独,更道出了千古才人的愁绪。学生虽没有古代诗人怀才不遇、渴求贤君的愁绪,但是个体的渺小与孤独,这样的情感体验却是普通的生命个体都能与古人相通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丰富的生命体验去感受诗中感发的生命,就一定会引起更多的情感共鸣。
在这本《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中,叶先生一共评论了十四位诗人,其中花费笔墨最多的是李白。先生认为李白诗作中表现的生命层次是深刻而丰富的。天子虽然给了李白荣华富贵,但他无法忍受卑躬屈膝、逢迎权贵的生活,因此辞官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对光明、对自由的向往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丰富的生命层次。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给一些诗坛名家贴标签,例如说到杜甫就是忧国忧民,说到辛弃疾就是壮志难酬,提到李白很多人都会贴上“为人洒脱狂放,诗风浪漫飘逸”的标签,而叶先生却特别指出李白亦有心忧天下、拯救时代危难的责任感。“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李白敬仰谢安,他的求仕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希望像谢安那样为了天下苍生建功立业,然后再像鲁仲连那样飘然而去。在他61岁的时候,李光弼率领大军追击安史叛军的残余势力,李白仍然在诗中表达为国家建功出力的愿望。在叶先生的眼中,李白是诗坛中的大家,不仅因为李白诗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李白诗作中感发的生命是如此厚重丰富。叶先生这种品读诗歌的方法启示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更重要的是深入发掘优秀诗作中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情感,而不是简单地给诗人贴标签。
在唐代诗人中,叶先生最为推崇杜甫,她认为杜诗中有许多作品都具有“感发的生命”,因为杜甫的精神境界极高,他的诗中表现出非常有价值的生命层次。先生强调,伟大的诗人要有一种“民胞物与”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他人的关心,更包括对万物的关怀,正如郑板桥所说的“一枝一叶总关情”,正如辛弃疾所说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叶先生认为一个好的诗人一定要有这种同情和关怀,而杜甫在诗中并不仅仅书写一己之悲欢,他更关心的是劳苦大众,他更忧虑的是国家的命运,他更欣赏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宇宙和谐。“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战场上的血腥凄惨之景;“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这是新婚夫妇离别的哀痛;“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是国家多难,民生多艰的慨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这是“爱人利物之谓仁”的感人情怀……叶先生提出,一个诗人的关怀有广狭大小之分,诗人的“关心面”越广,感发的生命就越丰富有力,杜甫无疑是“关心面”最广的诗人之一。 叶先生还指出,值得表现的生命层次不必有着形式上的高大上,不必高举“载道”和“明道”的大旗,即使只是一己生命的咏叹调,如果能够像一滴水珠折射太阳那样,以具体折射普遍,以个性折射人性,以短暂折射永恒,这样的诗也能够成为“感发的生命”。
这种观点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例如要讲解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除了让学生体会诗人选取意象之大气磅礴,并从诗句联想到虽然天各一方却可以共享美好的明月、彼此默默思念的美好画面。更重要的是,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画龙点睛,这首诗中丰富的感发力量可以涵盖多种情感,如既可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可以抒发有情人无法相聚的惆怅,还可以表达对知心人重聚的美好期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诗句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唤醒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内在共鸣,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探寻,对高远境界的追求。一言以蔽之,将作品中“感发的生命”能够表现出的具体性与学生所能够理解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情感紧密联结,从而使学生不仅在涵咏赏析一首首古诗,而且还在提升和丰富着自己的生命内涵。
又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诗句“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立海风秋”,所写不过是诗人“黄昏独立”时所看到的瞬间之景,却不仅兴象高远,而且以开阔之景写壮烈之情,以一己之力气吞山河,从而折射出奋发、昂扬的“盛唐气象”。甚至,还不只由一个瞬间折射出一个时代,还由一个瞬间折射出永恒。因为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具有永恒的感发力量。
品读这本《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不仅是品读先生对诗词佳作的赏析,更是品读先生高尚的心灵。先生提出了“感发的生命”这一核心理論,而先生何尝不是在用自己丰富的生命解读诗中的生命呢?叶先生这一生命运多舛,历经沧桑,但先生曾说是中国古典诗词让自己的心灵不死。我想先生一定是在这一首首经典诗作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生命勃发的力量。作为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家,叶嘉莹先生在三尺讲台上整整奉献了七十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在本书的序言中,先生说是诗歌中生生不已的生命让她乐此不疲,她说教育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虽没有叶先生那么深厚的文化学养,但是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用丰富的心灵去感受诗词中生命的感发,并将诗词中生命的力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上海风华中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