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剧烈分化,社会分层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校学生群体分化现象极大地冲击了学校多年来的德育观念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文章从大学生群体分化视角探索德育教育,提出不断加强水平分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抑制垂直分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加强高校管理,开展针对性的群体德育工作等对策。
[关键词]群体分化 大学生 德育 对策
[作者简介]菅新月(1957- ),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正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与职业教育;李虹(1980- ),女,辽宁辽阳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董国英(1965- ),女,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群工作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德育。(河北 邢台 0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群体分化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HB14JY061)和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群体分化视野下大学生德育研究”(项目批准号:SD141058,项目主持人:菅新月)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6-0041-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改革开放的纵深化发展,我国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社会分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群体分化同样呈逐步发展态势。从水平分化看,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状态;从垂直分化看,大学生群体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地位结构。而群体分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大学生个体、人际关系及学校宽容度主要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大学生优、劣势群体及关系主要产生消极影响。
通过综合分析,本文认为群体分化视野下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德育教学工作对大学生影响有限;课余生活中的大学生德育活动较为欠缺;部分大学生对德育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社会是大学生德育的大环境,社会群体分化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充斥校园,各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活跃于当下,从而对学校德育带来困扰;其次,家庭作为学生的归宿和依靠,家庭背景和父母思维方式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被灌输了不当的思想观念,将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造成无视甚至对抗;再次,学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如若不注意各群体德育的针对性教学,不注意课下德育活动的灵活多样,将大大削弱德育效果;最后,智育决定发展程度,德育决定发展方向,然而很多学生对德育认识不到位,忽略了道德素质修养的提升,将德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
一、抑制垂直分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和谐融洽氛围
社会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环境的变化能牵动所有社会人,大学生也不例外。而优化的社会环境势必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使之最终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通过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切身感受和体验,可以使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发生改观进而引发质的飞跃。这样就摆脱了仅靠课堂教育的固有模式来给学生树立价值观的方式,同时,让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可以起到强化课堂认知的作用。当今中国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人口而言依然匮乏,学生们历经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才可能步入大学殿堂。而目前大学评定教育质量的优劣,还主要是通过应试教育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在校成绩,对于动手操作和活动实践仍然没有提高关注度。
思想教育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教育,更是要切实地去实践的教育。要想正确回答和解决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必须亲身参加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接触实际,了解社会,才能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所在以及社会对道德的需求,才能认识道德建设的价值,进而把握道德建设的本质。在课堂上,大学生面对的参与德育工作的主体是老师和同学,相对来讲,德育将老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对立起来,老师通过说教的方式向学生们灌输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当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时,学生所面对的德育主体从老师和学生,变成了学生和社会人,自己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接受德育也从死记硬背变成了潜移默化,从而真正调动起自身的兴趣,发扬起主人翁意识,将德育工作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如果不想让德育变成空中楼阁,就必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因为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来自于实践。不难看出,优秀的德育不仅包括良好的理论教育水平,更要注重将这些理论水平融入实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吸收和提高。
(二)注重家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定位
在目前的情况下,德育存在模式比较单一的现象,也就是说,德育单独存在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当中,学生们通过每天的课堂生活获取一定的思想教育内容,而在学生的课堂外生活中,德育工作却是无法跟进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分为多个阶段,而贯穿其所有阶段的时光都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不仅是人生展现的开端,也是人最后的归宿。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
应坚持多方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目前,由于家庭对学生学业的了解不够及时,缺乏全面和真实的认识,造成了“家庭与学生”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交流脱节的现象。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家访、电话或网络等途径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首要、以社会教育为必需”的教育体系,让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使家庭优势和学校优势互补,进而形成合力,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和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家庭在完善大学生德育工作时,首先应当提高家长自身的德育素质和相应的教育方法。从学校和家长互动的模式来看,可以由学校定期向家长传递有关德育精神的知识体系,提高家长关于德育的素养。同时,在教育方式方面,家长应当避免与学校的教育模式相重合,即避免选择单纯的知识宣讲,应当利用家庭对学生的归属感,侧面引导学生对德育问题的态度。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感染学生的思维模式,将对话融入德育活动,在相互交流中完善德育工作,并由家长将讨论结果进行一定的归纳,同时与孩子一起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达到良好的道德水平。 二、加强水平分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校园活动,促进群体交流融合
大学校园的学生包括各类群体,学校开展不同的活动是以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在成千上万的学生中,学生干部具有模范带头作用,故而学校首先要从提高学生干部的德育水平入手,以他们的榜样力量牵动、开展整体的学生工作,通过学生干部在同学当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通过开展团学干部交流会、素质拓展训练及培训班等各种活动,提高学生会和各类学生协会的影响力,全力打造思想素质过硬的团学干部队伍。
其次,强化各类学生社团,开展与其相关的学术和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整体影响力。例如舞蹈协会、辩论协会等,既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平台,在活动当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同学的友谊,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而在各社团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共建和谐校园建设”为主体思想,并将这一思想隐含在各类相关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中,比如通过女生节、植树节等,在大学校园开展德育普及活动时,以竖立广告牌、张贴海报、悬挂条幅等方式,更好地宣传主题,提醒同学积极参与。
最后,建立一种类似论坛和讨论小组的组织。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导致学生们对各种事物均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特别是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大学生在关注某类信息和看法时,很容易受到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难以真正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并因此做出片面甚至是不正确的判断。因此,建立一种类似论坛和讨论小组的组织,经常选取不同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将自己的困惑、问题及时展示出来,主持人则适时引导话题走向,为学生们澄清真实情况,纠正错误看法,并以此影响到周围的同学。
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互相影响,使大家共同实现思想意识上的升华,要远远比单纯的教导更有效用。学校的学生,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枯燥的说教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对身边的同学反倒会保持友好的态度,喜欢相互效仿。而且,学生们对待新生事物有自己认识和判断的角度,只有积极参与他们的生活,并恰当地引导他们的特有观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道德教育的宣传过程,无疑可成为一种积极的途径。
(二)加强师生交流,拓宽双方沟通渠道
首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化整为零,融合到大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老师在面对学生时,应当避免将德育工作教条化,要发自内心地观察和理解学生,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内容不同的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日常思想工作。其次要积极发挥各类学生组织在学生当中的作用,让老师通过学生组织达到与学生交流的目的。团组织则要通过解决青年学生的实际问题,切实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最后是要挑选出重点学生群体,即有可能出现价值观突变的群体,这些学生群体的生活往往具有一定的突然变化的特点,比如违法违纪的学生、考试不利的学生、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与同学矛盾严重的学生等。
网络作为当今社会比较活跃的力量,已经延伸到整个社会。在德育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网络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之余,都会通过网络充实生活,增添乐趣。学校应当努力打造完善的网络平台,达到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密切交流。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教师时往往羞于开口,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却会无拘无束,流露真情。因此,应当加大力度,利用好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实现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如此,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吸引更多学生浏览网页,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各种热点问题的讨论,促使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探讨有关德育方面的知识,进而激发他们加强道德修养的热情,进一步扩大德育的影响力。
三、加强高校管理并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一)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学生群体
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面对的大学生群体分为多种不同类型,而不同类型的差异性又是切实存在的,因此,高校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分类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合理划分横向的引导层次。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社会,找出他们所关注的兴趣点,以此着手达到与学生深度交流的目的。其次,合理划分纵向的引导类别,高校的课程设计是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大学生们每天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多与专业领域有关,在与自己相关的专业方面,大学生多有共同的话题,专业老师应当以此为突破口,与学生们形成朋友关系,从而更深层次地交流融合。这就要求老师在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群体、区分学生的类型以及根据学生类型选择相应的德育途径时,拥有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及时有效的执行力。
要确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积极发挥学生间相互影响的作用。与文章之前讨论的学生间作用不同,这里着重强调的是老师通过学生的作用形成与学生交流的目的。学生通常愿意把在生活中遇到的欢喜悲愁与自己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应当捕捉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这种微妙现象,以重点代替全面,通过和乐观、活泼、有感染力的同学进行交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整个学生团体的舆论动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贴近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也保持了思想上较为同步的时效性。而在面对学生讨论问题的跨度时,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是否讨论与自己实际年龄差异较大的话题,并从较为敏感的话题入手,深度挖掘其背后引起学生兴趣的原因,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舆论倾向,达到思想教育的有备无患。
(二)因材施教,注重开展区别教育
首先,由于大学生群体化的存在,不同学生群体对待事物发展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当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设置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素质和修养。例如,对于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处于弱势的群体,要认真分析他们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加大教育与关心力度,探索行之有效的帮扶方法。高校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前沿阵地,更是娱乐生活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力量,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更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和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为学业服务。
其次,开展学生思想工作要层次分明、类别明晰。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能用同样的标准面对不同的学生,应做到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实行相应的教育措施。例如,对年龄较小、学习兴趣较低、社会交往广泛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五年制学生群体,要注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积极与同学交朋友,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使他们将旺盛的精力转到有益的事物上,避免发生恶性事件;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相互熟悉,需要了解大学生活的平台,从而确定自己在大学的学业和人生规划;针对处于二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则应主要开展为其将来就业打基础的素质教育,全面培养他们的能力,着重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学习成才、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适应、立足于不断进步的社会,并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路阳.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2]邓荣华.刍议多维视野中的高校德育创新取向[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7).
[关键词]群体分化 大学生 德育 对策
[作者简介]菅新月(1957- ),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正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与职业教育;李虹(1980- ),女,辽宁辽阳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董国英(1965- ),女,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群工作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德育。(河北 邢台 0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群体分化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HB14JY061)和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群体分化视野下大学生德育研究”(项目批准号:SD141058,项目主持人:菅新月)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6-0041-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改革开放的纵深化发展,我国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社会分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群体分化同样呈逐步发展态势。从水平分化看,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状态;从垂直分化看,大学生群体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地位结构。而群体分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大学生个体、人际关系及学校宽容度主要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大学生优、劣势群体及关系主要产生消极影响。
通过综合分析,本文认为群体分化视野下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德育教学工作对大学生影响有限;课余生活中的大学生德育活动较为欠缺;部分大学生对德育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社会是大学生德育的大环境,社会群体分化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充斥校园,各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活跃于当下,从而对学校德育带来困扰;其次,家庭作为学生的归宿和依靠,家庭背景和父母思维方式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被灌输了不当的思想观念,将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造成无视甚至对抗;再次,学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如若不注意各群体德育的针对性教学,不注意课下德育活动的灵活多样,将大大削弱德育效果;最后,智育决定发展程度,德育决定发展方向,然而很多学生对德育认识不到位,忽略了道德素质修养的提升,将德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
一、抑制垂直分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和谐融洽氛围
社会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环境的变化能牵动所有社会人,大学生也不例外。而优化的社会环境势必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使之最终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通过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切身感受和体验,可以使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发生改观进而引发质的飞跃。这样就摆脱了仅靠课堂教育的固有模式来给学生树立价值观的方式,同时,让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可以起到强化课堂认知的作用。当今中国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人口而言依然匮乏,学生们历经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才可能步入大学殿堂。而目前大学评定教育质量的优劣,还主要是通过应试教育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在校成绩,对于动手操作和活动实践仍然没有提高关注度。
思想教育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教育,更是要切实地去实践的教育。要想正确回答和解决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必须亲身参加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接触实际,了解社会,才能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所在以及社会对道德的需求,才能认识道德建设的价值,进而把握道德建设的本质。在课堂上,大学生面对的参与德育工作的主体是老师和同学,相对来讲,德育将老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对立起来,老师通过说教的方式向学生们灌输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当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时,学生所面对的德育主体从老师和学生,变成了学生和社会人,自己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接受德育也从死记硬背变成了潜移默化,从而真正调动起自身的兴趣,发扬起主人翁意识,将德育工作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如果不想让德育变成空中楼阁,就必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因为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来自于实践。不难看出,优秀的德育不仅包括良好的理论教育水平,更要注重将这些理论水平融入实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吸收和提高。
(二)注重家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定位
在目前的情况下,德育存在模式比较单一的现象,也就是说,德育单独存在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当中,学生们通过每天的课堂生活获取一定的思想教育内容,而在学生的课堂外生活中,德育工作却是无法跟进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分为多个阶段,而贯穿其所有阶段的时光都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不仅是人生展现的开端,也是人最后的归宿。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
应坚持多方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目前,由于家庭对学生学业的了解不够及时,缺乏全面和真实的认识,造成了“家庭与学生”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交流脱节的现象。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家访、电话或网络等途径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首要、以社会教育为必需”的教育体系,让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使家庭优势和学校优势互补,进而形成合力,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和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家庭在完善大学生德育工作时,首先应当提高家长自身的德育素质和相应的教育方法。从学校和家长互动的模式来看,可以由学校定期向家长传递有关德育精神的知识体系,提高家长关于德育的素养。同时,在教育方式方面,家长应当避免与学校的教育模式相重合,即避免选择单纯的知识宣讲,应当利用家庭对学生的归属感,侧面引导学生对德育问题的态度。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感染学生的思维模式,将对话融入德育活动,在相互交流中完善德育工作,并由家长将讨论结果进行一定的归纳,同时与孩子一起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达到良好的道德水平。 二、加强水平分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校园活动,促进群体交流融合
大学校园的学生包括各类群体,学校开展不同的活动是以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在成千上万的学生中,学生干部具有模范带头作用,故而学校首先要从提高学生干部的德育水平入手,以他们的榜样力量牵动、开展整体的学生工作,通过学生干部在同学当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通过开展团学干部交流会、素质拓展训练及培训班等各种活动,提高学生会和各类学生协会的影响力,全力打造思想素质过硬的团学干部队伍。
其次,强化各类学生社团,开展与其相关的学术和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整体影响力。例如舞蹈协会、辩论协会等,既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平台,在活动当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同学的友谊,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而在各社团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共建和谐校园建设”为主体思想,并将这一思想隐含在各类相关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中,比如通过女生节、植树节等,在大学校园开展德育普及活动时,以竖立广告牌、张贴海报、悬挂条幅等方式,更好地宣传主题,提醒同学积极参与。
最后,建立一种类似论坛和讨论小组的组织。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导致学生们对各种事物均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特别是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大学生在关注某类信息和看法时,很容易受到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难以真正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并因此做出片面甚至是不正确的判断。因此,建立一种类似论坛和讨论小组的组织,经常选取不同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将自己的困惑、问题及时展示出来,主持人则适时引导话题走向,为学生们澄清真实情况,纠正错误看法,并以此影响到周围的同学。
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互相影响,使大家共同实现思想意识上的升华,要远远比单纯的教导更有效用。学校的学生,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枯燥的说教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对身边的同学反倒会保持友好的态度,喜欢相互效仿。而且,学生们对待新生事物有自己认识和判断的角度,只有积极参与他们的生活,并恰当地引导他们的特有观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道德教育的宣传过程,无疑可成为一种积极的途径。
(二)加强师生交流,拓宽双方沟通渠道
首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化整为零,融合到大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老师在面对学生时,应当避免将德育工作教条化,要发自内心地观察和理解学生,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内容不同的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日常思想工作。其次要积极发挥各类学生组织在学生当中的作用,让老师通过学生组织达到与学生交流的目的。团组织则要通过解决青年学生的实际问题,切实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最后是要挑选出重点学生群体,即有可能出现价值观突变的群体,这些学生群体的生活往往具有一定的突然变化的特点,比如违法违纪的学生、考试不利的学生、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与同学矛盾严重的学生等。
网络作为当今社会比较活跃的力量,已经延伸到整个社会。在德育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网络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之余,都会通过网络充实生活,增添乐趣。学校应当努力打造完善的网络平台,达到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密切交流。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教师时往往羞于开口,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却会无拘无束,流露真情。因此,应当加大力度,利用好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实现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如此,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吸引更多学生浏览网页,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各种热点问题的讨论,促使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探讨有关德育方面的知识,进而激发他们加强道德修养的热情,进一步扩大德育的影响力。
三、加强高校管理并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一)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学生群体
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面对的大学生群体分为多种不同类型,而不同类型的差异性又是切实存在的,因此,高校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分类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合理划分横向的引导层次。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社会,找出他们所关注的兴趣点,以此着手达到与学生深度交流的目的。其次,合理划分纵向的引导类别,高校的课程设计是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大学生们每天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多与专业领域有关,在与自己相关的专业方面,大学生多有共同的话题,专业老师应当以此为突破口,与学生们形成朋友关系,从而更深层次地交流融合。这就要求老师在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群体、区分学生的类型以及根据学生类型选择相应的德育途径时,拥有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及时有效的执行力。
要确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积极发挥学生间相互影响的作用。与文章之前讨论的学生间作用不同,这里着重强调的是老师通过学生的作用形成与学生交流的目的。学生通常愿意把在生活中遇到的欢喜悲愁与自己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应当捕捉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这种微妙现象,以重点代替全面,通过和乐观、活泼、有感染力的同学进行交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整个学生团体的舆论动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贴近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也保持了思想上较为同步的时效性。而在面对学生讨论问题的跨度时,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是否讨论与自己实际年龄差异较大的话题,并从较为敏感的话题入手,深度挖掘其背后引起学生兴趣的原因,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舆论倾向,达到思想教育的有备无患。
(二)因材施教,注重开展区别教育
首先,由于大学生群体化的存在,不同学生群体对待事物发展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当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设置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素质和修养。例如,对于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处于弱势的群体,要认真分析他们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加大教育与关心力度,探索行之有效的帮扶方法。高校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前沿阵地,更是娱乐生活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力量,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更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和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为学业服务。
其次,开展学生思想工作要层次分明、类别明晰。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能用同样的标准面对不同的学生,应做到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实行相应的教育措施。例如,对年龄较小、学习兴趣较低、社会交往广泛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五年制学生群体,要注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积极与同学交朋友,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使他们将旺盛的精力转到有益的事物上,避免发生恶性事件;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相互熟悉,需要了解大学生活的平台,从而确定自己在大学的学业和人生规划;针对处于二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则应主要开展为其将来就业打基础的素质教育,全面培养他们的能力,着重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学习成才、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适应、立足于不断进步的社会,并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路阳.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2]邓荣华.刍议多维视野中的高校德育创新取向[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