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工作以来,我认为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中学生 协作精神 培养 磁化 变化 感化 大课堂
体育课如何引导学生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
(四)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趣味性,实效性的主要措施
(1)首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相对稳定的活动方式。为此,我们确定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武术、健美操、田径(含达标)为活动内容。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与特长自由选择。
(2)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教材的编写中,要兼顾到学生体育活动兴趣趋向于健身健美运动和娱乐性运动的特点。选编一些学生直接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对普遍受到学生喜爱的娱乐性运动,学校体育教研室应协同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组织一些这类活动和竞赛。
(3)在抓课外活动同时,结合达标项目举行小型多样的单项比赛,对早操,校代表队训练进行齐抓共管,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我校达标率自9 0年至今均保持在9 5%以上, 其中优秀率达3 5%左右,连续三年被评为市达标优秀单位。在早操、课外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6年至2007年被省体育局授予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四、结论与建议
(1)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和动机富有明显的社会性,更服从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生活的职业志向和抱负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
(2)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特别是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组织及辅导工作。在早操,课外活动起核心作用,加强高年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工作。
(3)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4)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仪靠每周9 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在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总之,通过又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外校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M].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2]杨贵仁.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设想[J].体育科学,2000
[3]陈志山.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3
[4]管水法.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2
关键词 中学生 协作精神 培养 磁化 变化 感化 大课堂
体育课如何引导学生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
(四)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趣味性,实效性的主要措施
(1)首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相对稳定的活动方式。为此,我们确定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武术、健美操、田径(含达标)为活动内容。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与特长自由选择。
(2)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教材的编写中,要兼顾到学生体育活动兴趣趋向于健身健美运动和娱乐性运动的特点。选编一些学生直接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对普遍受到学生喜爱的娱乐性运动,学校体育教研室应协同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组织一些这类活动和竞赛。
(3)在抓课外活动同时,结合达标项目举行小型多样的单项比赛,对早操,校代表队训练进行齐抓共管,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我校达标率自9 0年至今均保持在9 5%以上, 其中优秀率达3 5%左右,连续三年被评为市达标优秀单位。在早操、课外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6年至2007年被省体育局授予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四、结论与建议
(1)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和动机富有明显的社会性,更服从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生活的职业志向和抱负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
(2)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特别是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组织及辅导工作。在早操,课外活动起核心作用,加强高年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工作。
(3)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4)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仪靠每周9 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在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总之,通过又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外校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M].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2]杨贵仁.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设想[J].体育科学,2000
[3]陈志山.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3
[4]管水法.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