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彝族地区中小学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mc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乐山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及周边普通话使用现状
  乐山的马边、峨边地区是彝族聚居区,部分居民仍然使用当地方言,地域色彩浓厚。当地具有民族风情的建筑装饰以及民族语言的招牌字号,中小学课堂教育普通话使用较少,学生们仍然以方言为主,未开展普通话教育学习培训,没有专门专业的相关课程和技能教师,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地普通话使用者的语言不标准。
  二、乐山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及周边普通话使用现状及出现的原因
  (一)现状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发展程度的造就,在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的使用情况是不一的。许多严重分歧的方言妨碍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交谈,并且代代相传,影响了孩子们的发展,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许多不便。语言中的某些不统一和不合乎语法的现象不但存在于口头上,也存在于书面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原因
  1.环境因素
  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是来自乐山周边的彝族学生,大多来自农家且年纪不大,由于受地域和生活空间的限制,大多数学生从学说话起,就只能跟着家人、同学或老师学习方言母语,很少有非母语介入。据调查,有极大一部分的学生在家里都说方言,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家都是用母语和家人交流,家庭里难以营造出使用普通话的环境。
  2.学生对普通话学习认识不明确
  此次调查发现,学生对学习普通话认识不够明确。接受调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说不说普通话,普通话说得好与不好作用不大,似乎没有讲的必要。他们觉得在平时生活学习交流中用的都是方言,普通话很少能用到。所以这些学生从主观上对学好普通话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映到实践中,就懒于说,慢慢地就不会说,也说不好。比如有的民族学生在进入学校前也具有一定的普通话语音基础,但是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化程度不同。语音基本处在母语方言向规范普通话过渡的过程中。虽然在学校里开设了普通话类似的课程,系统学习了普通话语音知识和理论知识。但多数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缺乏正确认识,多数学生认为学习普通话就是为了过级,所以对普通话的学习不够重视。
  3.學生没有养成校音的习惯
  学生在平时的普通话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校音的习惯。学习普通话,其实也就是要脱离方言的约束,很多学生的普通话发音都带有方言色彩。要想说好普通话就必须去纠正,去校音。校音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去听规范的普通话,然后对比自己的发音进行校正,还可以翻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以加深印象。但是学生几乎没有借助、使用这些工具的想法。很多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发音的缺陷和错误,但是他们一般不会去刻意改变,还是按照自己的发音习惯发音,这样导致普通话发音始终不规范。再加上没有专业的普通话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使得学生在误区里越走越深。
  三、乐山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及周边普通话推广方法
  1.制度保障
  学校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分管,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和文字规范化的教学和训练,严格考核制度,语文学科考试、测验应将用字是否规范列为评分标准,应把用字规范和普通话进行教学的情况作为评课和衡量教师业务能力的标准之一,作为学生评优的条件之一,建立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制度。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使用规范字和讲普通话,并掌握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把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在各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教师、学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全校师生要逐步做到在校内外一切场合都说普通话;将普通话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定期组织全校性的普通话竞赛、评比活动,以提高师生使用规范化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觉性。
  3.提高教师队伍的普通话水平
  除了配备专业的普通话教师,也要提高其他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定期对教师进行有关语言文字知识的培训和辅导,坚持和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方法;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各科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标准,语文学科教师达到二级甲等。
  4.加大宣传力度
  彝族中小学的普通话发展和推广,利用黑板报宣传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或者请教师给学生作专题讲座,及让一组学生让彝族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普通话的重要性,从乐山附近彝族中小学为出发点,同相关学校建立联系开设普通话学习兴趣班级,在彝族文化聚集地不定时举办普通话语言相关的活动。
  四、未来发展目标及展望
  汉语言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内蕴着儒家文化的汉语言和优美动听的普通话对形成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精神底蕴和审美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应该把推广普通话和人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善于交际、精神强健的中国人。普通话的推广已是大势所趋,普通话未来的发展必定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随着我国不断的成长壮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而文化对于大国崛起的影响来说,分为以下五点:①民族意识是崛起的原生动力;②文化传统是崛起的必要条件;③文化的感召力是提高国家整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④开放的民族心态;⑤思想的引领和制度的创新。
  以目前来说,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已经深深扎根在所有人心中,在国际上,普通话也得到一定的传播和学习,所以才会有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不断建立。
  推广全民族使用普通话不仅可以加强信息传达的即时性、准确性,而且可以促进各民族间的感情与紧密联系,促进各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的深度了解,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各民族语言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刘利平.凉山彝族自治州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现状调查与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2]王 浩.四川彝族地区普通话推广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6(11).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应用理念、方式等和小学语文教学类似。据此,文章将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的应用提供有益意见,同时也旨在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教育;思考  一、何为人文教育理念  1.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学生的人文情怀即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关心,从心底里认同历史文化对自我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既是开展
摘 要:随着衡阳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融合,衡阳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在城市人文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衡阳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语言服务能力的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的不足与中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薪级制度的不合理、从业门槛低、受教育程度不高等因素有着很深的关系。  关键词: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原因  旅游是外来者短期进入一座城市并对其产生印象的主要途径,无论是旅
摘 要:政治教学是中职学校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学校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平台,现阶段的中职政治教学面临学生厌学,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双难困境。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规律和习惯,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授课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为基点开展提高中职政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模式下所追求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