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下亲戚来做客,捎来一只自家养的小公鸡,说是让我抽空宰了炒了给儿子吃。小公鸡暂时无处安放,只好用绳子绑在楼下的小树上。
不一会儿,忽然听到楼下的小公鸡喳喳地惊叫起来。
我隔着窗户向下看,只见儿子拿了一根木棍,不断地抽打绑在树上的小公鸡。每抽打一次,小公鸡就痛得喳喳叫。小公鸡的叫声似乎让儿子抽打的劲头越来越足,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以虐待小动物为乐,这不明显是缺乏爱心的表现吗?
我立马制止儿子,他见我皱眉,赶紧把手里的棍子扔了。谁知转身没多久,小公鸡又开始喳喳惊叫起来,我一回头,好家伙,这次不是用棍子,而是拿石头当子弹,把小公鸡当成“射击”的目标了!
看到儿子这副“凶恶”相,我气坏了——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冷血麻木,看来不教训一下是不行了。
我气势汹汹地打开房门,正准备冲下楼去打儿子的屁股,也好让他尝尝痛的滋味。但转念一想,儿子一向不是顽劣的人,之所以会虐打小公鸡,是不是因为根本不懂如何善待小动物呢?与其将没有爱心的儿子“暴打”一顿,倒不如在他心里种下爱的种子。
想到这里,我深深地吸一口气,努力平静了自己的心绪,从米袋里抓了一把米下楼来。
“儿子,做什么呢?”我故意和气地问,缓解儿子的紧张情绪。
“爸爸,这就是鸡肉么?原来还有毛呀!”儿子兴奋地指着小公鸡大叫。
我心底一惊,果不其然,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儿子竟是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小公鸡,此前他对“鸡”的所有印象不是餐桌上现成的肉块,就是超市里的光鸡,最形象的,也不过是电视或绘本里卡通化的夸张形象。对儿子来说,眼前的并不是一只有生命的小动物,而是还未被烹调好的“鸡肉”!
我心下汗颜,久在城市生活,光顾着给孩子现成的生活物质享受,却忽略了带他认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好本质,这到底该怪孩子缺乏爱心,还是怪家长缺乏引导呢?
感慨之后痛定思痛,教导孩子心存善念,必须先从纠正他的错误认识开始。“儿子,帮爸爸给小公鸡喂点儿饭吧!”我招呼儿子。“啊,它也要吃饭?吃什么呀?”儿子大惑不解。
我把手里的米粒分给儿子一些,告诉他:“这些米粒就是小公鸡的饭,它跟我们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啊,也会肚子饿、眼睛困呢。”
儿子将信将疑地接过米粒朝小公鸡扔过去,果然,小公鸡立马靠过来,伸头猛啄个不停。儿子一见,兴奋地叫起来:“爸爸,小公鸡果然吃饭了,它一定是饿了!”
“没错,小公鸡不仅会饿,还会痛呢,就像刚才,你用小木棍、小石头打它,它该有多痛苦啊!”我循循善诱,儿子听后怔了怔,下意识地摸了摸胳膊,似乎在回忆自己受伤时的痛楚,很快,我就看到同情和愧疚涌上了他的脸庞。从凶狠、到欢愉,再到同情和愧疚,儿子的爱心种子不需我赘言说教,便自然从心底萌生了——亲身体验,永远比棍棒责骂有效。
我把剩下的米粒全都给了儿子,问他:“帮小公鸡填饱肚子,和它做好朋友,好吗?”“嗯,行!”儿子爽快地接过米粒,我正准备转身上楼,不想他再次叫住了我:“爸爸!”“嗯?”“我准备给小公鸡搭个屋子!这样它晚上就有地方睡觉啦!”儿子手一指,墙角恰有一堆树枝。
给小公鸡垒个屋子?儿子的爱心行动启发了我:与其把这只小公鸡杀掉炒菜吃了,倒不如买个鸡笼把它养活起来,好让儿子继续强化心中刚刚萌芽的“人道”情怀。想到做到,第二天,我就和儿子一起从市场里买来一只鸡笼,让小公鸡有了真正的“家”。
儿子自从把小公鸡当朋友以后,再也没有显露出以虐待小动物为乐的“凶相”来了,我知道,他心中的“善意”正在生根成长。也许,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和付出,爱心才有机会驻留孩子的心间。
不一会儿,忽然听到楼下的小公鸡喳喳地惊叫起来。
我隔着窗户向下看,只见儿子拿了一根木棍,不断地抽打绑在树上的小公鸡。每抽打一次,小公鸡就痛得喳喳叫。小公鸡的叫声似乎让儿子抽打的劲头越来越足,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以虐待小动物为乐,这不明显是缺乏爱心的表现吗?
我立马制止儿子,他见我皱眉,赶紧把手里的棍子扔了。谁知转身没多久,小公鸡又开始喳喳惊叫起来,我一回头,好家伙,这次不是用棍子,而是拿石头当子弹,把小公鸡当成“射击”的目标了!
看到儿子这副“凶恶”相,我气坏了——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冷血麻木,看来不教训一下是不行了。
我气势汹汹地打开房门,正准备冲下楼去打儿子的屁股,也好让他尝尝痛的滋味。但转念一想,儿子一向不是顽劣的人,之所以会虐打小公鸡,是不是因为根本不懂如何善待小动物呢?与其将没有爱心的儿子“暴打”一顿,倒不如在他心里种下爱的种子。
想到这里,我深深地吸一口气,努力平静了自己的心绪,从米袋里抓了一把米下楼来。
“儿子,做什么呢?”我故意和气地问,缓解儿子的紧张情绪。
“爸爸,这就是鸡肉么?原来还有毛呀!”儿子兴奋地指着小公鸡大叫。
我心底一惊,果不其然,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儿子竟是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小公鸡,此前他对“鸡”的所有印象不是餐桌上现成的肉块,就是超市里的光鸡,最形象的,也不过是电视或绘本里卡通化的夸张形象。对儿子来说,眼前的并不是一只有生命的小动物,而是还未被烹调好的“鸡肉”!
我心下汗颜,久在城市生活,光顾着给孩子现成的生活物质享受,却忽略了带他认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好本质,这到底该怪孩子缺乏爱心,还是怪家长缺乏引导呢?
感慨之后痛定思痛,教导孩子心存善念,必须先从纠正他的错误认识开始。“儿子,帮爸爸给小公鸡喂点儿饭吧!”我招呼儿子。“啊,它也要吃饭?吃什么呀?”儿子大惑不解。
我把手里的米粒分给儿子一些,告诉他:“这些米粒就是小公鸡的饭,它跟我们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啊,也会肚子饿、眼睛困呢。”
儿子将信将疑地接过米粒朝小公鸡扔过去,果然,小公鸡立马靠过来,伸头猛啄个不停。儿子一见,兴奋地叫起来:“爸爸,小公鸡果然吃饭了,它一定是饿了!”
“没错,小公鸡不仅会饿,还会痛呢,就像刚才,你用小木棍、小石头打它,它该有多痛苦啊!”我循循善诱,儿子听后怔了怔,下意识地摸了摸胳膊,似乎在回忆自己受伤时的痛楚,很快,我就看到同情和愧疚涌上了他的脸庞。从凶狠、到欢愉,再到同情和愧疚,儿子的爱心种子不需我赘言说教,便自然从心底萌生了——亲身体验,永远比棍棒责骂有效。
我把剩下的米粒全都给了儿子,问他:“帮小公鸡填饱肚子,和它做好朋友,好吗?”“嗯,行!”儿子爽快地接过米粒,我正准备转身上楼,不想他再次叫住了我:“爸爸!”“嗯?”“我准备给小公鸡搭个屋子!这样它晚上就有地方睡觉啦!”儿子手一指,墙角恰有一堆树枝。
给小公鸡垒个屋子?儿子的爱心行动启发了我:与其把这只小公鸡杀掉炒菜吃了,倒不如买个鸡笼把它养活起来,好让儿子继续强化心中刚刚萌芽的“人道”情怀。想到做到,第二天,我就和儿子一起从市场里买来一只鸡笼,让小公鸡有了真正的“家”。
儿子自从把小公鸡当朋友以后,再也没有显露出以虐待小动物为乐的“凶相”来了,我知道,他心中的“善意”正在生根成长。也许,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和付出,爱心才有机会驻留孩子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