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人生可以用字母M来概括。
M有5个点。第一个点在平面上是最低点,人从这里出生,生而平等,无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都要死。当然,死会在另一个点上。
我们都希望往高走,达到人生的高点。从第一点到第二点,其间千辛万苦都只有自己清楚。上珠峰对我来说是一次偶然,1995年,我发现腰椎有问题,医生诊断随时可能瘫痪。当时我还能活动,就想着一定要去趟西藏,以后如果坐轮椅去很不方便。在西藏的一个月时和朋友长聊,他们建议我可以去登雪山。
回来后我就开始锻炼身体。我想,只要还没瘫痪就可以试试自己能登多高。我暗暗许给自己一个生日礼物,2001年50岁生日时要达到国家登山运动健将标准。结果很顺利。登珠峰对我来讲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我不满意;因为当时给我的评价是年纪最大的登顶珠峰的中国人,好像伟大是因为年纪大还能登顶。国际上有个叫三浦雄一郎的日本人,70多岁创造了两次登顶纪录,我开始不服气,结果人家80岁的时候又上去了,我一看就服了。有时候还真别较劲,适可而止。
这是我的第一个顶点。顶峰是相对的,真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服不行,否则是和自己过不去。一个人成功不成功、成熟不成熟,衡量的标准是看从辉煌跌到低谷时的表现,看这时候的反弹力。
2008年,我的人生跌到低谷。当时职位、身份没有改变,更多是受到心理上的打击。那年的“捐款门”把我从所谓的著名企业家,从被大家崇拜的地位打翻在地,还恨不得再踩上一脚。如果那种舆论继续下去,影响了万科的销售、股价或团队的情绪,出于任何一个原因我都会辞职,我要对公众有个交代。
而这对我的影响是,我突然被归零了,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57岁的我像一个青涩的苹果,重新认识自己。在行业上,“拐点论”也得罪了地方政府和同行。这一年我和万科的日子都非常不好过,但正是這些经历让我和万科成熟起来。我们看到高点,也应该看到低点。如果你有这样的格局,低点将是你的财富。如果没有,低点对你就是一个灾难。
反弹力让人生出现第二个高峰。到哈佛没一年,我就放弃再次登珠峰了,因为发现在学校学习对我来讲像登山一样,不过是知识的山。登珠峰难不难呢?难,但是没有想的那么难。而就我的经历和背景,在大学求学比登珠峰还难。
求知的道路很漫长。人生苦短必须要进行选择,我放弃物理登山,选择去登知识的高峰,这对于我来讲是又选择了一个高峰。
有生之年,我还有一座高山。70岁之前学习和教书,70岁后的目标是去戈壁沙漠上办农场。中国的国土资源27%是戈壁和沙滩,我们要向以色列学习,把它们变成良田。2004年我有幸成为阿拉善的发起人,这为我实现未来的愿望、征服最后一座山做了很好的铺垫。
最后一个点是人生的回归,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对死亡的恐惧,怕死是人类的天性,但面对死亡的态度却不大一样。登山使人没办法回避死亡,尽管一进山就头疼——“我吃饱了撑的,下次再来登山就不是人”,但你下次又来了。面对死亡,你会很坦然地想身后的事,会更珍惜你的一切,珍惜生命,好好思考生命怎么过。
(李中一摘自《英才》2014第6期)
M有5个点。第一个点在平面上是最低点,人从这里出生,生而平等,无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都要死。当然,死会在另一个点上。
我们都希望往高走,达到人生的高点。从第一点到第二点,其间千辛万苦都只有自己清楚。上珠峰对我来说是一次偶然,1995年,我发现腰椎有问题,医生诊断随时可能瘫痪。当时我还能活动,就想着一定要去趟西藏,以后如果坐轮椅去很不方便。在西藏的一个月时和朋友长聊,他们建议我可以去登雪山。
回来后我就开始锻炼身体。我想,只要还没瘫痪就可以试试自己能登多高。我暗暗许给自己一个生日礼物,2001年50岁生日时要达到国家登山运动健将标准。结果很顺利。登珠峰对我来讲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我不满意;因为当时给我的评价是年纪最大的登顶珠峰的中国人,好像伟大是因为年纪大还能登顶。国际上有个叫三浦雄一郎的日本人,70多岁创造了两次登顶纪录,我开始不服气,结果人家80岁的时候又上去了,我一看就服了。有时候还真别较劲,适可而止。
这是我的第一个顶点。顶峰是相对的,真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服不行,否则是和自己过不去。一个人成功不成功、成熟不成熟,衡量的标准是看从辉煌跌到低谷时的表现,看这时候的反弹力。
2008年,我的人生跌到低谷。当时职位、身份没有改变,更多是受到心理上的打击。那年的“捐款门”把我从所谓的著名企业家,从被大家崇拜的地位打翻在地,还恨不得再踩上一脚。如果那种舆论继续下去,影响了万科的销售、股价或团队的情绪,出于任何一个原因我都会辞职,我要对公众有个交代。
而这对我的影响是,我突然被归零了,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57岁的我像一个青涩的苹果,重新认识自己。在行业上,“拐点论”也得罪了地方政府和同行。这一年我和万科的日子都非常不好过,但正是這些经历让我和万科成熟起来。我们看到高点,也应该看到低点。如果你有这样的格局,低点将是你的财富。如果没有,低点对你就是一个灾难。
反弹力让人生出现第二个高峰。到哈佛没一年,我就放弃再次登珠峰了,因为发现在学校学习对我来讲像登山一样,不过是知识的山。登珠峰难不难呢?难,但是没有想的那么难。而就我的经历和背景,在大学求学比登珠峰还难。
求知的道路很漫长。人生苦短必须要进行选择,我放弃物理登山,选择去登知识的高峰,这对于我来讲是又选择了一个高峰。
有生之年,我还有一座高山。70岁之前学习和教书,70岁后的目标是去戈壁沙漠上办农场。中国的国土资源27%是戈壁和沙滩,我们要向以色列学习,把它们变成良田。2004年我有幸成为阿拉善的发起人,这为我实现未来的愿望、征服最后一座山做了很好的铺垫。
最后一个点是人生的回归,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对死亡的恐惧,怕死是人类的天性,但面对死亡的态度却不大一样。登山使人没办法回避死亡,尽管一进山就头疼——“我吃饱了撑的,下次再来登山就不是人”,但你下次又来了。面对死亡,你会很坦然地想身后的事,会更珍惜你的一切,珍惜生命,好好思考生命怎么过。
(李中一摘自《英才》2014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