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要更好地发挥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指导作用,必须实现大众化。中国农民传统文化植根于农民群体,具有深厚的平民特质,大众化内含于其中,可借助其优秀部分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但由于中国农民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矛盾性和多样性的历史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基于中国农民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农民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并由户县农民画引发了对马克思主义与农民传统文化怎样实现更好的结合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农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关键词:农民传统文化;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户县农民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至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议题正式提出。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之时到现在,一直处于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之中,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现在的历史可谓正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成功地实现中国化、大众化,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缘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传统文化具有某些内在的契合性,找到其契合点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农民传统文化,与时代进行接轨并赋予其新内涵,服务于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很好地将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对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借鉴意义。
一、农民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深邃变简单质朴,由深刻变群众喜闻乐见,由抽象变形象具体,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以及自给自足的小私有生产所有制中,造就了保守与革命、坚韧与软弱、朴实与自私等并存的特点,具有矛盾性和多样性,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初始传播过程中便遇到了问题。
“任我们说的天花乱坠,而且他们总是耳过风等于没有这么一回事的样子,并且有许多青年农民认为我们是发了疯”[3]即马克思主义在初始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农民的自我解放意识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逐渐觉醒。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农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认识到自身的阶级归属。目前,中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改变,农民的精神文化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中 国农民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滞后性,在较长的时间里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尤其农民受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其保守价值观的现代化变革缓慢,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还是相对较弱,难以转化为其自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广大农村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迪
(一)户县农民画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契机
户县农民画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关中地区传统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孕育而成,70年代开始走向成熟。因特色鲜明户县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户县农民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以热烈绚丽的色彩、寓教于乐的主题、简洁朴实的笔触和贴近百姓生活为特点,充分反映了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新农村的新气象。因其浓郁独特的乡土气息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走进了国内外的艺术殿堂,成为陕西省金字招牌以及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四大农民画之一。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进其大众化的实现无疑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要求。2014年以来,西安市把公益广告户县农民画作为提升城市道德内涵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户县农民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具体要求,立足实际并不断创新,将其文化品牌户县农民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了社会各界关注和广泛好评。《爷孙仨》 《耕读传家》 《粒粒盘中餐》 《幸福路·中国梦》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发,宣传了现当代的道德文明精神,百姓喜闻乐见、接近生活、有地域特色。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扩散与传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融合。
(二)挖掘农民传统文化的特色部分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恩格斯曾指出,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与历史紧密相连,与文明同进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要在长期受小农意识影响的中国农村实现大众化,必须与中国农民传统文化在形式内容上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与农民传统文化特有的表达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易于也更乐于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这种结合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消解,也不是异域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二者合则两利,离则两伤。[5]如此,既可以汲取中国农民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得以发扬,也可以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简单来说,户县农民画的发展便是借鉴、继承、吸收了中国农民优秀文化传统,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出了农民易于接受、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充分体现了大众的实践需要,抓住了农民群众的本体地位,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章可循的,有其实现途径。 三、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一)内在驱动力在于满足大众需要
毛泽东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既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6]所以,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考虑人民大众的需求,贴合民众实际并深入农民生活,与农民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化大众,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浮于表面以及口号式的宣传。而最根本有效的方式即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变成易接受理解的接地气的语言,那么普及宣传就成为首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挖掘运用贴近群众生活与实际的载体,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前提条件在于政策引导以及基层领导干部建设
基于我国农民传统文化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推进的过程中除了广泛的宣传普及,依靠物质的力量进行改变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利用政策引导、体制创设和环境塑造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先进文化,将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创造性逐步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建设。因为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出身于农民,在将马克思主义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方面具有优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不断进行着吸收和内化,同时对农民进行理论的教育和宣传,来回切换于主体和客体的角色。所以,要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干部就应率先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讲座和理论讲解,让农民深入了解国家的涉农惠农政策,组织丰富多彩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表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潜能,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内容内化于心,潜移默化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三)关键在于利用农民传统文化培育人民群众的价值观
如今,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还不是很协调,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也不是很同步,若农民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就很难有政治参与意识和话语权。农民朴实的价值追求有时仅仅表现于和谐的家庭和邻里关系,稳定的收入和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所以要依据农民的实际,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农民权益,解决农民的现实性问题,让农民实现梦想、成就希望,从而积极培育农民新的价值观。另外,农民也应积极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农民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正如户县农民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中,老百姓结合农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自己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充分表达了老百姓生产方式的发展、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价值方面的追求,实现了优秀的农民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有效结合。(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 33 页
[2]何毅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N].人民日报,2009-10-27(07)
[3]邓美英.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13(0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03)
[5]钟瑞添,张艺兵.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2(10)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关键词:农民传统文化;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户县农民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至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议题正式提出。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之时到现在,一直处于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之中,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现在的历史可谓正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成功地实现中国化、大众化,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缘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传统文化具有某些内在的契合性,找到其契合点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农民传统文化,与时代进行接轨并赋予其新内涵,服务于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很好地将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对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借鉴意义。
一、农民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深邃变简单质朴,由深刻变群众喜闻乐见,由抽象变形象具体,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以及自给自足的小私有生产所有制中,造就了保守与革命、坚韧与软弱、朴实与自私等并存的特点,具有矛盾性和多样性,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初始传播过程中便遇到了问题。
“任我们说的天花乱坠,而且他们总是耳过风等于没有这么一回事的样子,并且有许多青年农民认为我们是发了疯”[3]即马克思主义在初始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农民的自我解放意识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逐渐觉醒。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农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认识到自身的阶级归属。目前,中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改变,农民的精神文化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中 国农民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滞后性,在较长的时间里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尤其农民受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其保守价值观的现代化变革缓慢,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还是相对较弱,难以转化为其自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广大农村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迪
(一)户县农民画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契机
户县农民画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关中地区传统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孕育而成,70年代开始走向成熟。因特色鲜明户县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户县农民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以热烈绚丽的色彩、寓教于乐的主题、简洁朴实的笔触和贴近百姓生活为特点,充分反映了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新农村的新气象。因其浓郁独特的乡土气息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走进了国内外的艺术殿堂,成为陕西省金字招牌以及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四大农民画之一。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进其大众化的实现无疑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要求。2014年以来,西安市把公益广告户县农民画作为提升城市道德内涵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户县农民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具体要求,立足实际并不断创新,将其文化品牌户县农民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了社会各界关注和广泛好评。《爷孙仨》 《耕读传家》 《粒粒盘中餐》 《幸福路·中国梦》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发,宣传了现当代的道德文明精神,百姓喜闻乐见、接近生活、有地域特色。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扩散与传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融合。
(二)挖掘农民传统文化的特色部分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恩格斯曾指出,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与历史紧密相连,与文明同进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要在长期受小农意识影响的中国农村实现大众化,必须与中国农民传统文化在形式内容上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与农民传统文化特有的表达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易于也更乐于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这种结合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消解,也不是异域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二者合则两利,离则两伤。[5]如此,既可以汲取中国农民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得以发扬,也可以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简单来说,户县农民画的发展便是借鉴、继承、吸收了中国农民优秀文化传统,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出了农民易于接受、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充分体现了大众的实践需要,抓住了农民群众的本体地位,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章可循的,有其实现途径。 三、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一)内在驱动力在于满足大众需要
毛泽东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既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6]所以,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考虑人民大众的需求,贴合民众实际并深入农民生活,与农民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化大众,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浮于表面以及口号式的宣传。而最根本有效的方式即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变成易接受理解的接地气的语言,那么普及宣传就成为首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挖掘运用贴近群众生活与实际的载体,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前提条件在于政策引导以及基层领导干部建设
基于我国农民传统文化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推进的过程中除了广泛的宣传普及,依靠物质的力量进行改变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利用政策引导、体制创设和环境塑造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先进文化,将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创造性逐步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建设。因为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出身于农民,在将马克思主义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方面具有优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不断进行着吸收和内化,同时对农民进行理论的教育和宣传,来回切换于主体和客体的角色。所以,要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干部就应率先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讲座和理论讲解,让农民深入了解国家的涉农惠农政策,组织丰富多彩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表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潜能,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内容内化于心,潜移默化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三)关键在于利用农民传统文化培育人民群众的价值观
如今,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还不是很协调,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也不是很同步,若农民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就很难有政治参与意识和话语权。农民朴实的价值追求有时仅仅表现于和谐的家庭和邻里关系,稳定的收入和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所以要依据农民的实际,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农民权益,解决农民的现实性问题,让农民实现梦想、成就希望,从而积极培育农民新的价值观。另外,农民也应积极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农民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正如户县农民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中,老百姓结合农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自己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充分表达了老百姓生产方式的发展、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价值方面的追求,实现了优秀的农民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有效结合。(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 33 页
[2]何毅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N].人民日报,2009-10-27(07)
[3]邓美英.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13(0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03)
[5]钟瑞添,张艺兵.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2(10)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