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必然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一个亮点和重点。本文从联系生活实践进行质疑,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开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校本实验和创建个性展示舞台,倡导学生探究学习三个方面探讨物理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谈一点看法,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物理实验;探究学习;质疑探究;
物理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手段,更是教学的亮点和重点。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掌握知识、技能。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有关物理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材联系实践。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做人工制霜小实验,对霜的形成有了清楚的认识:霜不是天上下的,而是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华而成的。这些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入物理知识的海洋。无形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辟“厨房中的物理”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此类活动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才能由每一个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个体指向,真正由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物理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探究自然物理的内在需要。
二、开发校本实验,积极拓展教材学习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会遇到平时想象不到的操作问题,不断尝试练习,由不熟练、做不好到动作灵活、实验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开发一些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又不拘泥于课本的校本实验,使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迁移能力,可让他们真正地懂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既有趣又有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后,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具体操作为用白纸把音叉与鱼缸隔开,敲打音叉,鱼逃走,说明水能传声。又如实验在玻璃杯中注入多半杯水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底。在玻璃杯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发现鸡蛋慢慢上浮最后浮到了水面上。又如,把一根不太硬的的薄木条置于桌上,让它部分伸出桌面边缘,在木条的桌面部分盖上一张纸,然后用手猛击木条伸出部分,这时可见木条被击断。观察到了现象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思考现象后面的物理知识。这样,通过课外观察实验,既理论联系了实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创建个性平台,倡导学生大胆开展探究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实验来获取结论。因此,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是学生在探究性學习中能否自己走好的必要条件。获取有效的结论是学生开展某个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书中的学生实验大多都把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叙述得非常细致,无论这些实验是作为探究性实验在知识教学前完成,还是作为一般的学生实验在相关知识学习完之后去做,都不应先预习教材或由教师讲解。即便是验证性实验或测量性实验,如“测量导体的电阻”等实验,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但对于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则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看书完成。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如何有效的监控学生的探究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填写“实验探究单”的形式来有效调控学生的探究行为。每一次探究活动,我们都要求学生能提供“实验探究单”。根据学生的“实验探究单”,能有效地了解学生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倡每次探究活动后,能写出“探究小论文”(或探究心得)。学生在撰写成小论文的过程中,经过相互交流讨论,既体验到思考、探索的心路历程,又获得了猎取真知的心智锻炼,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探究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领悟到了探究后的成就感。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 教师不能墨守成规, 而应大胆地摆脱常规性的思维定势, 不断尝试, 不断创新。根据本学科的特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 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目标, 不断挖掘和开发, 努力让学生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探索未知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袁立新.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周庆林.研究性学习指导[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励兰英.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案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
[4]谷生华.探究性学习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5]宋石山.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9,(6).
[6]费秀芬.由一堂课引发的对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物理,2005,(06).
关键词:物理实验;探究学习;质疑探究;
物理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手段,更是教学的亮点和重点。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掌握知识、技能。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有关物理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材联系实践。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做人工制霜小实验,对霜的形成有了清楚的认识:霜不是天上下的,而是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华而成的。这些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入物理知识的海洋。无形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辟“厨房中的物理”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此类活动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才能由每一个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个体指向,真正由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物理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探究自然物理的内在需要。
二、开发校本实验,积极拓展教材学习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会遇到平时想象不到的操作问题,不断尝试练习,由不熟练、做不好到动作灵活、实验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开发一些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又不拘泥于课本的校本实验,使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迁移能力,可让他们真正地懂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既有趣又有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后,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具体操作为用白纸把音叉与鱼缸隔开,敲打音叉,鱼逃走,说明水能传声。又如实验在玻璃杯中注入多半杯水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底。在玻璃杯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发现鸡蛋慢慢上浮最后浮到了水面上。又如,把一根不太硬的的薄木条置于桌上,让它部分伸出桌面边缘,在木条的桌面部分盖上一张纸,然后用手猛击木条伸出部分,这时可见木条被击断。观察到了现象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思考现象后面的物理知识。这样,通过课外观察实验,既理论联系了实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创建个性平台,倡导学生大胆开展探究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实验来获取结论。因此,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是学生在探究性學习中能否自己走好的必要条件。获取有效的结论是学生开展某个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书中的学生实验大多都把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叙述得非常细致,无论这些实验是作为探究性实验在知识教学前完成,还是作为一般的学生实验在相关知识学习完之后去做,都不应先预习教材或由教师讲解。即便是验证性实验或测量性实验,如“测量导体的电阻”等实验,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但对于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则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看书完成。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如何有效的监控学生的探究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填写“实验探究单”的形式来有效调控学生的探究行为。每一次探究活动,我们都要求学生能提供“实验探究单”。根据学生的“实验探究单”,能有效地了解学生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倡每次探究活动后,能写出“探究小论文”(或探究心得)。学生在撰写成小论文的过程中,经过相互交流讨论,既体验到思考、探索的心路历程,又获得了猎取真知的心智锻炼,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探究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领悟到了探究后的成就感。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 教师不能墨守成规, 而应大胆地摆脱常规性的思维定势, 不断尝试, 不断创新。根据本学科的特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 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目标, 不断挖掘和开发, 努力让学生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探索未知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袁立新.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周庆林.研究性学习指导[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励兰英.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案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
[4]谷生华.探究性学习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5]宋石山.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9,(6).
[6]费秀芬.由一堂课引发的对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物理,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