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教育中的奖励艺术,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起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发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立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面带惊疑的眼神接过糖果。这时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的哭了:“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
细细体味,陶行知的每一块糖,每一句话都蕴涵着独到的教育艺术,触动了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了极大的教育力量。所以,“奖”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陶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引发了我对运用奖励艺术的一些思考:
一、不要吝啬奖励,但也不要滥用
我们成年人,往往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牢记在心,津津乐道。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他们有了进步,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我们千万不要思维定式,老挑学生的毛病,我们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关注每个学生每个方面的变化,该表扬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充分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有的父母心里赞扬孩子,脸上却非常严肃,孩子只看表面行为,在他们看来就是种“惩罚”,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读懂你的心,所以父母更应该肯定自己孩子的进步。
然而我们发现,奖励一开始很有效,但时间一久,这种有效性往往很难持续。对那些在家庭学校中表现得非常自我的学生而言,要控制表扬,以免变得更加骄傲、自私,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衡量自己。也并非每个行为都是要奖励的,奖励的条件,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而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更不是平常应该做的事情,人人都有的优点不能表扬、不该表扬,否则变成了一种讽刺。
可见,奖励不能滥用。就像阳光一样,给人以希望和光明,但直射人的眼睛,会使人眼花缭乱。
二、奖励要公平公正
马太效应是指拥有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拥有的越少得到的就越少。老师的奖励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只奖优秀的学生,不奖“后进生”。这种倾向其实是不理智的,把最好的奖励赠给“后进生”才是更加艺术的做法。
三、奖励要及时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当学生取得进步后,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性评价,那么无论奖多奖少,奖大奖小,都能使学生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和体验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学生就会增强自尊心、提高自信心、稳定学习情绪,有效地巩固了教师所期待的行为。如果奖励推迟,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忘了为什么奖励,这样奖励的作用也就失去了;此外,不及时奖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没有位置。
因此,“趁热打铁”才能最大的发挥奖励的作用。
四、奖励要有创造性
一般说来,奖励学生的方式越是与众不同,学生的感受就越深刻,激励效果就越好。
曾经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是这样的:考试考第一有什么奖励?不奖钱、不奖本,给机会你在课堂上“鸣枪”。“砰!砰!”安静的积玉桥学校传来两声“枪响”。循声而去,该校九(4)班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化学考试表彰。该班化学老师马士宙介绍,让学生李贵阳在班上亲身体验打发令枪,正是对他此次化学考试第一名的奖励。这个奖励设想源自刚结束的校园运动会,运动会上不少学生特别是男生,对频频响起的发令枪十分感兴趣,都想体验一把打枪的感觉。考虑到发令枪利用了红磷燃烧的化学原理,其开枪后的冒白烟现象,也是初中化学中需要掌握的红磷燃烧化学现象,便决定将其定为化学考试的奖励。
传统的学习奖励多是直接的物质奖励,时间久了缺乏对学生的吸引,这样的奖励,不仅满足了学生们好奇心,也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一举两得。
五、用鼓励和表扬代替奖励
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心理学上早就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学生,将他们分为了两组。A组的学生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即 “画得好,就給奖品”,而B组的学生们则只是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学生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的学生们得到了奖品,B组的学生们只是得到了几句平常的赞语。三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组的学生们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B组的学生们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奖品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所获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兴趣的危险。所以对学生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得到满足,比奖钱奖物更有意义。
奖励是门艺术,也是把双刃剑,任何一种奖励手段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事实上,“好学生不是奖出来的,好学生是教育出来的”,而教育并不都是奖。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恰当的运用奖励,其实,正如“教”是为了“不教”一样,“奖”也是为了“不奖”,“不奖”才是我们“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奖励的惩罚》.(美)埃尔菲·艾恩著,程寅,艾斐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9年版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发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立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面带惊疑的眼神接过糖果。这时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的哭了:“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
细细体味,陶行知的每一块糖,每一句话都蕴涵着独到的教育艺术,触动了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了极大的教育力量。所以,“奖”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陶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引发了我对运用奖励艺术的一些思考:
一、不要吝啬奖励,但也不要滥用
我们成年人,往往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牢记在心,津津乐道。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他们有了进步,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我们千万不要思维定式,老挑学生的毛病,我们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关注每个学生每个方面的变化,该表扬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充分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有的父母心里赞扬孩子,脸上却非常严肃,孩子只看表面行为,在他们看来就是种“惩罚”,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读懂你的心,所以父母更应该肯定自己孩子的进步。
然而我们发现,奖励一开始很有效,但时间一久,这种有效性往往很难持续。对那些在家庭学校中表现得非常自我的学生而言,要控制表扬,以免变得更加骄傲、自私,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衡量自己。也并非每个行为都是要奖励的,奖励的条件,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而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更不是平常应该做的事情,人人都有的优点不能表扬、不该表扬,否则变成了一种讽刺。
可见,奖励不能滥用。就像阳光一样,给人以希望和光明,但直射人的眼睛,会使人眼花缭乱。
二、奖励要公平公正
马太效应是指拥有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拥有的越少得到的就越少。老师的奖励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只奖优秀的学生,不奖“后进生”。这种倾向其实是不理智的,把最好的奖励赠给“后进生”才是更加艺术的做法。
三、奖励要及时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当学生取得进步后,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性评价,那么无论奖多奖少,奖大奖小,都能使学生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和体验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学生就会增强自尊心、提高自信心、稳定学习情绪,有效地巩固了教师所期待的行为。如果奖励推迟,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忘了为什么奖励,这样奖励的作用也就失去了;此外,不及时奖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没有位置。
因此,“趁热打铁”才能最大的发挥奖励的作用。
四、奖励要有创造性
一般说来,奖励学生的方式越是与众不同,学生的感受就越深刻,激励效果就越好。
曾经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是这样的:考试考第一有什么奖励?不奖钱、不奖本,给机会你在课堂上“鸣枪”。“砰!砰!”安静的积玉桥学校传来两声“枪响”。循声而去,该校九(4)班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化学考试表彰。该班化学老师马士宙介绍,让学生李贵阳在班上亲身体验打发令枪,正是对他此次化学考试第一名的奖励。这个奖励设想源自刚结束的校园运动会,运动会上不少学生特别是男生,对频频响起的发令枪十分感兴趣,都想体验一把打枪的感觉。考虑到发令枪利用了红磷燃烧的化学原理,其开枪后的冒白烟现象,也是初中化学中需要掌握的红磷燃烧化学现象,便决定将其定为化学考试的奖励。
传统的学习奖励多是直接的物质奖励,时间久了缺乏对学生的吸引,这样的奖励,不仅满足了学生们好奇心,也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一举两得。
五、用鼓励和表扬代替奖励
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心理学上早就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学生,将他们分为了两组。A组的学生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即 “画得好,就給奖品”,而B组的学生们则只是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学生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的学生们得到了奖品,B组的学生们只是得到了几句平常的赞语。三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组的学生们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B组的学生们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奖品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所获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兴趣的危险。所以对学生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得到满足,比奖钱奖物更有意义。
奖励是门艺术,也是把双刃剑,任何一种奖励手段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事实上,“好学生不是奖出来的,好学生是教育出来的”,而教育并不都是奖。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恰当的运用奖励,其实,正如“教”是为了“不教”一样,“奖”也是为了“不奖”,“不奖”才是我们“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奖励的惩罚》.(美)埃尔菲·艾恩著,程寅,艾斐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