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按照“西海岸标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加大学位供给,平稳度过二孩入园高峰;分类认定普惠性民办园,普惠率达到93.2%,远超国家普惠率80%的标准;成立新区幼教集团,组建学前教育城乡发展共同体,建立学前支教制度。多措并举,推进学前教育走上优质普惠之路。
保障资源供给,让孩子接受普惠优质教育
居民对“有园上、上好园”的强烈愿望,需要充足、普惠、优质的资源来支撑。我们从“做优总量、盘活存量、创新机制、保障投入”入手,加大资源供给。
做优总量,筹设整体规划。新区制定《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幼儿园52所、中期预留幼儿园104所,目前已建成和在建幼儿园102所;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学校(幼儿园)建设标准》,将新建幼儿园建筑面积提高30%,按照环保适用的原则,制定幼儿园的装修内配标准;出台《西海岸新区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及管理使用的意见》,自2019年起,配套幼儿园规划指标由居住区配建要求的千人30座提高到千人40-50座,不足 3000 人的小区按9-12班预留建设用地;健全配套幼儿园用地、建设、移交机制,形成了“教育部门提出标准、自然资源部门发布条件、开发商提交承诺、建设部门实施监督、教育部门无偿接收”的闭环,确保配套幼儿园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盘活存量,激活资源脉络。市民不断涌入和二孩政策放开,给建成区和老城区带来学位需求暴增和教育空间稀缺的双重压力。我们采取撬动高校资源、挖掘企业资源、调剂学校资源、盯紧转置资源、优化普惠资源五项举措激活资源脉络。利用高校供地、政府投资和政府供地、高校投资的方式,促成中国石油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黄海学院与新区共建幼儿园,增加学位1300个;扶持新区知名企业自建普惠性幼儿园,增加学位1500个;在已规划的5所中小学地块,调剂部分用地建设幼儿园,增加学位1600个;盯紧部分办公用房和社区用房,升级改造幼儿园,增加学位1000个;扩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范围,认定示范类、一类、二类普惠性民办园243所,提供普惠学位16000个。
创新机制,发展多维模式。优质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可以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但难免存在规模过大、管理有盲区、原生能量被稀释、个体发展容易固化等问题。2006年,我区幼儿园集团化萌芽,开始不断进行探索和优化。2018年,新区成立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三个层级,将一园多址的一维发展模式升级为层次明确、权责清晰的多维发展模式。2019年,4所成熟的分园分别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完成事业法人登记,顺利转型为“多法人组合式”集团。2020年,幼儿园教育集团增至10个,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
保障投入,提供后盾支持。“让学前教育不因钱受阻”是新区政府的庄严承诺。新区建立“园所建设奖励”制度,对镇街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建设、装修、内配资金由区财政奖励60%,近三年总投资4亿余元新建100余所公办幼儿园;建立“质量提升奖励”制度,对创建为省、市十佳、示范的幼儿园分别给予奖励。为应对未来入园峰值,全区计划投资10亿元,采用增、改、租等多种方式,增加学位15000个。
助推教师发展,让学前人享受职业幸福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能否优质的根本。我们让老教师老有所养,帮新教师不断成长,让学前人享受职业的幸福,实现生命的价值。
老有所养,建立非编幼儿教师进退长效机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农村幼儿教师进入学前领域,为农村学前教育做出了贡献。由于当时乡镇财力弱、政策不配套,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存在投保不到位的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契合政策、全区均衡、积极稳妥”的原则,我们制定了《农村幼儿教师投保补助指导性意见》等,投入8000万元顺利完成1629名农村幼儿教师的补保,建立起非公办幼儿教师进退的长效机制,解决了困扰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遗留问题。
新有所培,引领新教师迈好职业成长第一步。2017年开始,新区探索将研究生和男幼师招聘纳入优先考录的范畴,2018年,又将新增农村幼儿教师全部纳入区统一招聘。为补充农村幼师退出和新建园刚需,近三年公开招聘公办及非公办幼儿教师980人。为引领新人,新区启动“新园丁培训工程”,以“量身定制”的培训体系提升新教师的专业与师德。
互助共长,促进教师成就更好的自己。新区组建了16个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让幼儿园和教师在互助中成长,实现 “资源共享、管理共进、师资共育”。除每年组织到高校参加培训外,特别重视园本研修和园本培训,让幼儿园成为教师发展的主阵地,让教师成就更好的自己。园际间“组团”式研学培训、专家讲堂“内入”式培训……随教师专業成长的“内需”式园本培训风生水起。
提高待遇,增强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新区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待遇的落实,从2016年开始,全区局属、镇街、村办幼儿园的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保险,全部纳入区统筹,工资标准达到公办教师平均工资的80%,资金的80%由区财政负担;每年评选最美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楷模,定期表彰奖励学前教育先进人物;财政出资安排优秀幼儿教师参加国内外疗休养活动;幼儿教师支教与中小学教师同样享受财政每月700元的支教补贴等,让幼儿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信息支撑,让技术赋能学前教育
近年,结合幼儿园需求及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我区加快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硬件升级,高效互通。2016年以来,我们总投资3500万元开启“信息化基础配备三年达标工程(2016-2018)”,全区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园都纳入硬件升级计划,无线网络、监控系统已经全区、全园覆盖,实现万兆光纤接入教育网,骨干网络设备线路支持万兆带宽,做到千兆到桌面,园与区、园与园、班与班之间高速互通互联。此外,LED电子屏等设备入园,让现代教育手段有效助推教育教学。
远程智管,提升时效。开展“互联网+教育”智慧管理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让信息技术从应用到智用。建立服务学前教育生态圈的“操作系统”,赋能家长、教师、园所。音、视频资料能按级别、权限通过网络随时调取,并具有巡更系统,各级管理者可以远程查看园所动态,督导园所工作,即时视频会议,提升管理时效性。
一键共享,打造亮点。在规模化大园,按照国内先进、具有新区特色的“未来教室”标准,购置网络安全管控设备、网络服务器、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打造20所学前教育信息化网络亮点园和智慧园。成立新区“学前教育联盟”,建立课程开发资源库,开展网上晒课、评课,教学资源线上共享,“同步课堂”“名师讲堂”“个性化培训”等学习资源实现一键共享。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
责任编辑:张妍琳
保障资源供给,让孩子接受普惠优质教育
居民对“有园上、上好园”的强烈愿望,需要充足、普惠、优质的资源来支撑。我们从“做优总量、盘活存量、创新机制、保障投入”入手,加大资源供给。
做优总量,筹设整体规划。新区制定《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幼儿园52所、中期预留幼儿园104所,目前已建成和在建幼儿园102所;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学校(幼儿园)建设标准》,将新建幼儿园建筑面积提高30%,按照环保适用的原则,制定幼儿园的装修内配标准;出台《西海岸新区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及管理使用的意见》,自2019年起,配套幼儿园规划指标由居住区配建要求的千人30座提高到千人40-50座,不足 3000 人的小区按9-12班预留建设用地;健全配套幼儿园用地、建设、移交机制,形成了“教育部门提出标准、自然资源部门发布条件、开发商提交承诺、建设部门实施监督、教育部门无偿接收”的闭环,确保配套幼儿园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盘活存量,激活资源脉络。市民不断涌入和二孩政策放开,给建成区和老城区带来学位需求暴增和教育空间稀缺的双重压力。我们采取撬动高校资源、挖掘企业资源、调剂学校资源、盯紧转置资源、优化普惠资源五项举措激活资源脉络。利用高校供地、政府投资和政府供地、高校投资的方式,促成中国石油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黄海学院与新区共建幼儿园,增加学位1300个;扶持新区知名企业自建普惠性幼儿园,增加学位1500个;在已规划的5所中小学地块,调剂部分用地建设幼儿园,增加学位1600个;盯紧部分办公用房和社区用房,升级改造幼儿园,增加学位1000个;扩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范围,认定示范类、一类、二类普惠性民办园243所,提供普惠学位16000个。
创新机制,发展多维模式。优质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可以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但难免存在规模过大、管理有盲区、原生能量被稀释、个体发展容易固化等问题。2006年,我区幼儿园集团化萌芽,开始不断进行探索和优化。2018年,新区成立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三个层级,将一园多址的一维发展模式升级为层次明确、权责清晰的多维发展模式。2019年,4所成熟的分园分别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完成事业法人登记,顺利转型为“多法人组合式”集团。2020年,幼儿园教育集团增至10个,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
保障投入,提供后盾支持。“让学前教育不因钱受阻”是新区政府的庄严承诺。新区建立“园所建设奖励”制度,对镇街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建设、装修、内配资金由区财政奖励60%,近三年总投资4亿余元新建100余所公办幼儿园;建立“质量提升奖励”制度,对创建为省、市十佳、示范的幼儿园分别给予奖励。为应对未来入园峰值,全区计划投资10亿元,采用增、改、租等多种方式,增加学位15000个。
助推教师发展,让学前人享受职业幸福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能否优质的根本。我们让老教师老有所养,帮新教师不断成长,让学前人享受职业的幸福,实现生命的价值。
老有所养,建立非编幼儿教师进退长效机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农村幼儿教师进入学前领域,为农村学前教育做出了贡献。由于当时乡镇财力弱、政策不配套,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存在投保不到位的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契合政策、全区均衡、积极稳妥”的原则,我们制定了《农村幼儿教师投保补助指导性意见》等,投入8000万元顺利完成1629名农村幼儿教师的补保,建立起非公办幼儿教师进退的长效机制,解决了困扰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遗留问题。
新有所培,引领新教师迈好职业成长第一步。2017年开始,新区探索将研究生和男幼师招聘纳入优先考录的范畴,2018年,又将新增农村幼儿教师全部纳入区统一招聘。为补充农村幼师退出和新建园刚需,近三年公开招聘公办及非公办幼儿教师980人。为引领新人,新区启动“新园丁培训工程”,以“量身定制”的培训体系提升新教师的专业与师德。
互助共长,促进教师成就更好的自己。新区组建了16个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让幼儿园和教师在互助中成长,实现 “资源共享、管理共进、师资共育”。除每年组织到高校参加培训外,特别重视园本研修和园本培训,让幼儿园成为教师发展的主阵地,让教师成就更好的自己。园际间“组团”式研学培训、专家讲堂“内入”式培训……随教师专業成长的“内需”式园本培训风生水起。
提高待遇,增强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新区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待遇的落实,从2016年开始,全区局属、镇街、村办幼儿园的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保险,全部纳入区统筹,工资标准达到公办教师平均工资的80%,资金的80%由区财政负担;每年评选最美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楷模,定期表彰奖励学前教育先进人物;财政出资安排优秀幼儿教师参加国内外疗休养活动;幼儿教师支教与中小学教师同样享受财政每月700元的支教补贴等,让幼儿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信息支撑,让技术赋能学前教育
近年,结合幼儿园需求及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我区加快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硬件升级,高效互通。2016年以来,我们总投资3500万元开启“信息化基础配备三年达标工程(2016-2018)”,全区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园都纳入硬件升级计划,无线网络、监控系统已经全区、全园覆盖,实现万兆光纤接入教育网,骨干网络设备线路支持万兆带宽,做到千兆到桌面,园与区、园与园、班与班之间高速互通互联。此外,LED电子屏等设备入园,让现代教育手段有效助推教育教学。
远程智管,提升时效。开展“互联网+教育”智慧管理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让信息技术从应用到智用。建立服务学前教育生态圈的“操作系统”,赋能家长、教师、园所。音、视频资料能按级别、权限通过网络随时调取,并具有巡更系统,各级管理者可以远程查看园所动态,督导园所工作,即时视频会议,提升管理时效性。
一键共享,打造亮点。在规模化大园,按照国内先进、具有新区特色的“未来教室”标准,购置网络安全管控设备、网络服务器、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打造20所学前教育信息化网络亮点园和智慧园。成立新区“学前教育联盟”,建立课程开发资源库,开展网上晒课、评课,教学资源线上共享,“同步课堂”“名师讲堂”“个性化培训”等学习资源实现一键共享。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