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不少读者来电咨询,有的是孩子刚满两岁,以前可爱乖巧,可现在变得爱哭闹、脾气大;有的是孩子上小学中年级,突然从皮孩子变成乖孩子,非常听话但没了主见……带着读者朋友的种种困惑,我们与本刊特聘教育学者们进行了交流。专家认为,这一切可能源于父母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忽略。父母常常只把孩子定义为孩子,而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独立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需要成人真正地俯下身来,去倾听,去感知,去了解,那些看似简单的喜怒哀乐背后,隐藏着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2015年1月10日晚,14岁女生小盈因为晚归和父母发生冲突后,留下满满3页发泄内心情绪的遗书,从6楼纵身跳下,离开了这个世界。据知情者介绍,“父母对她期望很高,有时候教育方式难免粗暴。”
据《新京报》报道,2016年1月,北京9岁孩子小文在离家出走两年半后,重新回到父母身边。两年前,父亲看到小文作业未写好就急着看电视,情急之下打了他,导致小文离家出走。两年来,父母四处寻找,饱受精神折磨。尽管儿子回来了,但父母内心所经历的自责与煎熬依然不堪言说……
这些新闻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唏嘘和慨叹。与生命比起来,优秀和成功其实都算不了什么,也只有在面对生命时,许多父母才恍然警觉,孩子的健康发展与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无数案例提醒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忽视孩子内心的自我意识,更不能只顾发泄而忽略了孩子身心承受能力。
孩子的心声,你可懂得?
“儿童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法国思想家卢梭在育儿名作《爱弥儿》里呼吁,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中的主动自由。这一点与我们如今所提倡的儿童自我意识异曲同工。做父母的我们首先要切记,儿童,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
其实,儿童的自我意识大约从一岁半就开始发展了,当他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及事物分开的时候,就会明显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快乐时会大笑,不高兴时会哭闹,他们用肢体动作和个性语言来表达亲近、抗拒等内心感受。当幼儿性格突变,经常哭闹,脾气大,父母就要多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心理需求,他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被忽略的焦虑。
“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学的太多,学的太杂,消化不了。我的烦恼又有谁知道?爸爸听我说,妈妈听我说,我喜欢和小朋友蹦蹦跳跳,爸爸听我说,妈妈听我说,我也喜欢和你们打打闹闹!”这首小朋友喜欢的儿歌《爸爸妈妈听我说》,诉说着孩子们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们,真心有点累!
“不许做……”“绝对不能……”“你必须……”这些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爱使用的句式,都是命令的口气,强制性的要求,而当这些命令得不到呼应时,立马又可能升级为教训、呵斥,继而是打骂,接下来也可能就是对峙、妥协,或者是完全对立。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小小的孩子为什么就那么倔强,为什么那般不听话?其实,换个角度,也许感觉就不一样了:你也曾是一个孩子,也曾那般充满幻想,也曾那般活泼不羁,也曾那般想要尝试一切。试着放下父母的威严、成人的刻板,换上孩子的思维模式,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感知他们的自我意识,一切可能就会豁然开朗。
感知孩子的行为
孩子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对于外界的不适应总是首先反映在身体上:比如多动、抓挠、瞪眼、自言自语、强迫动作等,这是他们本能的行为语言,因为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看清问题,他们没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能随意将情绪发泄给成人。孩子的内心有无数焦虑,他们也无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常常觉得大人不能理解他们,而这些会不自觉地表现在一些奇怪的行为上。
感知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的情绪是不加任何掩饰的,他们的表述往往也很简单,所以,当孩子凭着情绪把简单的本质说出来时,常常会把父母弄得很尴尬,这是因为父母习惯了成人思维,而把孩子的情绪世界复杂化了。
尽可能地包容理解孩子
当孩子不能学会让自己的行为和内心想法保持一致,成年后就容易形成人格上的缺陷,比如一直习惯于撒谎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表演性人格特质,轻则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重则与痛苦、孤独相伴。父母要真正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倾听他们的表达,尽可能地理解包容他们,让孩子做到身心统一,言行一致。
心理契约:感知需求,但遵守原则
女儿从6岁开始学习跆拳道,开始的时候,她对跆拳道很有兴趣。可是到小学三年级时,她突然对跆拳道非常厌烦,想停止上课和练习。我们认为,成为黑带虽然不是目的,但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却很重要,所以我们很希望她坚持下去。
女儿开始消极抵抗,抗拒练习。对此,我们感知到了她烦躁的内心,但没有立即批评她,而是每周依旧按时带她去上课。同时,我们悄悄和老师商量对策,并寻找到了一部以跆拳道女孩为主角的电视剧,和她一起观看,一起分享,感受女主角的动人姿态,让她产生羡慕之心,然后逐渐明白:做同一件事情很枯燥,但这个枯燥的过程是必须的,要多想想练好之后自己潇洒的模样。
我们还对她说,当初学习跆拳道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下子就放弃太可惜,你再试着坚持一小段时间,如果实在不愿意,爸爸妈妈也不勉强。在这种放松的心态之下,女儿不知不觉走出了那种厌倦的状态。后来进步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投入。偶然问起她当初的想法,女儿顽皮地说:“反正也逃不掉你们的如来大掌,不如好好享受练习吧。”
孩子和成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往往需要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行为,而孩子,则是通过行为的纠正来逐渐形成更为完善的认知:先去做——养成习惯——获得成功(有收获、感觉不再困难、获得认可、有明显进步),都会帮助孩子养成克服困难、克服惰性、不轻易放弃的好性格。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孩子的一些突发性变化,父母一方面要表示理解,一方面要强调契约,巧妙地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和孩子之间获得心灵的相通。 感知孩子,就是关注性格成长
如果一个孩子突然过分乖巧,就要警惕了,他的外在世界也许正经历某些事情,他的内心世界也许正处于某个转折时期,应该引起父母的特别重视和关心。
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觉得她渐渐失去了自我。每天和她讲话,她都只有几个字:哦,好的,知道了。这令我们有些担心。一向活泼开朗、颇具个性的她,为何突然变得这般乖巧听话呢?
通过侧面了解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在学校时,老师给那些性格张扬的孩子“上了一课”。老师平时对听话的孩子喜爱有加,并把听话的孩子定义为好孩子,而鉴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同学们都喜欢和“好孩子”在一起玩,从而逐步孤立了个性较强的孩子。女儿一下子无所适从,自卑感也日渐增加。为了融入好孩子的圈子,获得大家的认同,女儿开始变得听话顺从,有时甚至为了收获老师的表扬而刻意讨好。像女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融入团体的意识,会寻求团体对自己的认同感,他们开始从重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看法,转移到重视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和状态,我们觉得要和女儿好好沟通了。我们的话题始终围绕一个观点:你就是你自己,而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我们需要遵守那些公共的要求和标准,但是不需要随便改变你自己。只要你觉得是对的事情,一定要学会坚持,礼貌和奉承不是一回事。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的心灵港湾,永远都支持你!
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女儿逐渐明白,坚守原则和保持自我都很重要。她又恢复了原先的状态,活泼开朗,但遵守规则。她不再做那个想获得普遍认同的好孩子,而是努力成为一个真实而可爱的自己。我们的认可给了她自信。
人是社会的产物,许多孩子的好习惯、坏习惯,都未必是父母刻意所教,往往是他们在生活中自我总结经验的结果。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顺从、听话时,父母就会开心,父母开心了,就会关注他、接纳他,给他拥抱、给他赞扬,甚至是物质的奖励。当他总结出这个规律后,自己的心中就建立了一套自我评价的标准,即以满足父母的标准为标准,并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再比如,一些公认的好孩子,因为成绩优异,使得父母和老师都对他们寄予厚望,可一旦他们稍有懈怠,或成绩不尽人意,父母就会在“好孩子”面前显露出不安和失望的眼神。虽然没有直接受到批评,但是这样的眼神已经让孩子内疚。这样的情况会使孩子压抑原始的性格发展动力,而且一旦没有达到预期,就容易对自我厌倦。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冲动轻生的孩子大多都有这样的成长背景。
这都是因为家长要求的太多,感知的太少。所以说,乖巧的孩子背后往往可能有一个缺乏感知的父母;而不太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乖巧时,也许是因为孩子的生活正在经历些什么,这样的时刻,做父母的可一定要敏感些!
在这个智商和情商都无比重要的时代,考试得A、比赛获奖、考上名校都只是人生旅程的“前传”,进入社会后,大学已经不再是未来分配优势资源的象牙塔,不论你从哪里毕业,都将面对“比赛”和“合作”,在这场竞争中,性格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父母要从学会感知孩子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么做: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
让孩子知道,他所有的表达都是被允许的,遇到困难或者想要的东西,都可以表达真实的想法,父母会和他讨论,哪些可以满足,哪些不能满足,并会给出合理的解释。
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
鼓励孩子掌控自己的生活:包括决定晚餐吃什么,全家人出游时挑选目的地等等。让孩子体会满足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愉悦,并尝试可以在规则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愿望,让孩子对生活有自主性。
学习感知,让心理剧在家庭上演
感知,需要慢慢学习,感知过程中的判断,除了需要敏感度,还需要经验和知识,以及足够的耐心。
心理剧,是一个可以练习人生、也适合家庭成员互相感知的方式。方法是,家庭成员即演员,同时又担负起导演和编剧的职责,让家庭成员在“共同导演”的引导下,演绎自己的梦想,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真实的情绪。
在演绎的过程中,可以设定结果,可以设定方式和环境,可以设定角色的配合。找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剧场带给家庭成员的积极意义。同时,在演绎中规划自己的梦想,给自己一个可行的计划,克服预设的恐惧,权衡剧目中的利弊,还原理性的选择,都是重要的训练目标。
比如:如何感知角色中的自己,如何感知对方眼中的自己,如何感知第三方眼中的自己。
在生活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总想给孩子最灿烂的人生剧本,不愿意给孩子体会那些明知有用,却不够美好的剧情。但是,人生没有那么理想,有时候会因为父母对人生理解的局限,在养育过程中,使孩子自己形成糟糕的人生脚本,脚本不同,路也就不同。所以,心理剧可以模拟现实的美好,也可以模拟现实的残酷,因为是模拟,父母可以没有太大的顾虑,能让孩子在安全有效的互动过程中学到实用的本领,比如:处事的技能,心理状态的调节,以及看问题的客观性。
心理剧的实施
在工作中,我们训练父母感知孩子的方法,就是让父母扮演自己的孩子,帮助他回想年少时期的经历,回想自己在孩子这么大时的状态,然后让他感受在孩子这个年龄段,自己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这种方法让父母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领悟到该如何去感知孩子。
理解老师
如果孩子回家跟父母抱怨,老师怎么对他不公平,那么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回到当时当地的情境里。让孩子扮演老师,走进老师的角色,了解老师对他所做的事情或所讲的话的背景,即设身处地地理解老师。这样,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会大大降低甚至消除,更有利于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在校的快乐程度。
理解社交
对低年级的孩子,父母可以用一些行为的训练与培养,即设定一些具体的场景,在“怎么做”的部分,让孩子演出来。比如,一个做客的场景,进了别人家后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都由孩子先演出来,父母扮演那家主人,在旁边看,哪些行为主人会觉得开心,哪些行为主人会觉得不开心。然后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下次出去做客时,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具有哪些行为举止。
不用担心孩子不愿意,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有表演天分及其与生俱来的兴趣。
对待梦想
还有一种“梦想剧”,即设定一个目标,扮演已经达到这个目标时候的一切。让孩子也想象达到某种目标的场景,并布置出来、演出来,让他切身感受达到这种目标的“人”有哪些特点,他现在要怎样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美国一项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比赛前让所有的运动员想象自己夺冠时的场景,让他们想象周围的掌声、欢呼、鲜花、国歌,甚至让他们想象自己亲吻奖牌时的场景,这样的运动员更容易梦想成真。
做感知型父母的要诀
1.科学了解孩子的大脑机制;
2.停止主观的判断,学会看事件的全貌;
3.听孩子怎么说,给孩子辩解的权利;
4.与孩子明确约定和承诺;
5.给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利;
6.儿童的自我控制与专注训练。
感知不代表不要求,人性化不代表不需要努力。父母一旦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感受,自然会有儿童意识的产生。也不用担心感受力钝,这是可以训练的,常转化角色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即可。
感知是一个与孩子互动的过程,父母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孩子的交流其实很简单,大多数的时候,只要学会弯下腰,让他们与你没有距离感,你就能感知他们。有时候,吼叫的力量,远不如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小小的以身作则,一个紧紧的拥抱,来得更有效。
(魏雪飞系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行为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云系社会心理学硕士、美国心理剧治疗师。)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2015年1月10日晚,14岁女生小盈因为晚归和父母发生冲突后,留下满满3页发泄内心情绪的遗书,从6楼纵身跳下,离开了这个世界。据知情者介绍,“父母对她期望很高,有时候教育方式难免粗暴。”
据《新京报》报道,2016年1月,北京9岁孩子小文在离家出走两年半后,重新回到父母身边。两年前,父亲看到小文作业未写好就急着看电视,情急之下打了他,导致小文离家出走。两年来,父母四处寻找,饱受精神折磨。尽管儿子回来了,但父母内心所经历的自责与煎熬依然不堪言说……
这些新闻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唏嘘和慨叹。与生命比起来,优秀和成功其实都算不了什么,也只有在面对生命时,许多父母才恍然警觉,孩子的健康发展与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无数案例提醒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忽视孩子内心的自我意识,更不能只顾发泄而忽略了孩子身心承受能力。
孩子的心声,你可懂得?
“儿童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法国思想家卢梭在育儿名作《爱弥儿》里呼吁,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中的主动自由。这一点与我们如今所提倡的儿童自我意识异曲同工。做父母的我们首先要切记,儿童,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
其实,儿童的自我意识大约从一岁半就开始发展了,当他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及事物分开的时候,就会明显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快乐时会大笑,不高兴时会哭闹,他们用肢体动作和个性语言来表达亲近、抗拒等内心感受。当幼儿性格突变,经常哭闹,脾气大,父母就要多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心理需求,他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被忽略的焦虑。
“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学的太多,学的太杂,消化不了。我的烦恼又有谁知道?爸爸听我说,妈妈听我说,我喜欢和小朋友蹦蹦跳跳,爸爸听我说,妈妈听我说,我也喜欢和你们打打闹闹!”这首小朋友喜欢的儿歌《爸爸妈妈听我说》,诉说着孩子们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们,真心有点累!
“不许做……”“绝对不能……”“你必须……”这些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爱使用的句式,都是命令的口气,强制性的要求,而当这些命令得不到呼应时,立马又可能升级为教训、呵斥,继而是打骂,接下来也可能就是对峙、妥协,或者是完全对立。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小小的孩子为什么就那么倔强,为什么那般不听话?其实,换个角度,也许感觉就不一样了:你也曾是一个孩子,也曾那般充满幻想,也曾那般活泼不羁,也曾那般想要尝试一切。试着放下父母的威严、成人的刻板,换上孩子的思维模式,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感知他们的自我意识,一切可能就会豁然开朗。
感知孩子的行为
孩子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对于外界的不适应总是首先反映在身体上:比如多动、抓挠、瞪眼、自言自语、强迫动作等,这是他们本能的行为语言,因为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看清问题,他们没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能随意将情绪发泄给成人。孩子的内心有无数焦虑,他们也无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常常觉得大人不能理解他们,而这些会不自觉地表现在一些奇怪的行为上。
感知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的情绪是不加任何掩饰的,他们的表述往往也很简单,所以,当孩子凭着情绪把简单的本质说出来时,常常会把父母弄得很尴尬,这是因为父母习惯了成人思维,而把孩子的情绪世界复杂化了。
尽可能地包容理解孩子
当孩子不能学会让自己的行为和内心想法保持一致,成年后就容易形成人格上的缺陷,比如一直习惯于撒谎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表演性人格特质,轻则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重则与痛苦、孤独相伴。父母要真正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倾听他们的表达,尽可能地理解包容他们,让孩子做到身心统一,言行一致。
心理契约:感知需求,但遵守原则
女儿从6岁开始学习跆拳道,开始的时候,她对跆拳道很有兴趣。可是到小学三年级时,她突然对跆拳道非常厌烦,想停止上课和练习。我们认为,成为黑带虽然不是目的,但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却很重要,所以我们很希望她坚持下去。
女儿开始消极抵抗,抗拒练习。对此,我们感知到了她烦躁的内心,但没有立即批评她,而是每周依旧按时带她去上课。同时,我们悄悄和老师商量对策,并寻找到了一部以跆拳道女孩为主角的电视剧,和她一起观看,一起分享,感受女主角的动人姿态,让她产生羡慕之心,然后逐渐明白:做同一件事情很枯燥,但这个枯燥的过程是必须的,要多想想练好之后自己潇洒的模样。
我们还对她说,当初学习跆拳道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下子就放弃太可惜,你再试着坚持一小段时间,如果实在不愿意,爸爸妈妈也不勉强。在这种放松的心态之下,女儿不知不觉走出了那种厌倦的状态。后来进步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投入。偶然问起她当初的想法,女儿顽皮地说:“反正也逃不掉你们的如来大掌,不如好好享受练习吧。”
孩子和成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往往需要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行为,而孩子,则是通过行为的纠正来逐渐形成更为完善的认知:先去做——养成习惯——获得成功(有收获、感觉不再困难、获得认可、有明显进步),都会帮助孩子养成克服困难、克服惰性、不轻易放弃的好性格。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孩子的一些突发性变化,父母一方面要表示理解,一方面要强调契约,巧妙地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和孩子之间获得心灵的相通。 感知孩子,就是关注性格成长
如果一个孩子突然过分乖巧,就要警惕了,他的外在世界也许正经历某些事情,他的内心世界也许正处于某个转折时期,应该引起父母的特别重视和关心。
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觉得她渐渐失去了自我。每天和她讲话,她都只有几个字:哦,好的,知道了。这令我们有些担心。一向活泼开朗、颇具个性的她,为何突然变得这般乖巧听话呢?
通过侧面了解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在学校时,老师给那些性格张扬的孩子“上了一课”。老师平时对听话的孩子喜爱有加,并把听话的孩子定义为好孩子,而鉴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同学们都喜欢和“好孩子”在一起玩,从而逐步孤立了个性较强的孩子。女儿一下子无所适从,自卑感也日渐增加。为了融入好孩子的圈子,获得大家的认同,女儿开始变得听话顺从,有时甚至为了收获老师的表扬而刻意讨好。像女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融入团体的意识,会寻求团体对自己的认同感,他们开始从重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看法,转移到重视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和状态,我们觉得要和女儿好好沟通了。我们的话题始终围绕一个观点:你就是你自己,而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我们需要遵守那些公共的要求和标准,但是不需要随便改变你自己。只要你觉得是对的事情,一定要学会坚持,礼貌和奉承不是一回事。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的心灵港湾,永远都支持你!
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女儿逐渐明白,坚守原则和保持自我都很重要。她又恢复了原先的状态,活泼开朗,但遵守规则。她不再做那个想获得普遍认同的好孩子,而是努力成为一个真实而可爱的自己。我们的认可给了她自信。
人是社会的产物,许多孩子的好习惯、坏习惯,都未必是父母刻意所教,往往是他们在生活中自我总结经验的结果。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顺从、听话时,父母就会开心,父母开心了,就会关注他、接纳他,给他拥抱、给他赞扬,甚至是物质的奖励。当他总结出这个规律后,自己的心中就建立了一套自我评价的标准,即以满足父母的标准为标准,并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再比如,一些公认的好孩子,因为成绩优异,使得父母和老师都对他们寄予厚望,可一旦他们稍有懈怠,或成绩不尽人意,父母就会在“好孩子”面前显露出不安和失望的眼神。虽然没有直接受到批评,但是这样的眼神已经让孩子内疚。这样的情况会使孩子压抑原始的性格发展动力,而且一旦没有达到预期,就容易对自我厌倦。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冲动轻生的孩子大多都有这样的成长背景。
这都是因为家长要求的太多,感知的太少。所以说,乖巧的孩子背后往往可能有一个缺乏感知的父母;而不太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乖巧时,也许是因为孩子的生活正在经历些什么,这样的时刻,做父母的可一定要敏感些!
在这个智商和情商都无比重要的时代,考试得A、比赛获奖、考上名校都只是人生旅程的“前传”,进入社会后,大学已经不再是未来分配优势资源的象牙塔,不论你从哪里毕业,都将面对“比赛”和“合作”,在这场竞争中,性格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父母要从学会感知孩子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么做: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
让孩子知道,他所有的表达都是被允许的,遇到困难或者想要的东西,都可以表达真实的想法,父母会和他讨论,哪些可以满足,哪些不能满足,并会给出合理的解释。
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
鼓励孩子掌控自己的生活:包括决定晚餐吃什么,全家人出游时挑选目的地等等。让孩子体会满足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愉悦,并尝试可以在规则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愿望,让孩子对生活有自主性。
学习感知,让心理剧在家庭上演
感知,需要慢慢学习,感知过程中的判断,除了需要敏感度,还需要经验和知识,以及足够的耐心。
心理剧,是一个可以练习人生、也适合家庭成员互相感知的方式。方法是,家庭成员即演员,同时又担负起导演和编剧的职责,让家庭成员在“共同导演”的引导下,演绎自己的梦想,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真实的情绪。
在演绎的过程中,可以设定结果,可以设定方式和环境,可以设定角色的配合。找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剧场带给家庭成员的积极意义。同时,在演绎中规划自己的梦想,给自己一个可行的计划,克服预设的恐惧,权衡剧目中的利弊,还原理性的选择,都是重要的训练目标。
比如:如何感知角色中的自己,如何感知对方眼中的自己,如何感知第三方眼中的自己。
在生活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总想给孩子最灿烂的人生剧本,不愿意给孩子体会那些明知有用,却不够美好的剧情。但是,人生没有那么理想,有时候会因为父母对人生理解的局限,在养育过程中,使孩子自己形成糟糕的人生脚本,脚本不同,路也就不同。所以,心理剧可以模拟现实的美好,也可以模拟现实的残酷,因为是模拟,父母可以没有太大的顾虑,能让孩子在安全有效的互动过程中学到实用的本领,比如:处事的技能,心理状态的调节,以及看问题的客观性。
心理剧的实施
在工作中,我们训练父母感知孩子的方法,就是让父母扮演自己的孩子,帮助他回想年少时期的经历,回想自己在孩子这么大时的状态,然后让他感受在孩子这个年龄段,自己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这种方法让父母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领悟到该如何去感知孩子。
理解老师
如果孩子回家跟父母抱怨,老师怎么对他不公平,那么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回到当时当地的情境里。让孩子扮演老师,走进老师的角色,了解老师对他所做的事情或所讲的话的背景,即设身处地地理解老师。这样,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会大大降低甚至消除,更有利于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在校的快乐程度。
理解社交
对低年级的孩子,父母可以用一些行为的训练与培养,即设定一些具体的场景,在“怎么做”的部分,让孩子演出来。比如,一个做客的场景,进了别人家后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都由孩子先演出来,父母扮演那家主人,在旁边看,哪些行为主人会觉得开心,哪些行为主人会觉得不开心。然后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下次出去做客时,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具有哪些行为举止。
不用担心孩子不愿意,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有表演天分及其与生俱来的兴趣。
对待梦想
还有一种“梦想剧”,即设定一个目标,扮演已经达到这个目标时候的一切。让孩子也想象达到某种目标的场景,并布置出来、演出来,让他切身感受达到这种目标的“人”有哪些特点,他现在要怎样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美国一项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比赛前让所有的运动员想象自己夺冠时的场景,让他们想象周围的掌声、欢呼、鲜花、国歌,甚至让他们想象自己亲吻奖牌时的场景,这样的运动员更容易梦想成真。
做感知型父母的要诀
1.科学了解孩子的大脑机制;
2.停止主观的判断,学会看事件的全貌;
3.听孩子怎么说,给孩子辩解的权利;
4.与孩子明确约定和承诺;
5.给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利;
6.儿童的自我控制与专注训练。
感知不代表不要求,人性化不代表不需要努力。父母一旦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感受,自然会有儿童意识的产生。也不用担心感受力钝,这是可以训练的,常转化角色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即可。
感知是一个与孩子互动的过程,父母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孩子的交流其实很简单,大多数的时候,只要学会弯下腰,让他们与你没有距离感,你就能感知他们。有时候,吼叫的力量,远不如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小小的以身作则,一个紧紧的拥抱,来得更有效。
(魏雪飞系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行为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云系社会心理学硕士、美国心理剧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