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前,有些教师在积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只重视表面上的热闹,而忽视能力上的升华的现象。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在本文结合日常教学研讨活动和课堂教学作粗浅的探讨。
一、尝试自学探究,培养探究能力——起点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习惯开始。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目标,列出便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是上课前的几分钟,也可以是课堂中的几分钟。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内容要及时进行批阅反馈,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做负责任的人”时,我结合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木兰诗》设计自学探究问题:(1)“古有花木兰,美名永流传”的原因是什么?(2)花木兰替父从军过程中付出了哪些代价?获得了哪些回报?(3)请结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这样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便于学生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二、务实讨论探究,培养探究能力——热点
务实讨论探究,就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或自学探究中的疑惑展开讨论。小组成员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组内的交流、倾听和再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坐可站,可记可说,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例如,学生对自主探究问题“请结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并没有理解清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作用。有的小组认为,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有的小组认为,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深入讨论思考,形成共识:花木兰义无反顾担当起责任,不忘初心。从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到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等,这些她认为都是应该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的”。通过讨论探究,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实现了共享资源,实现了学习重难点的突破,讓学生内化于心。
三、互助展评探究,培养探究能力——亮点
陶行知先生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爱的传递,没有师生间的互助,就没有爱的教育。互助是个人或团体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和目标,互相帮助、支持,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思维状态。互助展评是以书面、口头或言行等方式展示出来,在师生之间进行评价,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是仅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的的课堂。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直面生活中的问题,破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以及提高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素养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互助展评的主角,多媒体成为辅助工具,表演、辩论、黑板上的练习等是互助展示的手段,一句赞许、一个微笑、一个掌声等,成了互助展评的有效方式。
例如,教学“公平正义的守护”时,先让学生互助合作表演小品“考试中里应外合”,展现“拍照、耳朵接收、父母帮助做试卷”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对表演进行点评,最后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互助展评探究。(1)上述行为的发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面对上述行为,你是如何维护公平和守护正义的?(3)有哪些途径可以阻止上述行为的发生?这些问题的提出,让课堂充满了争论声、笑声、掌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的认同感。
四、践行运用探究,培养探究能力——着眼点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践行“运用”探究,便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例如,教学“做负责任的人”的最后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寻找身边的最美”,请说一说你身边勇于担当责任的最美的人是谁?他(她)为你做了什么?二是“做最美的自己”,此时此刻,作为八年级学生的你,最迫切的责任是什么?请用最生动的一段话进行表达,写在卡片上,现场交流。通过以上问题的践行、运用、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是相互的,自愿选择后要义无反顾担当;面对不自愿的责任,首先要改变态度,不可推卸,要勇于担当,积极做一名新时代负责任的青少年。
一、尝试自学探究,培养探究能力——起点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习惯开始。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目标,列出便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是上课前的几分钟,也可以是课堂中的几分钟。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内容要及时进行批阅反馈,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做负责任的人”时,我结合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木兰诗》设计自学探究问题:(1)“古有花木兰,美名永流传”的原因是什么?(2)花木兰替父从军过程中付出了哪些代价?获得了哪些回报?(3)请结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这样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便于学生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二、务实讨论探究,培养探究能力——热点
务实讨论探究,就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或自学探究中的疑惑展开讨论。小组成员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组内的交流、倾听和再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坐可站,可记可说,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例如,学生对自主探究问题“请结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并没有理解清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作用。有的小组认为,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有的小组认为,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深入讨论思考,形成共识:花木兰义无反顾担当起责任,不忘初心。从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到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等,这些她认为都是应该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的”。通过讨论探究,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实现了共享资源,实现了学习重难点的突破,讓学生内化于心。
三、互助展评探究,培养探究能力——亮点
陶行知先生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爱的传递,没有师生间的互助,就没有爱的教育。互助是个人或团体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和目标,互相帮助、支持,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思维状态。互助展评是以书面、口头或言行等方式展示出来,在师生之间进行评价,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是仅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的的课堂。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直面生活中的问题,破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以及提高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素养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互助展评的主角,多媒体成为辅助工具,表演、辩论、黑板上的练习等是互助展示的手段,一句赞许、一个微笑、一个掌声等,成了互助展评的有效方式。
例如,教学“公平正义的守护”时,先让学生互助合作表演小品“考试中里应外合”,展现“拍照、耳朵接收、父母帮助做试卷”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对表演进行点评,最后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互助展评探究。(1)上述行为的发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面对上述行为,你是如何维护公平和守护正义的?(3)有哪些途径可以阻止上述行为的发生?这些问题的提出,让课堂充满了争论声、笑声、掌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的认同感。
四、践行运用探究,培养探究能力——着眼点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践行“运用”探究,便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例如,教学“做负责任的人”的最后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寻找身边的最美”,请说一说你身边勇于担当责任的最美的人是谁?他(她)为你做了什么?二是“做最美的自己”,此时此刻,作为八年级学生的你,最迫切的责任是什么?请用最生动的一段话进行表达,写在卡片上,现场交流。通过以上问题的践行、运用、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是相互的,自愿选择后要义无反顾担当;面对不自愿的责任,首先要改变态度,不可推卸,要勇于担当,积极做一名新时代负责任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