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节患者应用螺旋CT扫描进行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结节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分别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常规组)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低剂量组),对比两组的形态学结果和定性结果。结果:两组的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对比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低剂量还是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对于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两者没有差异,但低剂量对人体的危害更小,在临床中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關键词:螺旋CT;肺结节;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证实,在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CT技术已经成为了公认的影像学诊断手段[1]。直径3厘米以下的肺部结节由于病因复杂,在诊断中时常遇到困难,特别是如何在非侵袭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诊断,成为重点研究内容。CT对于小于5毫米的肺结节有比较好的敏感性[2]。本研究择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结节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分别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探讨肺结节患者应用螺旋CT扫描进行临床诊断的效果,现做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结节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最小29岁,最大63岁,平均(43.7±2.5)岁。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训练,保证患者检查过程中保证呼吸频率不大幅变化。纳入标准:①结节大小不超过3厘米;②无肺不张、肺炎、淋巴结肿大等情况;③无钙化空洞;④自愿配合研究。
1.2方法
仪器为64排螺旋CT,螺距为1,扫描厚度为2.7mm,重建层厚度为1毫米。先进行常规剂量扫描,130千伏、110毫安、1螺距、1厘米层厚,再进行低剂量扫描,30千伏、65毫安、1螺距、1厘米层厚。扫描时,取患者仰卧位,双手抱在头后,屏住呼吸一次性扫描完成。窗位-700Hu至-500Hu,肺窗和窗宽比例1500Hu。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肺结节影像标准:肺部有类圆形的病灶密度增高影,非钙化,直径大小处于2至13毫米范围,长与宽比例低于2。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为计数资料,表达为(n,%),接受卡方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的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对比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X线胸片是早期检查的常用方法,但由于X线的阳性率不高,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局限性比较大[3]。现阶段,检查肺部结节最常用的手段便是螺旋CT扫描,相较于X线胸片,阳性率大幅度提升。但是螺旋CT的辐射也较大,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也是X线的95倍。低剂量CT具有辐射小、低电流的特点,辐射仅是常规剂量扫描的18%。此外,低剂量扫描对微小肺结节的敏感性也比较高[4]。近年来,有很多肺结节案例都是通过低剂量CT扫描发现的,这说明降低剂量并不会影响到螺旋CT对肺结节的检查情况。观察结节征象是判断良恶性的关键之一,肺结节征象主要包括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等。
本研究中,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的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对比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都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肺结节,但也可以看出,低剂量CT扫描的定性结果中,难判例数要稍微多于常规剂量扫描,在此方面还需继续改良。在凌寿佳和林创武[5]的研究中,低剂量检查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的例数为23例、2例、14例、26例、7例、26例、23例、4例,常规剂量为24例、2例、14例、28例、5例、28例、24例、3例,两者无差异。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
结语:
综上,无论是低剂量CT还是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对于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两者没有差异,但低剂量对人体的危害更小,在临床中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胜利.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8):1505.
[2]刘和林.16层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8):3446-3447.
[3]鲁慧静.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良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2):80-82.
[4]邓波,孟令平,孔鹏,等.螺旋CT靶扫描及重建联合Fisher判别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5):809-813.
[5]凌寿佳,林创武,黄福灵,等.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技术,2012,24(5):12-14.
關键词:螺旋CT;肺结节;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证实,在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CT技术已经成为了公认的影像学诊断手段[1]。直径3厘米以下的肺部结节由于病因复杂,在诊断中时常遇到困难,特别是如何在非侵袭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诊断,成为重点研究内容。CT对于小于5毫米的肺结节有比较好的敏感性[2]。本研究择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结节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分别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探讨肺结节患者应用螺旋CT扫描进行临床诊断的效果,现做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结节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最小29岁,最大63岁,平均(43.7±2.5)岁。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训练,保证患者检查过程中保证呼吸频率不大幅变化。纳入标准:①结节大小不超过3厘米;②无肺不张、肺炎、淋巴结肿大等情况;③无钙化空洞;④自愿配合研究。
1.2方法
仪器为64排螺旋CT,螺距为1,扫描厚度为2.7mm,重建层厚度为1毫米。先进行常规剂量扫描,130千伏、110毫安、1螺距、1厘米层厚,再进行低剂量扫描,30千伏、65毫安、1螺距、1厘米层厚。扫描时,取患者仰卧位,双手抱在头后,屏住呼吸一次性扫描完成。窗位-700Hu至-500Hu,肺窗和窗宽比例1500Hu。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肺结节影像标准:肺部有类圆形的病灶密度增高影,非钙化,直径大小处于2至13毫米范围,长与宽比例低于2。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为计数资料,表达为(n,%),接受卡方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的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对比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X线胸片是早期检查的常用方法,但由于X线的阳性率不高,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局限性比较大[3]。现阶段,检查肺部结节最常用的手段便是螺旋CT扫描,相较于X线胸片,阳性率大幅度提升。但是螺旋CT的辐射也较大,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也是X线的95倍。低剂量CT具有辐射小、低电流的特点,辐射仅是常规剂量扫描的18%。此外,低剂量扫描对微小肺结节的敏感性也比较高[4]。近年来,有很多肺结节案例都是通过低剂量CT扫描发现的,这说明降低剂量并不会影响到螺旋CT对肺结节的检查情况。观察结节征象是判断良恶性的关键之一,肺结节征象主要包括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等。
本研究中,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的形态学结果(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和定性结果(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对比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都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肺结节,但也可以看出,低剂量CT扫描的定性结果中,难判例数要稍微多于常规剂量扫描,在此方面还需继续改良。在凌寿佳和林创武[5]的研究中,低剂量检查毛刺、血管集数、胸膜凹陷、深分叶、炎性结节、瘤、肺癌、难判的例数为23例、2例、14例、26例、7例、26例、23例、4例,常规剂量为24例、2例、14例、28例、5例、28例、24例、3例,两者无差异。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
结语:
综上,无论是低剂量CT还是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对于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两者没有差异,但低剂量对人体的危害更小,在临床中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胜利.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8):1505.
[2]刘和林.16层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8):3446-3447.
[3]鲁慧静.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良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2):80-82.
[4]邓波,孟令平,孔鹏,等.螺旋CT靶扫描及重建联合Fisher判别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5):809-813.
[5]凌寿佳,林创武,黄福灵,等.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技术,2012,24(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