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以及大文化育人的内涵与特征,提出大文化视野下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大文化大学生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51-02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
“教育”一词的古文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即使人成其为有德、有智、有为之人。自孔孟以来对人的教育就始于“礼、乐、射、御、书、数”。古代的这种“德、美、体、智”的育人理念,在本质上表达了教育的诉求。19世纪,马克思从人类本质的视角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衡量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在于人类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于人的自由和解放。就个体的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塑造完美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内在体验。教育的本质是要把人真正当人来培养,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由此可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把人培养成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要求。
(二)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现实依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导价值观,理论深层蕴涵着人本主义,其实质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从两个方面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发展的着眼点应该是满足人的人本主义诉求,发展必须立足人的能力发展,尽最大可能释放人的潜能,发挥其创造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另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把人作为发展的终极价值和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目标任务。人才培养必须以时代发展需要为价值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尊重人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将素质教育渗透、融人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建构高校大文化育人环境,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等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二、大文化育人的内涵及特征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知识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念,贯穿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并指导教育教学评价行为。实质是注重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重激发学生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素质,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调师生、课程、教育教学回归生活、感悟人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大文化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就是要在学校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大文化育人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发展选择的要求,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它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等基础素质。充分发挥文化所固有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教化力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内省的能力、文化的品位、开放的心灵、独立的思维,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胸怀,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大文化视野下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措施
(一)树立大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或途径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为此,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大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拓展和科学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改革教学方法,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人文与专业的对接、人文与职业的互动。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发挥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合力,强化综合育人工作队伍的职能,以及学生管理和学生代表参议制度等为平台的实践体系,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从而把人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二)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弘扬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尊重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塑造完美的知、情、意、行的人格特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建构应坚持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始终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课程体系设置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不同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一个渠道,两方渗透,三类活动,四种氛围”,即大文化育人渠道,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渗透,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染与开放学习、内化修为与自主学习三类活动,课堂、宿舍、校园、社会四种氛围,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创造时时、处处、人人的大文化育人模式。课程评价按照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性和实效性标准;考核主体多元化,包括授课教师、辅导员、学生、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相互监督,协调发展,实现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理实考核一体化。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到隐性、从知识认知到素质拓展、从理论学习到内化信念和行为养成,逐步形成知识学习与方法探索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课堂、校园、社会的氛围中感悟、修为、外化,实现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1 情感式教学。情感式教学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为教师对知识的热爱,知识渊博、思想奔放、胸怀开阔、品德高尚。教学过程充满真情、充满热情、充满激情,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变“无情”为“有情”,用情感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其二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大文化育人是一种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情感认同,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2 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针对学生的疑惑、理论观点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强调教学的问题意识价值取向。问题教学从问题出发,结合实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方式灵活多样。如,案例讨论、重要理论、热点问题、学生兴趣等。尊重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或不同想法,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辨能力。为此,一方面,教师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了解相关理论,关注热点问题,提高理论修养和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能力。
3 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鼓励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备课、讲课、讨论,变传统的“独唱”为“合唱”,优化学生参与机制,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大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教育资源,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认同,锻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等社会实践能力。
4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将某个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进行,通过学习、应用知识及技能,在实践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从传统的强调传授、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项目式教学立足学校特色、区域特点和学生兴趣,形式多种多样,诸如,社会调查、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就业创业、企业实训等。引导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历练其独立思考、敏锐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拓展大学生能力培养
高校文化建设关系着高校的办学实力的增强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系着高校在一定地域的社会存在价值,关系着高校社会名誉度的高低。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培育,应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紧密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需求,突出自身特色,注意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尊重、包容、服务、引导”,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努力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能力培养。
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其中,物质文化以校园文化景观包括校园建筑群、校园道路、校园雕塑和景点等基础设施作为载体。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需要相对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更需不断被赋予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扩充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法制统一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充分认识师生既是学校文化的受益者,更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载体,让抽象的“文化”和“精神”具象为人和物,不断探索和完善“大文化育人”的体制机制,搭建校园文化和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精神文化是高校应有的特质和灵魂。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文化创新,不断挖掘、提炼学校的特质。大学精神会以各种文化形式和活动载体,内化为师生一种坚强的内在精神力量,并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大文化大学生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51-02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
“教育”一词的古文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即使人成其为有德、有智、有为之人。自孔孟以来对人的教育就始于“礼、乐、射、御、书、数”。古代的这种“德、美、体、智”的育人理念,在本质上表达了教育的诉求。19世纪,马克思从人类本质的视角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衡量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在于人类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于人的自由和解放。就个体的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塑造完美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内在体验。教育的本质是要把人真正当人来培养,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由此可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把人培养成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要求。
(二)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现实依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导价值观,理论深层蕴涵着人本主义,其实质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从两个方面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发展的着眼点应该是满足人的人本主义诉求,发展必须立足人的能力发展,尽最大可能释放人的潜能,发挥其创造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另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把人作为发展的终极价值和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目标任务。人才培养必须以时代发展需要为价值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尊重人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将素质教育渗透、融人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建构高校大文化育人环境,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等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二、大文化育人的内涵及特征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知识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念,贯穿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并指导教育教学评价行为。实质是注重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重激发学生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素质,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调师生、课程、教育教学回归生活、感悟人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大文化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就是要在学校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大文化育人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发展选择的要求,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它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等基础素质。充分发挥文化所固有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教化力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内省的能力、文化的品位、开放的心灵、独立的思维,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胸怀,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大文化视野下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措施
(一)树立大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或途径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为此,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大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拓展和科学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改革教学方法,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人文与专业的对接、人文与职业的互动。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发挥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合力,强化综合育人工作队伍的职能,以及学生管理和学生代表参议制度等为平台的实践体系,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从而把人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二)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弘扬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尊重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塑造完美的知、情、意、行的人格特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建构应坚持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始终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课程体系设置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不同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一个渠道,两方渗透,三类活动,四种氛围”,即大文化育人渠道,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渗透,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染与开放学习、内化修为与自主学习三类活动,课堂、宿舍、校园、社会四种氛围,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创造时时、处处、人人的大文化育人模式。课程评价按照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性和实效性标准;考核主体多元化,包括授课教师、辅导员、学生、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相互监督,协调发展,实现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理实考核一体化。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到隐性、从知识认知到素质拓展、从理论学习到内化信念和行为养成,逐步形成知识学习与方法探索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课堂、校园、社会的氛围中感悟、修为、外化,实现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1 情感式教学。情感式教学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为教师对知识的热爱,知识渊博、思想奔放、胸怀开阔、品德高尚。教学过程充满真情、充满热情、充满激情,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变“无情”为“有情”,用情感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其二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大文化育人是一种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情感认同,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2 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针对学生的疑惑、理论观点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强调教学的问题意识价值取向。问题教学从问题出发,结合实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方式灵活多样。如,案例讨论、重要理论、热点问题、学生兴趣等。尊重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或不同想法,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辨能力。为此,一方面,教师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了解相关理论,关注热点问题,提高理论修养和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能力。
3 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鼓励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备课、讲课、讨论,变传统的“独唱”为“合唱”,优化学生参与机制,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大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教育资源,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认同,锻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等社会实践能力。
4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将某个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进行,通过学习、应用知识及技能,在实践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从传统的强调传授、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项目式教学立足学校特色、区域特点和学生兴趣,形式多种多样,诸如,社会调查、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就业创业、企业实训等。引导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历练其独立思考、敏锐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拓展大学生能力培养
高校文化建设关系着高校的办学实力的增强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系着高校在一定地域的社会存在价值,关系着高校社会名誉度的高低。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培育,应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紧密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需求,突出自身特色,注意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尊重、包容、服务、引导”,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努力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能力培养。
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其中,物质文化以校园文化景观包括校园建筑群、校园道路、校园雕塑和景点等基础设施作为载体。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需要相对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更需不断被赋予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扩充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法制统一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充分认识师生既是学校文化的受益者,更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载体,让抽象的“文化”和“精神”具象为人和物,不断探索和完善“大文化育人”的体制机制,搭建校园文化和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精神文化是高校应有的特质和灵魂。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文化创新,不断挖掘、提炼学校的特质。大学精神会以各种文化形式和活动载体,内化为师生一种坚强的内在精神力量,并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