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风暴来临……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LHQC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发脾气是难免的,重要的是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应对突如其来的情绪风暴呢?我们先来看一段生活情景:
  星期天,几位心理学界的朋友带着孩子到我家里来玩。大人们在书房里聊天,两个四五岁的小伙伴在房间里跑着、叫着、玩着。突然,我们听到亮亮的哭声。原来两个人在争吵,圆圆很生气地大声嚷着:“我永远都不跟你玩了!”亮亮委屈地扑到妈妈怀里。亮亮妈妈对我们示意:就让他在我身上趴一会吧。过了一会儿,亮亮渐渐停止了哭泣平静下来。
  这时坐在一旁的圆圆妈妈问亮亮:“你生气是什么感觉啊?”亮亮从妈妈的怀里抬起头,有些难为情地小声说:“生气挺无聊的。”我们听了都想笑。圆圆也不再生气了,她开始向亮亮示好:“生气是挺无聊的,不如我们来捉迷藏吧。”接下来,他们又兴致勃勃地玩去了。
  当圆圆和亮亮玩得正高兴时,又来了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他们2岁半的儿子泉泉。泉泉看到有两个比自己大的小朋友,很想跟他们一起玩。圆圆却拒绝说:“我们不喜欢你,不跟你玩!”可泉泉还是坚持要跟他们一起玩,圆圆急了,拉着亮亮说:“我们走!”两个大的在前面跑,泉泉就在后面追,他没有把他们跑掉看成是对自己的拒绝,而是觉得这就是在玩,跑得还挺开心。就这样,圆圆越来越生气,大声说:“我不要你跟着我们,就是不跟你玩,我只跟亮亮玩!”说着跑进书房,要去关门,想把泉泉关在门外。
  我走过去对圆圆说,刚才你不是说想让妈妈给你再生个小弟弟吗?如果泉泉就是你的小弟弟,你怎么教他做游戏呀?圆圆想了一下,终于说:“好吧,我们带你一起玩。”
  这样的情景,我想读者朋友们一定也很熟悉,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亮亮在小朋友相处中遇到挫折,他那一刻的情绪是委屈和伤心的,他退回到妈妈的怀抱,以寻求支持和帮助。出现了短暂的“退缩性行为”,妈妈理解了他的情绪,没有说教或强求他不要哭,而是给予他需要的拥抱和安抚。在得到妈妈支持性的回应后,亮亮受伤感得到了修复,有能力再次回到同伴的游戏中。
  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探索外在的世界,同时又需要一个稳定的依恋关系,可以在他觉得不安全或受伤的时候回来“充电”,之后,他会再次向外探索,这是安全的依恋模式。
  5岁的圆圆已经有了一些情绪调节的能力。我们看到,圆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在两个人游戏的阶段,不喜欢“第三者”插足游戏。如果三个孩子一起玩,肯定会有一个被冷落或排斥,不是圆圆真心想排斥泉泉,是因为她对三个人一起玩还不熟悉。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和情绪释放,她开始尝试新的方式,三个孩子一起玩。
  再来看大人们的反应。我们看到妈妈们在孩子发脾气时都不急于干涉,而是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允许孩子们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机会。当圆圆说不喜欢泉泉时,泉泉妈妈也没有出来干涉,而是一旁观察着,留心看着孩子们的表现,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消化情绪和处理矛盾。
  当孩子在互动中出现情绪、对抗等发脾气时,家长需要“看一看,等一等,想一想”再做回应,西方的心理学家称之为3w(Watch、Wait and Wonder)方式。
  如此做基于这样的心理学假设:
  (1)儿童有强烈的探索世界、与人交往合作的愿望,在跟父母和周围人的相处中学习。
  (2)儿童的发展欲望可能被不良的情绪掩盖。当孩子感到悲伤、惊恐、害羞、孤独或不被赞赏时,他良好的天性可能被掩盖。不安的情绪会使孩子的行为“出轨”,不再对人抱有信任、合作、热情的态度。
  (3)孩子如果出现退缩、激惹或僵化的行为反应,可能是内心受伤的表现,这类行为表明孩子在寻求帮助。
  (4)如果孩子情绪糟糕又很倔强,父母或成人来到他的身边关怀、倾听他诉说烦恼,他就会从受伤感中解脱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烦恼或发脾气时,并不意味着父母的教养失败。父母的亲切关注会鼓励孩子充分体验自己的烦恼。孩子的情绪发泄是一种自然的康复过程,能使他们恢复原有的爱心以及随和、好学的天性。如果有人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那么孩子就会增强对自己以及对父母爱的信心。当孩子把那些不愉快的情绪表达出来,他们的心中会萌发出希望和热情。
  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因受挫折而信心崩溃、坏情绪爆发。我们以为孩子的情绪是针对自己的,好像孩子正在给我们的为人父母能力一个不及格,于是急于制止孩子发脾气。这想法是错误的。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孩子发脾气看成是他们在遇到无法应对的困难时,发出的呼救信号,我们要像一个稳定的容器来帮助他们容纳和消化这些紧张情绪,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抱持”。孩子会从父母的反应中慢慢学会如何表达情绪和情绪管理,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把这种互动模式内化,并逐渐发展出应对困难、接受挫折的能力。
  (作者系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杨奕非,南京市汉江路小学六年级学生,今年4月蝉联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2011年,杨奕非还获得过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一等奖,并且多次发表作文,是学校的优秀少先队员,他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全优”男孩。  证书不是废纸  杨奕非的父母都是高校老师,他们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并不是为了那一张张获奖证书,而是证书背后的能力——比赛的过程锻炼了儿子的动手能力,而男孩的学习最适合从“动手”开始。  
期刊
一  “最近,傍晚时候,学校的西南方向总有一道光束,向东边的天空照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我想,近来天气也很古怪,白天,风呼呼地向我们教室刮来,而到了晚上,一点风也没有,也就是昨天晚上还有点风。”今天的“我发现”,魏均这样写道。  “我发现”是班里语文课上的一个固定环节,全班轮流来写,轮到谁,谁就把自己这天或者以前的发现写在黑板上,上课的时候,作者先读一遍,然后,大家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
期刊
开一天  有一天在开一天(早餐店的名字)买了小笼包给外甥女瑶瑶吃。后来她和妈妈走到那,就问:“妈妈,上次阿姨买的小笼包好吃吧?阿姨在这里买的。”妈妈问:“开一天啊?”瑶瑶赶紧说:“不啊,每天都开的。”妈妈又问:“开一天对吧?”“晚上也开门的!”瑶瑶回答。  笨乌鸦  瑶瑶听了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回家讲给我听,我说:“这只乌鸦笨的,是吧?”瑶瑶点点头。“嗯,要是我有一个棒棒糖,站在树上,人家和我讲话,
期刊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未成年人的生活本来应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快乐美好,可近来多起儿童性侵害事件的发生,给一些孩子的生活抹上了沉重的灰色。  每个儿童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的绽放需要父母的精心浇灌,需要师长的培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本期策划响应江苏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省妇联主席张京霞“保护女童,我们一起行动”的倡议,关注儿童性安全
期刊
教育的本义是唤醒灵魂,“一言一行皆教育,一花一草皆教材”。一场温暖轻松的对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亲子教育的好素材,成为我与女儿诺诺心灵沟通的桥梁。  坐滑滑梯的巧克力  “妈妈,这巧克力太好吃了,我可以再吃一颗吗?”  那天朋友结婚,参加婚宴带回几包巧克力,女儿吃了一颗还想再吃一颗,生怕我不同意,于是一脸讨好地看着我问。由于她掉了门牙,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糖和巧克力了,看她这么“馋”,我不忍
期刊
小朋友们,你们都用过吸管吧?那么,你们知不知道吸管是谁发明的?吸管为什么能吸饮料?吸管有危害吗?如何选择安全的吸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探寻答案吧!  吸管是谁发明的?  吸管的发明者是美国的马文·史东,发明于1888年。19世纪,美国人喜欢喝冰凉的淡香酒,为了避免口中的热气降低酒的冰冻劲,因此,喝时不用嘴直接饮用,而以天然麦秆来吸饮,可是天然麦秆容易折断,它本身的味道也会渗入酒中。当时,美国
期刊
磊磊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从上学那一天起,他就成了班主任老师重点“保护”的对象。每天,磊磊都需要通过一些事情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偷东西、说谎、打架、干扰课堂纪律、用头撞桌子等等。  得到老师的反馈,磊磊妈不得不请假到学校陪读几天,了解情况。磊磊妈坐在教室最后观察孩子,她发现,在整整40分钟内,磊磊注意力都不在课堂上。当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回答问题时,磊磊用他的头碰桌子,用彩
期刊
Q 儿子7岁,一出汗头发、手、脚就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但不是狐臭。儿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味道?  山东聊城 缪晓林  A 缪晓林读者,你好!  体臭包括很多种:口臭、脚臭、汗臭等,当体臭发生在腋下就是腋臭了。汗液要经细菌分解才会发出气味,保持身体清洁便能减少细菌滋生,避免难闻气味的产生。运动后大量出汗,应尽快洗澡,平时穿戴宽松的衣物鞋帽;也可以在出汗多的部位涂抹抑菌止汗的化妆品。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
期刊
我的家乡在冀中平原上,大片大片的麦田是这里司空见惯的。我认为,最美的就是这时候了。麦苗长到了一尺来高,绿油油的泛着微光,微风一吹,真像绿色的海洋啊!  冬天一过,麦苗就苏醒了过来,偷偷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它们默默吸取着养分,一天比一天绿,一天比一天高,直到连成一片大大的、厚厚的地毯。阳光淡淡地打下来,麦田在翠绿中透出金灿灿的黄色,那是最高明的画家都调不出来的和谐。看到这些,你不由得想到:今年又是一个
期刊
女儿班上不少小朋友的妈妈是全职太太,每天准时接送孩子上下学,让女儿很羡慕。有一天,女儿问我:妈妈,你可不可以不上班?可不可以叫爸爸赚多点钱,你不用去上班?我听了心里偷笑,问:为什么爸爸赚多钱,妈妈就不用上班了?女儿想了想,答: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这样说的。  不恰当的回答  妈妈不上班,你吃啥喝啥呀?没钱给你读书了。  真的有不少妈妈听了孩子的询问后会有这样的反应:不上班,钱不够花。  这样的回答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