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瑟秋风今又是”,转眼我们又进入了金风送爽、菊桂飘香的深秋。在宜人的秋季里游台湾,时时可体味到一股强盛、独特,而且独有情趣的吃芋食风。
在台湾旅游,不难听到一句食谚:“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这句食谚说的便是农历八月十五以后的芋头最为好吃。特别是台湾特产的一种叫“槟榔芋”的芋头更是令人齿颊留芳,食之难忘,它比起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提到的进贡皇帝享用的广西荔浦芋不知要好吃多少倍。槟榔芋的来历,在台湾有一段动人传说。从前,有一对新婚夫妻,丈夫阿德迫于生计与人结伴到南洋谋生,他与妻子阿巧相约3年后中秋节不管赚多赚少,一定回家相聚。没想到阿德出国不到两年便积劳成疾,病倒在异国的槟榔树下,可怜的妻子也因丈夫归期不见归而忧郁病死。后来,她的坟前长l出一株小芋苗,芋叶上带有金钱般大的红点。人们赞颂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便把这种芋头叫作“槟榔芋”。槟榔芋口感甚佳,浓香酥松,最大的特点是芋头芋尾一样香酥松软,台湾的传统菜肴“猪脚芋”也因有槟榔芋做主料而素负盛名。
台湾人对芋头既有普遍爱好,又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兴许与清代周亮工《闽杂记》中的记载有联系:“闽人称芋大者为芋母,小者为芋子……犹母子之义。”芋头往往是一个大芋周边连着很多小芋,在台湾人看来这寓意多子多孙,家族人丁兴旺。另外,芋母、芋子被当作母子亲情的象征,每逢中秋佳节,台湾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买芋、吃芋,这是不是藉此在明示子孙后辈毋忘祖国母亲的心迹呢?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祖先是古代从闽南移居过去的,至今台湾不少独特、富有情趣的民风节俗依然保持着闽南祖家的“模样”。台湾同胞适中秋有吃甜芋习俗,这习俗与沿海抗倭斗争有关。明末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福建沿海屡歼倭寇,功劳卓著名扬海内外。有一次,戚家军受到倭寇袭击,退到山头,断了军饷。情况危急之时,戚继光动员士兵吃野草充饥,以待援军。当时有的士兵挖到野芋头煮着吃,临时解决了缺粮问题。后来人们趁倭寇不备时冲杀出去,大败敌人,此时正值中秋佳节。后来,中秋节吃芋头成了习俗,从大陆传进台湾,一直保留下来。不管怎么说,台湾同胞崇芋、吃芋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台湾人吃芋的花样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百尝不腻,常见的有煮芋粥、蒸芋饼、炊芋果、炸芋块、捣芋泥、搓芋枣,还有芋鸭、红烧猪肉芋等等。简直’可以拼成一桌洋洋大观的芋菜全席!台湾人日常习惯用米粉(粉丝的一类)和芋头同煮当主食,台湾方言“芋”与“路”谐音,民间故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的食谚来讨个好口彩。台湾同胞说到吃芋往往会言及芋泥,也往往会提到台胞祖家地福建的一位名人——晚清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用太极芋泥“回敬?洋人的一段趣闻。当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刚到广州禁烟没几天,驻广州的英、法、俄、美等领事都晓得林则徐主张禁鸦片,想和他拉关系。林则徐是个铁面包公,洋人见他毫不妥协很生气,就寻隙借机算计他。有一天,洋官们假仁假义举行欢迎宴会招待中国官员,席间上来一碗洋菜。林则徐及随邀官,员见这道菜冒着袅袅气雾,以为很热,舀食时谨慎地用嘴吹了又吹才入口。没想到入口后却冰冷冻齿,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洋人们见状哈哈大一笑,原来这道菜就是今天人们熟悉不过的“冰淇淋”。善于制怒的林则徐却佯装不当一回事,但他心里却在说“洋鬼们,你们做初一,老子就会做十五”。过不几天,林则徐礼节性地设午宴回请这些洋领事,开宴时间有意拖得迟迟,让那些洋大人饥肠漉漉。到了开宴时,第一道点心就是闽台有名的太极芋泥。洋官员们见这道菜点缀着五颜六色,上面有美观醒目的太极图案,散发着诱人食欲的浓香,只是不冒气。他们以为是凉点,饥饿之下,毫不客气地把大勺芋泥舀进嘴里。岂知这刚出锅的芋泥放足了糖和猪油,大热反不见冒气,英领事等洋官员霎时烫得口唇灼红起泡。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彬彬有礼地介绍:“先生们,这是我老家著名的甜食芋泥,你们还是多尝尝啊!”可是,这几位洋官员早已痛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太极芋泥吃起来细腻软滑,香甜可口。也许是为了缅念林则徐之故,台湾民间的婚喜宴席习惯上这道传统甜点,平时不少酒楼也有备供。每当人们品尝这道喜爱的甜点时,往往会谈起当年林公用太极芋泥回敬洋领事的笑料。
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对芋头崇拜至极。凡有新船下水,必须把自家种植的芋头搬上新船压舱,以芋当“鱼”,剪彩仪式后的翌日再搬下来分赠亲友近邻,借此寓意渔获丰收,是年年有余的吉兆。独具韵味的台湾民谣中有不少唱到芋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天乌乌要落雨》中唱到:“天乌乌要落雨,阿公扛锄头去掘芋,掘啊掘……。”在台湾,芋头不但可充主食、可当菜肴、可为甜点、可以疗疾,而且被拟人化,被注入人情味,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确非一般,这是其他食品难以匹比的。
[责任编辑] 王 凯
在台湾旅游,不难听到一句食谚:“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这句食谚说的便是农历八月十五以后的芋头最为好吃。特别是台湾特产的一种叫“槟榔芋”的芋头更是令人齿颊留芳,食之难忘,它比起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提到的进贡皇帝享用的广西荔浦芋不知要好吃多少倍。槟榔芋的来历,在台湾有一段动人传说。从前,有一对新婚夫妻,丈夫阿德迫于生计与人结伴到南洋谋生,他与妻子阿巧相约3年后中秋节不管赚多赚少,一定回家相聚。没想到阿德出国不到两年便积劳成疾,病倒在异国的槟榔树下,可怜的妻子也因丈夫归期不见归而忧郁病死。后来,她的坟前长l出一株小芋苗,芋叶上带有金钱般大的红点。人们赞颂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便把这种芋头叫作“槟榔芋”。槟榔芋口感甚佳,浓香酥松,最大的特点是芋头芋尾一样香酥松软,台湾的传统菜肴“猪脚芋”也因有槟榔芋做主料而素负盛名。
台湾人对芋头既有普遍爱好,又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兴许与清代周亮工《闽杂记》中的记载有联系:“闽人称芋大者为芋母,小者为芋子……犹母子之义。”芋头往往是一个大芋周边连着很多小芋,在台湾人看来这寓意多子多孙,家族人丁兴旺。另外,芋母、芋子被当作母子亲情的象征,每逢中秋佳节,台湾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买芋、吃芋,这是不是藉此在明示子孙后辈毋忘祖国母亲的心迹呢?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祖先是古代从闽南移居过去的,至今台湾不少独特、富有情趣的民风节俗依然保持着闽南祖家的“模样”。台湾同胞适中秋有吃甜芋习俗,这习俗与沿海抗倭斗争有关。明末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福建沿海屡歼倭寇,功劳卓著名扬海内外。有一次,戚家军受到倭寇袭击,退到山头,断了军饷。情况危急之时,戚继光动员士兵吃野草充饥,以待援军。当时有的士兵挖到野芋头煮着吃,临时解决了缺粮问题。后来人们趁倭寇不备时冲杀出去,大败敌人,此时正值中秋佳节。后来,中秋节吃芋头成了习俗,从大陆传进台湾,一直保留下来。不管怎么说,台湾同胞崇芋、吃芋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台湾人吃芋的花样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百尝不腻,常见的有煮芋粥、蒸芋饼、炊芋果、炸芋块、捣芋泥、搓芋枣,还有芋鸭、红烧猪肉芋等等。简直’可以拼成一桌洋洋大观的芋菜全席!台湾人日常习惯用米粉(粉丝的一类)和芋头同煮当主食,台湾方言“芋”与“路”谐音,民间故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的食谚来讨个好口彩。台湾同胞说到吃芋往往会言及芋泥,也往往会提到台胞祖家地福建的一位名人——晚清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用太极芋泥“回敬?洋人的一段趣闻。当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刚到广州禁烟没几天,驻广州的英、法、俄、美等领事都晓得林则徐主张禁鸦片,想和他拉关系。林则徐是个铁面包公,洋人见他毫不妥协很生气,就寻隙借机算计他。有一天,洋官们假仁假义举行欢迎宴会招待中国官员,席间上来一碗洋菜。林则徐及随邀官,员见这道菜冒着袅袅气雾,以为很热,舀食时谨慎地用嘴吹了又吹才入口。没想到入口后却冰冷冻齿,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洋人们见状哈哈大一笑,原来这道菜就是今天人们熟悉不过的“冰淇淋”。善于制怒的林则徐却佯装不当一回事,但他心里却在说“洋鬼们,你们做初一,老子就会做十五”。过不几天,林则徐礼节性地设午宴回请这些洋领事,开宴时间有意拖得迟迟,让那些洋大人饥肠漉漉。到了开宴时,第一道点心就是闽台有名的太极芋泥。洋官员们见这道菜点缀着五颜六色,上面有美观醒目的太极图案,散发着诱人食欲的浓香,只是不冒气。他们以为是凉点,饥饿之下,毫不客气地把大勺芋泥舀进嘴里。岂知这刚出锅的芋泥放足了糖和猪油,大热反不见冒气,英领事等洋官员霎时烫得口唇灼红起泡。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彬彬有礼地介绍:“先生们,这是我老家著名的甜食芋泥,你们还是多尝尝啊!”可是,这几位洋官员早已痛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太极芋泥吃起来细腻软滑,香甜可口。也许是为了缅念林则徐之故,台湾民间的婚喜宴席习惯上这道传统甜点,平时不少酒楼也有备供。每当人们品尝这道喜爱的甜点时,往往会谈起当年林公用太极芋泥回敬洋领事的笑料。
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对芋头崇拜至极。凡有新船下水,必须把自家种植的芋头搬上新船压舱,以芋当“鱼”,剪彩仪式后的翌日再搬下来分赠亲友近邻,借此寓意渔获丰收,是年年有余的吉兆。独具韵味的台湾民谣中有不少唱到芋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天乌乌要落雨》中唱到:“天乌乌要落雨,阿公扛锄头去掘芋,掘啊掘……。”在台湾,芋头不但可充主食、可当菜肴、可为甜点、可以疗疾,而且被拟人化,被注入人情味,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确非一般,这是其他食品难以匹比的。
[责任编辑] 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