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简单阐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行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现状。最后,结合“知行合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思考。
關键词:知行合一;思想教育;思考
“知行合一”思想是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知行合一”思想中包含的“知行本体”“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知之真笃即是行,行之明察即是知”“未有行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为学”等哲学思想,与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他勉励大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他谆谆告诫广大青年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使命。唯有认清使命、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形成
王阳明先生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书香之家,祖父王伦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乐施好教,名闻乡里;其父王华勤奋刻苦、为人耿直、德识兼备,是成化十七年(阳明十岁)时的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尚书。阳明生活的这一家庭背景,对其少年与青年时代的品性素质与学术涵养有重大影响。扣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他聪慧好学、天真独秀,心中埋下了向善向圣的种子,如《年谱》记载:12岁的王阳明在北京开始进入私塾读书,“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表明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要学做“圣人”,懵懂少年从此立下了人生宏志,成为他人生克服种种艰难的内在动力。
阳明先生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正是体现了他的价值追求和心理历程,为求圣求贤,他按照朱子的方法,穷格竹子,以求“格物致知”的境界,终以失败告终。但也由此萌出了他对“朱熹学说”这一权威的怀疑。他立志成圣人的目标始终不渝。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35岁,面对朝廷黑暗、史臣蒙难,宦官当权、民愤四起的情况,阳明耿直上书、仗义直言,却被廷杖四十,蒙冤下狱。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出狱后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处在人生低谷,面临生死考验的阳明,已然自觉地切入了一种圣人的心态。以圣人的心态关照自己的生活与自己所处的世界,体验生命的真谛,终究内心崇高的志向。他突破了自我,实现了生命境界的升华,迸发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惊世哲理,进而有了对“格物致知”的领悟,和生命实践的深切体会。并将此提炼为“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知”“行”的相互涵容、不可分离。“知行合一”思想由此成为阳明一生学问的核心内容之一。
知行合一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大量有益的思想资源。将其充分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激活其生命力,提升其影响力,发挥其感召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知行合一”存在问题剖析
一是不知不行,就是既不知也不行。这类学生我们暂且称之为“睡眠中的学生”。从成长轨迹来看,这类学生的成长轨迹一般比较宽松,放任成长,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又相对较弱,志向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在精神层面上无所追求,学习无目的性,得过且过,混日子为主,如果从哲学的境界层面分,属于放任层级,在学校期间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是顺着本性做事,说白了是“糊里糊涂”过日子,他们完全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不明白学习对他们有什么意义,所以这类学生可以说是没有自觉性的人,是没有“主体”意识存在的,浑浑噩噩。
二是有知不行,就是说知行不合一的一类。这类学生我们暂且称之为“空喊口号的学生”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类学生喜欢在人群中表现自己,吸引眼球,他从外面呈现的面貌看,拗于学习,聪明伶俐,眼界宽广、善于交际。但从内心而言,专注功利,特别是需要他实实在在地做出来时,总是难以付出实际行动,其根本原因是人生的方向不明确。利己和私欲难以去除,看似“优秀”,一到关键时刻便“原形毕露”,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纠正,会给人生的发展和事业进步埋下隐患。
三是不知且行,就是说“匹夫之勇”的一类,同是知行不能合一的情形。是盲行,危害同样很大。从现实表现来看,不务正业、不求知识,不屑精业,总想着凭一股子热情去做事,心里想着挺美的,干事的热情也挺高。旁人眼中还会冠以“实干家”等赞语,但缺少干事的本领往往难于干成事,更多时候成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四是虽知硬行。确切地讲是“虽知不能行而硬行”,这样的情形尽存在于极少部分人,但其起到的“示范”效应还是很强的,是实实在在地“负面清单”,虽知不能行而硬行的学生,缺少的是对制度、规矩的敬畏心,有的是挑战底线的“个人英雄”主义,是真正的无知和愚昧,对个人和事业都有极大危害。
三、“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和深化。“知行合一”思想对当前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一是加强科研攻克,研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用教材。知行合一内容极为丰富,思想宝库深邃艰涩,学懂弄通不易,理解悟透更难,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基因提炼,把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工作摆到更加紧迫的位置,我们编纂开发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与当代大学生现实思想相匹配的形成多样的专用教材,真正让这些经典成为大学生“学以成人”的源源不断的丰富养分。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师资。如何把有意义的事讲的有意思,需要培养一支从事这项工作的强大师资队伍同心用情用力作伪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工作,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一齐发力,从氛围营造、学科规划、职业激励和经典品鉴多措并举,打造一校一品牌一网红,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加入学生心、学生脑成为大家爱听、爱学、爱行的网红课程。
三是加强内外联动,注重实践养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用“知行合一”的功夫,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仁义道德、人文情怀和向上向善人生修养滋润大学生的人生旅途。更加注重在平常中养育健康心性,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砺意志。在人际关系学业进步志愿奉献等实践中磨砺意志,在人际关系、学业进步志愿等实践中提升品质,提升心力。建立学生校外实践模型,优化学生暑期就业实践,特别是扶贫支教志愿服务的跟踪指导,信息反馈和典型培树的流程,和毕业生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段的人生发展轨迹跟踪研究分析,探索形成一套成熟的校内外联动的“知行合一”培育社会主义新时代合格接班人的教育模式。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一套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工作机制。尤其是迫切的建立和组织实施工作机制,目标任务考核机制,探索实践共育机制,成果业绩评价机制,不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和道德建设的有效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传习录》,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 年版。
[2] 查少刚,杜孝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四重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5 年第11 期。
[3] 陈进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高校德育》2016 年第2 期。
作者简介:
董颖超(1997.12—),汉族,浙江宁波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二作:龙升芳(1973.2—),汉族,浙江绍兴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
2019年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人文社科类《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当担精神教育培养的现实意义》
關键词:知行合一;思想教育;思考
“知行合一”思想是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知行合一”思想中包含的“知行本体”“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知之真笃即是行,行之明察即是知”“未有行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为学”等哲学思想,与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他勉励大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他谆谆告诫广大青年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使命。唯有认清使命、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形成
王阳明先生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书香之家,祖父王伦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乐施好教,名闻乡里;其父王华勤奋刻苦、为人耿直、德识兼备,是成化十七年(阳明十岁)时的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尚书。阳明生活的这一家庭背景,对其少年与青年时代的品性素质与学术涵养有重大影响。扣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他聪慧好学、天真独秀,心中埋下了向善向圣的种子,如《年谱》记载:12岁的王阳明在北京开始进入私塾读书,“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表明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要学做“圣人”,懵懂少年从此立下了人生宏志,成为他人生克服种种艰难的内在动力。
阳明先生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正是体现了他的价值追求和心理历程,为求圣求贤,他按照朱子的方法,穷格竹子,以求“格物致知”的境界,终以失败告终。但也由此萌出了他对“朱熹学说”这一权威的怀疑。他立志成圣人的目标始终不渝。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35岁,面对朝廷黑暗、史臣蒙难,宦官当权、民愤四起的情况,阳明耿直上书、仗义直言,却被廷杖四十,蒙冤下狱。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出狱后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处在人生低谷,面临生死考验的阳明,已然自觉地切入了一种圣人的心态。以圣人的心态关照自己的生活与自己所处的世界,体验生命的真谛,终究内心崇高的志向。他突破了自我,实现了生命境界的升华,迸发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惊世哲理,进而有了对“格物致知”的领悟,和生命实践的深切体会。并将此提炼为“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知”“行”的相互涵容、不可分离。“知行合一”思想由此成为阳明一生学问的核心内容之一。
知行合一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大量有益的思想资源。将其充分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激活其生命力,提升其影响力,发挥其感召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知行合一”存在问题剖析
一是不知不行,就是既不知也不行。这类学生我们暂且称之为“睡眠中的学生”。从成长轨迹来看,这类学生的成长轨迹一般比较宽松,放任成长,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又相对较弱,志向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在精神层面上无所追求,学习无目的性,得过且过,混日子为主,如果从哲学的境界层面分,属于放任层级,在学校期间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是顺着本性做事,说白了是“糊里糊涂”过日子,他们完全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不明白学习对他们有什么意义,所以这类学生可以说是没有自觉性的人,是没有“主体”意识存在的,浑浑噩噩。
二是有知不行,就是说知行不合一的一类。这类学生我们暂且称之为“空喊口号的学生”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类学生喜欢在人群中表现自己,吸引眼球,他从外面呈现的面貌看,拗于学习,聪明伶俐,眼界宽广、善于交际。但从内心而言,专注功利,特别是需要他实实在在地做出来时,总是难以付出实际行动,其根本原因是人生的方向不明确。利己和私欲难以去除,看似“优秀”,一到关键时刻便“原形毕露”,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纠正,会给人生的发展和事业进步埋下隐患。
三是不知且行,就是说“匹夫之勇”的一类,同是知行不能合一的情形。是盲行,危害同样很大。从现实表现来看,不务正业、不求知识,不屑精业,总想着凭一股子热情去做事,心里想着挺美的,干事的热情也挺高。旁人眼中还会冠以“实干家”等赞语,但缺少干事的本领往往难于干成事,更多时候成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四是虽知硬行。确切地讲是“虽知不能行而硬行”,这样的情形尽存在于极少部分人,但其起到的“示范”效应还是很强的,是实实在在地“负面清单”,虽知不能行而硬行的学生,缺少的是对制度、规矩的敬畏心,有的是挑战底线的“个人英雄”主义,是真正的无知和愚昧,对个人和事业都有极大危害。
三、“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和深化。“知行合一”思想对当前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一是加强科研攻克,研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用教材。知行合一内容极为丰富,思想宝库深邃艰涩,学懂弄通不易,理解悟透更难,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基因提炼,把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工作摆到更加紧迫的位置,我们编纂开发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与当代大学生现实思想相匹配的形成多样的专用教材,真正让这些经典成为大学生“学以成人”的源源不断的丰富养分。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师资。如何把有意义的事讲的有意思,需要培养一支从事这项工作的强大师资队伍同心用情用力作伪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工作,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一齐发力,从氛围营造、学科规划、职业激励和经典品鉴多措并举,打造一校一品牌一网红,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加入学生心、学生脑成为大家爱听、爱学、爱行的网红课程。
三是加强内外联动,注重实践养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用“知行合一”的功夫,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仁义道德、人文情怀和向上向善人生修养滋润大学生的人生旅途。更加注重在平常中养育健康心性,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砺意志。在人际关系学业进步志愿奉献等实践中磨砺意志,在人际关系、学业进步志愿等实践中提升品质,提升心力。建立学生校外实践模型,优化学生暑期就业实践,特别是扶贫支教志愿服务的跟踪指导,信息反馈和典型培树的流程,和毕业生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段的人生发展轨迹跟踪研究分析,探索形成一套成熟的校内外联动的“知行合一”培育社会主义新时代合格接班人的教育模式。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一套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工作机制。尤其是迫切的建立和组织实施工作机制,目标任务考核机制,探索实践共育机制,成果业绩评价机制,不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和道德建设的有效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传习录》,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 年版。
[2] 查少刚,杜孝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四重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5 年第11 期。
[3] 陈进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高校德育》2016 年第2 期。
作者简介:
董颖超(1997.12—),汉族,浙江宁波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二作:龙升芳(1973.2—),汉族,浙江绍兴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
2019年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人文社科类《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当担精神教育培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