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国际化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而传统不进行成本核算的资源分配方法凸现不足。高校试行成本核算,引入市场化计价方法,指导预算分配,有利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高校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教育成本
高校肩负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国际化,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逐渐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具有自我发展及自我约束运行机制的法人实体。应用企业经营理念,重视竞争策略的选择与实施,解决其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 一方面广开收入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另一方面,试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求得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一、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
1.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传统的高校会计核算不计算教育成本,高校校内各单位、各部门都无偿占用办学资源,各单位、各部门依靠学校对其增加投入,而不认真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资金的使用效益未达到最大化,存在教育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等现象。如: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存在水电浪费情况;在公房管理方面,存在争占公有房屋却又闲置不用的现象,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公有房屋继续无偿占用现象;在专项经费(“985”工程、“211”工程、学科建设等)投入上,存在仪器设备重购轻管、部分闲置,甚至购买相当长一段时间后都未使用的情况。
2.在学院及专业建设投入上,可比性差、缺乏长远规划
传统的高校财务预算分配表、校内执行财务报表,未涉及分专业、分类别的标准成本的计算,未形成标准成本投入报表,无法从三年、五年等长期考虑对院系投入,对各专业的资源投入没有可比性,不利于学校对各专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进行投入效益分析,也不利于各高校之间相互沟通、学习与借鉴。
3.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对投入的资源未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高校的仪器设备购置中,有为某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而投入专业化的仪器设备的情况;有各学院重复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情况;有部分实验室购置后低效使用,甚至未进行开放共享的情况;有仪器设备为学院及教授带来经济效益,而学校投入的成本未进行回收的情况;有学校极其丰富的房屋、仪器设备等资源未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考核,未进行资源良性循环利用,以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
因此,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传统财务报表无法反映高校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明显地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足。
二、成本核算内容的分类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性投资,其产品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关注教育成本和产品质量。科学的成本核算,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虽然可将高等教育产出视为特殊的产品,但是高校与企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非营利性的独立法人,因此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不能沿用企业生产部门核算成本的方法,必须建立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体系。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首先要进行科学的成本分类。为全面测算人才培养成本,科学指导各学院资源的分配,本文将高校生均教育成本分为:生均校级管理成本和生均学院投入成本。学院投入成本划分为七大类,即人力资源成本、日常耗用成本、房屋占用成本、仪器设备成本、发展专项成本、学生奖助困补成本及隐性成本。
(1)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与培养对象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人员支出,主要包括:授课教师的工资课酬,与教学相关的行政、教辅、实验室人员工资支出,包括社会保险、提取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等。
(2)日常消耗成本,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部门因教学活动而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包括:学生直接消耗、教学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水电费及水电零星维修支出、其他支出等。学生直接消耗包含生产实习费、研究生业务费、学生活动费、实习材料等。
(3)房屋使用成本。房屋使用成本是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学生、教师、教学实验人员使用房屋及实验室占用公房而发生的成本。其数额大小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①学生(上课)用房面积、专职教学人员办公室面积、教研室面积、教学实验用房面积;②房屋建筑成本、折旧、房屋日常维修次数、耗用维修材料数量、房屋大型修缮支出。
(4)仪器设备使用成本。仪器设备使用成本是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学生、教师、教学实验人员因使用教学仪器设备而发生的成本。其数额大小取决于以下仪器设备情况:①仪器设备购置成本、折旧、修理维护支出;②仪器设备水电耗用。
(5)发展项目投入成本。该成本是指高校为了提高其综合实力,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专项投入。发展项目投入成本涉及以下方面:①SIT项目、研究生创新工程;②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学评估、学科竞赛;③人才引进、教职工进修及培训;④学科建设、“985”工程、“211”工程、修购专项。
(6)学生奖助困补成本。很多学者提出,学生的奖助困补属于收入的再分配,属于收费的返还,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我们认为,为了全面反映学院的各种支出情况,使其具有可比性,应该将其纳入成本。
(7)隐性成本。主要是离退休教职工的离退休费。因高校等事业单位暂未实施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制度,虽然离退休人员支出与高校日常的教学活动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人员在离退休前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其离退休费应视为高校为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而发生的教育成本,所以将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工资、津贴等支出归为此类成本。
三、试行教育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
高校以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加强成本管理,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学校办学效率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推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度重视,成立高校成本核算工作小组,各部门协调和配合,全力推进成本核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耗费各种资源,涉及各个部门的不同工作。例如:教务处要制定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教务安排;研究生院要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课程安排;学院安排教师给学生授课;人力资源处涉及教师课酬核定;学生使用仪器设备、教室房屋资源和学校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后勤处工作相关等。这些工作实际上就是高校资源的消耗过程,也就是成本的产生过程。从财务的角度看,成本本质上是“投入的耗费”,各个部门和环节都在“耗费”(必要的不必要的,低效的高效的);而各种成本的统计和优化需要学校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位参与者都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提升学校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2)引入市场化的计价方法,分类定价、逐步推进。价格是成本计量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的各类资源大都没有引入价格机制,譬如学校行政办公用房、教学用房、实验室用房等,而公房占用的成本核算,是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缺少清楚透明的价格标准,成本核算工作的推进面临较大困难。对于公房使用价格,我们建议可参照公允价值或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的可以考虑采用评估价格,来模拟制定学校各类用房的使用价格标准,实际上除房屋外,其他类别的资产(如无形资产)亦应建立相应的价格机制。而引入市场化计价方法的总原则是:分类定价,逐步推进。
(3)在标准成本的核定过程中,我们认为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工作,进行标准成本的测算,形成年初预算分配标准成本报表。各学院机关的分工协作如下:发展规划部门组织与协调各部门共同开展成本测算,拟定学校发展目标规划;教务处拟定并分析各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排课情况,计算本科生教学工作量;研究生院拟定并分析各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排课情况,计算标准研究生教学工作量;人力资源处拟定教师的完成人才培养需要开支的人力资源成本,模拟进行社会养老保险统缴费;资产管理部门提供各学院仪器设备购买价格、使用年限、日常消耗及维护大修理耗费等情况;公房管理部门提供公房的基建成本、使用年限、日常消耗及维护大修理耗费等情况;学生管理部门提供学生奖助补情况。
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处于探索阶段,会面临许多阻力,应通过逐步完善,建立教育资源科学分配的长效机制,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实现高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 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邓琚莲,胡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3(1).
[4]崔邦焱.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尤谊,谢娟,张贺章.高校教育成本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59).
[6] 王同孝.大学生培养成本[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7] 余岫澂,刘翼,张天有,朱家位,官忠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本核算的意义及体系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
[8] 郑玲.高等学校管理成本探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9] W.Schultz. The Economic Value of E- ducation[M].New York:Columbia Un- iversity Press,1963.
[10] John Vaizey. The Cost of Education[M].London: Allen and Unwin,1958.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教育成本
高校肩负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国际化,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逐渐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具有自我发展及自我约束运行机制的法人实体。应用企业经营理念,重视竞争策略的选择与实施,解决其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 一方面广开收入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另一方面,试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求得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一、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
1.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传统的高校会计核算不计算教育成本,高校校内各单位、各部门都无偿占用办学资源,各单位、各部门依靠学校对其增加投入,而不认真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资金的使用效益未达到最大化,存在教育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等现象。如: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存在水电浪费情况;在公房管理方面,存在争占公有房屋却又闲置不用的现象,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公有房屋继续无偿占用现象;在专项经费(“985”工程、“211”工程、学科建设等)投入上,存在仪器设备重购轻管、部分闲置,甚至购买相当长一段时间后都未使用的情况。
2.在学院及专业建设投入上,可比性差、缺乏长远规划
传统的高校财务预算分配表、校内执行财务报表,未涉及分专业、分类别的标准成本的计算,未形成标准成本投入报表,无法从三年、五年等长期考虑对院系投入,对各专业的资源投入没有可比性,不利于学校对各专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进行投入效益分析,也不利于各高校之间相互沟通、学习与借鉴。
3.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对投入的资源未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高校的仪器设备购置中,有为某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而投入专业化的仪器设备的情况;有各学院重复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情况;有部分实验室购置后低效使用,甚至未进行开放共享的情况;有仪器设备为学院及教授带来经济效益,而学校投入的成本未进行回收的情况;有学校极其丰富的房屋、仪器设备等资源未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考核,未进行资源良性循环利用,以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
因此,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传统财务报表无法反映高校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明显地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足。
二、成本核算内容的分类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性投资,其产品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关注教育成本和产品质量。科学的成本核算,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虽然可将高等教育产出视为特殊的产品,但是高校与企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非营利性的独立法人,因此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不能沿用企业生产部门核算成本的方法,必须建立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体系。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首先要进行科学的成本分类。为全面测算人才培养成本,科学指导各学院资源的分配,本文将高校生均教育成本分为:生均校级管理成本和生均学院投入成本。学院投入成本划分为七大类,即人力资源成本、日常耗用成本、房屋占用成本、仪器设备成本、发展专项成本、学生奖助困补成本及隐性成本。
(1)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与培养对象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人员支出,主要包括:授课教师的工资课酬,与教学相关的行政、教辅、实验室人员工资支出,包括社会保险、提取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等。
(2)日常消耗成本,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部门因教学活动而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包括:学生直接消耗、教学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水电费及水电零星维修支出、其他支出等。学生直接消耗包含生产实习费、研究生业务费、学生活动费、实习材料等。
(3)房屋使用成本。房屋使用成本是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学生、教师、教学实验人员使用房屋及实验室占用公房而发生的成本。其数额大小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①学生(上课)用房面积、专职教学人员办公室面积、教研室面积、教学实验用房面积;②房屋建筑成本、折旧、房屋日常维修次数、耗用维修材料数量、房屋大型修缮支出。
(4)仪器设备使用成本。仪器设备使用成本是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学生、教师、教学实验人员因使用教学仪器设备而发生的成本。其数额大小取决于以下仪器设备情况:①仪器设备购置成本、折旧、修理维护支出;②仪器设备水电耗用。
(5)发展项目投入成本。该成本是指高校为了提高其综合实力,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专项投入。发展项目投入成本涉及以下方面:①SIT项目、研究生创新工程;②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学评估、学科竞赛;③人才引进、教职工进修及培训;④学科建设、“985”工程、“211”工程、修购专项。
(6)学生奖助困补成本。很多学者提出,学生的奖助困补属于收入的再分配,属于收费的返还,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我们认为,为了全面反映学院的各种支出情况,使其具有可比性,应该将其纳入成本。
(7)隐性成本。主要是离退休教职工的离退休费。因高校等事业单位暂未实施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制度,虽然离退休人员支出与高校日常的教学活动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人员在离退休前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其离退休费应视为高校为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而发生的教育成本,所以将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工资、津贴等支出归为此类成本。
三、试行教育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
高校以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加强成本管理,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学校办学效率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推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度重视,成立高校成本核算工作小组,各部门协调和配合,全力推进成本核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耗费各种资源,涉及各个部门的不同工作。例如:教务处要制定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教务安排;研究生院要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课程安排;学院安排教师给学生授课;人力资源处涉及教师课酬核定;学生使用仪器设备、教室房屋资源和学校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后勤处工作相关等。这些工作实际上就是高校资源的消耗过程,也就是成本的产生过程。从财务的角度看,成本本质上是“投入的耗费”,各个部门和环节都在“耗费”(必要的不必要的,低效的高效的);而各种成本的统计和优化需要学校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位参与者都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提升学校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2)引入市场化的计价方法,分类定价、逐步推进。价格是成本计量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的各类资源大都没有引入价格机制,譬如学校行政办公用房、教学用房、实验室用房等,而公房占用的成本核算,是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缺少清楚透明的价格标准,成本核算工作的推进面临较大困难。对于公房使用价格,我们建议可参照公允价值或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的可以考虑采用评估价格,来模拟制定学校各类用房的使用价格标准,实际上除房屋外,其他类别的资产(如无形资产)亦应建立相应的价格机制。而引入市场化计价方法的总原则是:分类定价,逐步推进。
(3)在标准成本的核定过程中,我们认为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工作,进行标准成本的测算,形成年初预算分配标准成本报表。各学院机关的分工协作如下:发展规划部门组织与协调各部门共同开展成本测算,拟定学校发展目标规划;教务处拟定并分析各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排课情况,计算本科生教学工作量;研究生院拟定并分析各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排课情况,计算标准研究生教学工作量;人力资源处拟定教师的完成人才培养需要开支的人力资源成本,模拟进行社会养老保险统缴费;资产管理部门提供各学院仪器设备购买价格、使用年限、日常消耗及维护大修理耗费等情况;公房管理部门提供公房的基建成本、使用年限、日常消耗及维护大修理耗费等情况;学生管理部门提供学生奖助补情况。
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处于探索阶段,会面临许多阻力,应通过逐步完善,建立教育资源科学分配的长效机制,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实现高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 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邓琚莲,胡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3(1).
[4]崔邦焱.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尤谊,谢娟,张贺章.高校教育成本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59).
[6] 王同孝.大学生培养成本[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7] 余岫澂,刘翼,张天有,朱家位,官忠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本核算的意义及体系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
[8] 郑玲.高等学校管理成本探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9] W.Schultz. The Economic Value of E- ducation[M].New York:Columbia Un- iversity Press,1963.
[10] John Vaizey. The Cost of Education[M].London: Allen and Unwin,1958.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