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野草》的解读,之所以至今还没有出现无可辩驳的解读方法,之所以从作者写出来直到8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像斯芬克斯之谜一样,我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鲁迅自己对章衣萍说的“我的哲学都包括在我的《野草》里面”{1},鲁迅研究史也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有新的变化,当然其中不乏曲解和狭解,这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对于这样一位思想巨人,要真正想从他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中有所启发并不容易。孙玉石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三点概括:“关于韧性战斗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以及“向麻木复仇的哲学”。{2}这是他从《野草》中所提炼出来的理论归纳,但同时他也强调不可将鲁迅的生命哲学理论体系化,因为“散文诗《野草》仍然是艺术想象的表述,而不是用形象传达的哲学教义”{3}。这就将我们引入了《野草》难懂的第二个原因,“艺术想象”是象征艺术的一种重要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象征艺术在中国作个简单的了解,文学史上对象征诗的描述是这样的: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篷子、胡也频等,都是有影响的象征诗人。象征诗强调“纯诗化”,强调它的“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追求里面的“陌生化”,是将东西方(东方唐诗宋词,西方以瓦雷里、魏尔伦象征主义诗学)“沟通”在一起而随着“五四”浪潮在中国新诗革命上崛起的一座艺术高峰。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先驱者,鲁迅先生早在1919年发表的散文诗《自言自语》里便已经不露痕迹地运用了象征艺术。我们都知道《自言自语》是《野草》的模本,到了《野草》,鲁迅先生更是将他在翻译《苦闷的象征》中的领悟以及自觉接受波德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表现在他的诗歌上。孙玉石先生发现“《野草》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章是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表现的”{4}。因此,要读懂《野草》,我们必须要关注里面的象征艺术运用,既看懂它写的事物本身,又读懂超出这个事物的更广泛更普遍的意义。接下来我就举出几个例子来试图阐释《野草》中对于象征艺术的应用。
一是《这样的战士》里面的“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还有“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5}。这里边的“无物之阵”即是象征着这么一种情况,你要做一件事情,但却摸不着,抓不住,无从和它对垒交战,但你终是失败者,什么事也办不成,即民间所说的“鬼打墙”。联系整部《野草》中笼罩的那种阴暗、压抑的氛围,以及鲁迅当时的周遭环境,新青年团体散掉了,他成了一个“在沙漠中走来走去”{6}的孤独者,他看过那么多失败,但他看不清失败的原因,找不到打败自己打败整个革命阵营的敌人在哪里。他说过最可怖的是“背后的敌人”与“身边的敌人”,就是因为他们往往加害于你不加防备的时候并且你无从反击。这就是“无物之阵”。鲁迅先生可以说是深受这“无物之阵”的折磨而身心交瘁,在50多岁的年龄就过早地逝世。
再举一个例子,《过客》中的过客拒绝小女孩送给他的“布片”以及《腊叶》中的保存病叶,两者都是鲁迅对被布施的坚强反抗。爱的温情固然可贵,但是牵挂与被牵挂都会阻止一个人的前进的脚步,尤其是身为改革者的鲁迅,因为这会让改革者的思想与行动失去自由,因此鲁迅在遗书中也劝亲人要“忘掉他,过自己的生活”{7},而且他还“祝愿她的灭亡”,后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8}以及所谓“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9}。
作者在题词的第一句话同样也没忘记象征。“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10}。作为题词,就如序言一样,读者一般对它寄托着能对以后文章的解读有所帮助的希望。鲁迅先生却对我们“沉默”,但张闳先生在《无声的声音》里提到“沉默者是孤独的”{11},大胆沉默者的孤独同时又意味着他有可能更加充分地甚至是绝对地拥有自身的本质。鲁迅的“沉默”是“轰然震耳”的,是因为这“沉默”本身拥有的本质,关于他的生命哲学,在彷徨中在无物之阵中拒绝布施对麻木的国民投以最尖刻的嘲笑和批判,勇猛地向着虚无与黑暗的前面走去,反抗绝望。
对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的把握,是我们读懂《野草》,更接近鲁迅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关于鲁迅的生命哲学,他思考了一辈子,而且并非一直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的文章便是现实的而又不仅仅是现实的,这就非要求我们对他当时所生存的周遭环境以及他的思想变化作整体的关照不能达到。
注 释
{1}《章衣萍集:随笔三种及其他》 《古庙杂谈》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年版 第93页
{2}{3}{4}《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孙玉石 《鲁迅研究月刊》 2005年第6期
{5}《鲁迅散文诗歌全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第459页
{6}《鲁迅全集四——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456页
{7}《鲁迅全集六 且介亭杂文集末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612页
{8}《鲁迅散文诗歌全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第437页
{9}《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第二十四封 鲁迅 景宋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第61页
{10}《鲁迅散文诗歌全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第406页
{11}《声音的诗学》 张闳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第24页
一是《这样的战士》里面的“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还有“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5}。这里边的“无物之阵”即是象征着这么一种情况,你要做一件事情,但却摸不着,抓不住,无从和它对垒交战,但你终是失败者,什么事也办不成,即民间所说的“鬼打墙”。联系整部《野草》中笼罩的那种阴暗、压抑的氛围,以及鲁迅当时的周遭环境,新青年团体散掉了,他成了一个“在沙漠中走来走去”{6}的孤独者,他看过那么多失败,但他看不清失败的原因,找不到打败自己打败整个革命阵营的敌人在哪里。他说过最可怖的是“背后的敌人”与“身边的敌人”,就是因为他们往往加害于你不加防备的时候并且你无从反击。这就是“无物之阵”。鲁迅先生可以说是深受这“无物之阵”的折磨而身心交瘁,在50多岁的年龄就过早地逝世。
再举一个例子,《过客》中的过客拒绝小女孩送给他的“布片”以及《腊叶》中的保存病叶,两者都是鲁迅对被布施的坚强反抗。爱的温情固然可贵,但是牵挂与被牵挂都会阻止一个人的前进的脚步,尤其是身为改革者的鲁迅,因为这会让改革者的思想与行动失去自由,因此鲁迅在遗书中也劝亲人要“忘掉他,过自己的生活”{7},而且他还“祝愿她的灭亡”,后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8}以及所谓“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9}。
作者在题词的第一句话同样也没忘记象征。“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10}。作为题词,就如序言一样,读者一般对它寄托着能对以后文章的解读有所帮助的希望。鲁迅先生却对我们“沉默”,但张闳先生在《无声的声音》里提到“沉默者是孤独的”{11},大胆沉默者的孤独同时又意味着他有可能更加充分地甚至是绝对地拥有自身的本质。鲁迅的“沉默”是“轰然震耳”的,是因为这“沉默”本身拥有的本质,关于他的生命哲学,在彷徨中在无物之阵中拒绝布施对麻木的国民投以最尖刻的嘲笑和批判,勇猛地向着虚无与黑暗的前面走去,反抗绝望。
对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的把握,是我们读懂《野草》,更接近鲁迅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关于鲁迅的生命哲学,他思考了一辈子,而且并非一直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的文章便是现实的而又不仅仅是现实的,这就非要求我们对他当时所生存的周遭环境以及他的思想变化作整体的关照不能达到。
注 释
{1}《章衣萍集:随笔三种及其他》 《古庙杂谈》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年版 第93页
{2}{3}{4}《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孙玉石 《鲁迅研究月刊》 2005年第6期
{5}《鲁迅散文诗歌全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第459页
{6}《鲁迅全集四——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456页
{7}《鲁迅全集六 且介亭杂文集末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612页
{8}《鲁迅散文诗歌全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第437页
{9}《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第二十四封 鲁迅 景宋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第61页
{10}《鲁迅散文诗歌全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第406页
{11}《声音的诗学》 张闳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