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百年:精神与使命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襄复旦百年盛典,一起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一世纪一大庆典,亦不易逢之数也。”百年历程,实属不易。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奋斗不懈。回眸来路,我们感慨万千。
  公元1905年,复旦诞生在长江入海口一所破落的庭院里。它是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8间讲堂,160名学生,这就是它的起点。
  就在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血腥厮杀,中华民族的主权和尊严遭到空前的践踏与凌辱。
  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开创了科学新纪元,而我国的新学才刚刚起步,与世界的距离非常遥远。
  这一年,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宣告废除,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从此开始了新旧分野。
  复旦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我们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端。初生的复旦是弱小的,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从吴淞辗转徐家汇的居无定所到最终落址江湾,从上海到江西漂泊迁徙再到重庆的艰难复校,复旦历经危难,甚至几度陷入解体的困境。但先贤们筚路蓝缕,师生一德,坚韧不拔,终究屹立东南,使复旦发展成为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
  新中国的成立使复旦得以迅速崛起。复旦把握住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带来一次次大发展。院校调整,名师云集,团结合作,向科学进军,学校实力倍增。改革开放,复旦大踏步走向世界,学习交流,拓展视野。新世纪初,复旦和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成新的复旦,交叉融合,快速发展,开始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伟大历程。
  复旦是一所海边的大学。地处上海,是复旦与生俱来的优势。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今天,上海正在成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大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复旦因上海而卓越,上海因复旦而骄傲。
  一百年的风雨历程表明,一所大学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危亡则大学艰难,国运昌盛则大学兴旺。无论是挫折劫难,还是成功荣耀,复旦在与民族共命运的征途上,丰富了近代大学担负民族兴亡的精神内涵,并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精神传统。这一精神传统,是复旦经受百年风雨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新的百年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复旦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由世代复旦人的奋斗所铸就,将随着时代的脚步而拓新。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
  爱国奉献的传统。秉承创校先贤的爱国传统,复旦培植了“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品质。“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在上海,复旦最先敲响了“五四”的钟声。在抗击外敌侵略的烽火中,成百上千的复旦儿女投笔从戎,奋战沙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一批又一批的复旦学子和上医儿女又毅然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从南下服务团到支教支医、援藏援疆援滇,在每一个历史年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处都有复旦人、上医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身影。
  学术独立的理念。这一理念肇始于爱国师生对教会干预教育的抗争,形成于推进民族觉醒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实践。建校20周年之际诞生的校歌写道:“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在复旦人的心中,思想自由是学术独立的前提,学术独立是探求科学真理的保证,学术不应受到功利的驱使和权力的羁绊。从复旦心理-生理学科的创设,到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派在复旦得到保护和发展,等等,都清晰地印证了:营造一种鼓励独立思索和自由探究的氛围,有利于对真知和真理的追求,有利于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海纳百川的胸怀。复旦自创立伊始就从海内外广延名师,造就了文化交融、思想激荡、各种学派竞显风流的生动局面。最近五十多年中,学校曾经历两次重大的调整、合并。每一次,新老复旦人都以宽广的胸怀顺利地实现了融合,形成学科综合的优势,促进教学科研跨越式地向前进展。在复旦,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交流、碰撞,不同的学术流派可以找到生长的空间。这正是复旦为各方才俊和无数学子热切向往的重要原因。
  追求卓越的理想。“创办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学”,是复旦先贤的夙愿。建校的最初四十多年里,有26位复旦毕业生成为大学校长。一百年来,复旦有120多位毕业生和教师成为院士。复旦人从未停止过追求卓越的脚步,不断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也不断集养着勇攀高峰、问鼎世界的气质和信念。
  百年基业,来之不易。一切财富对于后人,向来不仅是赠予,而且也是使命。复旦正站在世纪的门槛上,这既是第一个百年的终点,也是第二个百年的起点。
  今天的复旦,正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阶段,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之中。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种种张力,又呈现出种种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应当重视的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得创新成为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人们在尽享物质昌明的同时,也渴望精神的丰赡。相应地,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大学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不仅要对民族振兴作出贡献,而且要承担起为人类共同幸福而奋斗的责任。
  如何回答新时代提出的课题,复旦精神给予我们的积极提示有二,其一是:大学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其二是:践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大学成为创新基地的重要理念。
  基于上述理解,我想来谈一下复旦大学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作为复旦师生正在逐渐形成的一些基本共识,大体有以下三点:
  第一,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够为人类贡献知识、智慧并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重要的是,要使学有所专的人才,同时能够领受现代文明的精神,在道德上具有独立的人格,在思想上具有探索和批判的能力,富于民族关怀与社会责任感,在岗位上能脚踏实地做出富有创新的成就。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全社会都应该改变应试教育的育人方式和理念,否则,就不可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能力无从谈起。复旦有志于倡导素质教育,身体力行,让博学笃志、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年复一年地从复旦的校门走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国家民族的栋梁。
  第二,大学是学术思想孕育、展开的地方,并且通过学术和思想的事业,引领并服务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洪流中,一方面要认识到由此给大学带来的全球的视野、人才的交流、资源的多元配置和办学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大学的学术独立、切问近思、潜心钻研和自由追索的氛围。唯有这样,未来的复旦才能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引擎,才能成为学术的津梁,思想的渊薮,创新的策源。
  第三,大学对于社会的责任,既在于汲取人类共同的知识,同时又要守护和建设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建设并非拒绝创新,并非自我封闭。一切真正的创新必然植根于传统。从民族文化的根基出发,吸收一切优秀文明的养分,让民族文化的精华结出现代文明之果,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大学应有的意涵。
  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75年前,也是在复旦的校庆典礼上,我们的老校长李登辉先生说出了他的一个梦:“比较美国哈佛大学有学生七千多人,复旦相差还很远。但复旦锻炼至五十年一百年后,说不定能突破他们的纪录!”
  老校长的预言变成了事实。今天,正是复旦一百年之期,复旦园里三万学子可以告慰我们的先辈:复旦无愧,梦已成真!
  我们必须承认,复旦仍与世界上一些大学先行者存在短期内无法赶上的距离。
  但是,我们仍有一个梦,一个复旦人共同的梦——
  一百年后,由于医学的进步,或许在座的许多人依然健在,届时你们带着子孙再来参加的,一定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大学之一的复旦大学第二个百年盛典!
  对此不要有任何的怀疑,因为我们相信:
  尽管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我们一定能开创未来!
  谢谢大家。
   (选自2005年10月4日《文汇报》)
  
  [讲演者小传]
  王生洪,上海市人,教授。1965年8月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1981年3月至1982年8月在美国普度大学土木系、机械工程系进修,1982年8月至1983年2月在美国亚里桑拿大学航空机械系进修,1983年2月至1983年6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天文系合作研究。1995年起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98年12月至今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先后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全南大学名誉博士,和“上海市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奖”等荣誉。
其他文献
一首诗是一个宇宙,一首诗是一片风景,一首诗是一种形式,一首诗是一座宝藏。斯德曼(Stedman)说:“诗是一种富有韵律而且充满想象的语言,它表现着人类灵魂的创造、趣味、思想、情感与洞察。”我们要欣赏新诗,首先必须了解新诗的含义和特质。新诗相对于旧诗,就如同现代相对于传统,所以新诗也叫现代诗,是现代人用现代的语言,表现现代人的情感、思想、生活的诗。一切文学的发展,都像长江的后浪推动前浪,所谓“江山代
期刊
他,“四肢健全,最终却沦为乞丐,就是因为人们的同情吗?就是因为给他的那几十元钱吗?换作你,会因此而去做一名乞丐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因此说,同情无罪,同情非无情。  他,住在一个连电灯也没有的山区,穿着“那件烂得不能再烂的棉袄”,背着“那个似乎已绝迹几个世纪的破麻袋”——他的生活是何等的窘迫啊!  饿了,他会拿起别人扔掉的饭菜吃,而过着幸福生活的你,即使再饿,会吃吗?不会!困了,他会枕着麻袋,躺在地
期刊
王文献的短篇小说《出租车司机》写了一个温馨的故事,故事在心与心的交流越来越困难的今天让人读后口舌生香, 备感温馨——多么善解人意的“出租车司机”呀! 通观全文可以发现, 这个美丽的故事是由一场误会引出的, 直到最后“出租车司机”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时, 误会才得以消除, 结果却出人意料的圆满。其实, 小说对“出租车司机”并非出租车司机的情况设置了多处伏笔, 作了多处暗示:  一是黄昏傍晚埋伏笔。因为
期刊
《蚂蚁、面包和我》是一则带有寓言色彩的作品。作者通过蚂蚁的命运来隐喻人类的命运, 把人生中的悲剧意识阐述得淋漓尽致。  作者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叙述蚂蚁拖面包屑的过程和结局。对蚂蚁来说, 面包屑是它们的生命必需品, 因此, 它们发现面包屑后便集体出动, 竭力欲将面包屑扛回家去。但窗纱挡住了它们的去路, 任凭它们怎样努力, 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至此, 蚂蚁世界里的故事好象可以结束了, 但作者笔锋
期刊
如果你骑在时代的骏马上感到头晕目眩或焦躁不安, 我劝你跳下马来看一看这一篇《柔软》。朱以撒对生活的那种领悟是“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的当代芸芸众生所无法体会到的。或许他的文章中多少还有几分禅意, 但绝没有丝毫消极隐逸的情怀。神色疲惫、焦灼不安几乎是当代一些勇往直前者的共同形象, 而且也是一直以来人们所肯定的一种姿态。可无数的损失甚至生命的白白流逝已经让人困惑。活着即使是为了奋斗, 然而也还有一个价
期刊
初见题目, 只觉平常, 料定其内容无非是赞颂父爱如山之类。果不其然, “他”身心俱冷, 向老僧求助, 老僧以三问重新唤起了“他”对父爱的感知。这些内容, 虽表述形式新颖, 但均在意料之中。按常理, 接下来应写“他”就此幡然悔悟, 重新感受父爱, 重扬生活风帆。可是, 作者笔锋却陡然一转, 用老僧的一问和“他”的一悟, 逼出这样一个主题: 父母的爱, 虽至真至深, 而我们往往会漠视它, 甚至感觉不到
期刊
幽默本出于智慧, 智慧潜藏于幽默, 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这在白秦的《美国蟑螂》中得到了形象而具体的表现。作者通过人与蟑螂之间风趣幽默的“斗法”故事, 表现出了对人性的懒惰和停滞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形散而神不散, 是本文创作的一大特点。作者从蟑螂联想到老鼠, 从台湾联想到美国, 又从蟑螂联想到人类, 表面上来看好像漫无边际, 实际上它们之间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即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期刊
喜欢翻阅期刊的读者, 对于张丽钧这个名字, 我想大概都不会陌生。在张丽钧那一篇篇渗透着纯洁、温馨和率直的美文里, 既有着她对心灵审视发现后的惊心和春雨润物的慧心, 也有她作为一个燕赵女子所富有的细腻而旷远的爱心。展读这些清澈跌宕的文字, 我们能真切感触到她生命里的根须和枝叶,并在这种掩不住的芬芳本质中迷醉。  《锋利的纸》呈现的是一种伤害。一边是高高在上, 咄咄逼人,一边是一脸无辜, 低声辩解。最
期刊
“有变化的带道具的单一事件, 才是微型小说选材的艺术规范”,在情节中巧妙、成功地设计一个小道具, 不但会增添故事叙述的无限魅力, 也会引导读者的阅读, 使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峰回路转, 渐入佳境。无疑, 《意外》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作者在篇中巧妙设计了两个小道具: “背包”和“剪报”。它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就是泄密—— 将作者隐藏起来的秘密一一透露给读者, 引导读者曲径通幽般地寻找文字表面下的深层意
期刊
蒋捷在《一剪梅》中写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虽然整首词写的是久居他乡的游子之愁,但单看这两句,反给人一种气定神闲之感。仿佛在时间的洪荒里只是个旁观者,滚滚红尘中的一切悲欢离合都与自己无关一般。然而能做到如此超脱的毕竟只有一小部分人,大多数人都只能在辛苦奔忙中怅然若失。最后到头来,真正能做到气定神闲的,也只是这两句词罢了。  因为无法超脱,所以钟爱回忆,回忆那些自己经历过或没经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