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入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不仅为思想品德教师提供了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情感的丰富和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学手段来看,它有别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把抽象的思想品德理论变成生动、有趣的图文、影像、声音素材,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活动,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给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随之而来的泥沙俱下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存在误区
在今天,各地的公开课、示范课没有哪位教师不使用多媒体的,离开了多媒体似乎就不会成功。教师们学电脑、用电脑备课、上课已是蔚然成风。但事物往往有它的两面性,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也不例外。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髦热闹的背后不少问题也突显出来。
1.僵化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全部输入电脑,上课只需按按鼠标,课件就会按“顺序”播放下去。有些教师为图省事甚至把问题的标准答案也制作成课件,上一张问题下一张答案。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便全部固定,教师总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其实,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动态的,是变化的。曾记得听一位教师使用多媒体上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想播放视频《开国大典》,但是意外发生了,无论怎么按,视频就是打不开。开课的教师汗都急出来了,最后只好用语言向学生描述了《开国大典》。由此打乱了教学的节奏,拖延了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这种使用多媒体教学上的“流水课”,使教学过程僵化,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会将课上死了,不能达到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效率的效果。
2.冲淡教学效果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影像、动画、声音、电脑特技等把教师的教学设计展示给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但是,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优化的。有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重视视听效果,大量使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我曾经见过一位教师上一堂公开课用了43张幻灯片,其中还有3段视频。教学过程中,一张张眩目的图片令学生应接不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令学生目不暇接。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十分精彩,可学生的注意力都被纷繁复杂的图片和视频所吸引,匆匆忙忙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导致的结果是众多的学生来不及反应,来不及思考,来不及整理笔记。可见这种对资源处理不科学、单纯堆砌资料不加引导,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的是一种极大的限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容易实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还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独尊多媒体,整堂课下来不提到教材,对教材不屑一顾而丢开教材。这样做既浪费了很好的教育资源,也误导学生忽视教材,从而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好,这确实是有些教师想都没想到的。
纠误策略
1.提高技术
教师要克服畏难心理,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课件的制作和计算机的常规操作技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将教学过程变“线性结构”为“网状结构”,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另外,教师还必须向专业的多媒体制作人员多学习,了解常见故障,掌握维修技能,减少尴尬现象。
2.精心设计
多媒体技术再好,也不能滥用。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努力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制作出既生动精美,又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多媒体课件。不是一味地追求视听效果和课堂气氛的热闹,不贪多,学会取舍。坚持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的原则;坚持实用原则。在大力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教材资源也要重视。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用好教材。
我们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要辨证地看待,既看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能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但我们在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要冷静,不能忽略传统的教学规律,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努力寻求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优势,从而推动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
存在误区
在今天,各地的公开课、示范课没有哪位教师不使用多媒体的,离开了多媒体似乎就不会成功。教师们学电脑、用电脑备课、上课已是蔚然成风。但事物往往有它的两面性,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也不例外。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髦热闹的背后不少问题也突显出来。
1.僵化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全部输入电脑,上课只需按按鼠标,课件就会按“顺序”播放下去。有些教师为图省事甚至把问题的标准答案也制作成课件,上一张问题下一张答案。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便全部固定,教师总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其实,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动态的,是变化的。曾记得听一位教师使用多媒体上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想播放视频《开国大典》,但是意外发生了,无论怎么按,视频就是打不开。开课的教师汗都急出来了,最后只好用语言向学生描述了《开国大典》。由此打乱了教学的节奏,拖延了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这种使用多媒体教学上的“流水课”,使教学过程僵化,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会将课上死了,不能达到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效率的效果。
2.冲淡教学效果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影像、动画、声音、电脑特技等把教师的教学设计展示给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但是,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优化的。有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重视视听效果,大量使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我曾经见过一位教师上一堂公开课用了43张幻灯片,其中还有3段视频。教学过程中,一张张眩目的图片令学生应接不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令学生目不暇接。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十分精彩,可学生的注意力都被纷繁复杂的图片和视频所吸引,匆匆忙忙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导致的结果是众多的学生来不及反应,来不及思考,来不及整理笔记。可见这种对资源处理不科学、单纯堆砌资料不加引导,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的是一种极大的限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容易实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还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独尊多媒体,整堂课下来不提到教材,对教材不屑一顾而丢开教材。这样做既浪费了很好的教育资源,也误导学生忽视教材,从而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好,这确实是有些教师想都没想到的。
纠误策略
1.提高技术
教师要克服畏难心理,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课件的制作和计算机的常规操作技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将教学过程变“线性结构”为“网状结构”,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另外,教师还必须向专业的多媒体制作人员多学习,了解常见故障,掌握维修技能,减少尴尬现象。
2.精心设计
多媒体技术再好,也不能滥用。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努力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制作出既生动精美,又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多媒体课件。不是一味地追求视听效果和课堂气氛的热闹,不贪多,学会取舍。坚持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的原则;坚持实用原则。在大力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教材资源也要重视。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用好教材。
我们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要辨证地看待,既看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能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但我们在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要冷静,不能忽略传统的教学规律,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努力寻求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优势,从而推动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