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管齐下”的本意是指画画儿时两管笔同时并用,后来比喻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这同样适用于写游览、参观一类的作文。
我们不妨先看一个例子。这是一位同学写参观水族馆的一个片段。
我们先来到“海龟馆”。只见一只只大海龟正慢吞吞地游着。个个懒洋洋的,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大的一只足有两米长。椭圆形的龟壳上布满了花纹,整个龟壳像是用一块块不规则的水泥片砌成似的。我跟它们打招呼,它们却毫无反应,仍然旁若无人地游着。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海龟叫棱皮龟,是体型最大的一种海龟。它的体长可达两米,体重据说可达800千克。一般的海龟每年产卵一次,它却能产多次,每次产100多枚哩!”
听了导游的介绍,我惊讶地吐了吐舌头,说:“它的繁殖力可真强啊!”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先写了看到的海龟的样子,接着写了导游对“棱皮龟”的介绍。这就叫“双管齐下”。有好多东西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海龟的体重、产卵的数量等),这就需要“问”、需要“听”。“双管齐下”(既写看到的,又写听到的),作文就更具体了,人们读了,对海龟的了解就更多了。
我们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参观,在认真看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倾听——注意听导游的介绍,听旁人的议论,如有不明白的问题,还可以主动向别人提出来。
有一位同学在写《爷爷的花园》时,先写了几种可爱的花卉,接着写了花园北边的十几棵香椿树。
花园北边有十几棵香椿树,树干粗糙不堪,有的歪着脖子。虽然枝头上顶着一层绿叶,倒也有些生机,可是我对它们仍有些不屑。奶奶说:“这些香椿树已有60年的历史了。在困难的年代,它们不但供应我们吃的嫩叶,剩余的部分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掉,换些零花钱,帮我们一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听了奶奶的话,我不禁心生敬意,并心疼起它们来。
作者把听来的关于香椿树的故事写进文中,显然为文章增色不少,也使文章有了内涵。可见,即使是一般的描景状物的文章,有时也可以“双管齐下”。“看”和“听”的信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就能捕捉到。
我们也经常写观看运动会、观看体育比赛的作文。写这样的作文,也得“双管齐下”。
请看一位同学写的《记我校春季运动会》中的一个片段。
男子跳高只剩下两名运动员了,一名是我们班的秦强,另一名是六(3)班的段德福。横杆的高度是1.35米。两人前两次试跳都失败了。段德福最后一跳也没过去——人和横杆同时落地。该秦强跳了,成败在此一举!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秦强看着横杆,拉起了助跑的架势。我班同学拼命高喊:“加油!加油!”只见秦强起身向横杆冲去,像鲤鱼跳龙门似的,飞身跃过了横杆!
全场观众欢声雷动!我班同学站起来,一边向秦强挥手,一边高喊着他的名字:“秦强!秦强!”
看,作者写男子跳高比赛时,既写了运动员也写了观众,二者交叉进行,这就叫“双管齐下”。如果只“一管”,就单调了。
“双管齐下”只是个比喻,它告诉我们游览参观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作文时,不能只写一个方面。“齐下”,是叫我们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到,不是说平均使用力量。
我们不妨先看一个例子。这是一位同学写参观水族馆的一个片段。
我们先来到“海龟馆”。只见一只只大海龟正慢吞吞地游着。个个懒洋洋的,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大的一只足有两米长。椭圆形的龟壳上布满了花纹,整个龟壳像是用一块块不规则的水泥片砌成似的。我跟它们打招呼,它们却毫无反应,仍然旁若无人地游着。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海龟叫棱皮龟,是体型最大的一种海龟。它的体长可达两米,体重据说可达800千克。一般的海龟每年产卵一次,它却能产多次,每次产100多枚哩!”
听了导游的介绍,我惊讶地吐了吐舌头,说:“它的繁殖力可真强啊!”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先写了看到的海龟的样子,接着写了导游对“棱皮龟”的介绍。这就叫“双管齐下”。有好多东西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海龟的体重、产卵的数量等),这就需要“问”、需要“听”。“双管齐下”(既写看到的,又写听到的),作文就更具体了,人们读了,对海龟的了解就更多了。
我们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参观,在认真看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倾听——注意听导游的介绍,听旁人的议论,如有不明白的问题,还可以主动向别人提出来。
有一位同学在写《爷爷的花园》时,先写了几种可爱的花卉,接着写了花园北边的十几棵香椿树。
花园北边有十几棵香椿树,树干粗糙不堪,有的歪着脖子。虽然枝头上顶着一层绿叶,倒也有些生机,可是我对它们仍有些不屑。奶奶说:“这些香椿树已有60年的历史了。在困难的年代,它们不但供应我们吃的嫩叶,剩余的部分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掉,换些零花钱,帮我们一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听了奶奶的话,我不禁心生敬意,并心疼起它们来。
作者把听来的关于香椿树的故事写进文中,显然为文章增色不少,也使文章有了内涵。可见,即使是一般的描景状物的文章,有时也可以“双管齐下”。“看”和“听”的信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就能捕捉到。
我们也经常写观看运动会、观看体育比赛的作文。写这样的作文,也得“双管齐下”。
请看一位同学写的《记我校春季运动会》中的一个片段。
男子跳高只剩下两名运动员了,一名是我们班的秦强,另一名是六(3)班的段德福。横杆的高度是1.35米。两人前两次试跳都失败了。段德福最后一跳也没过去——人和横杆同时落地。该秦强跳了,成败在此一举!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秦强看着横杆,拉起了助跑的架势。我班同学拼命高喊:“加油!加油!”只见秦强起身向横杆冲去,像鲤鱼跳龙门似的,飞身跃过了横杆!
全场观众欢声雷动!我班同学站起来,一边向秦强挥手,一边高喊着他的名字:“秦强!秦强!”
看,作者写男子跳高比赛时,既写了运动员也写了观众,二者交叉进行,这就叫“双管齐下”。如果只“一管”,就单调了。
“双管齐下”只是个比喻,它告诉我们游览参观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作文时,不能只写一个方面。“齐下”,是叫我们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到,不是说平均使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