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习经典(中)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久为功篇
  细微之处见精神,久久为功成大业。从“精准扶贫”到“改革开放”再到城市管理,这都是习近平始终秉持的理念。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典出](战国)《荀子·劝学篇》
  [释义]把土堆积起来可以成山,把水积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可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礼记·学记》
  [释义]玉器的制作,是用轮子带动转盘和搅拌好的解玉砂,以此把玉料剖开并慢慢琢磨成器。人同此理,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增长才干、修身立德才能获得的。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南北朝)刘昼《刘子·崇学》
  [释义]凿井的人总是从很浅的土坑开始,然后挖出极深的井,比喻从极细微的积累开始,只要坚持不懈,必然成就事业。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汉)刘安《屏风赋》:“维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
  [释义]树长得高、叶子茂盛都是因为根扎得深。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中国古人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让我们发扬丝路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前行,为实现中阿两大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建设中阿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2018年7月10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典出](战国)《荀子·劝学篇》
  [释义]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连金属和石头这样坚硬的东西也可以雕刻成花饰。比喻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历史有其规律和逻辑。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典出](唐)韩愈《答李翊书》
  [释义]有茂密的树根,就会有丰硕的果实;有充足的灯油,就会有明亮的灯光。比喻凡事从根基上下功夫,自然会有显著成效。
  勇气信心篇
  2018年,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水上首飞、嫦娥4号升空实施人类首次巡视月球背面任务……中国科技快速进步、新中国从一穷二白逐步走向富强,靠的就是中国人解决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韧劲!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創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孙中山《建国方略·自序》
  [释义]移山、填海虽然困难重重,看似无法凭人力完成,但只要有如愚公、精卫一般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成功。相反,虽然反掌、折枝都是极为容易的事情,但若是没有行动的决心和信心,也是难以实现的。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
  ——2018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典出]《礼记·中庸》
  [释义]众多的船只争相往前冲,奋力划桨的人会首先到达。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要勇往直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会成功。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涉及情志的生理病理及其运用的内容不胜枚举,其养生学说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  乐观愉悦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愉快,不因物欲影响心情。如能做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就可保持形体和心理健康,达到百岁。现实生活中,高寿者大多性格开朗,情绪乐观,而急躁、焦虑、忧郁等性格常是产生疾病的土壤,甚至是早夭的原
期刊
词:段路晨  作曲:任意  打击乐:王瀚冲  领唱:厉刃张丽贺艳  “敦,大也;煌,盛也。”歷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的国际都会和重要的通商口岸,这里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合唱分启程、圣光、欢歌三个情感层次,音乐素材提取汉族和藏族音乐的典型音调,采用传统与现代交叠的作曲技法,表现丝路大背景下多元交融的敦煌文化。  任意,青年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
期刊
摘要:玄鸟之后、天命殷商,最终归于牧野的尘土,半隐在历史的黄土下三千多年。若不是近代考古发掘,这样一段动人的历史便不会栩栩如生地走进我们的视野;我要讲的关于妇好的故事,不是单纯在介绍一位上古的巾帼英雄,而是在努力地解读一个不可思议的人。我努力从散落的甲骨碎片和金文残迹中揣摩着晦涩的只言片语,敬畏而拘谨地拼凑着破碎的身影,但苍白语言的尽头,仍然是连天的迷雾。  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
期刊
文人,都有一种书房情结。在小家屋檐之下,享受了人间温情,世俗烟火之后,书房,常常成为心目中极好的去处。再困窘的文人,都會辟出一方空间作为书房。但有书房的人,不一定就是文人。  书房,自然是读书用功的去处。为什么要读书?自古至今,人们都有较共性的认识。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人们对书寄予的美丽情感、美好愿望。现代人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正是古人说法的翻版。古人的很
期刊
“开了!开了!桃花开了!一朵,两朵,三朵……”小孙女仰面望着桃树,兴奋的用小手点着桃枝上的花,数着一二三,却怎么也数不清。那笑脸也如那盛开的花朵,粉红妖妖,真正的应了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一抹暖色竞如蜜水般泛起在我的心潮。  家居里的一方小院,是我两老退休后的心灵寄托。我们把大把的时问经营它,把大量的余热都抛撒在这方小院里。我们见缝插针,把院中有土的地方都铺上红红绿绿。没有章法,不讲品位,贵花贱
期刊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丫环晴雯冬夜薄衣外出,不慎着凉伤了风,“鼻塞声重,懒怠动弹”宝玉悄悄地请了位大夫来怡红院治疗。由此,引出了胡庸医乱用虎狼药,治疗晴雯的“小伤寒”的章回。  晴雯月夜外出戏耍,因风寒侵袭肌肤而发病。胡君荣诊了脉象后说:“时气不好,竟算是‘小伤寒’,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小伤寒”这句中医伤寒学派的术语,出自清代医学家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又名冒寒。此症属四时感冒
期刊
很喜欢明代爱国将领于谦《观书》中的那几句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在这首诗中,于谦将书比作多情的老朋友,与书朝夕相伴、形影不离,表达了他在读书时心无杂念、乐在其中的情形,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  我的老家坐落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的深山老林里,因此,生命中便有了许多在山中读书的体验,特别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坐在明月朗照的山里静静地读书,室内
期刊
年年清明节,今又清明节,众所周知,清明节是民族扫墓节,目的是为了体现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另外,清明节还有一种叫法:植树节。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潇潇,此时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种植树木正其时。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原本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传说有三,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一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二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李白《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刘大白《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这里的“三春”都
期刊
古人说: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可以栽培成一颗大树,也许是杨树、柳树、槐树抑或是香樟树、银杏树、菩提树。十年成就什么,关键取决于十年前的种子。  生命就是一颗种子。  “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属于你。”陈奕迅的《十年》歌曲让人回味人生百味,感情千回百转。曾经陌生的你我因为天意走到一起,曾经缠绵悱恻的情侣如今又陌路天涯。十年是可以沉淀一种情感,也可以将爱情童话粉碎。  “头悬梁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