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绘画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前岩画艺术有“人类童年,罗缕纪存”之美誉。岩画作为文字产生之前人类早期活动的遗迹,揭示了早期人类原始崇拜的奥秘,诠释原始巫术文化的形式。贺兰山岩画丰富的题材不但呈现出华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上古文明,还呈现出史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贺兰山岩画中,有着与西域、南西伯利亚地区文化诸多相似的造型特征。
  关键词:贺兰山;岩画艺术;奥库涅夫文化;南西伯利亚;西域
  贺兰山位于宁夏银川西部,与内蒙古接壤,关于该地区的岩画,早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水经注·卷三·河水》载:“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史前时期,中原地区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且已进入奴隶社会,银川平原和贺兰山两侧,是猃狁、羌戎、匈奴、月氏、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吐蕃、党项、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驻牧和狩猎的地方,其处于氏族公社和军事联盟阶段。贺兰山以人面像、家畜和走兽为主要内容的岩画,就是当时游牧民族文化艺术的生动反映。
  在贺兰山贺兰口沟内北山壁上,刻有一幅太阳神头上散射出光芒线条或者是头上插着羽毛的象征太阳的岩画(图1),环眼圆睁,光芒四射,高居于离沟谷20米的石壁,威严神圣。太阳神形象是古人对太阳进行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将太阳物化为人面造型,赋予其人格品相,把太阳想象为与人一样有生命、有感情的形象,从而对其实行崇拜,以便取得其对人类的恩赐和爱护,免除对人类的惩罚和灾难。太阳神岩画,是古人类出于对太阳的不可认知而在石头上创造的神圣形象,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关于太阳神崇拜的拟人化面像岩画特征也见于南西伯利亚的奥库涅夫文化(Okuniev Culture),该类岩画处于铜石并存时代(图2)。从人类学角度来讲,两者同属于蒙古人种分布的范畴,造型上均有散发性线条存在,且都属于凿刻手法的岩画,两者之间或许有所关联。另外在西域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唐巴勒岩画中有一幅人面像类型的岩画(图3),其眼睛的造型与贺兰山岩画具有一致性,都是运用套在一起的大小圆形表示眼眶和眼球,同样在外圆上刻画有睫毛状线条。区别在于前者是两眼面像,而阿勒泰岩画则为三眼。贺兰山人面太阳神岩画类似于由奥库涅夫文化岩画和阿勒泰岩画的组合而成,并且阿勒泰人面像岩画和奥库涅夫文化也有许多关联因素。自新石器末期向青铜文化过渡阶段,以南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盆地(Minusinsk Basin)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成为了早期北方游牧民族集聚的重要区域,这些关联或许与早期民族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有关。
  贺兰山岩画中有类似女阴结构的线性人面像,其程式化的基本构图是在一个圆圈或方框中上下左右各刻画向内弯曲的弧线,表示女阴外体(图4)。该类人面像与奥库涅夫文化石刻的线性面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部分图像结构几乎相同,包括一根直立中间的、两角、三角 和多角的头饰,脸部则是复杂、抽象的线性花纹式图形。在女阴崇拜中的进程中,史前人类还依据构造和形态进行象征性隐喻性的表现,贺兰山岩画中有以环形、椭圆形、菱形以及点的形状来表现女性阴部(图5),另外有女阴核形人面相的出现。阿勒泰的阿克塔斯石棚内的岩壁上有赭红色描绘表现女性生殖器官的岩画(图6),也是通过类似菱形或椭圆形的图案中间绘有一点来隐喻女阴,两地岩画有很明显的关联所在。
  生殖崇拜是一个世界性的具有久远历史的文化现象。俄罗斯学者卡加洛夫对这种现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原始崇拜的思雏和主导思想,代表着繁殖和延续氏族等许多概念的整个综合体,这种类人形的魔法作用在于按照原始人类的想法,性交图形可以保障魔法原则,类似的现象引出类似结果的效力,即保障家庭和周围整个大自然的繁殖生育。”贺兰山岩画中有多组男女交媾图像(图7),大都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男性生殖器,也有图像含蓄表现男女交媾体位而略去器官的结合。各种体势姿态呈不同特征,或许是上古先人在生育交合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性体验的结果,希望通过各种交接姿势,达到使女性受孕坐胎而繁衍子孙的目的,表现了远古先民们期盼部族繁盛、人丁兴旺的强烈愿望。在阿尔泰岩画中也有比较典型的男女交媾的岩画,见于哈巴河县唐巴勒塔斯萨依的岩画(图8)和加拉什也岩画(图9),图中两人臀部呈现连体状态,并且加拉什也岩画中有出现羊形象和舞蹈模仿巫术的效果。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图10)是西域发现的画面最宏大、岩刻人物数量最多的岩画点。岩画中有一列身材修长、两臂上下翻腾、双脚并拢的裸女舞蹈像,下面左右一排人物群像,有男性双手或单手把持着硕大的器官,直指女性阴部;还有刻画出交媾的动作以表现男女交情的热烈场景,在其下面刻有两列成队的小人,表达古人对繁衍人口的追求。无论是贺兰山岩画或者阿尔泰山、康家石门子岩画,其交媾图像或突出性器官的图像创作缘由无疑是出于原始宗教崇拜的思维方式和繁殖、延续氏族的功利性主导思想。
  贺兰山岩画中还有大量的骷髅形人面像(图11),这些骷髅头状的人面图形一般刻槽较深,失去皮肉的头骨特征明显,突出表现黑洞式的眼孔、鼻孔,有些还刻凿出骷髅头成排的牙齿或头骨上的缝线。有些骷髅面具其头顶一根直立的头饰,这种做法也在上述加拉什也岩画中女性形象中有所表现,也与女阴符号的刻画手法相似。在南西伯利亚地区的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奥库涅夫文化、托姆河、乌拉尔、安加尔河等地区也有这类骷髅头面具(图12)。贺吉德描述这些骷髅图像是古代社会骷髅崇拜的写照,在古人看来,骷髅是灵魂的住所,骷髅头骨具有人的灵气、精气的超自然力量,而自旧石器以来,在世界各地的一些上古部落,都存在着悠久的食人习俗,这些习俗可能是灵魂崇拜。这些骷髅头面像或许与萨满教也有诸多相关因素,苏联学者奥克拉德尼科夫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萨满教就作为一种复杂的巫术出现在西伯利亚地区,岩画中所反映的太阳崇拜、生殖崇拜等都反映了早期萨满教在西伯利亚的起源。
  在贺兰山岩画中,除及上述一些与西域、西伯利亚文化的一些关联因素之外,其表现的无数动物形象包括山羊、大角羊、岩羊、老虎、牛、马、鹿等以及车马岩画,与其他草原岩画都有着诸多联系。岩画是史前人类试图反映世界、解释世界,力图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人类为生存而斗争的最早的图画记录,也是体现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吴忠礼先生曾说“岩画是神秘的天书”,贺兰山岩画从整体特征分析,与草原文化关系密切,我们可以推测为西域或南西伯利亚的部分游牧部族迁徙于此而留下了这旷世杰作。本文就贺兰山岩画中体现出西域、南西伯利亚文化的一些因素做一点简单的分析,由于笔者才学薄浅,水平有限,拙文还有多处不尽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賀吉德.贺兰山岩画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2]刘青砚,刘宏.阿尔泰山岩画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3]郦道元.水经注[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徐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明代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墨葡萄图》是其经典的代表作品之一,当时的中国美术正处在一个特殊阶段,习古与创新两种意识相互碰撞。徐渭能汲取前人精粹,不断更新技法,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大胆变革,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开创了一代画风,被誉为“明朝一代才人”。在徐渭的影响下,后世画坛涌现出许多风格疏放的文人畫家。文章以
期刊
摘 要:八大山人,本命为朱耷,明末清初画家,是明朝宗室,清兵入侵明朝被灭后落发为僧,法号传庆,后其作画时常用八大山人落款。八大山人一生作品无数,其中以水墨写意为世人所熟知,与石涛、髡残、弘仁并称为清初四僧。其画风十分具有个人色彩,画中所反映出的孤傲落寞正是画家人生经历的写照。  关键词:八大山人;写意花鸟;构图;用色;落款  一、八大山人写意花鸟创作背景  (一)八大山人所处时代背景  明朝崇祯十
期刊
摘 要:复古是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重要审美维度。对于复古的追求使得中国山水画弥散出一种悠远的古意,这种古意是对于时间源头的回溯,是对于造物之初伊甸园的重建。而这种古意是由中国山水画中频繁出现的四大母题所综合建构的,它们分别是:光的消隐、气的涌现、空间的无限延展以及人物的自由逍遥。这四大母题以不同的变体出现在历代山水画中,营造出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方山水画的追求复古的审美空间,使得山水画成为了让一代代中
期刊
摘 要:葡萄牙著名作家佩索阿所说:“我是一座桥梁,架在我之所是和我之所愿之间。”文章借助中国山水画的“势”与“气”分析山水画美学以及中国画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展示其在电影叙事结构中散点式的表现方式,同时,以中国画作为代表性的载体,将无形的精神理念通过对中国画的精神、手法以及用色等研究,以有形的方式归纳总结出,其在中国性的传统人文精神与艺术创作表现之间融合转换的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山水画;人文精
期刊
摘 要:美术课堂充满着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与活动并不存在标准答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试错,使他们在“从错误中学习”的过程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从美术课程内容来看,剪纸这一传统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与社会价值,来自民间的剪纸艺术与学生对生活的自由表达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通过试错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有效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
期刊
我是在著名黄河石画家杨德仁先生的画室看到王万成人物画册的,只翻几页,就被那画中的人物神韵牢牢抓住了眼球,一口气细细读完。画境中肃穆圣洁、古老神秘、彪悍质朴的藏区人物风情把人的思绪一下子带到那梦境中的“香巴拉”。说起来真是有缘,第二天,我们去甘南藏区采风的团队中竟然就有我渴望相识的王万成,几天下来,我们已是无话不谈的挚友了。  现任西北民族大学美院院长、甘肃美协副主席的王万成,在甘肃画坛是一个举足轻
期刊
摘 要:中小学“中国画”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国家层面重视程度的加深,对其反思也成为新常态下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文章借助《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现状调查》的结论,总结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经验教训,阐释顶层设计与教学误读对其深度的影响力,并从一线教师角度探索发掘相关教学空间的拓展路径,力图推进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升级发展。  关键词:中国画;美术教学;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3月
期刊
摘 要:根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萝岗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契机,结合具体的课例实施方法的研究,提出在美术课堂实施中开发与利用电子配件进行美术创作案例分析及实践初探课堂教学得出的一些浅见。希望与同行分享,共同探讨其开发与利用的价值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电子配件;美术创作;初探  笔者所任职的黄埔区(原萝岗区)玉树小学坐落于广州市科学城,因科学城特殊的功能定位,学校四周环绕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金玟廷部分代表作品为例,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四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今书法发展趋势与时代性特征,探索金廷入古与出新的学书经历。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一项超越历史、时空、地域的视觉艺术。金玟廷作为一位韩国籍的中国书法教育以及创作的研究者,正是在这种基于艺术的纯粹性的跨度上,挥洒并传递着艺术家对书法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的视觉表达,不仅有非常理性的对传统的广泛继承,而且有现代风格的表现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育学的课堂中,为接近有效教学的目的,合理呈现美术教育学中美术造型教学的课堂教学体系,文章以莫高窟壁画中飞天形象为知识点,引入了BOPPPS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化教学,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莫高窟壁画中飞天形象的艺术特征。旨在增加课堂的完整性,进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参与式学习,更好地增加课堂互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BOPPPS;造型教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BOPPPS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