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历史课堂学生思维的起点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新课是教师讲授新教材之前的导语,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听课,有效引导学生集中思维,从而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导入设计得好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导语”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精心设问,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教师应该细观察、精心设问。
  二、分析比较历史概念导入
  历史概念在历史课本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纲挈领的作用,解析的好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意义。例如,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教是可以这样来讲: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什么叫“资本主义经济”呢?它跟“封建自然经济”有什么区别?然后列出两个历史概念的比较。
  通过比较,“资本主义经济”是比“封建自然经济”更为先进的一种经济形式,它脱胎于“封建自然经济”,而又比“封建自然经济”先进。那么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什么时候产生呢?是怎样产生的呢?从而导入。
  三、敢于挑战现实敏感问题导入新课
  历史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学生解开思想的困惑。这也是历史课堂教改精神的要求:历史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还应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例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我就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提到中国共产党,你喜欢它吗?(……)你讨厌它吗?(……)学生一番议论,一下就把学生的思维抓住了。这时我进一步分析:喜欢它,那是因为历史中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多灾多难的旧社会解放了出来,建立了新中国,立下了历史的丰碑;现实中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依然是很多有志气青年实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崇高舞台。讨厌它,那是因为现实中国西方民主政治比较中,我国的政党政治似乎没有西方的政党政治那么民主。所谓的“民主”不能简单说中国的好或西方的好,评价的根本标准得看它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国情。在政党政治中,我国最大的国情是先有中国共产党,后有新中国,是党建立了新中国;而西方是先有国家,后有党,如美国和英国。这是最大的不同。我们不管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得首先了解它,研究它。要不,别说喜欢,连讨厌得资格也没有。进而导入。
  四、图片导入
  图片种类很多,有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历史图画等等。它可以在学生面前再现众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物的形象,给学生以生动的视觉感受,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五、故事典故导入法
  当一个教师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们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缅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教师如果说:“让我先来给你们讲一段故事”,瞬间,他们就会肃静下来,流露出一种渴望的眼光,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故事了。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地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而故事或典故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六、史料阅读导入
  运用史料导入新课,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有效地运用、发挥其价值,同时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记忆、深刻领会的效果。如我讲“新文化运动”一节时,先给学生一段史料:“中国数千年来,立国之本,在于道德,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无识之徒误解平等自由,逾越范围,荡然无守,纲常沦弃……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提问学生:“近自国体变更是指什么?有何影响?袁世凯对此持何态度?他发表此文告说明其在文化领域中推行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影响?”小结:“国体变更是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仇视革命,下令扑灭。”此文告发表说明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复古思想泛滥,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动。
  七、复习导入法
  由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由老师设计几个或一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复习提问应该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过渡到新课也应十分自然。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坍了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层新的楼房。复习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和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但它往往缺少趣味性,尚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谈话法
  谈话引导,娓娓动听。这种方法比较自由,教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断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使他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谈话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从学生熟悉的电影、电视作品谈起,增强感性知识,然后导入新课。一种是概括谈话法,结合教材重点,先向同学概括展示新课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同学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除上述的8种方法外,还有解题导入法、音乐导入法、影视情节导入法、电教媒体导入法等。教师设计导语,最重要一点是要充分引用心理学上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移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这样的导语才有效。总之,好的导言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自信心。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 导语只是引语并不是讲授的主要内容,因此,要切中重点,语言要精炼、概括,不能庞杂、繁琐、冗长。不管是设疑布障、引起悬念,还是设置情境、展示意境,导语的设计都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针对性”是指导语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确定,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来设疑;“启发性”是指导语要有一定的思考的余地,能引起思索。
  导语需要简炼而概括,但形式是多样的,就是一般几句话的导语也要尽可能设置得巧妙有趣些,所以,教师的设计导语应尽可能的生动、活泼、有趣,但绝不能故弄玄虚、哗众取宠,那样会冲淡和影响新课的教学。
其他文献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它是通过多种活动来促进幼儿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我们老师要通过游戏和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并与人交往,让幼儿获取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幼儿园的游戏是贯彻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是出于自己内心的
期刊
从教材整体到每一篇具体文章,一个个精心酝酿的单元整体设计成为扎扎实实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那里浸透着教师的思想、智慧、才华、心血和对语文教学执着的理想。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京版教材单元整体设计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首先谈及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路:选定单元教学目标—选篇定课型—拓展阅读—聚焦情境与话题写作—单元总结,链接高考。  第一,选定单元教学目标。  一是选定单元教学的目标要了解京版教材必
期刊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培养幼儿的耐久性。民间游戏对年幼的孩子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但如今的孩子,现成的玩具应有尽有,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玩各种电动玩具,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很少有孩子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体育锻炼。他们就象溫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咳嗽。面对飞
期刊
一、辩证的分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我国实施的教育模式,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我们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同时,对以往的应试教育做法大加批判,甚至把“应试教育”列为一无是处的教育模式。我们应对这些问题有一些更加理性与深刻的认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这些年也做出了巨大的成绩,我们在全力提倡学习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西方却对我多的基础教育多加赞赏,而且也在学习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些做法,
期刊
“教之道,德为先”,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德育是重中之重。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主要是以孩子们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为宗旨。科学教学由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组成,这些探究活动不仅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的载体,也为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提供了载体,所以科学教师要有“大育人观”。教师不仅要注意深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为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做好充分准备,更要注意学生平时的行为习
期刊
一、母语负迁移的概念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学习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母语的语言规则和习惯与外语相一致,学习者通过母语与外语的共同点来更好地掌握新的语言。负迁移则是学习者的受母语习惯,不符合外语的使用规则,造成语言应用的错误及误用。  母语和外语的差异越大,负迁移就越多,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  母语负迁移现象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障
期刊
民间体育游戏是民间游戏之一,它的种类繁多,有益于身心健康,具有健身性。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协调、平衡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机能的增强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加入民间体育游戏,同时可以稳定幼儿情绪和继承民间的传统游戏。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优势和改造  1.民间体育游戏的优势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娱乐性、健身性、健康,内容活泼和独创性  在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更好地去服务于生
期刊
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课本来从事教学,已不再受学生欢迎了,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使教师教得枯燥无味,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勉强为之只能是严重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传统做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场所。  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改革英语教育被动的现状,就必须以学生为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这里指:开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社会生活中美的蕴含;开放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向现代化、电教化、现实化方向发展;开放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开放师生关系,稳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 开放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