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工作中,我们将红色(Btp2Ir(acac))和蓝色(Firpic)磷光染料共掺杂到CBP基质,制备了共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果表明,在共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Firpic激子能量传递给Btp2Ir(acac)分子,发生了Btp2Ir(acac) 激子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猝灭,降低了器件发光亮度。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共掺杂;三线态-三线态猝灭
染料共掺杂是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方法。然而,基于两种磷光染料共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研究并不多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磷光染料之间可能会发生能量传递,从而影响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等。本工作中,我们分别制备了单掺杂的蓝色磷光器件、红色磷光器件和两种磷光染料共掺杂磷光器件,观察到共掺杂磷光器件中三线态-三线态发光猝灭行为[1,2],解释了引起发光猝灭的原因。
一、器件光谱
单掺杂蓝色和红色磷光器件结构分别为:ITO/NPB30nm/CBP:8wt%Firpic60nm/BAlq5nm/Alq10nm/LiF1nm/Al,ITO/NPB30nm/CBP:6wt%Btp2Ir(acac)60nm/BAlq5nm/Alq10nm/LiF1nm/Al. 从图1可以看出,单掺杂蓝色和红色磷光器件中分别展现了纯正的蓝色磷光染料Firpic和红色磷光染料Btp2Ir(acac)的发光。
共掺杂磷光器件结构为:ITO/NPB30nm/CBP:8wt%Firpic: 6wt%Btp2Ir(acac)60nm /BAlq5nm/Alq10nm/LiF1nm/Al。
从图2可以看出,共掺杂磷光器件中,器件只展现了红色磷光染料Btp2Ir(acac)的发光。
二、器件亮度
从表1可以看出,共掺杂磷光器件中红色磷光染料Btp2Ir(acac)的发光亮度低于红光器件,说明Firpic激子通过能量传递将能量完全交给了Btp2Ir(acac),导致了Btp2Ir(acac)激子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猝灭。
三、结论
在共掺杂磷光器件中,Firpic激子通过能量传递将能量完全交给了Btp2Ir(acac),导致了Btp2Ir(acac)激子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猝灭和器件亮度下降。
参考文献
[1] 张晓波,曹进,委福祥,蒋雪茵, 张志林,朱文清,许少鸿,发光层厚度变化的高效红色有机电致磷光器件[J],物理学报,2006, 55(1):119–123.
[2] 张晓波, 委福祥,刘向,朱文清,蒋雪茵,张志林, 基于CBP:BCzVB:Btp2Ir(acac)体系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度飘移研究[J], 光学学报,2007, 27(3): 487–493.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共掺杂;三线态-三线态猝灭
染料共掺杂是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方法。然而,基于两种磷光染料共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研究并不多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磷光染料之间可能会发生能量传递,从而影响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等。本工作中,我们分别制备了单掺杂的蓝色磷光器件、红色磷光器件和两种磷光染料共掺杂磷光器件,观察到共掺杂磷光器件中三线态-三线态发光猝灭行为[1,2],解释了引起发光猝灭的原因。
一、器件光谱
单掺杂蓝色和红色磷光器件结构分别为:ITO/NPB30nm/CBP:8wt%Firpic60nm/BAlq5nm/Alq10nm/LiF1nm/Al,ITO/NPB30nm/CBP:6wt%Btp2Ir(acac)60nm/BAlq5nm/Alq10nm/LiF1nm/Al. 从图1可以看出,单掺杂蓝色和红色磷光器件中分别展现了纯正的蓝色磷光染料Firpic和红色磷光染料Btp2Ir(acac)的发光。
共掺杂磷光器件结构为:ITO/NPB30nm/CBP:8wt%Firpic: 6wt%Btp2Ir(acac)60nm /BAlq5nm/Alq10nm/LiF1nm/Al。
从图2可以看出,共掺杂磷光器件中,器件只展现了红色磷光染料Btp2Ir(acac)的发光。
二、器件亮度
从表1可以看出,共掺杂磷光器件中红色磷光染料Btp2Ir(acac)的发光亮度低于红光器件,说明Firpic激子通过能量传递将能量完全交给了Btp2Ir(acac),导致了Btp2Ir(acac)激子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猝灭。
三、结论
在共掺杂磷光器件中,Firpic激子通过能量传递将能量完全交给了Btp2Ir(acac),导致了Btp2Ir(acac)激子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猝灭和器件亮度下降。
参考文献
[1] 张晓波,曹进,委福祥,蒋雪茵, 张志林,朱文清,许少鸿,发光层厚度变化的高效红色有机电致磷光器件[J],物理学报,2006, 55(1):119–123.
[2] 张晓波, 委福祥,刘向,朱文清,蒋雪茵,张志林, 基于CBP:BCzVB:Btp2Ir(acac)体系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度飘移研究[J], 光学学报,2007, 27(3): 48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