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导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13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年龄、BMI指数、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大初始移位(对位及旋转).采用均值比较或卡方检验对以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明确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BMI指数、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大初始移位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大初始移位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伤后肿胀高峰期、GartlandⅢ型骨折、初始移位大的患儿闭合复位失败机率高,选择复位及固定方式时应仔细考虑这些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环状胰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组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环状胰腺6例的临床资料.本组均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后,在腹腔镜下完成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结果 手术时间为80~140 min,平均105 min.腹腔镜术后4~7 d,平均5d进流质饮食;8~14d,平均10d出院.现术后随访4~20 个月,平均6.8个月,患儿疗
目的 研究血清雄激素水平与婴儿肛周脓肿发病的关系,探讨婴儿肛周脓肿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100例肛周脓肿男患儿为研究组,11例年龄3月龄以下的腹股沟疝(无嵌顿史)男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儿的血清总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浓度,并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睾酮水平(8.01±4.29) nmol/L较对照组的(4.55±1.23)n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障碍患儿肛提肌的形态学变化及肛提肌成形术治疗排便障碍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间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患儿32例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4~13岁,均同时合并排便困难,无肛门狭窄及直肠扩张,全部病例行盆腔MRI检查,于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对肛提肌进行观察,同时行肛肠测压和结肠传输试验.30例排泄分数<80%,传输指数
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 1/2在正常和尿道下裂患儿包皮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尿道下裂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收集拟行尿道下裂尿道修复术患儿术中切除的包皮组织(30例)和门诊包皮环切术中切除的儿童包皮(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方法检测两组包皮组织中ERK1和ER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