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我想这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梦魅以求的目标。
难道语文教学沦落到只应付考试?
我心目中的语文,写一手漂亮的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应该是每个学生在中学毕业后都应该具备的语文水平吧。可现在又有几个语文老师或者学校能够做到呢,更不用说让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了。我倒是觉得我们老祖宗的诵读法确实是有效。最少能够让学生品味一些名篇佳作,比那些死抠文章修辞、段落、中心的好多了。文章要不要鉴赏?当然要,但不应该把老师个人的或者其他名家的想法见解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在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之后,得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好比一道菜,我们知道它是好菜,但未必要知道它要经过哪几道工序,只要知道为什么好吃就行了,比如说油而不腻、色香味形俱全等等,更不需要知道它是哪个名厨做的!文章,我想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硬要给它总结出写作目的呢?作者所处的时代跟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天壤之别,作者当时的情感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作者的职业、喜好都跟我们不同,所以我们只要读出我们自己的感受就行了,何必去管它的什么“写作目的”呢!只要我们喜欢它,并能说出喜欢它的原因就行了。其实如果说不出喜欢的理由又何妨;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有时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心里就是喜欢,以后相处久了,就会慢慢明白为什么喜欢了。一篇文章,多读了几遍之后,慢慢地就可品味到它的内涵了。比如让初中学生背古诗文中的名篇佳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劲的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那种“烈石崩云,激发处铿然有金石声”似乎在耳边回荡,似隐可闻“还我河山”之誓 ,同学们均沉浸在那激昂的咏唱中,如痴如醉,这比老师的讲解灌输不知好了几倍。《论语》竞背,看谁背的多,在竞背中学生感情到了“孝”“仁”等,让学生在《论语》的潜移默化中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让学生体会到“坦荡荡”的心境。老师要讲解吗?我想,没这个必要。
以读悟思,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已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阅读应该是“心”的感悟,当心和心相遇的时候,语文就会引领我们找到精神归宿。
周国平先生曾经历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回,一个中学生拿了这样的一份卷子去考他,是他写的《面对苦难》。对于所列的许多测试题,他真不知该如何解答,只好蒙。学生对照标准答案批改,结果几乎不及格。这难道不是在拷问我们的语文教学?周国平先生的语文水平不高?语文水平是什么?首先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再就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周国平语。
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想一个字写得乱七八糟的所谓“高才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不会有什么好感的,其语文水平是可想而知的。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古代,那些才高八斗的名人,有哪个的字不能入眼的?都是潇洒飘逸的。他们的语文水平如何呢?或许有人会问,那就不需要写作的技巧了,要,当然要了,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难道是假的吗?写不出文章,只能是书看得不多,特别是读得不多,如果真的读书多了,是不可能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随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语文。”课堂、校园、家庭、社会都有阅读的空间。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报纸、杂志、电视、广告、标语,无所不包;中外名著、唐诗宋词、节目串词、广告用语,无所不读;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中都有语文。让各种活生生的信息走入学生的生活,这才是学生阅读上永不枯竭的源泉。
教会学生怎样读书、教会学生选择哪些书读才是教师的当务之急。教会学生自學,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而不是教会他们如何解剖文章?医学院的学生如果没有前五年的知识积累,他们敢拿起手术刀划向病人的肚子?
比如语文版九年级下的课文《家》,我认为只要多让学生诵读几遍课文,再听听几首有关家的歌,我想,学生是会理解感悟什么是家的。即使他们还无法理解家的真谛。有必要去讲什么是港湾、什么是岸、什么是船吗?让他们在“常回家看看”的旋律中去领悟家的内涵、去研读家的含义、去琢磨家的意蕴。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说是韵味无穷,怎样让学生去感受这一点呢。是不是去分析它的修辞手法啊,写作手法之类的?我想如果这样做,真的有点暴殄天物了。好好的一美餐,就这样浪费了!本人听过一个老师上过这课,所以深有感受:刚开始时,那位老师处理得也不错,先让学生诵读课文,然后让他们选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再接下来就是说说喜欢的原因,这些都不错;可接下来看看,她说我喜欢这句“从流飘落,任意东西”,原话:“你们还有谁喜欢这句的?”没人响应,老师尴尬,接下来大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当时我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也不喜欢这两句。特别是借班上课,学生是不会卖你老师面子的。这就需要老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想,从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角度等出发去思考。教学应处处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才能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语文课堂要做到把握有度,学生主体随着社会进展和巨大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现在所需求的不仅仅是“一桶水”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这桶水”是不是放得太久了?是不是“一桶死水”了,它还能喝吗?拿这样的水给学生喝,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你的“源头活水”在哪里?你是否曾了解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何人?你还会完整的背出哪几首古诗词?你会完整的背出《岳阳楼记》、《出师表》等名篇吗?你是否关注过今年的高考作文?你还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好文章吗?你读过比如川端康成等的著作吗?如果这些你都说不出过所以然来,你还敢底气十足的说自己是语文教师吗?有些教师拿到教材,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头到尾的教完,根本就没花时间思考:是否所有的文章都切合学生实际,切合地区实际。教材只是实现教学的凭借之一,不是唯一。因此,任何教材教师都不应“照本宣科”,而因仔细甄别,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既然教材不是唯一,当然要适当增删,目的当然是为了促成“质变”。增与删的标准,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的需要,一方面根据教师个人的素养灵活确定。可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拿到课堂上供全班同学一起欣赏。这当然要高年级的学生比较适用;但如果是高中的学生,应该推荐这种方法。记得看过有个学校的语文老师只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就把教材上的东西全部解决完了,剩余的时间就领着学生读名著,并写读后感写评析。这种做法就值得我们提倡,这些老师深深知道语文的内涵是什么。他们就懂得怎样有效的使用教材,看待教材。有些地方的中考试卷,居然还要选用教材中的文章,这岂不导致老师不得不去死抠课本?大大的束缚老师们的手脚,谈何课改!?
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评价制度的改革虽已有所动作,但是还没真正落到实处,未能与一线教师的教学接轨,未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接轨。应考虑到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实际用途。比如语文口语怎样考查,听力如何测试,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还有初中阶段的科目考查,很多地方的初中升学考试中除了用等级之外,还用语数英三科总分衡量,就未必科学。本人认为初中的除了升学考试之外,还要设立毕业考试,这样才具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而不是像现在的一刀切。我国的中等技术人才极其欠缺,这跟我国的教育体制关系甚大。像美国的大学结构为宝塔型,上边是一部分学术空气浓、师资雄厚、设备先进的好大学,中间是一批普通大学,基础是一批职业型大学(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在一些华埠学院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种培训、双语教学并存。虽然在我们看来不那么正规,但很实用。这种现象可能源于美国独特教育管理体系。语文是国语教学,更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的实用价值——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美观的硬笔字,这是最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教学教学目标,我们做到了吗?
语文教学要做到教学的最大有效性,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老师观念的更新、知识体系的更新!让学生有自己思想的空间!还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措施,真正起到“指挥棒”的作用。这些条件不具备,语文“有效性”教学就无从谈起。语文改革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此相悖的方法都应剔除。
难道语文教学沦落到只应付考试?
我心目中的语文,写一手漂亮的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应该是每个学生在中学毕业后都应该具备的语文水平吧。可现在又有几个语文老师或者学校能够做到呢,更不用说让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了。我倒是觉得我们老祖宗的诵读法确实是有效。最少能够让学生品味一些名篇佳作,比那些死抠文章修辞、段落、中心的好多了。文章要不要鉴赏?当然要,但不应该把老师个人的或者其他名家的想法见解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在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之后,得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好比一道菜,我们知道它是好菜,但未必要知道它要经过哪几道工序,只要知道为什么好吃就行了,比如说油而不腻、色香味形俱全等等,更不需要知道它是哪个名厨做的!文章,我想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硬要给它总结出写作目的呢?作者所处的时代跟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天壤之别,作者当时的情感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作者的职业、喜好都跟我们不同,所以我们只要读出我们自己的感受就行了,何必去管它的什么“写作目的”呢!只要我们喜欢它,并能说出喜欢它的原因就行了。其实如果说不出喜欢的理由又何妨;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有时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心里就是喜欢,以后相处久了,就会慢慢明白为什么喜欢了。一篇文章,多读了几遍之后,慢慢地就可品味到它的内涵了。比如让初中学生背古诗文中的名篇佳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劲的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那种“烈石崩云,激发处铿然有金石声”似乎在耳边回荡,似隐可闻“还我河山”之誓 ,同学们均沉浸在那激昂的咏唱中,如痴如醉,这比老师的讲解灌输不知好了几倍。《论语》竞背,看谁背的多,在竞背中学生感情到了“孝”“仁”等,让学生在《论语》的潜移默化中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让学生体会到“坦荡荡”的心境。老师要讲解吗?我想,没这个必要。
以读悟思,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已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阅读应该是“心”的感悟,当心和心相遇的时候,语文就会引领我们找到精神归宿。
周国平先生曾经历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回,一个中学生拿了这样的一份卷子去考他,是他写的《面对苦难》。对于所列的许多测试题,他真不知该如何解答,只好蒙。学生对照标准答案批改,结果几乎不及格。这难道不是在拷问我们的语文教学?周国平先生的语文水平不高?语文水平是什么?首先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再就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周国平语。
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想一个字写得乱七八糟的所谓“高才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不会有什么好感的,其语文水平是可想而知的。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古代,那些才高八斗的名人,有哪个的字不能入眼的?都是潇洒飘逸的。他们的语文水平如何呢?或许有人会问,那就不需要写作的技巧了,要,当然要了,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难道是假的吗?写不出文章,只能是书看得不多,特别是读得不多,如果真的读书多了,是不可能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随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语文。”课堂、校园、家庭、社会都有阅读的空间。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报纸、杂志、电视、广告、标语,无所不包;中外名著、唐诗宋词、节目串词、广告用语,无所不读;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中都有语文。让各种活生生的信息走入学生的生活,这才是学生阅读上永不枯竭的源泉。
教会学生怎样读书、教会学生选择哪些书读才是教师的当务之急。教会学生自學,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而不是教会他们如何解剖文章?医学院的学生如果没有前五年的知识积累,他们敢拿起手术刀划向病人的肚子?
比如语文版九年级下的课文《家》,我认为只要多让学生诵读几遍课文,再听听几首有关家的歌,我想,学生是会理解感悟什么是家的。即使他们还无法理解家的真谛。有必要去讲什么是港湾、什么是岸、什么是船吗?让他们在“常回家看看”的旋律中去领悟家的内涵、去研读家的含义、去琢磨家的意蕴。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说是韵味无穷,怎样让学生去感受这一点呢。是不是去分析它的修辞手法啊,写作手法之类的?我想如果这样做,真的有点暴殄天物了。好好的一美餐,就这样浪费了!本人听过一个老师上过这课,所以深有感受:刚开始时,那位老师处理得也不错,先让学生诵读课文,然后让他们选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再接下来就是说说喜欢的原因,这些都不错;可接下来看看,她说我喜欢这句“从流飘落,任意东西”,原话:“你们还有谁喜欢这句的?”没人响应,老师尴尬,接下来大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当时我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也不喜欢这两句。特别是借班上课,学生是不会卖你老师面子的。这就需要老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想,从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角度等出发去思考。教学应处处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才能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语文课堂要做到把握有度,学生主体随着社会进展和巨大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现在所需求的不仅仅是“一桶水”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这桶水”是不是放得太久了?是不是“一桶死水”了,它还能喝吗?拿这样的水给学生喝,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你的“源头活水”在哪里?你是否曾了解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何人?你还会完整的背出哪几首古诗词?你会完整的背出《岳阳楼记》、《出师表》等名篇吗?你是否关注过今年的高考作文?你还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好文章吗?你读过比如川端康成等的著作吗?如果这些你都说不出过所以然来,你还敢底气十足的说自己是语文教师吗?有些教师拿到教材,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头到尾的教完,根本就没花时间思考:是否所有的文章都切合学生实际,切合地区实际。教材只是实现教学的凭借之一,不是唯一。因此,任何教材教师都不应“照本宣科”,而因仔细甄别,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既然教材不是唯一,当然要适当增删,目的当然是为了促成“质变”。增与删的标准,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的需要,一方面根据教师个人的素养灵活确定。可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拿到课堂上供全班同学一起欣赏。这当然要高年级的学生比较适用;但如果是高中的学生,应该推荐这种方法。记得看过有个学校的语文老师只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就把教材上的东西全部解决完了,剩余的时间就领着学生读名著,并写读后感写评析。这种做法就值得我们提倡,这些老师深深知道语文的内涵是什么。他们就懂得怎样有效的使用教材,看待教材。有些地方的中考试卷,居然还要选用教材中的文章,这岂不导致老师不得不去死抠课本?大大的束缚老师们的手脚,谈何课改!?
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评价制度的改革虽已有所动作,但是还没真正落到实处,未能与一线教师的教学接轨,未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接轨。应考虑到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实际用途。比如语文口语怎样考查,听力如何测试,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还有初中阶段的科目考查,很多地方的初中升学考试中除了用等级之外,还用语数英三科总分衡量,就未必科学。本人认为初中的除了升学考试之外,还要设立毕业考试,这样才具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而不是像现在的一刀切。我国的中等技术人才极其欠缺,这跟我国的教育体制关系甚大。像美国的大学结构为宝塔型,上边是一部分学术空气浓、师资雄厚、设备先进的好大学,中间是一批普通大学,基础是一批职业型大学(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在一些华埠学院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种培训、双语教学并存。虽然在我们看来不那么正规,但很实用。这种现象可能源于美国独特教育管理体系。语文是国语教学,更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的实用价值——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美观的硬笔字,这是最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教学教学目标,我们做到了吗?
语文教学要做到教学的最大有效性,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老师观念的更新、知识体系的更新!让学生有自己思想的空间!还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措施,真正起到“指挥棒”的作用。这些条件不具备,语文“有效性”教学就无从谈起。语文改革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此相悖的方法都应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