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主体的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写作。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在作文教学中是采取三步法指导学生写作的,效果良好。
  
  一 观察积累,激发兴趣,认识写作对象
  
  初中生写作,自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诸如尊敬师长、热爱生活、勤奋学习、互帮互助等题材。但学生的作文不能只局限于这些,社会生活更丰富,更复杂,千变万化,这种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好习惯。一般来说,静物容易把握,但是发展变化中的事物难于认识。为了锻炼学生动态的眼力、笔力,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人,然后以《他是谁》为文题进行写作。完成作文后,让学生判断他是谁,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研读教材,讨论归纳,指导作文
  
  研读教材是指在观察的同时,带着观察所得的材料去研读名家名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研读中提出问题,归纳整理,把那些涉及选材、结构和思想内容的重要问题,及有借鉴价值和思维强度又比较大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讨论解答。例如讲《背影》时,根据学生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弱点,重点组织学生讨论文章选材和结构,作者为什么抓住父亲背影去描写?而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都写出了父亲的背影,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7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这样描写父亲,突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同时也使文章结构清晰完整。借助这篇文章的写法,教师布置了作文《妈妈的手》,要求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材料积极写作,增强学生作文的内在动力。
  
  三、培养思维,开拓思路,提高作文水平
  
  首先,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虽然是初中生,但是不会说理,或说理不深,把议论文写成“论点+论据+结论”式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与自己唱对台戏的方法,当正面道理说不下去时,自己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然后再解释这些相反观点的不正确,从而加深文章的深度。如写(谈规矩}时,学生仅能论有一定的规矩,才有一定的约束力,才能办好事。这时可引导学生论不立规矩怎样?是不是所有规矩都是正确的,有没有陈规陋习,有没有因循守旧?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开拓了思路,使学生能提出独到而新颖的见解,写起来就有话说,能把道理说深说透,
  其次,培养学生纵向思维,纵向思维是一种推进式思维,它不断提出为什么,不断深入。不断探索。许多学生虽然占有了材料,但不会安排,只将材料杂乱无章地罗列,培养学生纵向思维,就是让学生学会组织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如写《苦与乐》可写之理有很多,如什么叫苦,什么叫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苦乐观;我应该以苦为乐;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人应该以建设祖国为乐;只有为民族,为国家建设才是乐等,这些材料怎么安排呢?应按一定顺序,即什么叫苦,什么叫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苦乐观;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人应该以建设祖国为乐;只有为民族,为国家建设才是乐;我应该以苦为乐为顺序安排好结构。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作文教学促进和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能够很顺利地写出比较成形的作文,再没有一提笔写作文就头痛的现象,对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几名学生的作文还曾经在市县举办的作文竞赛中获奖,作为教师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其他文献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可是我们农村的学生见识少、眼界窄,直接导致语感欠佳,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因此,在农村学校的语文教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往往是教师们备课时主要考虑的一方面,因为学生只有拥有了兴趣,进入了了境界,才能去研究、去探索。通过课件展示能将图片,声像设备综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对教师导入新课的帮助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节,首先出示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和他的母亲的照片,并提出问题:“田世国为什么会感动中国?”图
兴趣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的力量源泉。杨振宁博士在总结一些科学家的成功之路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事实上,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数学家华罗庚是这样,阿波莱顿发现电离层也是这样,就连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也是因为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环境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应建立以环境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类学生近年呈几何倍数增长,毕业的学生相应也就增多了,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