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群星璀璨,流派繁多。就题材而论,登临诗以其丰厚的思想内容、卓异的艺术成就、深远的历史影响而光耀诗坛,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诗经》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商颂·殷武》)到楚辞的“乘鄂渚以反顾”(《九章·涉江》);从汉赋的“华实蔽野,黍稷盈畴”(王粲《登楼赋》)到南朝乐府的“望郎上青楼”(《西洲曲》),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流,从一开始就畅泻着登临诗的淙淙清泉。登临诗在问世之初,就展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倘若确如恩格斯所说,由猿到人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人因直立而视野开阔、思维宽广;那么登高临远显然大大开阔了诗人的视野、锤炼了诗人的情思。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诗人兀立九叠庐山顶峰,登高远眺,仰吞宇宙之大,俯览大江之雄;风云涌动,九派茫茫,直是臻雄奇壮美的极致!我们叹羡李太白,我们也感戴“秀出南斗傍”的庐山,是它给予了诗仙如此的神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高天急风下猿啸,清渚白沙上鸟旋,有动有静,亦色亦声,由高而低,顿挫急促;兼以落叶无边,萧萧而下,大江浩荡,滚滚而来;可谓落笔千钧,纵横尽收!是哪一叶负有诗坛使命的扁舟,将诗圣送抵夔州江滨的高台,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精光万丈”、独步古今的诗篇?夔州的江天有幸,将万古凝留这份沉郁悲凉的浩然正气;过往的学子有幸,将永得抚摸这片登高雄吞的博大胸襟。
因登高而望远,因望远而博大。“放尽樽前千里目” (陆游《登拟岘台》),“万里无云宇宙宽”(华岳《酒楼秋望》),登临诗与“千” “万”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空间视野的极大开拓,于此可见一斑。
一方面是空间的拓扩,另一方面又有时间的延伸。这类登临诗的力作,首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前两句,纵观前古后来,囊括千秋万代。为什么站得高了,能拉开时间的跨度?第三句似乎给了我们暗示:“念天地之悠悠”,一语双关,既有北方苍茫广阔的天地背景,又有宇宙地久天长的苍凉思绪。背景阔而思绪长,是啊,时间、空间原本就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时间的延伸更多地表现在对往昔的追溯。在“万古荒凉楚水西”的余干古县城,刘长卿发出“飞鸟不知陵谷变”的慨叹(《登余干古县城》);在“高阁依然枕碧流”的滕王阁上,王安国题写了“夕阳偏照古今楼”的诗篇(《题滕王阁》)。在安定城的“迢递高城百尺楼”,一生纡曲的李义山怀想遭际相似的古人:“贾生年少虚流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在京口北固亭,镇江知府辛稼轩,北顾长淮失地,缅怀历史英雄,一再高唱“千古江山” “千古兴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临与怀古紧紧拥抱在一起,却少见以展望为视角的登临诗,这是不是一个民族古老心态的反映呢?
令人在苍凉中欣慰的是,在明清启蒙思想家和维新志士的诗篇中,展望与预言开始闪射灵光。这中间我们读到了王夫之的“前忆千秋后万古”,龚自珍的“五十年中言定验”,康有为的“待日暗云冥,风狂雨横”,谭嗣同的“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他们的目光超越了前人,时间的纵轴,真正延伸向前。时代给予后来的登临者以全新的视角胆识,他们于是开始以放眼前瞻,回答了陈子昂“后不见来者”的万古愁思,虽然还到不了“从来没有救世主”的高度。
古代诗人登高抒怀,多为愁绪而凭栏绘景,却不乏澄明。这是国事、人事太不遂意,而江天、山川却又格外多娇的缘故吧?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王安石《桂枝香》
这哪里是在写诗填词?分明是在绘画,而且是高妙的白描淡彩:“登临”四字,拂开画纸;“晚秋”四字,调好色彩;“初肃”四字,确定基调;练江簇峰,勾勒出画图大廓。于是,澄翠、残阳、彩舟,点染冷暖相间的淡色,正是晚秋;征帆去棹,西风酒旗,星河飞鹭,渗入张弛合度的动态,恰应初肃——好一幅琉璃屏风。而这一卷“画图难足”的佳山秀水,都扣住“登临送目”、都发自“登临送目”呀!
登临诗,还为诗人瑰丽奇特的想象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李白的“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十九》);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登白帝城楼》)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诗句。诗人站得高了,想象也随之张开,想象展开夸张的羽翼,载着理想驰骋,正可谓“神驰千里,心游万仞”。时光跃进到二十世纪末叶的今日,太白峰、蓬花山显得不像当年那样高了,慈恩寺塔和白帝城楼与今日的电视塔、摩天楼相比,也已形同小巫,而唯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登临诗雄奇瑰伟的想象并未因古老而稍减光彩,它们的艺术魅力历久长新。
登高而思,思念亲人、友人、家人、恋人。古时交通不便,音书难达,登高远望,便成了寄托情思的一种惯常方式。楼窗月夜,栏槛雨暮,远望中蕴蓄着多少希冀!希冀与远望,就是在登临中合为一体的吧?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登楼寄王卿》),是韦应物怀念他的朋友。离愁别恨浓烈,却又吐诉尽出,是登高而使然吗?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登九峰楼寄张祜》),是杜牧之劝慰他的朋友。愤慨浓烈,却又诉之于慰勉敬重,是登高而使然吗?
“月明楼高休独倚”(范仲淹《苏幕遮》),“不忍登高临远”(柳永《八声甘州》),身已登临,偏说“休倚”“不忍”,正见思乡纡曲心境,也毕现因思而登、登而更思的情怀。也只有豪放如李太白者,在“抽刀断水水更流”时“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吧? 登临怀思的诗句更多的是恋情诗。游子高山怀乡,闺人层楼痴远——在这古老的定式之途上,踏印着多少诗人的屐痕!大约是文士以豪放自诩、羞于直吐儿女情长的缘故,诗人大多充当闺中代言人的角色,很有点“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诉人之情以托己之怀的意味。梁元帝萧绎的“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荡妇秋思赋》)应是这类诗中较早的一首。传说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被称为“百代词宗”,正是“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和“秦娥梦断秦楼月”,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词人。从张先的“忆郎还上层楼曲”(《菩萨蛮》)、欧阳修的“楼高莫近危阑倚”(《踏莎行》)到蒋捷的“楼儿忒小不藏愁”(《虞美人》)、元好问的“楼前小雨珊珊”(《清平乐》),诗人描述了多少闺情哀怨,寄托了多少丈夫柔肠?闺楼寄怀成了古典诗歌中悠长的主题。
代拟闺情终究隔了一层,这类登临诗的圣手当然是易安居士。“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孤雁儿》),“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从早年伤离、中年悼亡到迟暮孤寂,李清照真可谓“倚遍阑干”“尝尽愁滋味”。《漱玉集》中簇簇哀怨蕴藉的名句,的确让古往今来的读者怦然心动、神伤泪垂: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与登临怀思的诗词相映并辉的,是那些感怀身世、时势、国事的诗词。这类大题材登临诗的主旋律是那些高唱入云的豪放诗篇。
在党争中备受磨折的李商隐“上尽重层更上楼”,发出了“不知身世自悠悠”的苍凉慨叹 (《夕阳楼》)。素以笔触细腻著称的诗人,其登临诗篇蕴含着深沉的悲凉。
怀有经纶济时、旷世抱负的杜牧之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九日齐山登高》)一向诗风俊逸的达人,更是在登临中尽显自己可爱的人格。
登临每每与身世际遇的壮怀相关联。“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陈与义《雨中再赋海山楼》)便是鲜明写照。登临又往往与国事、时势有不解之缘,“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满江红》)即为个中翘楚。
在登临诗的长廊内,我们看到了城市沧桑:“禾黍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阳故城》)。在长廊内,我们看到了大河溃堤:“黄河西来骇奔流,顷刻十丈平城头。” (郭祥正《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诗人登高俯察苍生,诗人凭槛述录历史。诗圣杜甫用如椽大笔写下了时代的史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发出了“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的爱国警号(《登楼》)。亡国皇帝李煜蘸着泪水,绣织着亡国的哀怨:“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相见欢》);“高楼谁与上”“往事已成空”(《子夜歌》);“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浪淘沙令》)。我们的诗坛不能没有杜甫,杜甫在登临中一步步了遂着“会当凌绝顶”的少年宏愿;我们的诗坛也少不了李煜,少不了供他凭依的那些楼栏。
如果说李煜的凭栏只是留恋一己之私的皇位,我们在欣赏他达难达之情的文思时,又不能不咀嚼那种小男人的悲凉;那么南渡的宋代诗人群体,他们扼腕凭栏、把剑抚槛,留下了多少大丈夫“壮怀激烈”的诗章啊!
这里有陆放翁雄浑的晚唱:“山河兴废供搔首”,“梦魂犹绕古梁州”(《秋晚登城北门》);这里有辛弃疾峻拔的吟啸:“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这里还有陈亮、张孝祥、张元幹、岳飞……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诗人,像南宋诗人这样热衷于登临,而且每登临必北顾,每北顾便目眦尽裂、血脉贲张。
我常常想,如此众多的忠肝义胆、慷慨豪士,为什么终究未能挽狂澜于其时?黄龙未捣,靖康耻在,北顾一百六十年,支倚江南半壁犹不保,这到底为什么?悠悠青史有案有据,登临的诗人也把他们的思索写进了历史的答卷,让我们展示他们血泪斑斑的诗篇吧。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痴痴巴望着君主,而君主又那般昏聩,蒙蔽恒多。“北望神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刘过《六州歌头》)——忠直横死林薄,权奸弹冠相庆,几成亘古法则。“寂寞凭高念远”(陈亮《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在投降派的重重打击迫害下,志士零散,豪情消磨。难怪少年时代“爱上层楼”的辛幼安,人过中年,也频频发出“休去倚危栏”的怅叹!这是怎样的民众心态与社会机制啊!把一腔腔男儿热血,泼淋成冷泪冰心——这就是登临诗向我们这些后人倾诉的亡国之由。
凭高而旷达,旷达而明理。我们欣喜地在登临诗中读到许许多多蕴含理趣的佳作。
提到理趣,我们当即脱口而出的自然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在山西蒲州黄河岸边一座高岗上,共三层。诗的前两句当是登临中层所见。我不知道一千多年前唐代的鹳雀楼有多高,以致给诗人提供了如此辽阔的背景,激发出如此雄浑壮丽的诗句:寥寥十字囊括了远近上下、南北东西。但诗人意犹未尽、志犹未足,是要追望远山后的落日,还是要逐寻入海的河口?总之,诗人“欲穷千里目”,于是奋然“更上一层楼”,这是何等高瞻远瞩的追求,何等蓬勃进取的意向!还用问鹳雀楼的高度和蒲州的海拔吗?盛唐诗人心比天高,这是盛唐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族魂。
登临诗揭示的理趣是多方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写的是急雨迫近,风已飒然;读者读到的更有形势逼人、征兆毕见的事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写的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后人更从中悟出苦苦追求、执著不回的求学境界。正是“读诗然,写诗未必然”,登临诗给我们的启示往往是诗作者始料不及的。
登临诗揭示的理趣很多又是相映成趣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尽管消沉了些,但现在不常被我们移做揭示腐朽必汰的思想武器吗?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又为我们新时代的老人奉上了一曲多么昂扬的赞歌呀! 相映成趣的诗坛佳话在登临诗中正多。两大登临胜地黄鹤楼和岳阳楼便成了际会焦点。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南朝鲍照的《登黄鹤矶》大约是传流下来最早的有关黄鹤楼的登临诗了。不知何故,这位鲍参军只登矶而未上楼,但他“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枢”的名句,却仍教遗憾于终生未到黄鹤楼的杜少陵兴“俊逸”之叹。
历代诗人对这座“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题咏殊多,从李太白、孟浩然到贾阆仙刘禹锡,从苏黄辛陆到姚鼐袁枚,鸿篇力作洋洋大观,然而,当之无愧的第一名篇还是崔颢的传世之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相传李白到此,曾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写下“一拳捶碎黄鹤楼”的任气之句,并沿江而下,在金陵凤凰台上,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的名篇,欲与崔诗抗礼。这个脍炙人口的传说,前半显为讹传,后半似为可信。若衡论二诗,应都是登临吊古的佳作。崔诗吊乘鹤仙人,较为空濛,李诗吊吴宫晋丘,似呈晴明;崔诗抒“日暮乡关”的羁旅烟波之愁,李诗怀“浮云蔽日”“长安不见”的国事之忧,着眼点亦有公私阔狭的分野。而崔颢的七言八句竟能不被动摇,甚而被推为唐人七律卷首,不能不说是“半缘崔君半缘楼”了。
诗并一楼贵,“地以一诗传”,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登临诗中尤为明显。陆放翁的“登临壮士兴怀地,忠义孤臣许国心”(《南楼》)说透了楼与人的关系;而岳武穆的“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满江红》)更是道尽了人对楼的深情。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岳阳楼,也是历代的登临胜地。在登临岳阳楼的题咏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诗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可以看到萧德藻的“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登岳阳楼》)。这些前前后后的诗篇,都被遮掩在范仲淹一篇雄文的影蔽之下了。当然,前代诗篇也滋养启迪着范仲淹,使他身未莅达而神思登临。“记”之绝唱的孕育,其中也有登临诗的一份劳绩。在众多岳阳楼的诗作中,能与范文分庭抗礼的,唯有工部一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该怎样欣赏品评这首诗呢?大地断裂,天宇浮动,战乱频仍,亲人离散。登临景象开阔恢宏,登临胸襟广袤博大:国难民仇,家事身世,连同乾坤宇宙的苦难,诗人都一并揽入自己的襟抱!诗人已与岳阳楼融为一体,与洞庭湖融为一体:大地裂开,诗人的心也在流血;乾坤浮荡,诗人的神思也在飘摇!那凭轩滂沱的泪水,不就是浩荡的洞庭湖波吗?与杜甫相比,无论是干谒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还是隐逸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都是相形见绌的“众山”。他们不足的是登临的高度,他们缺少的是“仁人”的情怀,唯有“仁人”才与登临相称。古之“仁人”,如杜甫,如范仲淹,千秋万代俯视着这片多难的土地,俯视着这个民族的兴衰。我们这些后来人当如何呢?
古代诗人登临的地域十分宽广。魏武帝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宋代诗人魏野曾“独上边城城上楼”,那是西部边陲的原州城;在海南崖州城上,李德裕曾“独上高楼望帝京”;在北国燕昭王的幽州台上,陈子昂曾唱响俯仰古今的悲歌。莽莽中华,奇山无数,楼台历历,“江山留胜迹,我辈独登临”,让我们珍惜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优秀的登临诗开拓我们的眼界胸怀,洗涤我们的灵魂块垒。
我想以柳宗元的两句登临诗句结束本文:“远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我的意思是,愿每个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都能深切体察登临诗人的九曲回肠,使其不再去做某种权威的注脚。如此,登临诗幸甚。
从《诗经》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商颂·殷武》)到楚辞的“乘鄂渚以反顾”(《九章·涉江》);从汉赋的“华实蔽野,黍稷盈畴”(王粲《登楼赋》)到南朝乐府的“望郎上青楼”(《西洲曲》),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流,从一开始就畅泻着登临诗的淙淙清泉。登临诗在问世之初,就展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倘若确如恩格斯所说,由猿到人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人因直立而视野开阔、思维宽广;那么登高临远显然大大开阔了诗人的视野、锤炼了诗人的情思。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诗人兀立九叠庐山顶峰,登高远眺,仰吞宇宙之大,俯览大江之雄;风云涌动,九派茫茫,直是臻雄奇壮美的极致!我们叹羡李太白,我们也感戴“秀出南斗傍”的庐山,是它给予了诗仙如此的神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高天急风下猿啸,清渚白沙上鸟旋,有动有静,亦色亦声,由高而低,顿挫急促;兼以落叶无边,萧萧而下,大江浩荡,滚滚而来;可谓落笔千钧,纵横尽收!是哪一叶负有诗坛使命的扁舟,将诗圣送抵夔州江滨的高台,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精光万丈”、独步古今的诗篇?夔州的江天有幸,将万古凝留这份沉郁悲凉的浩然正气;过往的学子有幸,将永得抚摸这片登高雄吞的博大胸襟。
因登高而望远,因望远而博大。“放尽樽前千里目” (陆游《登拟岘台》),“万里无云宇宙宽”(华岳《酒楼秋望》),登临诗与“千” “万”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空间视野的极大开拓,于此可见一斑。
一方面是空间的拓扩,另一方面又有时间的延伸。这类登临诗的力作,首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前两句,纵观前古后来,囊括千秋万代。为什么站得高了,能拉开时间的跨度?第三句似乎给了我们暗示:“念天地之悠悠”,一语双关,既有北方苍茫广阔的天地背景,又有宇宙地久天长的苍凉思绪。背景阔而思绪长,是啊,时间、空间原本就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时间的延伸更多地表现在对往昔的追溯。在“万古荒凉楚水西”的余干古县城,刘长卿发出“飞鸟不知陵谷变”的慨叹(《登余干古县城》);在“高阁依然枕碧流”的滕王阁上,王安国题写了“夕阳偏照古今楼”的诗篇(《题滕王阁》)。在安定城的“迢递高城百尺楼”,一生纡曲的李义山怀想遭际相似的古人:“贾生年少虚流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在京口北固亭,镇江知府辛稼轩,北顾长淮失地,缅怀历史英雄,一再高唱“千古江山” “千古兴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临与怀古紧紧拥抱在一起,却少见以展望为视角的登临诗,这是不是一个民族古老心态的反映呢?
令人在苍凉中欣慰的是,在明清启蒙思想家和维新志士的诗篇中,展望与预言开始闪射灵光。这中间我们读到了王夫之的“前忆千秋后万古”,龚自珍的“五十年中言定验”,康有为的“待日暗云冥,风狂雨横”,谭嗣同的“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他们的目光超越了前人,时间的纵轴,真正延伸向前。时代给予后来的登临者以全新的视角胆识,他们于是开始以放眼前瞻,回答了陈子昂“后不见来者”的万古愁思,虽然还到不了“从来没有救世主”的高度。
古代诗人登高抒怀,多为愁绪而凭栏绘景,却不乏澄明。这是国事、人事太不遂意,而江天、山川却又格外多娇的缘故吧?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王安石《桂枝香》
这哪里是在写诗填词?分明是在绘画,而且是高妙的白描淡彩:“登临”四字,拂开画纸;“晚秋”四字,调好色彩;“初肃”四字,确定基调;练江簇峰,勾勒出画图大廓。于是,澄翠、残阳、彩舟,点染冷暖相间的淡色,正是晚秋;征帆去棹,西风酒旗,星河飞鹭,渗入张弛合度的动态,恰应初肃——好一幅琉璃屏风。而这一卷“画图难足”的佳山秀水,都扣住“登临送目”、都发自“登临送目”呀!
登临诗,还为诗人瑰丽奇特的想象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李白的“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十九》);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登白帝城楼》)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诗句。诗人站得高了,想象也随之张开,想象展开夸张的羽翼,载着理想驰骋,正可谓“神驰千里,心游万仞”。时光跃进到二十世纪末叶的今日,太白峰、蓬花山显得不像当年那样高了,慈恩寺塔和白帝城楼与今日的电视塔、摩天楼相比,也已形同小巫,而唯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登临诗雄奇瑰伟的想象并未因古老而稍减光彩,它们的艺术魅力历久长新。
登高而思,思念亲人、友人、家人、恋人。古时交通不便,音书难达,登高远望,便成了寄托情思的一种惯常方式。楼窗月夜,栏槛雨暮,远望中蕴蓄着多少希冀!希冀与远望,就是在登临中合为一体的吧?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登楼寄王卿》),是韦应物怀念他的朋友。离愁别恨浓烈,却又吐诉尽出,是登高而使然吗?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登九峰楼寄张祜》),是杜牧之劝慰他的朋友。愤慨浓烈,却又诉之于慰勉敬重,是登高而使然吗?
“月明楼高休独倚”(范仲淹《苏幕遮》),“不忍登高临远”(柳永《八声甘州》),身已登临,偏说“休倚”“不忍”,正见思乡纡曲心境,也毕现因思而登、登而更思的情怀。也只有豪放如李太白者,在“抽刀断水水更流”时“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吧? 登临怀思的诗句更多的是恋情诗。游子高山怀乡,闺人层楼痴远——在这古老的定式之途上,踏印着多少诗人的屐痕!大约是文士以豪放自诩、羞于直吐儿女情长的缘故,诗人大多充当闺中代言人的角色,很有点“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诉人之情以托己之怀的意味。梁元帝萧绎的“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荡妇秋思赋》)应是这类诗中较早的一首。传说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被称为“百代词宗”,正是“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和“秦娥梦断秦楼月”,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词人。从张先的“忆郎还上层楼曲”(《菩萨蛮》)、欧阳修的“楼高莫近危阑倚”(《踏莎行》)到蒋捷的“楼儿忒小不藏愁”(《虞美人》)、元好问的“楼前小雨珊珊”(《清平乐》),诗人描述了多少闺情哀怨,寄托了多少丈夫柔肠?闺楼寄怀成了古典诗歌中悠长的主题。
代拟闺情终究隔了一层,这类登临诗的圣手当然是易安居士。“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孤雁儿》),“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从早年伤离、中年悼亡到迟暮孤寂,李清照真可谓“倚遍阑干”“尝尽愁滋味”。《漱玉集》中簇簇哀怨蕴藉的名句,的确让古往今来的读者怦然心动、神伤泪垂: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与登临怀思的诗词相映并辉的,是那些感怀身世、时势、国事的诗词。这类大题材登临诗的主旋律是那些高唱入云的豪放诗篇。
在党争中备受磨折的李商隐“上尽重层更上楼”,发出了“不知身世自悠悠”的苍凉慨叹 (《夕阳楼》)。素以笔触细腻著称的诗人,其登临诗篇蕴含着深沉的悲凉。
怀有经纶济时、旷世抱负的杜牧之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九日齐山登高》)一向诗风俊逸的达人,更是在登临中尽显自己可爱的人格。
登临每每与身世际遇的壮怀相关联。“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陈与义《雨中再赋海山楼》)便是鲜明写照。登临又往往与国事、时势有不解之缘,“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满江红》)即为个中翘楚。
在登临诗的长廊内,我们看到了城市沧桑:“禾黍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阳故城》)。在长廊内,我们看到了大河溃堤:“黄河西来骇奔流,顷刻十丈平城头。” (郭祥正《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诗人登高俯察苍生,诗人凭槛述录历史。诗圣杜甫用如椽大笔写下了时代的史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发出了“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的爱国警号(《登楼》)。亡国皇帝李煜蘸着泪水,绣织着亡国的哀怨:“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相见欢》);“高楼谁与上”“往事已成空”(《子夜歌》);“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浪淘沙令》)。我们的诗坛不能没有杜甫,杜甫在登临中一步步了遂着“会当凌绝顶”的少年宏愿;我们的诗坛也少不了李煜,少不了供他凭依的那些楼栏。
如果说李煜的凭栏只是留恋一己之私的皇位,我们在欣赏他达难达之情的文思时,又不能不咀嚼那种小男人的悲凉;那么南渡的宋代诗人群体,他们扼腕凭栏、把剑抚槛,留下了多少大丈夫“壮怀激烈”的诗章啊!
这里有陆放翁雄浑的晚唱:“山河兴废供搔首”,“梦魂犹绕古梁州”(《秋晚登城北门》);这里有辛弃疾峻拔的吟啸:“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这里还有陈亮、张孝祥、张元幹、岳飞……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诗人,像南宋诗人这样热衷于登临,而且每登临必北顾,每北顾便目眦尽裂、血脉贲张。
我常常想,如此众多的忠肝义胆、慷慨豪士,为什么终究未能挽狂澜于其时?黄龙未捣,靖康耻在,北顾一百六十年,支倚江南半壁犹不保,这到底为什么?悠悠青史有案有据,登临的诗人也把他们的思索写进了历史的答卷,让我们展示他们血泪斑斑的诗篇吧。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痴痴巴望着君主,而君主又那般昏聩,蒙蔽恒多。“北望神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刘过《六州歌头》)——忠直横死林薄,权奸弹冠相庆,几成亘古法则。“寂寞凭高念远”(陈亮《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在投降派的重重打击迫害下,志士零散,豪情消磨。难怪少年时代“爱上层楼”的辛幼安,人过中年,也频频发出“休去倚危栏”的怅叹!这是怎样的民众心态与社会机制啊!把一腔腔男儿热血,泼淋成冷泪冰心——这就是登临诗向我们这些后人倾诉的亡国之由。
凭高而旷达,旷达而明理。我们欣喜地在登临诗中读到许许多多蕴含理趣的佳作。
提到理趣,我们当即脱口而出的自然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在山西蒲州黄河岸边一座高岗上,共三层。诗的前两句当是登临中层所见。我不知道一千多年前唐代的鹳雀楼有多高,以致给诗人提供了如此辽阔的背景,激发出如此雄浑壮丽的诗句:寥寥十字囊括了远近上下、南北东西。但诗人意犹未尽、志犹未足,是要追望远山后的落日,还是要逐寻入海的河口?总之,诗人“欲穷千里目”,于是奋然“更上一层楼”,这是何等高瞻远瞩的追求,何等蓬勃进取的意向!还用问鹳雀楼的高度和蒲州的海拔吗?盛唐诗人心比天高,这是盛唐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族魂。
登临诗揭示的理趣是多方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写的是急雨迫近,风已飒然;读者读到的更有形势逼人、征兆毕见的事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写的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后人更从中悟出苦苦追求、执著不回的求学境界。正是“读诗然,写诗未必然”,登临诗给我们的启示往往是诗作者始料不及的。
登临诗揭示的理趣很多又是相映成趣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尽管消沉了些,但现在不常被我们移做揭示腐朽必汰的思想武器吗?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又为我们新时代的老人奉上了一曲多么昂扬的赞歌呀! 相映成趣的诗坛佳话在登临诗中正多。两大登临胜地黄鹤楼和岳阳楼便成了际会焦点。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南朝鲍照的《登黄鹤矶》大约是传流下来最早的有关黄鹤楼的登临诗了。不知何故,这位鲍参军只登矶而未上楼,但他“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枢”的名句,却仍教遗憾于终生未到黄鹤楼的杜少陵兴“俊逸”之叹。
历代诗人对这座“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题咏殊多,从李太白、孟浩然到贾阆仙刘禹锡,从苏黄辛陆到姚鼐袁枚,鸿篇力作洋洋大观,然而,当之无愧的第一名篇还是崔颢的传世之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相传李白到此,曾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写下“一拳捶碎黄鹤楼”的任气之句,并沿江而下,在金陵凤凰台上,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的名篇,欲与崔诗抗礼。这个脍炙人口的传说,前半显为讹传,后半似为可信。若衡论二诗,应都是登临吊古的佳作。崔诗吊乘鹤仙人,较为空濛,李诗吊吴宫晋丘,似呈晴明;崔诗抒“日暮乡关”的羁旅烟波之愁,李诗怀“浮云蔽日”“长安不见”的国事之忧,着眼点亦有公私阔狭的分野。而崔颢的七言八句竟能不被动摇,甚而被推为唐人七律卷首,不能不说是“半缘崔君半缘楼”了。
诗并一楼贵,“地以一诗传”,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登临诗中尤为明显。陆放翁的“登临壮士兴怀地,忠义孤臣许国心”(《南楼》)说透了楼与人的关系;而岳武穆的“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满江红》)更是道尽了人对楼的深情。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岳阳楼,也是历代的登临胜地。在登临岳阳楼的题咏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诗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可以看到萧德藻的“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登岳阳楼》)。这些前前后后的诗篇,都被遮掩在范仲淹一篇雄文的影蔽之下了。当然,前代诗篇也滋养启迪着范仲淹,使他身未莅达而神思登临。“记”之绝唱的孕育,其中也有登临诗的一份劳绩。在众多岳阳楼的诗作中,能与范文分庭抗礼的,唯有工部一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该怎样欣赏品评这首诗呢?大地断裂,天宇浮动,战乱频仍,亲人离散。登临景象开阔恢宏,登临胸襟广袤博大:国难民仇,家事身世,连同乾坤宇宙的苦难,诗人都一并揽入自己的襟抱!诗人已与岳阳楼融为一体,与洞庭湖融为一体:大地裂开,诗人的心也在流血;乾坤浮荡,诗人的神思也在飘摇!那凭轩滂沱的泪水,不就是浩荡的洞庭湖波吗?与杜甫相比,无论是干谒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还是隐逸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都是相形见绌的“众山”。他们不足的是登临的高度,他们缺少的是“仁人”的情怀,唯有“仁人”才与登临相称。古之“仁人”,如杜甫,如范仲淹,千秋万代俯视着这片多难的土地,俯视着这个民族的兴衰。我们这些后来人当如何呢?
古代诗人登临的地域十分宽广。魏武帝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宋代诗人魏野曾“独上边城城上楼”,那是西部边陲的原州城;在海南崖州城上,李德裕曾“独上高楼望帝京”;在北国燕昭王的幽州台上,陈子昂曾唱响俯仰古今的悲歌。莽莽中华,奇山无数,楼台历历,“江山留胜迹,我辈独登临”,让我们珍惜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优秀的登临诗开拓我们的眼界胸怀,洗涤我们的灵魂块垒。
我想以柳宗元的两句登临诗句结束本文:“远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我的意思是,愿每个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都能深切体察登临诗人的九曲回肠,使其不再去做某种权威的注脚。如此,登临诗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