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就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这不仅包括课内知识,还包括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
如何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将自身融入到课外知识的海洋中去?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需要是产生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自觉地读书,就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只有在需要中进行课外阅读,才能让学生处于高度自觉状态,并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
一、满足需要,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的确如此,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例如,可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可以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能给学生以感染,而后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年龄上说,低年级学生喜欢读以图为主的童话故事,中年级学生较喜欢读配有插图的课外书籍,高年级学生则喜欢读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等。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识特点,从满足其需要入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二、尊重需要,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
每个人对书的喜好是不同的。惟有读自己喜欢的书,才会身心投入,勤于思索,才能获得体验,对于学生也不例外。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支持学生有个性的独立阅读,让他们快乐地阅读,愉悦地接受自己想要的知识,使他们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感知需要,教给读书的方法
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后,在如何“读”的问题上,教师还应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读。
1.选择课外读物
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广泛,可以是历史故事、科学常识,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获得广泛的知识。
2.掌握阅读方法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如果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适当地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1)略读。略读的目的在于把握全篇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对于略读可采用“以绕为进,以避为进”的方法,不必在一处多耗时间。
(2)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课外阅读中,教师应告诉学生好的文章必须精读再三,方能真正品味。
当然,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法的综合运用,都应在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引导需要,总结超越
“学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知识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总结上才能得以超越。
1.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的,在阅读后要动脑及时记下文章的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这样的做法,一定比单看的效果好得多。
2.复述课外读物的内容
学生读完书后,可开展一些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新书介绍、评读书大王等。让学生自己复述,不但有助于学生巩固消化读物的内容,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操作实验,角色表演
学生读了自然科学读物,可以让他们操作实验;读了文艺性读物,可以指导学生改编成剧本,让他们按人物角色化装表演。
让学生在需要中进行课外阅读,读书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觉的行动。在乐中读,在讲中练,在不知不觉中扩大阅读量,增加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智力得以开发,听说读写的能力不断提高,可谓是一举多得。
如何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将自身融入到课外知识的海洋中去?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需要是产生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自觉地读书,就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只有在需要中进行课外阅读,才能让学生处于高度自觉状态,并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
一、满足需要,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的确如此,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例如,可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可以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能给学生以感染,而后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年龄上说,低年级学生喜欢读以图为主的童话故事,中年级学生较喜欢读配有插图的课外书籍,高年级学生则喜欢读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等。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识特点,从满足其需要入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二、尊重需要,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
每个人对书的喜好是不同的。惟有读自己喜欢的书,才会身心投入,勤于思索,才能获得体验,对于学生也不例外。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支持学生有个性的独立阅读,让他们快乐地阅读,愉悦地接受自己想要的知识,使他们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感知需要,教给读书的方法
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后,在如何“读”的问题上,教师还应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读。
1.选择课外读物
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广泛,可以是历史故事、科学常识,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获得广泛的知识。
2.掌握阅读方法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如果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适当地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1)略读。略读的目的在于把握全篇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对于略读可采用“以绕为进,以避为进”的方法,不必在一处多耗时间。
(2)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课外阅读中,教师应告诉学生好的文章必须精读再三,方能真正品味。
当然,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法的综合运用,都应在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引导需要,总结超越
“学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知识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总结上才能得以超越。
1.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的,在阅读后要动脑及时记下文章的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这样的做法,一定比单看的效果好得多。
2.复述课外读物的内容
学生读完书后,可开展一些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新书介绍、评读书大王等。让学生自己复述,不但有助于学生巩固消化读物的内容,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操作实验,角色表演
学生读了自然科学读物,可以让他们操作实验;读了文艺性读物,可以指导学生改编成剧本,让他们按人物角色化装表演。
让学生在需要中进行课外阅读,读书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觉的行动。在乐中读,在讲中练,在不知不觉中扩大阅读量,增加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智力得以开发,听说读写的能力不断提高,可谓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