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要离开你完全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生活环境很差的乡村、部落、城市及其他你想要去的任何与音乐有关的地方来调查音乐事象。而民族音乐学的“旅行”就需要有计划、有准备、有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本文主要在“旅行”的准备和怎样应对“旅行”中的文化冲击、怎样消除异文化的“隔膜”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田野调查 ;旅行
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6-0067-02
“旅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要离开你完全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生活环境很差的乡村、部落、城市及其他你想要去的任何与音乐有关的地方(因为田野无处不在)调查音乐事象。然而这场“旅行”也许并没有你想象那么的美好,甚至当地文化差异让你为之震撼而想逃离。但是这场“旅行”又是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因为只有通过“旅行”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猎奇,才能给我们这些探寻者带来无穷的魅力。在民族音乐学中这一系列的“猎奇行动”被称作田野调查,而我把它美称为“旅行”。
从比较音乐学到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比较音乐学的学者们通常是扎根于“实验室”,坐住“冷板凳”。而民族音乐学的学者所提倡的是田野调查和实验室的研究相结合,摒弃单纯的“安乐椅”。比较音乐学的创始人之一霍恩博斯特尔,他的一生所遗憾的就是从没有做过一次田野调查,他在实验室里用尽短寿的一生来研究音响资料。在他多数的论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进行的是音乐的旋律、节奏、曲式、音调关系等音乐本体的研究。但是,难能可贵的是霍氏提出了相关文化的认识。但是研究音乐背后的文化,光坐在实验室里研究音响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研究者们走出“实验室”的大门,开启一场有所准备的“旅行”,来到所需要采集音乐的区域,深入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
一、“旅行”前的准备
民族音乐学中的“旅行”基本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调查对象及调查区域进行田野调查,来猎取新奇的事物或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正如陈铭道先生的观点,如果在一次一次地出行当中没有猎到奇,也会使得我们的“旅行”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
当一个调查者通过构想确立好自己的课题,在出发前应先做好调查提纲及“旅行”的行程安排。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调查者应当先查阅一下调查对象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和礼节等问题,当然也会减少当地文化给自身带来的震撼;事先联系调查所在地的领导、官员会给调查者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够为我们这些调查者提供一些书面资料。如果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可以请求当地领导及官员为我们提供翻译(如果有必要我们甚至要先学习当地语言以便能与被调查者达到良好的沟通)。也可以请求当地领导及官员派人带领我们去见调查区域的村长、族长及某一社区的社长等等,有利于我们接触调查对象,并且“长”字辈的人们也可能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当我们乘车、船、飞机等运输工具来到调查所在地,而要去一些乡村、部落等生活艰苦、交通却不发达的地方,也可以请求当地领导及官员为自己提供一些原始的运输工具(驴车、牛车等)或带领自己到达自己采集资料的所在地;最后不得不提及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设备问题。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里,经历了从留声机、蜡筒录音机,磁带录音机,到现在的影音一体的录像机,现代设备为我们调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活生生的文化动态影像。而调查者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掌握这些使用设备的技能,在调查前检查好设备,不要因一些小的问题而影响自己的调查进展。
二、“旅行”中的文化冲击
当调查者一切准备妥当,背上背包,带上相机(代指所需准备设备),充满期待而不远万里来到异地,所接触的房屋的可能是破旧而简陋的、所在地的人的穿着衣不蔽体、吃的食物让我们难以下咽。而一些部族、村落的热的礼节和一些活动的行为让我感到惊讶,甚至无法理解,更可怕的是可能由于我们的一些行为不当而受到攻击。当然也许会看到当地一些骨瘦如柴而吸着鸦片的人用冷漠的眼神注视着你而感到尴尬,一些当地孩子、老人因为一些不是很严重疾病而奄奄一息,我们却无计可施等等。
当我们面对上述所遇到的困难时,通常都是无助或者想要逃离,想回到我们所熟悉的环境,网络化、信息化、通讯等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舒适生活。而我们再也不用吃那些生的食物,不用在面对没有厕所和浴室的“尴尬”,不用在面对居住所满是跳蚤和潮湿。我们好像已经失败了,因为刚来当地我们就打了退堂鼓。而想一想我们来到这里为了完成自己所认为的任务、达到目的(拿到一手资料)。我们不得不坚持留在这里,用几个星期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当地的环境,也许我们为之吃再多的苦都在所不惜。
在我们来到调查所在地之前可能查阅了一些关于当地文化的资料,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然而到了当地,在我们的心理上难免有些行为和当地环境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也许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忘记烦恼。而一个民族音乐学的学者往往都是在面对这样的困难和挑战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在调查所在地的锻炼会得到心理接受能力的提升、交际能力的加强、应变能力的提高等等从而慢慢地成为一个成熟的民族音乐学的学者。
三、“旅行”中的文化隔膜
也许我们民族音乐学的学者最惧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文化隔膜”的问题而在“旅行”中一无所获,这样会对我们科研进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但是我们应该为了拿到一手资料,顺利进行课题开展,从容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每一个民族音乐学的学者,来到调查地想要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就需要长期留在调查所在地观察,记录当地人的生活,这样的话我们就更需要被调查者的配合。而当我们调查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我认为与被调查者交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我们的“朋友们”知道,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是采集他们的音乐,体验他们的的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让他们放掉戒心,我们不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和灾难。而与他们交朋友,一定是要真诚的,并且尊重他们的礼仪、道德传统、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我们与他们并没有那么遥远的距离。
杜亚雄老师也曾说过:“我们要尊重被调查者,用谦虚的态度去虚心请教,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老师。”民族音乐学学者通常是高学历,知识丰富,有很多的研究者任职于高校。在我国也有很多研究者任职于研究院和全国各地的研究所。然而放下“高姿态”、“优越感”,用“求知精神”、“探索精神”感动当地人,才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伍国栋老师也曾提到“入乡随俗”、“客随主便”的观点。我想伍国栋老师最想表达的涵义是尊重当地的风俗和衣食住行的习惯,其次是我们要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和准则对当地的音乐活动和习俗妄加评判,更不要试图用我们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当地人的习惯。
在调查时,我们需要与被调查者协调好时间,不要以自己的时间安排来支配调查者,否则会适得其反。首先就是,被调查者不能全身心的配合我们调查。其次就是,被调查者会有逆反心理,使得我们工作进展不利。由此我们需要观察被调查者的生活规律,调配好调查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语
民族音乐学的“旅行”充满挑战、刺激和神秘感。我们的任务就是探寻音乐文化与音乐行为的秘密,揭示调查地的人创造音乐的神秘感。 然而,我们不光是要在“旅行”中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同时,也是在困境中找寻“自我”。作为一个合格的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调查者并非容易,我们不光要有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时刻铭记我们的任务是探秘,我们的心本就应该放在探索和猎奇上。正所谓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的发展壮大,田野调查所面临问题也越来越多,而笔者正是通过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和结合自身的体验以及关注现代学科知识的新型变化,来反映“旅行”需注意的问题和应面对的困境。
[参 考 文 献]
[1]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毛继增.田野工作是造就民族音乐学学者的摇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05).
(责任编辑:章若艺)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田野调查 ;旅行
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6-0067-02
“旅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要离开你完全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生活环境很差的乡村、部落、城市及其他你想要去的任何与音乐有关的地方(因为田野无处不在)调查音乐事象。然而这场“旅行”也许并没有你想象那么的美好,甚至当地文化差异让你为之震撼而想逃离。但是这场“旅行”又是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因为只有通过“旅行”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猎奇,才能给我们这些探寻者带来无穷的魅力。在民族音乐学中这一系列的“猎奇行动”被称作田野调查,而我把它美称为“旅行”。
从比较音乐学到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比较音乐学的学者们通常是扎根于“实验室”,坐住“冷板凳”。而民族音乐学的学者所提倡的是田野调查和实验室的研究相结合,摒弃单纯的“安乐椅”。比较音乐学的创始人之一霍恩博斯特尔,他的一生所遗憾的就是从没有做过一次田野调查,他在实验室里用尽短寿的一生来研究音响资料。在他多数的论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进行的是音乐的旋律、节奏、曲式、音调关系等音乐本体的研究。但是,难能可贵的是霍氏提出了相关文化的认识。但是研究音乐背后的文化,光坐在实验室里研究音响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研究者们走出“实验室”的大门,开启一场有所准备的“旅行”,来到所需要采集音乐的区域,深入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
一、“旅行”前的准备
民族音乐学中的“旅行”基本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调查对象及调查区域进行田野调查,来猎取新奇的事物或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正如陈铭道先生的观点,如果在一次一次地出行当中没有猎到奇,也会使得我们的“旅行”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
当一个调查者通过构想确立好自己的课题,在出发前应先做好调查提纲及“旅行”的行程安排。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调查者应当先查阅一下调查对象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和礼节等问题,当然也会减少当地文化给自身带来的震撼;事先联系调查所在地的领导、官员会给调查者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够为我们这些调查者提供一些书面资料。如果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可以请求当地领导及官员为我们提供翻译(如果有必要我们甚至要先学习当地语言以便能与被调查者达到良好的沟通)。也可以请求当地领导及官员派人带领我们去见调查区域的村长、族长及某一社区的社长等等,有利于我们接触调查对象,并且“长”字辈的人们也可能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当我们乘车、船、飞机等运输工具来到调查所在地,而要去一些乡村、部落等生活艰苦、交通却不发达的地方,也可以请求当地领导及官员为自己提供一些原始的运输工具(驴车、牛车等)或带领自己到达自己采集资料的所在地;最后不得不提及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设备问题。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里,经历了从留声机、蜡筒录音机,磁带录音机,到现在的影音一体的录像机,现代设备为我们调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活生生的文化动态影像。而调查者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掌握这些使用设备的技能,在调查前检查好设备,不要因一些小的问题而影响自己的调查进展。
二、“旅行”中的文化冲击
当调查者一切准备妥当,背上背包,带上相机(代指所需准备设备),充满期待而不远万里来到异地,所接触的房屋的可能是破旧而简陋的、所在地的人的穿着衣不蔽体、吃的食物让我们难以下咽。而一些部族、村落的热的礼节和一些活动的行为让我感到惊讶,甚至无法理解,更可怕的是可能由于我们的一些行为不当而受到攻击。当然也许会看到当地一些骨瘦如柴而吸着鸦片的人用冷漠的眼神注视着你而感到尴尬,一些当地孩子、老人因为一些不是很严重疾病而奄奄一息,我们却无计可施等等。
当我们面对上述所遇到的困难时,通常都是无助或者想要逃离,想回到我们所熟悉的环境,网络化、信息化、通讯等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舒适生活。而我们再也不用吃那些生的食物,不用在面对没有厕所和浴室的“尴尬”,不用在面对居住所满是跳蚤和潮湿。我们好像已经失败了,因为刚来当地我们就打了退堂鼓。而想一想我们来到这里为了完成自己所认为的任务、达到目的(拿到一手资料)。我们不得不坚持留在这里,用几个星期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当地的环境,也许我们为之吃再多的苦都在所不惜。
在我们来到调查所在地之前可能查阅了一些关于当地文化的资料,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然而到了当地,在我们的心理上难免有些行为和当地环境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也许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忘记烦恼。而一个民族音乐学的学者往往都是在面对这样的困难和挑战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在调查所在地的锻炼会得到心理接受能力的提升、交际能力的加强、应变能力的提高等等从而慢慢地成为一个成熟的民族音乐学的学者。
三、“旅行”中的文化隔膜
也许我们民族音乐学的学者最惧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文化隔膜”的问题而在“旅行”中一无所获,这样会对我们科研进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但是我们应该为了拿到一手资料,顺利进行课题开展,从容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每一个民族音乐学的学者,来到调查地想要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就需要长期留在调查所在地观察,记录当地人的生活,这样的话我们就更需要被调查者的配合。而当我们调查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我认为与被调查者交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我们的“朋友们”知道,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是采集他们的音乐,体验他们的的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让他们放掉戒心,我们不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和灾难。而与他们交朋友,一定是要真诚的,并且尊重他们的礼仪、道德传统、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我们与他们并没有那么遥远的距离。
杜亚雄老师也曾说过:“我们要尊重被调查者,用谦虚的态度去虚心请教,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老师。”民族音乐学学者通常是高学历,知识丰富,有很多的研究者任职于高校。在我国也有很多研究者任职于研究院和全国各地的研究所。然而放下“高姿态”、“优越感”,用“求知精神”、“探索精神”感动当地人,才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伍国栋老师也曾提到“入乡随俗”、“客随主便”的观点。我想伍国栋老师最想表达的涵义是尊重当地的风俗和衣食住行的习惯,其次是我们要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和准则对当地的音乐活动和习俗妄加评判,更不要试图用我们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当地人的习惯。
在调查时,我们需要与被调查者协调好时间,不要以自己的时间安排来支配调查者,否则会适得其反。首先就是,被调查者不能全身心的配合我们调查。其次就是,被调查者会有逆反心理,使得我们工作进展不利。由此我们需要观察被调查者的生活规律,调配好调查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语
民族音乐学的“旅行”充满挑战、刺激和神秘感。我们的任务就是探寻音乐文化与音乐行为的秘密,揭示调查地的人创造音乐的神秘感。 然而,我们不光是要在“旅行”中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同时,也是在困境中找寻“自我”。作为一个合格的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调查者并非容易,我们不光要有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时刻铭记我们的任务是探秘,我们的心本就应该放在探索和猎奇上。正所谓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的发展壮大,田野调查所面临问题也越来越多,而笔者正是通过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和结合自身的体验以及关注现代学科知识的新型变化,来反映“旅行”需注意的问题和应面对的困境。
[参 考 文 献]
[1]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毛继增.田野工作是造就民族音乐学学者的摇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05).
(责任编辑:章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