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这个栏目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好家风内涵的进一步理解。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并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而高校作为大学生集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平台,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并发挥家风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家风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31-001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家风教育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塑造孩子,它是一种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全方位教育。它与高等教育在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在育人方式上相类似的、在价值观念上也是相通的。
一、培养健全人格是优秀家风与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追求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枢纽,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高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家风绘就的底子上开展的,良好的家风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延伸,其二者在教育目标的追求上、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家风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道德启蒙,为教育家庭成员在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前建立健全人格打底立本。同样,高等教育也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
中国历来有崇尚“书香门第”的传统和习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家风建设对于下一代教育的巨大裨益。这就要求我们需调动一切积极的教育要素,在家风教育上强本固基,在高等教育中引导培育,使优良家风和高校育人工作一起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助于学生自觉的抵制不良风气影响。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家庭重视孩子的智育,却忽视了自身在子女道德教育、习惯培养、个性养成等方面的作用,舍弃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和职能;而高校面对大学生这些方面的缺陷,不得不承担一些家风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在高校教育中进行弥补。因此,家长应在重视子女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其思想品德的培养,实行全面的家庭教育。
二、言传身教是优秀家风和高等学校的共同育人方式
家风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带着家庭的影响,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各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高等教育强调要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共同育人方式表明,学生的第一老师:父母长辈和大学教师必须率身而行,担负起传道解惑的责任。
历史上许多伟人的成长都得益于优良的家风,孟母断杼、岳母刺字、朱子家训等优良家风,在家庭教育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可以说,家风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但是却掷地有声,对于孩子的心灵都是一种极大的震撼和影响。现在的部分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那就是想方设法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经济条件,弥补自己当初学习时候的物质匮乏的遗憾,而忽视了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家风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好的家风是孩子终身的财富。
三、弘扬大爱精神是优良家风与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观念
“家风”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它偏向于形容几代人在生活中的文化沉淀。在中国传统的优良家风,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现在鲜有人讨论家风家规,但大家都知道“仁义礼智信”、明白怎样才是“真善美”,这些都是从家庭这个最坚固的文化堡垒开始的,这种始于家庭的风气也是家庭成员实现自我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之大,非只大楼之大谓,乃有大师、大爱之谓。”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念也正是对大爱精神的追求。
“家风是什么?”我们对其的内涵进行思考的同时,也赋予了高校思政工作者们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时代在变化,每个学生的家风也不尽相同,如何润物无声的教化、改变和影响着学生,我们的任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钟健雄.和谐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6)
[2]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1)
[3]杨顺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创新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4]高红星.家校合作: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
[5]周湘浙.对高校育人工作若干问题的新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关键词:家风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31-001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家风教育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塑造孩子,它是一种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全方位教育。它与高等教育在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在育人方式上相类似的、在价值观念上也是相通的。
一、培养健全人格是优秀家风与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追求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枢纽,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高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家风绘就的底子上开展的,良好的家风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延伸,其二者在教育目标的追求上、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家风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道德启蒙,为教育家庭成员在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前建立健全人格打底立本。同样,高等教育也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
中国历来有崇尚“书香门第”的传统和习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家风建设对于下一代教育的巨大裨益。这就要求我们需调动一切积极的教育要素,在家风教育上强本固基,在高等教育中引导培育,使优良家风和高校育人工作一起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助于学生自觉的抵制不良风气影响。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家庭重视孩子的智育,却忽视了自身在子女道德教育、习惯培养、个性养成等方面的作用,舍弃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和职能;而高校面对大学生这些方面的缺陷,不得不承担一些家风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在高校教育中进行弥补。因此,家长应在重视子女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其思想品德的培养,实行全面的家庭教育。
二、言传身教是优秀家风和高等学校的共同育人方式
家风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带着家庭的影响,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各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高等教育强调要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共同育人方式表明,学生的第一老师:父母长辈和大学教师必须率身而行,担负起传道解惑的责任。
历史上许多伟人的成长都得益于优良的家风,孟母断杼、岳母刺字、朱子家训等优良家风,在家庭教育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可以说,家风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但是却掷地有声,对于孩子的心灵都是一种极大的震撼和影响。现在的部分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那就是想方设法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经济条件,弥补自己当初学习时候的物质匮乏的遗憾,而忽视了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家风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好的家风是孩子终身的财富。
三、弘扬大爱精神是优良家风与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观念
“家风”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它偏向于形容几代人在生活中的文化沉淀。在中国传统的优良家风,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现在鲜有人讨论家风家规,但大家都知道“仁义礼智信”、明白怎样才是“真善美”,这些都是从家庭这个最坚固的文化堡垒开始的,这种始于家庭的风气也是家庭成员实现自我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之大,非只大楼之大谓,乃有大师、大爱之谓。”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念也正是对大爱精神的追求。
“家风是什么?”我们对其的内涵进行思考的同时,也赋予了高校思政工作者们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时代在变化,每个学生的家风也不尽相同,如何润物无声的教化、改变和影响着学生,我们的任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钟健雄.和谐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6)
[2]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1)
[3]杨顺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创新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4]高红星.家校合作: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
[5]周湘浙.对高校育人工作若干问题的新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