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的诱惑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2122111121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韩青年在中国
  第一次真正注意到加藤嘉一是因为他的一篇文章《刘志军的高铁遗产》,当时正值刘志军案发,各方评论扎堆,无疑矛头都是指向刘志军这些年的贪腐、滥权以及秽闻,突然冒出来一篇长文换了一个比较少见的角度对这一事件加以探讨,而且作者还是个日本青年,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后来感觉他火了一把,参加了很多活动,一些大学也请他去做演讲,俨然一位“日本杰出青年”的代表、中日友好的桥梁,而他在中国出版的几种书中,《中国,我误解你了吗》和《致困惑中的年轻人》这两本也因为其鲜明的文化认知风格和外来者的视角,也在一段时间内跻身到了大众畅销书的行列。
  可是不久之后就出现了“加藤嘉一事件”,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一切都因为加藤嘉一一番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不当言论和不正确认识,极大了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破坏了加藤好不容易在中国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更让其迅速丧失了他对中国事件评论、发声的“话语权”。很多人在网络上严厉声讨他的无知,随即,他的一些讲座和活动也被取消殆尽。从“伊豆的少年”到“失落的青年”,加藤嘉一在中国的“精神旅行”似乎有个轰轰烈烈的开始,但是却没能善始善终。
  就在加藤嘉一饱受争议的同时,又有人又开始推崇另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评论,这个外国人就是在国内很多媒体上都开有专栏的韩国作家金宰贤。相比于加藤嘉一有时候的执拗和强硬,这位金先生显得比较低调和含蓄。
  对比金宰贤与加藤嘉一的时文风格,作为一个和中国人一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人,金宰贤貌似很顾及中国人的感受,在他的写作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铺垫:“我不觉得自己很了解中国,我只讨论我了解范围内的中国,且我不说我不知道的中国。”“如果我不关心也不希望中国发展的话,我绝不会批评中国的任何事情”。所以说金宰贤可能是一个有点儒气的观察者,他的建议及批评,比较委婉,并不是那么直接和犀利,而我们的另一个邻居加藤,他则具有典型的日本人的风格,他们虽然表面谦和但是极有己见,有时候会固执而不留情面。而从目前中国广大网民对这两位“老外”及其写作的褒贬纷争来看,在中国目前的文化出版生态以及沸腾网络的民调之下,早早练就一身“绕指柔”的本领,对外国观察者在中国的发展似乎是大有裨益的,毕竟一个国家上亿网民的人声鼎沸,单一个海外寄居者,怎可硬碰硬?
  
  
  谁怜海外人?
  其实,说到外国人跋山涉水来到异国他乡,就让我想到一句有名的“唐诗”: “海内谁怜海外人,问津何处是通津。”这是公元九世纪,新罗人崔致远,也就是后来韩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汉文学开山鼻祖写下的一句感喟际遇的汉诗,它所表达的那种唯海外飘零之人才有所感受的复杂情愫,时至今日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12岁西渡来唐,在中国待了16载,留下了长达20卷的《桂苑笔耕集》,崔致远可以说是韩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来华留学生——他以一个外国留学生的眼光看待当时的社会现状,捕捉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他存在的意义是里程碑式的:故土与他国,行走其间,你能为彼此都做点什么?
  话说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开放状态、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还远没有今天这般深厚,自然环境的阻隔、交通往来上的不便还能让每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都葆有一份新奇感,可再看现在,分分秒秒都有人离开故园,去往另一个国度,旅行、求学、公务、移民……空间转换,习以为常,就是在这交往越来越便利的浮躁当中,你有没有想过你还能为自己足迹停留的地方做点什么?
  以历史上的名人来看,游历大山名川的人多,流连市井、关乎人文的较少;游记散文题诗作画的多,苦口婆心建言献策的少。能与异国他乡的城市捆绑在一起纪念的,海明威与巴黎算一个,海明威在年轻时期在巴黎居住了五年,在那里他写出了代表作《太阳照常升起》,上个世纪20年代初,同样也是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斯泰因夫人曾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但这些都是关乎海明威个人的,即使后来他在自己的个人回忆录《流动的圣节》中专门追忆了巴黎往事,但是那种情结都与今天我们所说的类似加藤嘉一、金宰贤这样的文化旅居者不同。如果非得要找到相似的人物,清末民初著名的外交家伍廷芳先生倒是有前师之仪。清朝末年,伍廷芳曾奉命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等国,他在美国待了八年,还用英文写出了《美国视察记》,今译为《美国人的气质》(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这种现实版“生活在别处”的思想硕果,不同于侨居海外的作家在海外写自己的故国,也不同于一般的游客写一写自己的行程和观感,伍廷芳是真正地用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美国以及美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他评述当时美国的一些普遍的文化及社会现象,讲出内心对美国女性的真实看法——当然这些都是基于他本身中国人的气质而做出的判断。他的这本《美国的气质》就和在美国出版的那些普通的大众的英文读物一样,流通于美国的图书市场,对其感兴趣的美国人可以自己选择看或不看,无疑也是当时美国的一个外来者对他们这个国家的一份真实的、带有异域文化见解的记录。这一类作者,他们在他国不仅要学会生存、生活,还能对他国的社会和文化有自己的观察和见解,批评与称颂,怎么说都是一件值得欢迎的事情。
  回归到现在,变革时期的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迎来了众多的外来者,而从整个时代来看,传统与现代的剧烈碰撞甚至断裂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外来信息与本土生态天然而成的比较让两方面的人和事都不淡定了起来。你有你的立场、他有他的坚守,你有你的情感软肋,他有他的理性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有太多值得书写的东西,却仍有更多不愿被提及甚至被遗忘的东西。
  异视野的细胞活检术
  我们看加藤嘉一也好、金宰贤也好,他们写的批评类的文章,我能觉察到这是一个外国人的写作,虽然他们使用着流利的中文,但是他谈及的每个细微的问题都能让人感觉出他并不是一个本土的中国作家,这种差别就好似一个个细胞长在你自己身上,你一直觉得它们是最普普通通的、健健康康的、血肉相连的,你永远不会去认真地想:这些细胞会不会是毒瘤?
  就像韩国人金宰贤,他其实并非借用了什么医学检测仪器,他的韩国式思维就帮助他进行了细胞活检术,无疑他是熟谙中国古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他的优势在于他了解韩国并离开了韩国,走近中国又防御中国。他的境遇帮助他实现了两个层面上的“旁观”,对于韩国,他是距离上的“旁观”,因为暂时的离开,给了他回味的空间;而对于中国,他则是血缘上的“旁观”,也因此,这“旁观”才带有冷峻的色调。看他的专栏上,他说中国的“衣食住行”,有宏观上的房价、交通、医疗、教育,拷问制度建设进程,也有微观上的“海底捞”现象、慢网速、盗版碟、“限外令”等等,推敲转型期的阵痛。
  金宰贤和他的前辈崔致远一样,他们都在中国经济发展最迅猛、社会转型最剧烈、思想文化最兼容并蓄的历史阶段来到了中国,光阴流转,时空交换,留学生的身份给予他们的原本只是一次与异国他乡相识的机会,但他们极负责的思考以及充满感情的停留终让其“有名”。
  而加藤嘉一则是很会自我宣传的,他善用自身“外来者”的身份优势,将他在日本的成长经历进行了包装,以此拥有了先声夺人的架势,随后则是展开了如鱼得水的社会观察和评说,吸引了大量的粉丝,直到其广受抨击的言论事发。随着加藤嘉一的离开,金宰贤的“异军突起”,我相信中国人也会随着这些起起伏伏而变得能对外来者的“闯入”淡然起来、理性起来,这些纷纷扰扰的选择过程,也会促使中国民族逐渐成熟。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道:“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马可·波罗的经世留名无疑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异乡人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因为这标志着一种可能、一种作为以及一点点用先天优势开拓市场的文化机遇。
  同时,作为本土文化的守望者来说,我们不接受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看不见的或是带着盲点的,我们也知道感情的亲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知,既然我们希望看见这一切,我们就需要听到更多的“威尼斯青年”来讲中国的故事,讲我们的故事,而且我们还要学习并认识他们,让他们持续下去,给他们空间。
其他文献
小心,球来了!  2012年8月14日,韩国,韩国总统李明博参观残疾人体育综合训练院,并小试身手,与坐在轮椅上的伦敦残奥会选手切磋了网球。
期刊
“我们抱歉地通知您,您乘坐的××××次航班延误……”,在中国的机场里,关于航班延误的广播通知通常会引起不满的骚动,在严重的时候就会演化成危及机场秩序的治安事件。今年8月6日上午,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也因受雷雨天气影响造成部分航班延误,30名准备前往重庆的旅客却因此冲击停机坪发泄不满。无独有偶,今年4月11日和13日在上海和广州发生了两起类似事件——起因都是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延误后,受尽波折的旅客情绪失
期刊
野兽派花店把说不出的故事插成花  野兽派花店是国内第一家在微博上开的花店。与其他花店不同的是,野兽派花店倾听客人的故事,然后将故事转化成花束。对于不在他们家买花的读者来说,把140字的离奇故事当作微型情感小说来阅读,也是一件乐事。  野兽派花店所选用的花束绝不是市面上常见的,这些进口花卉品种经精心雕饰之后,针对不同的人群、送花与收花人的心境,被起上颇有文艺范儿的名字,比如“洛丽塔”、“仲夏夜之梦”
期刊
家里但凡有两个女儿的,人们总喜欢拿妹妹和姐姐相比较,她们的际遇一经对照,特别富有戏剧性。有的妹妹终生难逃姐姐的阴影,玛格丽特公主一辈子对做了英国女王的姐姐伊丽莎白二世感情复杂,搞得自己一生混乱不堪;有的妹妹成了姐姐的情敌,波林家的两姐妹,为了亨利八世争风吃醋;有的似乎是两个家庭出来的,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女首相,而她姐姐不过是农夫的妻子,羞涩到害怕在公众场合露面。  米德尔顿家的两姐妹也可
期刊
我看见齐国御厨易牙,为获取滋味而宰杀着波浪。白肚的鲫鱼趁机扁身逃向清淡或者无味。此时,阉割之鸡偏向嫩的一边生长,朝着帝王的胃口。薄皮之猪,喂骨之鸭,从此肥硕地走上孔孟之道。比笋和火腿更加鲜美的,是台州的干鱼在冰和炭之间向往着海洋。而这些,岸上的厨师只看见了六成,因采买早已收走了另外四成。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吃家,起码首先要看这个人是否喜欢去菜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细嫩之肉或新鲜之蔬是否会激动不
期刊
当地时间2012年8月7日,时尚界最著名的时尚评论家之一,将怪诞美学发挥到极致的安娜·皮亚姬(Anna Piaggi)在米兰家中去世,享年81岁。她所撰写的专栏一直是时尚人士必读的流行圣经。  Dolce & Gabbana的创办人Stefano说:“别了,伟大的Anna!” Dita Von Teese在Twitter写道:“很悲伤听到时装与美容界的Icon——Anna Piaggi去世的消息,
期刊
8月21日,前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邹恒甫在实名微博上爆料,称北大院长、教授和系主任奸淫餐厅服务员,北大内酒店服务生走后门上北大学位班。当晚,北京大学回应称“绝无此事”,并表示学校将保留追究邹恒甫诋毁或诽谤的权利。  这样的一条微博,自然能引来极大关注:“北大院长在梦桃源北大医疗室吃饭时只要看到漂亮服务员就必然下手把她们奸淫,北大教授系主任也不例外。所以,梦桃源生意火爆。”“爆料”无论是真是假,伤害已
期刊
见到饶宗颐时,上海还没有出梅,他的“海上因缘”画展开幕。97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在二十七、八度的天气里穿着衬衫、夹克和西装外套,脖子上还绕着一条围巾,眉目却清朗,和记者相握的手,刚劲有力。每天,他用这手写半小时书法,是养生,也是爱好。  在上海美术馆的画展上,70多幅书画作品吸引了城中名流趋之若鹜,足见饶公在书画界的地位。  坊间都说,论技法,饶宗颐的作品并不复杂,临摹起来也容易。但他笔下无论字还
期刊
8月,意大利VOGUE权威专栏撰稿人安娜·皮亚姬(Anna Piaggi)、时尚Cosmopolitan“传奇主编”海伦-布朗(Helen Gurley Brown)的辞世为充满欢乐与调侃的时尚圈布下一层阴霾,当新媒体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人们生活的时候,两位长者的辞世对传统时尚媒体的致命打击或许根本无从估算。满怀热情、勤恳工作的时尚元老们,我们必须铭记他们为时装事业奉献的每一份力量。   Ni
期刊
“要不大家一块儿不要飞!”  8月6日凌晨,计划从昆明飞往西双版纳的乘客吴坚突然发现,在机场的8号登机口,超过150名乘客将一米多宽的登机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些乘客都是西部航空的旅客,但要乘坐的是两个不同的航班:一班飞重庆,一班飞西双版纳。当时,登机口外只停着一架飞机,两批旅客却同时要求登机。  按照西部航空的安排,如果没有意外,这架飞机应在5日晚上20点30分接走飞往西双版纳的旅客,再折回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