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台湾地区的文创事业就已经开始发展,如今,其已深入到台湾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台湾地区的文创产业在世界都是闻名遐迩的。虽然台湾地区目前大多是老城区,但无时不透露出人文与创意气息。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极具特色,值得大陆借鉴。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台湾文创园区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引人深思。文章通过分析台北松山文创园区的发展模式,吸取其精华,给大陆文创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积极的经验。
关键词:文创园区;发展模式;松山文创园
在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创意城市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诸多城市的发展方向,如何发展创意城市,不外乎从空间、产业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1]世界各国将目光投向了设置文化园区这样的通过城市空间改造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带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化、网络化。塑造城市创意氛围,引领城市居民转变消费方式,带动产业升级,增加消费活动。[2]
一、松山文创园区改建背景
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积极发展文化园区,以此扶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部门设置华山、台中、花莲、嘉义与台南五大园区,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设置许多文化园区,例如台北市松山文创园区、高雄市驳二艺术特区等。目前台湾地区所开发的文化园区大多是工业遗址再利用,而在工业遗址基础上设立的园区,其特点是空间颇具规模,且无需大面积重建,只需改造其原有厂房,极大地节省了建筑成本。而台湾文创园区的另一特点是经营单位单一,大部分为民间投资机构。虽然台湾地区文化园区众多,但是园区经营内容、设置目的、发展模式均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本文将以松山文创园区为例,加以深入研究。
松山文创园区是在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的松山烟厂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1998年,在台北市政府重新规划城市空间,提出公卖改制,及市场上香烟需求量下降,竞争力下降这两方面作用下,松山烟厂无奈停止生产。2001年,台北市将松山烟厂定为第99处市定古迹,在2010年正式转型成为松山文创园区。[3]
松山烟厂种植大量植被,风光秀丽,是台北市东区最大的绿地,吸引台北市民前来参观游玩,是放松身心好去处。园区内还设有水塘等,台北常见的动物也聚集于此。所以说,松山文创园区是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地方。
二、松山文创园区现状
2010年,台湾创意设计中心进驻松山文创园区。2014年,美国在台协会与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合作,在松山文创园区开办亚洲第一个“美国创新中心”。因其建筑古典特殊,自1980年代以来松山文创园区亦常成为电视剧及电影的拍摄场景。例如,原松山烟厂的育婴室,在2013年为了偶像剧《巷弄里的那家书店》改装成为“阅乐书店”后一直沿用至今,对游人开放。[4]
目前园区内会经常举办特展,例如史努比65周年特展、迪士尼90周年特展、Hello Kitty40周年特展等(图1)。园区内还有多家文创周边店,诚品书店也有入驻。
各地方政府希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以文创园区的开发多为政府引领,并且政府认为艺术文化发展和公民权与社会教育息息相关,所以由政府主推文创园区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目前地方政府财政紧缺,各地文创园区以井喷速度不断建立,让政府无力继续支持其发展。而松山文創园区这样地处台北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便于民众观光、投资回报高、商业价值大的文创园区,政府便以财务自主的方式来减少负担。大部分需要政府扶持的文创产业很难为文创园区创造收入,所以政府会规划增加文创园区内的附属设施,吸引更多商业活动,以达到盈利目的。
当然,各地方政府还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防止商业活动过多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所占主体空间比例,会限制商业活动的规模。例如松山文创园区,规定其园区内附属事业空间体量不得超过总楼地板面积的35%。[5]
文创园区内附属设施多为餐饮、零售、住宿等商业活动的经营场所。例如松烟小卖所,提供文创商品展售平台,有助于推动设计、工艺等产业的个人或公司品牌建设。园区内的餐饮活动大多以咖啡馆这样的饮料消费为主,就目前整个园区,常驻单位有10家,而咖啡馆或内设咖啡点有4家,占40%比重。虽然这只是附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主体之下的商业活动,但是,餐饮的设置大多被看作是利于园区盈利,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引起颇多争议。
三、松山文创园区发展优势
松山文创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有诸多问题,但是其值得借鉴、吸取的优点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园区定位
台湾地区地理面积狭小,导致其市场规模也不大,但是文创园区在创立之初便能找准其定位,结合园区自身背景和特点,找到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加以利用,推动建立自己独有的品牌。松山文创园区建设目的是“肩负带动台北市原创力,强化文创软实力并且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使命”,定位为“台北市原创基地”。[6]其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台北市原创基地”,为台北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和输送原创人才。
松山文创园区作为“台北原创基地”,致力于扶植文创产业的建立和发展,鼓励原创者将创意、想法转化为现实,为其提供实验场所。台北市政府目的是使松山文创园区成为台湾地区创意产业与国际接轨的纽带。不仅如此,松山文创园区还有意于与台北普通市民相融合,市民可亲自参与创作,分享创意,走更加亲民化的路线,也进一步提升普通市民的创意创新观念,带动创意消费。
(二)经营模式
文创园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取决于其以何种经营模式运作。目前台湾文创园区的经营模式除政府全部包揽外,主要有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OT(Operation-Transfer)模式、和ROT(Rehabilitate-Operation-Transfer)模式[7]这三种由各地方政府牵头、民间投资机构运作的方式。例如台南B16文创园和花莲文创园运用ROT经营模式,即私营企业或个体商户向政府提出场地租赁申请,由政府批准委托后,在原有场地基础上进行改建进入运营,合约期结束后,其所有权仍归政府所有。本文研究对象台北松山文创则是运用BOT模式。政府吸引私营企业或个体投资,并将园区内闲置空间交予其建设运营,在合约期满后,再将所有权转移给政府。松山文创园区将原有古迹区交予松山文创园区运营中心管理,而台北文创大楼通过BOT案交由富邦集团建成。 我国台湾地区文创园区运用这几种委外经营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并且有效建立起政府和商企之间的合作共通关系。利用商企成熟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手段,填补政府只注重园区设施规划,无法合理经营的空缺,使得台湾文创园区能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三)经营策略
松山文创园区的成功离不开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创意活动。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七年的松山文创园区“原创基地节”,旨在吸引居民走到户外,欣赏地景艺术。通过实际的可操作、可触摸的创意活动和实验剧场,给人带来更加鲜活直观的体验,从而促使园区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民众参观,积聚人流。活动还能吸引原创人才入驻,为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思路,从而提升园区整个创意产业的形象和竞争力。这不仅带动经济发展,还同样提升了居民文化素养。文创园区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其中,通过吸引居民参加活动,从而促進居民美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台湾地区社会环境的提升。
(四)政策支持
对于松山文创园区的发展,台北市政府出台了六大纲领进行推动:
第一,关键产业的战略思维,松山文创园区的设立本意就在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二,打造群聚的前进基地,此项纲领目的在于促进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化、网络化。第三,政策资源的弹性灵活运用,对于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要懂得合理利用政府政策资源。第四,扩大内需市场的规模。第五,积极开展国际市场。四、五两条可以看作是政府希望推动松山文创园区能够带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动内需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要崭露头角。第六,强化整合行销,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宣传文创园区的产品和活动,带动消费[8]。
松山文创园区在历史古迹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是历史的见证者,保留岁月的痕迹,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因此台北市政府利用这一点与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不仅考虑到了它的商业价值,也保留了其自身的人文价值。将其打造成台北市富有历史人文和创意新思的特色园区,将为台北市提供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交流平台。
四、松山文创园区目前面临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看作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创意产业是以经济营利为目的的,而文化产业主要是影响群众意识形态,达到教育目的。而就目前来说,大多文化创意产业只是强行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二者以平行的姿态出现在同一产业之中。
松山烟厂遗址作为文创园区是非常适合拿来推广教育的,但是现在也成为了没有特点的千篇一律的文创商品的大卖场,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特性。
我国台湾地区现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条例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视觉艺术产业、音乐及表演艺术产业、文化资产应用及展演设施产业等等共十六种产业”[9]。将文化创意产业如此定义太过于简陋。松山文创园区进驻事业是以“十三类文化创意产业”为标准,根据此项标准,凡是不属于这十三类的产业均不符合标准。然而,目前入驻园区内的商家是否符合此标准,是有争议的。
而本文研究对象松山文创园区的BOT案是在多次谈判流局后,由台北市市长柯文哲介入直接促成。自此诚品行旅便入住于园内。然而,诚品行旅的性质与上述所说“十三类文化创意产业”显然是有所出入的,并且与台北市政府签订合约的是台北文创公司,而诚品是与台北文创达成契约的,所以导致诚品租赁大楼空间进行运行。台北政府是无法获取这部分租金的。
台北市政府既想要到钱,又希望文创园区真的能对文化产业起到积极作用,基于这样一个粗糙又不经思考的规定,两者是无法兼顾的。
五、对文创园区建立的反思
地方政府对工业遗址的再利用,其目的是以较低成本为城市建设增添活力,转变周边社区文化,使附近居民获得更大的利益和生活幸福感。文创园区的设立是因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但是,目前市政府的松山文创园区项目,与政府委外经营方式的精神实质并不相符。不仅仅是松山文创园区有这样的问题,大部分文创园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
在目前的政商环境下,财团与政府如果都未尽其职,那么将对社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短期的财物损失无法弥补,对古迹的破坏,对社会公共文化财产造成的损失,也是罚款无法解决的。
目前,地方政府大多数委外经营的案例,都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文创是什么”“如何推进文化产业、文创项目”值得深思,我国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创园区的建立也比比皆是,但是,不乏昙花一现的状况。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该多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经验,但不是一味模仿,要扎根于自己的土地,联系自己的文化历史。如何突破这些困境,促进文创产业园的发展,是未来园区发展所关注的重点。了解国际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它们的成功之道,可以推动我国文创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其他地区文创园区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应吸取教训,避免走这些老路。
参考文献:
[1]陈一夫.财务自主型文化园区餐饮消费形态之研究[D].台湾大学,2014.
[2]王慧敏.创意城市的新理念、模式与路径[J].社会科学,2010(11):4-12.
[3][5][6][8]松山文创园区网站[EB/OL].[2019-12-15].http://www.songshanculturalpark.org/.
[4]黄瑞玲.台湾产业遗产“资产化”和“文创化”的政策历程与争议:以松山文创园区为例[J].文化资产保存学刊,2014(29):7-26.
[7]刘念.台湾地区工业遗产文创园区再利用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6.
[9]喻妍.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台北松山文创园区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6.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文创园区;发展模式;松山文创园
在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创意城市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诸多城市的发展方向,如何发展创意城市,不外乎从空间、产业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1]世界各国将目光投向了设置文化园区这样的通过城市空间改造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带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化、网络化。塑造城市创意氛围,引领城市居民转变消费方式,带动产业升级,增加消费活动。[2]
一、松山文创园区改建背景
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积极发展文化园区,以此扶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部门设置华山、台中、花莲、嘉义与台南五大园区,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设置许多文化园区,例如台北市松山文创园区、高雄市驳二艺术特区等。目前台湾地区所开发的文化园区大多是工业遗址再利用,而在工业遗址基础上设立的园区,其特点是空间颇具规模,且无需大面积重建,只需改造其原有厂房,极大地节省了建筑成本。而台湾文创园区的另一特点是经营单位单一,大部分为民间投资机构。虽然台湾地区文化园区众多,但是园区经营内容、设置目的、发展模式均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本文将以松山文创园区为例,加以深入研究。
松山文创园区是在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的松山烟厂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1998年,在台北市政府重新规划城市空间,提出公卖改制,及市场上香烟需求量下降,竞争力下降这两方面作用下,松山烟厂无奈停止生产。2001年,台北市将松山烟厂定为第99处市定古迹,在2010年正式转型成为松山文创园区。[3]
松山烟厂种植大量植被,风光秀丽,是台北市东区最大的绿地,吸引台北市民前来参观游玩,是放松身心好去处。园区内还设有水塘等,台北常见的动物也聚集于此。所以说,松山文创园区是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地方。
二、松山文创园区现状
2010年,台湾创意设计中心进驻松山文创园区。2014年,美国在台协会与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合作,在松山文创园区开办亚洲第一个“美国创新中心”。因其建筑古典特殊,自1980年代以来松山文创园区亦常成为电视剧及电影的拍摄场景。例如,原松山烟厂的育婴室,在2013年为了偶像剧《巷弄里的那家书店》改装成为“阅乐书店”后一直沿用至今,对游人开放。[4]
目前园区内会经常举办特展,例如史努比65周年特展、迪士尼90周年特展、Hello Kitty40周年特展等(图1)。园区内还有多家文创周边店,诚品书店也有入驻。
各地方政府希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以文创园区的开发多为政府引领,并且政府认为艺术文化发展和公民权与社会教育息息相关,所以由政府主推文创园区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目前地方政府财政紧缺,各地文创园区以井喷速度不断建立,让政府无力继续支持其发展。而松山文創园区这样地处台北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便于民众观光、投资回报高、商业价值大的文创园区,政府便以财务自主的方式来减少负担。大部分需要政府扶持的文创产业很难为文创园区创造收入,所以政府会规划增加文创园区内的附属设施,吸引更多商业活动,以达到盈利目的。
当然,各地方政府还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防止商业活动过多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所占主体空间比例,会限制商业活动的规模。例如松山文创园区,规定其园区内附属事业空间体量不得超过总楼地板面积的35%。[5]
文创园区内附属设施多为餐饮、零售、住宿等商业活动的经营场所。例如松烟小卖所,提供文创商品展售平台,有助于推动设计、工艺等产业的个人或公司品牌建设。园区内的餐饮活动大多以咖啡馆这样的饮料消费为主,就目前整个园区,常驻单位有10家,而咖啡馆或内设咖啡点有4家,占40%比重。虽然这只是附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主体之下的商业活动,但是,餐饮的设置大多被看作是利于园区盈利,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引起颇多争议。
三、松山文创园区发展优势
松山文创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有诸多问题,但是其值得借鉴、吸取的优点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园区定位
台湾地区地理面积狭小,导致其市场规模也不大,但是文创园区在创立之初便能找准其定位,结合园区自身背景和特点,找到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加以利用,推动建立自己独有的品牌。松山文创园区建设目的是“肩负带动台北市原创力,强化文创软实力并且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使命”,定位为“台北市原创基地”。[6]其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台北市原创基地”,为台北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和输送原创人才。
松山文创园区作为“台北原创基地”,致力于扶植文创产业的建立和发展,鼓励原创者将创意、想法转化为现实,为其提供实验场所。台北市政府目的是使松山文创园区成为台湾地区创意产业与国际接轨的纽带。不仅如此,松山文创园区还有意于与台北普通市民相融合,市民可亲自参与创作,分享创意,走更加亲民化的路线,也进一步提升普通市民的创意创新观念,带动创意消费。
(二)经营模式
文创园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取决于其以何种经营模式运作。目前台湾文创园区的经营模式除政府全部包揽外,主要有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OT(Operation-Transfer)模式、和ROT(Rehabilitate-Operation-Transfer)模式[7]这三种由各地方政府牵头、民间投资机构运作的方式。例如台南B16文创园和花莲文创园运用ROT经营模式,即私营企业或个体商户向政府提出场地租赁申请,由政府批准委托后,在原有场地基础上进行改建进入运营,合约期结束后,其所有权仍归政府所有。本文研究对象台北松山文创则是运用BOT模式。政府吸引私营企业或个体投资,并将园区内闲置空间交予其建设运营,在合约期满后,再将所有权转移给政府。松山文创园区将原有古迹区交予松山文创园区运营中心管理,而台北文创大楼通过BOT案交由富邦集团建成。 我国台湾地区文创园区运用这几种委外经营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并且有效建立起政府和商企之间的合作共通关系。利用商企成熟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手段,填补政府只注重园区设施规划,无法合理经营的空缺,使得台湾文创园区能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三)经营策略
松山文创园区的成功离不开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创意活动。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七年的松山文创园区“原创基地节”,旨在吸引居民走到户外,欣赏地景艺术。通过实际的可操作、可触摸的创意活动和实验剧场,给人带来更加鲜活直观的体验,从而促使园区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民众参观,积聚人流。活动还能吸引原创人才入驻,为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思路,从而提升园区整个创意产业的形象和竞争力。这不仅带动经济发展,还同样提升了居民文化素养。文创园区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其中,通过吸引居民参加活动,从而促進居民美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台湾地区社会环境的提升。
(四)政策支持
对于松山文创园区的发展,台北市政府出台了六大纲领进行推动:
第一,关键产业的战略思维,松山文创园区的设立本意就在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二,打造群聚的前进基地,此项纲领目的在于促进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化、网络化。第三,政策资源的弹性灵活运用,对于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要懂得合理利用政府政策资源。第四,扩大内需市场的规模。第五,积极开展国际市场。四、五两条可以看作是政府希望推动松山文创园区能够带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动内需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要崭露头角。第六,强化整合行销,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宣传文创园区的产品和活动,带动消费[8]。
松山文创园区在历史古迹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是历史的见证者,保留岁月的痕迹,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因此台北市政府利用这一点与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不仅考虑到了它的商业价值,也保留了其自身的人文价值。将其打造成台北市富有历史人文和创意新思的特色园区,将为台北市提供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交流平台。
四、松山文创园区目前面临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看作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创意产业是以经济营利为目的的,而文化产业主要是影响群众意识形态,达到教育目的。而就目前来说,大多文化创意产业只是强行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二者以平行的姿态出现在同一产业之中。
松山烟厂遗址作为文创园区是非常适合拿来推广教育的,但是现在也成为了没有特点的千篇一律的文创商品的大卖场,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特性。
我国台湾地区现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条例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视觉艺术产业、音乐及表演艺术产业、文化资产应用及展演设施产业等等共十六种产业”[9]。将文化创意产业如此定义太过于简陋。松山文创园区进驻事业是以“十三类文化创意产业”为标准,根据此项标准,凡是不属于这十三类的产业均不符合标准。然而,目前入驻园区内的商家是否符合此标准,是有争议的。
而本文研究对象松山文创园区的BOT案是在多次谈判流局后,由台北市市长柯文哲介入直接促成。自此诚品行旅便入住于园内。然而,诚品行旅的性质与上述所说“十三类文化创意产业”显然是有所出入的,并且与台北市政府签订合约的是台北文创公司,而诚品是与台北文创达成契约的,所以导致诚品租赁大楼空间进行运行。台北政府是无法获取这部分租金的。
台北市政府既想要到钱,又希望文创园区真的能对文化产业起到积极作用,基于这样一个粗糙又不经思考的规定,两者是无法兼顾的。
五、对文创园区建立的反思
地方政府对工业遗址的再利用,其目的是以较低成本为城市建设增添活力,转变周边社区文化,使附近居民获得更大的利益和生活幸福感。文创园区的设立是因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但是,目前市政府的松山文创园区项目,与政府委外经营方式的精神实质并不相符。不仅仅是松山文创园区有这样的问题,大部分文创园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
在目前的政商环境下,财团与政府如果都未尽其职,那么将对社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短期的财物损失无法弥补,对古迹的破坏,对社会公共文化财产造成的损失,也是罚款无法解决的。
目前,地方政府大多数委外经营的案例,都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文创是什么”“如何推进文化产业、文创项目”值得深思,我国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创园区的建立也比比皆是,但是,不乏昙花一现的状况。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该多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经验,但不是一味模仿,要扎根于自己的土地,联系自己的文化历史。如何突破这些困境,促进文创产业园的发展,是未来园区发展所关注的重点。了解国际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它们的成功之道,可以推动我国文创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其他地区文创园区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应吸取教训,避免走这些老路。
参考文献:
[1]陈一夫.财务自主型文化园区餐饮消费形态之研究[D].台湾大学,2014.
[2]王慧敏.创意城市的新理念、模式与路径[J].社会科学,2010(11):4-12.
[3][5][6][8]松山文创园区网站[EB/OL].[2019-12-15].http://www.songshanculturalpark.org/.
[4]黄瑞玲.台湾产业遗产“资产化”和“文创化”的政策历程与争议:以松山文创园区为例[J].文化资产保存学刊,2014(29):7-26.
[7]刘念.台湾地区工业遗产文创园区再利用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6.
[9]喻妍.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台北松山文创园区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6.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