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教师应该形成这样的认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主动追求知识。本文从情景创设、合作学习和情感体验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让学生从单纯的“知之”转向主动的“乐之”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09-01
一、情景创设的妙处
1. 借助实物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景。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直观的实物演示,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的学习。当然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的教学实物要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如我在教学牛津英语3A 《Unit7 It’s nice》的内容时准备了a dress, a skirt,a T- shirt? ,a coat,a blouse, a sweater等实物,让学生观看这些实物并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然后问学生 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回答了 It’s a dress .后再提问What color is it? 让学生把生活学习用品和颜色联系在一起,因此许多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What’s this in English? 和What color is it?的句型很快掌握,且在实物和颜色间建立了对应关系,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2. 借助生活实践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景。生活是英语教学的广阔天地,所以英语教学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把丰富的生活实践与英语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知识鲜活起来,使英语课堂生动起来。
3. 创设情景注意点。创设情景应要注意切合教学内容,不能任由学生沉湎于一些较低层面的“情境”。这样的课堂气氛当时看来确实十分热闹,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思维训练,毫无挑战性,激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有时甚至会使学生的思绪游离于课堂以外,不能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充其量只是上演了一场热闹的“秀”而已。
新课程标准要求: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需求。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撷取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且又有思考价值的片段,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师创设的良好教学环境中,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二、合作学习的乐趣
1. 对话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开口说话的理由,并且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和平台。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conversation”。在教师呈现对话内容后,若让每个学生在全班表演,课堂教学的40分钟就会明显不足。这时适宜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按角色让几位同学分担不同的角色来练习。在各人熟悉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再表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对话的难度,保证了每位同学有机会开口,为小组成员共同分角色排演对话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交际,扩大了交际的操练面,变枯燥的机械式操练为丰富灵活的合作交际活动,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 游戏、竞赛中的合作学习。合作游戏、竞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英语学习中,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而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性游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个个积极努力,争取达到优胜。它增强了组内合作的凝聚力,更促使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培养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三、情感体验的促进作用
1. 身正为范,助其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的地方。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与模仿性,他们的情感需要也非常强烈,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教师不但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辅导,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乐学”。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神情、动作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一句发自内心的赞扬,一个认同的点头,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
2. 学高为师,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英语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思想情感的培养。具有人文色彩的小资料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无不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领略到英语的恒久魅力,感悟英语学习的乐趣,使得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但尤宜致力于‘导’。”“教”得不露痕迹,以“导”为主,才能让学生的“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不但要注重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更要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用慧心、真心、爱心、耐心去教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重组,努力营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服务学生,让学生从单纯的“知之”转向主动的“乐之”,以此推动学生的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与探索,从英语学习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发自内心地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需要,真正释放学生的潜能,使之达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也会对学生今后在英语方面的可持续学习产生有利的影响。
[ 参 考 文 献 ]
[1] 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3] 教育论.(英)斯宾塞,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09-01
一、情景创设的妙处
1. 借助实物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景。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直观的实物演示,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的学习。当然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的教学实物要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如我在教学牛津英语3A 《Unit7 It’s nice》的内容时准备了a dress, a skirt,a T- shirt? ,a coat,a blouse, a sweater等实物,让学生观看这些实物并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然后问学生 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回答了 It’s a dress .后再提问What color is it? 让学生把生活学习用品和颜色联系在一起,因此许多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What’s this in English? 和What color is it?的句型很快掌握,且在实物和颜色间建立了对应关系,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2. 借助生活实践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景。生活是英语教学的广阔天地,所以英语教学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把丰富的生活实践与英语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知识鲜活起来,使英语课堂生动起来。
3. 创设情景注意点。创设情景应要注意切合教学内容,不能任由学生沉湎于一些较低层面的“情境”。这样的课堂气氛当时看来确实十分热闹,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思维训练,毫无挑战性,激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有时甚至会使学生的思绪游离于课堂以外,不能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充其量只是上演了一场热闹的“秀”而已。
新课程标准要求: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需求。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撷取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且又有思考价值的片段,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师创设的良好教学环境中,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二、合作学习的乐趣
1. 对话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开口说话的理由,并且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和平台。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conversation”。在教师呈现对话内容后,若让每个学生在全班表演,课堂教学的40分钟就会明显不足。这时适宜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按角色让几位同学分担不同的角色来练习。在各人熟悉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再表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对话的难度,保证了每位同学有机会开口,为小组成员共同分角色排演对话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交际,扩大了交际的操练面,变枯燥的机械式操练为丰富灵活的合作交际活动,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 游戏、竞赛中的合作学习。合作游戏、竞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英语学习中,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而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性游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个个积极努力,争取达到优胜。它增强了组内合作的凝聚力,更促使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培养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三、情感体验的促进作用
1. 身正为范,助其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的地方。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与模仿性,他们的情感需要也非常强烈,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教师不但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辅导,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乐学”。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神情、动作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一句发自内心的赞扬,一个认同的点头,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
2. 学高为师,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英语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思想情感的培养。具有人文色彩的小资料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无不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领略到英语的恒久魅力,感悟英语学习的乐趣,使得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但尤宜致力于‘导’。”“教”得不露痕迹,以“导”为主,才能让学生的“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不但要注重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更要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用慧心、真心、爱心、耐心去教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重组,努力营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服务学生,让学生从单纯的“知之”转向主动的“乐之”,以此推动学生的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与探索,从英语学习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发自内心地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需要,真正释放学生的潜能,使之达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也会对学生今后在英语方面的可持续学习产生有利的影响。
[ 参 考 文 献 ]
[1] 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3] 教育论.(英)斯宾塞,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