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法律控制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hao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快速转型,但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社会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矛盾会以集体行动的方式非理性的表现出来,产生了所谓“群体性事件”,对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强烈冲击,有必要以法律的方式予以规制。本文分析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性质,提出了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法律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性质定位;法律控制
  一、群体性事件性质的法律定位
  公民行使其权利的方式,以个体行使为常态,群体性的行使方式也不违背法理,但当前群体性权益诉求表达方式却受到限制。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通知中将群体性事件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群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这个概念在法律层面上将其定性为一种“非法聚集、围堵”的活动,仍是以传统的政治观点而不是现代法治的理念去看待群体性事件,这样不利于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因此必须以法治的思维来认识群体性事件,对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进行重新认识和法律定位[1]。
  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把群体性事件称为集合行为,认为集合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2]。由此可见,群体性事件是一种正常社会现象,是群众释放压抑情绪、表达利益诉求的一种方式,决不能一律视为违法行为。当然,对于以颠覆国家政权和破坏社会稳定为目的的群体性事件应当采取相应的必要手段加以解决,对于正常表达权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应被纳入现行法律制度中加以解决。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众基于表达权益诉求、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发泄不满情绪的主观目的,群体行动向党政机关、有关单位或社会公众,以请愿、示威、游行等方式,释放压抑的社会情绪,寻求正当利益满足的社会行为。
  二、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虽然影响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它又以突发性事件反映问题并借此解决问题,从而化解矛盾。因此,群体性事件如果得到妥善处理,反而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健全的法律控制机制予以应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机制可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由于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不同,其内在矛盾和权益冲突各异,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机制也应当多元化,但究其根本,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是最重要的途径。
  首先,应健全司法救济制度。司法救济是公民权利救济的最重要方式,同时,司法可有效化解社会中的大量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减轻政府压力。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司法权力,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办案,使矛盾冲突得以在爆发前得到解决;第二,重视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减少诉讼费用,降低公民寻求司法救济的成本;第三,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使案件的解决更加高效,节省国家司法资源;第四,提高法官的法学素养,使法律更好的得到贯彻执行。健全以司法渠道为核心的救济制度,公正地解决纠纷,整合社会利益冲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次,改革完善信访机制。《信访条例》规定了公民的信访权利,但实践中信访权利的行使受到诸多限制,群众不能及时反映问题。信访机制的健全完善,应当强调信访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减少群众上访的数量。要建立完整的信访监督考察机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使信访人的利益诉求及时得到关注和解决,并且要建立回访制度,将信访问题的解决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完善我国现行《信访条例》,该法效力等级较低,且有些规定有失偏颇,因此需要制定一部法律,明确受理信访的部门、办理程序,明确信访人权利义务及违法信访的法律责任,明确办理信访部门不依程序办理的责任,保障广大民众的信访权利。
  (二)健全信息公开和协商法律机制
  信息公开和协商沟通是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措施,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才能增进群众对与政府工作的理解,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度,为双方协商对话提供前提和基础。通过协商沟通,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可使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得到解决,防止事态的恶化。
  首先,要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开行政问责制,规范信息公开的程序,明确信息公开责任人以及承担责任的方式,建立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行政问责中的作用,促进问责主体多元化。其次,完善协商沟通机制。我国《集会游行示威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应通知申请人和有关单位进行协商,但现实中这一协商机制却应用不广。[3]因此,应当增强该条款的适用性,具体规定协商的操作规则、办理程序、办理部门以及责任承担,使其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真正发挥作用。
  (三)完善法定权益诉求表达机制
  必须在法律上承认群体性的权益诉求表达方式的合法性,及时完善《集会游行示威法》,把立法工作的重心放在保障公民权利上,放在引导和促成这些权利的行使上,而不是去设置法律障碍,限制公民利益诉求的表达。有关部门要依据法律的规定,及时制定出具体的法规、规章,使该法更具有可操作性,有效发挥政府在群众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在保障权利行使的同时,及时制止煽动滋事行为,防止影响稳定的事件发生。
  综上,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法律作为解决群体性事件多发问题的根本性手段,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健全多元化救济机制、建立协商法律机制以及完善权益诉求表达机制,可促使群体性事件在法制的框架内得到有效解决,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刘雪松,刘青杨.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的法理检省与重建[J].法学学报,2012(05).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海坤.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的法治路径[J].政治与法律,2011(11).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陈园(1988-),女,安徽潜山人,安徽大学2011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犯罪学。  【摘要】累犯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法裁量制度。《刑法修正案(八)》对累犯作了修改,包括特殊累犯,特殊累犯的类罪名由原来的一个增至三个。法律的规定通常相当简练,对规定的不同理解,会得出法律适用的不同结果。《刑法修正案(八)》公布后,对于特殊累犯的成立范围,学界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关于这一论题
摘要:国外高中地理教材图文资料丰富,注重寓教于乐,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能力的培养。此外,各国高中地理教材强调生活中学地理,再用到生活中去,强调工具地理学观,同时与时俱进,关注学生地理世界观和人类观、地球观。相比而言,我国地理在以上这些方面比较薄弱,应当从国外高中地理教材教学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关键词:趣味性;能力培养;工具地理学观念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提倡素质教育,不可否认,相比以前
作者简介:陈华(1987-),女,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摘要】免责条款是合同当事人根据约定订立的免除或限制将来民事责任的条款,在经济交易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限制的必要性。然而,我国立法对免责条款的规范存在矛盾,在实践运用中可操作性不强。本文旨在探究免责条款的内涵并就其立法上存在的矛盾进行梳理并作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免责条款;正当性;规制;立法完善
目的 探讨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近两年本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只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
摘要:在教学课堂中把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称为“情境教学法”。“情境”指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同时也可以称之为教学双方之间的关系。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活动—体验—反思。从某种程度上讲,课堂教学期间的情境教学法能够充分满足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点上的需求,有助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政治课堂;学生思维  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液压系统是轧钢工程管道安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千上万米的液压管道就像整个轧钢工程的“血管”,为机组提供液压动力、设备润滑等介质.液压管道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条件,是物理课堂是否有效的前提。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分别是学生对物理是否能够产生兴趣和是否能运用兴趣来解决有关物理的各项实验以及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物理的基础就是实验教学,物理是很抽象的学科,单凭老师讲是无法感受到物理的独特魅力,因此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在条件有限的农村高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由于条件有限,资源不够等原因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农
【摘要】分别通过对一般刑事案件和死刑案件,对被害人近亲属司法救助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被害人近亲属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在人文情怀和法制完善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应该被广泛推进。  【关键词】司法救助;被害人;近亲属  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其损失得以弥补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1)犯罪人的赔偿即刑事损害赔偿;(2)保险理赔;(3)政府有关部门或相关单位的救助;(4)社会捐助。司法救济的对象
他诊断疾病如侦查,细致入微,敏锐精准;他开处方如打仗,排兵布阵,缜密果断;他待病人如待亲人,耐心真诚,关怀备至;他还刻求古训,博及医源,辩证施治,至诚至信。他,正是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病原体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癌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不仅造成基因改变,更使表观遗传发生了异常,从而促进了癌症的发生与发展[1].非编码RN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