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以及转化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l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可讽刺挖苦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尤其是在班级中存在学困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而不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亦或者是给学生下定义,认为这部分学生就是学不好的。所以,关于如何看待学困生这个问题,笔者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有效处之,关心待之,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笔者在本文中以初中数学学困生为切入点,主要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一、 前言
  不难发现,学生经历了小升初阶段后,学生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强,学习效率高,而基础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效率低,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慢慢地沦为我们所说的“学困生”。每一学科都会存在这样的学生,不单是数学才会有。我们作为教学者,就应该正确认识学困生,正确对待学困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进步,教给他们方法帮助他们正确学习,从而改善学习效果,走出学习困境,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先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谈起。
  二、 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本是做事情的第一动力,是源自内心对某件事情的喜爱,只有当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将心理指向和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思维感知和敏锐力也都会增强,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反之亦然,很多学困生就是因为缺乏兴趣而导致的。
  (二) 学习方法不当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人各不同,面对学习所采用的方法自然也不同。善于观察便可以发现,很多学困生在学习的时候都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常用的归纳法、对比分析法、数形结合法,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他们掌握的都不太好,缺乏灵活运用的思维,也不善于多思考,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 学习习惯较差
  不难发现,大多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提前预习,也会课后巩固,遇到问题也会自己动脑思考或者请教老师,但是学习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则刚好相反,遇到问题要么盲目抄写其他同学答案,也不会虚心请教,没有弄清楚原理,这种学习习惯自然效率低下,久而久之,问题也就日积成山。
  (四) 为难情绪严重
  学习和生活一样,都有困难重重的时候。尤其是数学,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灵活运用,也需要学生真正用心,花时间去掌握和学习,遇到问题更需要学生动脑思考。但是大部分学困生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为难。遇到困难就选择退缩、逃避,而不是主动去思考原因,解决问题,这种消极情绪甚至会导致学生自卑,缺乏自信。
  三、 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一) 激发兴趣,让学困生愿意主动学
  新课改强调,学生不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应该是待点燃的“火把”,学困生也是一样,他们同样有探究学习的愿望,有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能否点燃这把“火”。对此,笔者以为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唤醒学生的意识,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愿意主动学习。
  如,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我们就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首先,学生在练习本上作AB=5,BC=3,∠B=30°的三角形,剪下所画三角形,可以发现两个三角形一模一样。其次,学生作AB=5,AC=3,∠B=30°的三角形,剪下所画三角形,很明显可以看到两种不同三角形,此时学生已经感到好奇。紧接着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是根据两边一角画三角形,却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通过观察、讨论、达到以疑启思的教学效果。最后我们再概括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如此教学,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包括学困生,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也让学困生精力集中,对知识点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 教会方法,让学困生懂得如何学习
  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转化学困生的良药,对此笔者以为我们首先应该从听课出发,在课堂上应该指导学困生认真听、积极思、好好记。在听课的过程汇总要注意听学习要求,听重点知识,听知识的形成过程,听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思的过程则需要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三) 培养习惯,让学困生拥有健康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多数学困生所缺乏的。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我们必然要引导他们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包括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的时候知道应该怎样预习,预习什么,为了什么而预习,正确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并且坚持每节课前都要预习;其次是课堂习惯,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听课,要学会思考,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最后是课后巩固练习,要认真对待练习,不敷衍,不盲目誊抄他人作业,学会独立认真的完成作业,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激励评价,让学困生保持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对于学困生,更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原因,纠正错误,指导他们战胜困难和挑战,勇敢地面对问题,积极的思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和退缩。并且要善于运用“放大镜”原理,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長善救失。
  四、 结语
  所谓学困生并非单只学习能力差,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更不意味着学生永远都是学困生,是不可逆的,学困生也有春天,学困生也是可以进步的,可以收获学习成功的。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待之,用真诚待之,总能够有让“学困生”发光的一天,因为,谁都不知道在你所谓的“学困生”当中有没有下一个牛顿呢?
  参考文献:
  [1]梁宏扬.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J].成功(教育),2007(1).
  [2]陈小瑛.新课程课后的反思——以科学课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作者简介:
  曾晓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林芝市察隅县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当前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人们都更加关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语文是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的一门最为基础性的学科,通过语文的学习,学
摘 要:无论何时,语文都是小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阅读能力对于语文的综合水平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语文教学更加容易、更有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  一、 引言  一直以来,阅读和写作就像是语文的“疑难杂症”一般,不好医治。多数学生一见到阅读写作就跟老鼠遇见猫一样。众所周知,读写结合的阅读方式,不仅与我国的教育相对应,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
基于“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的理念,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是“直观想象”在具体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直观诠释,直接体现数学“直观”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