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输电基础工程它不同于其他工程,输电线会在远距离、宽区域内跨越。期间会经历比较复杂地形、地势,这些土质物理学性质比较强,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时,需要考虑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建筑当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工程现状;工程展望
中图分类号:TM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33-01
1 输电线路现状
1.1 软土地基
我国地域辽阔,面积宽广,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土壤,像我国华东以及沿海地区主要是一些软土为主,这些地区建立起的输电线路地基被称为软土地基。该地基主要包含灌注桩基础、扩展式基础以及大板式基础模型,这些模型有各自优势和缺陷。扩展式基础模型计算比较简单,然而工程需要土方开挖以及配筋要求比较高,而且占地面积广,在实际施工中时常出现材料搬运困难现象,灵活施工率下降。大板式基础模型,该施工方法成本比较高,施工设计专业内容广,施工复杂性大,尤其是施工中出现大量淤泥,这些淤泥影响施工质量,导致施工难度变大。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而是持续施工时,还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灌注桩基础模型,该模型造价较高,开展施工时,施工质量比较难控制。尤其出现大量淤泥时,施工进度比较难以把握,而且容易出现大量塌方和收缩现象。以上三种方式在施工中最常遇见,除这些施工方式之外,还有挤密碎石桩模型以及螺旋锚基础等等。总体上看,软土基础模型比较复杂而且样式也比较多,然而这些模型的处理费用都比较高,而且腐蚀问题无法得到保障。
1.2 冻土地基
根据数据得知,冻土地基占我国国土面积1/5,这些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以及新疆地区,这些地区冬季温度都比较低,冻土出现情况比较普遍。线路基础工程在该地区,其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地基判断方法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冻土在融合和冻结两种情况下,力学性质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强度指标、地形特点以及地面构造也会发生改变。在冬季时期最常出现安全隐患,冻胀以及融沉是该工程最大表现形式之一,工程质量存在明显滞后性。在该地区施工,需要做好防治工作,而防止最佳方式是使用结构措施进行应对。根据当地气候特殊性,结合施工需求,使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学法以及换填法对冻土地基进行处理,根据实践发现,这些应对方式取得良好成效。另外,还有插入式基础措施,该做法具有较好的工程特性以及外形结构,但是无法应对冻胀力作用影响,会导致工程出现水平负载过大现象,降低工程质量。
1.3 黄土地基
黄土地基分布范围主要是我国的西北高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一些零散的省份。黄土地基电路工程主要有两种类型,1)刚性台阶基础模型。2)插入式基础模型。还有一些一些软土位置,也会采用钻孔灌注桩方式进行处置。然而这些模型类型存在优势和缺陷,例如刚性台阶基础模型。它会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大量施工材料被浪费,还施工造价较高,该模型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淘汰。而插人式基础模型,在当前施工中使用比较广。然而,基于黄土地基地质问题,一些地质病害影响工程质量,使得湿陷性和地震液化不断扩建,该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导致大量的沉积出现。
2 我国线路基础工程展望
2.1 线路基础工程发展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杆塔基础在整个施工中运输量占据60%、相关费用支出占15%到35%等。从中可以明确得知,进行施工时可以适当的减少杆塔基础混凝土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工期,而且还会降低费用。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可以选择科学的基础型式,能够提升基础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工程建设有两大趋势:1)使用合理结构,不断改善基础受力性能,降低水平面承受力度作用,从而将基础立柱承受更大压力,提供施工质量。2)可以充分使用原状土地基结构,不断提升承载承受力,保障桩基变形在合理的心性能要求内,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开展施工,能够取得良好成效。
2.2 沿用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行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时,会影响周边环境,这属于岩土工程范畴。应对该问题应该基于岩石工程观点进行处理,但是选择哪种处理方式,最终应该保障工程和社会和谐统一,而且这些工程应该服务环境保护。进行线路施工时,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开展施工,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线路工程建设新方向
3.1 基于人工斜掏挖原状土基础上施工
这是一种新型的输电方式,相对传统输电方式其具有较大优势,表现为:一般而言,原状土地基承受压力的能力弱,而且不会容易出现变形。该性质能够避免因为回填土质量差而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开挖量比较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大量的经济支出,节省材料的同时提升施工质量。另外,该方法还具有弯矩小以及主角钢斜插式作用力保持在平稳状态上优势。在合适的施工环境,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处置土质问题,可以提升抗倾覆稳定性和基础抗拔稳定性。然而,当前设计以及工程施工技术还不成熟,需要在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基于实践和理论基础上,解决该技术难题。
3.2 基于软土地基复合式小桩基础上施工
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环境上进行地基线路工程修建时,应该使用科学方法,使用科学技术,保障地基线路工程建设质量。当前,我国进行地基线路工程建设时,我国已经开始逐渐使用微型桩方式来替换传统的大直径灌注桩方式。将那些小型的桩基做成网状,还保持在一定合力作用方向上,在相同压力下,它能够充分发挥出专桩基作用,不断增强承载力。复合类型的桩基施工技术较简单,而且工程造价低,在未来发展中将拥有宽广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会不断成熟,人们展望的施工技术,在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将能实现。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电力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输电线路工程社会关注问题。本文从大体上分析工程当前现状,希望这些现状在经济发展的当下得到处理,最后提出的输电线路未来展望,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会取得进展。
参考文献
[1]宋树伟,阮毅.基于多传感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越障控制[J].机床与液压,2013(7).
[2]鹿秀风,常彦.浅谈工器具的改进对带电作业工效的提高——带电更换500 kV输电线路直线塔单片玻璃绝缘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3]李继文,吴国跃.基于LJC-B型高压输电线路的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遥测系统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作者简介
黄晓刚(1987-),男,江西鹰潭人,大专,贵阳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高压输电线路。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工程现状;工程展望
中图分类号:TM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33-01
1 输电线路现状
1.1 软土地基
我国地域辽阔,面积宽广,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土壤,像我国华东以及沿海地区主要是一些软土为主,这些地区建立起的输电线路地基被称为软土地基。该地基主要包含灌注桩基础、扩展式基础以及大板式基础模型,这些模型有各自优势和缺陷。扩展式基础模型计算比较简单,然而工程需要土方开挖以及配筋要求比较高,而且占地面积广,在实际施工中时常出现材料搬运困难现象,灵活施工率下降。大板式基础模型,该施工方法成本比较高,施工设计专业内容广,施工复杂性大,尤其是施工中出现大量淤泥,这些淤泥影响施工质量,导致施工难度变大。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而是持续施工时,还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灌注桩基础模型,该模型造价较高,开展施工时,施工质量比较难控制。尤其出现大量淤泥时,施工进度比较难以把握,而且容易出现大量塌方和收缩现象。以上三种方式在施工中最常遇见,除这些施工方式之外,还有挤密碎石桩模型以及螺旋锚基础等等。总体上看,软土基础模型比较复杂而且样式也比较多,然而这些模型的处理费用都比较高,而且腐蚀问题无法得到保障。
1.2 冻土地基
根据数据得知,冻土地基占我国国土面积1/5,这些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以及新疆地区,这些地区冬季温度都比较低,冻土出现情况比较普遍。线路基础工程在该地区,其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地基判断方法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冻土在融合和冻结两种情况下,力学性质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强度指标、地形特点以及地面构造也会发生改变。在冬季时期最常出现安全隐患,冻胀以及融沉是该工程最大表现形式之一,工程质量存在明显滞后性。在该地区施工,需要做好防治工作,而防止最佳方式是使用结构措施进行应对。根据当地气候特殊性,结合施工需求,使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学法以及换填法对冻土地基进行处理,根据实践发现,这些应对方式取得良好成效。另外,还有插入式基础措施,该做法具有较好的工程特性以及外形结构,但是无法应对冻胀力作用影响,会导致工程出现水平负载过大现象,降低工程质量。
1.3 黄土地基
黄土地基分布范围主要是我国的西北高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一些零散的省份。黄土地基电路工程主要有两种类型,1)刚性台阶基础模型。2)插入式基础模型。还有一些一些软土位置,也会采用钻孔灌注桩方式进行处置。然而这些模型类型存在优势和缺陷,例如刚性台阶基础模型。它会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大量施工材料被浪费,还施工造价较高,该模型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淘汰。而插人式基础模型,在当前施工中使用比较广。然而,基于黄土地基地质问题,一些地质病害影响工程质量,使得湿陷性和地震液化不断扩建,该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导致大量的沉积出现。
2 我国线路基础工程展望
2.1 线路基础工程发展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杆塔基础在整个施工中运输量占据60%、相关费用支出占15%到35%等。从中可以明确得知,进行施工时可以适当的减少杆塔基础混凝土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工期,而且还会降低费用。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可以选择科学的基础型式,能够提升基础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工程建设有两大趋势:1)使用合理结构,不断改善基础受力性能,降低水平面承受力度作用,从而将基础立柱承受更大压力,提供施工质量。2)可以充分使用原状土地基结构,不断提升承载承受力,保障桩基变形在合理的心性能要求内,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开展施工,能够取得良好成效。
2.2 沿用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行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时,会影响周边环境,这属于岩土工程范畴。应对该问题应该基于岩石工程观点进行处理,但是选择哪种处理方式,最终应该保障工程和社会和谐统一,而且这些工程应该服务环境保护。进行线路施工时,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开展施工,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线路工程建设新方向
3.1 基于人工斜掏挖原状土基础上施工
这是一种新型的输电方式,相对传统输电方式其具有较大优势,表现为:一般而言,原状土地基承受压力的能力弱,而且不会容易出现变形。该性质能够避免因为回填土质量差而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开挖量比较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大量的经济支出,节省材料的同时提升施工质量。另外,该方法还具有弯矩小以及主角钢斜插式作用力保持在平稳状态上优势。在合适的施工环境,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处置土质问题,可以提升抗倾覆稳定性和基础抗拔稳定性。然而,当前设计以及工程施工技术还不成熟,需要在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基于实践和理论基础上,解决该技术难题。
3.2 基于软土地基复合式小桩基础上施工
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环境上进行地基线路工程修建时,应该使用科学方法,使用科学技术,保障地基线路工程建设质量。当前,我国进行地基线路工程建设时,我国已经开始逐渐使用微型桩方式来替换传统的大直径灌注桩方式。将那些小型的桩基做成网状,还保持在一定合力作用方向上,在相同压力下,它能够充分发挥出专桩基作用,不断增强承载力。复合类型的桩基施工技术较简单,而且工程造价低,在未来发展中将拥有宽广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会不断成熟,人们展望的施工技术,在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将能实现。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电力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输电线路工程社会关注问题。本文从大体上分析工程当前现状,希望这些现状在经济发展的当下得到处理,最后提出的输电线路未来展望,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会取得进展。
参考文献
[1]宋树伟,阮毅.基于多传感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越障控制[J].机床与液压,2013(7).
[2]鹿秀风,常彦.浅谈工器具的改进对带电作业工效的提高——带电更换500 kV输电线路直线塔单片玻璃绝缘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3]李继文,吴国跃.基于LJC-B型高压输电线路的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遥测系统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作者简介
黄晓刚(1987-),男,江西鹰潭人,大专,贵阳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高压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