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的激发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情境再现
教师应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借助音像资料来再现当时情境,把文字所描写的情境、揭示的内涵,转换成生动直观、图文并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把红军夺桥时的情境用音像播放出来: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桥的对岸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敌人守城的两个团,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军号手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红四团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图文并茂的音像资料很好地再现了红军为了党的事业,不畏艰难、赴汤蹈火、奋不顾身地跟敌人搏斗,最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的情景。这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深深激励着广大学生,纷纷表示要好好珍惜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节律朗读
节律朗读是把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统统表达出来,读出情趣、读出韵味。在备课时,我十分注意正音,通过听示范录音带,掌握朗读时的速度、轻重、韵律、节奏。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使学生由声入手,以声传情。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引导学生遵循“节律朗读”原则,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 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 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使学生掌握哪些地方要读得悠闲、从容、平实、亲切;哪些地方要读得轻柔、清晰、略慢;哪些地方的语速语调应为略急、略高、略缓、略低。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置身于作者的感情之中,充分感受中朝人民之间的感情胜似亲人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三、体会意境
意境是蕴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是作者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的凝聚和升华。体会意境,是让学生体味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创设情境,让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荷花”的意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感受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让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为一朵洁白的荷花,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中。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一首意味隽永的诗词,能使他们感受到音韵美,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就是作品所起到的共鸣。
四、欣赏
欣赏是以文字为基础,借助艺术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欣赏文章过程中,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画,再现文章所描写的形象,运用悦耳动听的音乐,渲染文章的情境。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欣赏中体味语言的妙处。让学生从图画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美、自然环境的美,从音乐中唤起深刻的感情,并受到熏陶和感染。当人们的大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兴趣和效率便能大大提高。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按课文顺序播放苏州园林录像的精彩画面,学生欣赏了一幕幕优雅美丽的园林景致之后,在看、听、想之中仔细体味“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优美境界,从而激起一股热爱之情、自豪之情。
责任编辑邱丽
一、情境再现
教师应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借助音像资料来再现当时情境,把文字所描写的情境、揭示的内涵,转换成生动直观、图文并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把红军夺桥时的情境用音像播放出来: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桥的对岸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敌人守城的两个团,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军号手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红四团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图文并茂的音像资料很好地再现了红军为了党的事业,不畏艰难、赴汤蹈火、奋不顾身地跟敌人搏斗,最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的情景。这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深深激励着广大学生,纷纷表示要好好珍惜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节律朗读
节律朗读是把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统统表达出来,读出情趣、读出韵味。在备课时,我十分注意正音,通过听示范录音带,掌握朗读时的速度、轻重、韵律、节奏。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使学生由声入手,以声传情。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引导学生遵循“节律朗读”原则,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 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 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使学生掌握哪些地方要读得悠闲、从容、平实、亲切;哪些地方要读得轻柔、清晰、略慢;哪些地方的语速语调应为略急、略高、略缓、略低。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置身于作者的感情之中,充分感受中朝人民之间的感情胜似亲人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三、体会意境
意境是蕴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是作者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的凝聚和升华。体会意境,是让学生体味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创设情境,让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荷花”的意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感受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让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为一朵洁白的荷花,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中。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一首意味隽永的诗词,能使他们感受到音韵美,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就是作品所起到的共鸣。
四、欣赏
欣赏是以文字为基础,借助艺术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欣赏文章过程中,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画,再现文章所描写的形象,运用悦耳动听的音乐,渲染文章的情境。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欣赏中体味语言的妙处。让学生从图画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美、自然环境的美,从音乐中唤起深刻的感情,并受到熏陶和感染。当人们的大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兴趣和效率便能大大提高。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按课文顺序播放苏州园林录像的精彩画面,学生欣赏了一幕幕优雅美丽的园林景致之后,在看、听、想之中仔细体味“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优美境界,从而激起一股热爱之情、自豪之情。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