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的组织形式,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学教学理论的研究,数学课改的进行,数学社会价值的体现,无一不是对我们数学老师的一次次的考验,无一不是对我们数学老师一次次要求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更好的把握准我们的教材,需要我们更好的组织好我们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要方法得当,学要主动努力。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师生共同培养。同样的内容,讲得生动精彩,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巧设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发智力。例如,在某次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到官府。官府一筹莫展,就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学生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这个学生很感兴趣,议论纷纷,积极参与,可见,巧设提问,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整堂课就活起来了,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
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学生经过了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此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3.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计算机都有很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可以给学生包括声音、图片、视频等几乎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媒体。现代信息传播理论已证明:视听等多媒感官刺激大脑,会唤起表象,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尤其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学生的数学知识有90%以上是在课堂内获得。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民主式教学,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师生的讨论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否高超就在于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使之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学生更加主动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三、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第一次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十分钟左右,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
例如,在讲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引导学生用直角三角形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同时发现同一个锐角而言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不变得规律,从而得出正弦函数的定义。除此以外,其它边的比又是怎么样呢?然后讓学生自己完成余弦,正切的定义,并做相应练习题,加予讲评。这样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接受了三角函数定义,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使已经产生的疲劳,通过练习的时间得到消除。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因材施教,培“优”转“差”
每个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各人的知识需求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去“因材施教”。我认为,数学课要真正在堂上45分钟内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工夫。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无论是堂上提问,还是巡堂辅导,都要体现在培“优”转“差”下工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学困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渐向好的方向靠拢,成绩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大收获。
总之,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路子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姓名:罗廷军
工作单位:广东省罗定市泗纶中学
通讯地址:广东省罗定市泗纶中学
联系电话:13580667929
邮编:527245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要方法得当,学要主动努力。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师生共同培养。同样的内容,讲得生动精彩,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巧设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发智力。例如,在某次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到官府。官府一筹莫展,就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学生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这个学生很感兴趣,议论纷纷,积极参与,可见,巧设提问,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整堂课就活起来了,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
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学生经过了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此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3.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计算机都有很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可以给学生包括声音、图片、视频等几乎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媒体。现代信息传播理论已证明:视听等多媒感官刺激大脑,会唤起表象,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尤其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学生的数学知识有90%以上是在课堂内获得。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民主式教学,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师生的讨论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否高超就在于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使之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学生更加主动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三、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第一次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十分钟左右,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
例如,在讲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引导学生用直角三角形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同时发现同一个锐角而言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不变得规律,从而得出正弦函数的定义。除此以外,其它边的比又是怎么样呢?然后讓学生自己完成余弦,正切的定义,并做相应练习题,加予讲评。这样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接受了三角函数定义,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使已经产生的疲劳,通过练习的时间得到消除。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因材施教,培“优”转“差”
每个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各人的知识需求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去“因材施教”。我认为,数学课要真正在堂上45分钟内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工夫。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无论是堂上提问,还是巡堂辅导,都要体现在培“优”转“差”下工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学困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渐向好的方向靠拢,成绩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大收获。
总之,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路子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姓名:罗廷军
工作单位:广东省罗定市泗纶中学
通讯地址:广东省罗定市泗纶中学
联系电话:13580667929
邮编:52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