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近历史人物,在作文中设置情境,与之直接对话,借以表情达意,可以视作对作文素材的一种升级应用。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1.寻找契合点,紧扣主题
在对某一历史人物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对素材的整合取舍。信息量越大,就越难取舍,总想要把文章写得很全面,以至于文章成了“搬运工”。在练笔写作时,一定要找准定位,紧扣一个主题,做到中心突出,选取与之相关的素材深入论证即可。
2.诗化或散文化的语言
我们要用个性化的语言去解读古人、古文,用诗化或者散文化的语言对典故进行新解。想要做到这一点,有两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其一是采用第二人称,以呼告式的口吻与古人隔空交流,拉近距离;其二是对典型情境进行细致描写,以细节取胜。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野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有删节)
闭口若悬河
一考生
咸阳,乾陵。
无字碑,就高高矗立在那里。斑驳的碑身,记载着历史的沧桑。沉默在风雨中,朦胧在山野里,千百年来,一代女皇留下的空白,不知招惹了多少有字的是与非的猜想……
站立无字碑前,思绪难平。想起了武媚娘,想起了一代女皇。男尊女卑了几千年,小女子抖擞精神,捧起大唐锦绣河山,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用心镌刻着最美丽的风景。在你之前,女人涂脂抹粉,穿金戴银,被男人塞进了箱笼。你一个红颜女子,不爱胭脂爱乾坤,谋划着一个大国十万里的出路,筹谋着千万人生活的蓝图。而肩上扛着的,已知的未知的多少困难、艰险,都如大山般压来。你叱咤风云,勇敢面对世俗的疯狂袭击。你威严遥望,用智慧驾驭着大唐历史的滚滚车轮:收复安西四镇,平定契丹叛乱,打退突厥进攻……你的江山,谁敢黩武刀枪?
高处不胜寒。
匆匆去了,万事皆休。你的美丽已随大唐而逝,如今只留下荒冢草青青,還有墓碑尚未风干的泪珠。冷冷的唐月,凄凄的唐风。留下空碑一座,犹如空空的寂寞。天地之大,莫过无边。日月之辉,莫过无限。碑石之妙,莫过无字。有字则有限,有文则有止。有限则难尽,有止则难全。无字碑是你绝顶智慧的彰显,是你宽阔胸怀的展示,是你对自身名誉的保护,更是你对肆意诋毁者的轻视。武则天,突破世俗禁区的第一人,填补空白的第一人。无字碑,不正是“巾帼何必让须眉”的最好写照吗?在无字碑前,任何的诬蔑与谩骂都显得渺小甚至是可笑……
高原上淡蓝的天空,没有绚烂的云彩,没有欢鸣的鸟儿,只是一片空旷与寂寞,却能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万顷碧波的海域,没有飘跃的风浪,没有飞翔的海鸥,只是一片深蓝的浩渺,却叫人想起天涯海角、天荒地老;一块傲然沧桑的无字碑,一个顶天立地的惊叹号!生亦奇人,死有壮举,留下史书永远新!
所有蝇营狗苟,絮絮叨叨,往往更显个性的卑污;什么也不说,却深沉若渊,傲岸的自我屹立于天地之间。中华大地,是不妨多立几座无字碑的!
1.寻找契合点,紧扣主题
在对某一历史人物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对素材的整合取舍。信息量越大,就越难取舍,总想要把文章写得很全面,以至于文章成了“搬运工”。在练笔写作时,一定要找准定位,紧扣一个主题,做到中心突出,选取与之相关的素材深入论证即可。
2.诗化或散文化的语言
我们要用个性化的语言去解读古人、古文,用诗化或者散文化的语言对典故进行新解。想要做到这一点,有两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其一是采用第二人称,以呼告式的口吻与古人隔空交流,拉近距离;其二是对典型情境进行细致描写,以细节取胜。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野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有删节)
闭口若悬河
一考生
咸阳,乾陵。
无字碑,就高高矗立在那里。斑驳的碑身,记载着历史的沧桑。沉默在风雨中,朦胧在山野里,千百年来,一代女皇留下的空白,不知招惹了多少有字的是与非的猜想……
站立无字碑前,思绪难平。想起了武媚娘,想起了一代女皇。男尊女卑了几千年,小女子抖擞精神,捧起大唐锦绣河山,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用心镌刻着最美丽的风景。在你之前,女人涂脂抹粉,穿金戴银,被男人塞进了箱笼。你一个红颜女子,不爱胭脂爱乾坤,谋划着一个大国十万里的出路,筹谋着千万人生活的蓝图。而肩上扛着的,已知的未知的多少困难、艰险,都如大山般压来。你叱咤风云,勇敢面对世俗的疯狂袭击。你威严遥望,用智慧驾驭着大唐历史的滚滚车轮:收复安西四镇,平定契丹叛乱,打退突厥进攻……你的江山,谁敢黩武刀枪?
高处不胜寒。
匆匆去了,万事皆休。你的美丽已随大唐而逝,如今只留下荒冢草青青,還有墓碑尚未风干的泪珠。冷冷的唐月,凄凄的唐风。留下空碑一座,犹如空空的寂寞。天地之大,莫过无边。日月之辉,莫过无限。碑石之妙,莫过无字。有字则有限,有文则有止。有限则难尽,有止则难全。无字碑是你绝顶智慧的彰显,是你宽阔胸怀的展示,是你对自身名誉的保护,更是你对肆意诋毁者的轻视。武则天,突破世俗禁区的第一人,填补空白的第一人。无字碑,不正是“巾帼何必让须眉”的最好写照吗?在无字碑前,任何的诬蔑与谩骂都显得渺小甚至是可笑……
高原上淡蓝的天空,没有绚烂的云彩,没有欢鸣的鸟儿,只是一片空旷与寂寞,却能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万顷碧波的海域,没有飘跃的风浪,没有飞翔的海鸥,只是一片深蓝的浩渺,却叫人想起天涯海角、天荒地老;一块傲然沧桑的无字碑,一个顶天立地的惊叹号!生亦奇人,死有壮举,留下史书永远新!
所有蝇营狗苟,絮絮叨叨,往往更显个性的卑污;什么也不说,却深沉若渊,傲岸的自我屹立于天地之间。中华大地,是不妨多立几座无字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