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建构的价值与策略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减”政策对学校的专业水平、内涵发展提出挑战,建构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包括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作业体系,同一学段不同学科的作业体系,作业设计、批改、讲评、辅导体系。学校作业体系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同时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四项核心的关键任务,即整体规划学科单元、研制单元作业目标、依据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调整完善作业体系。
  关键词 “双减”政策;作业体系;学校作业体系;作业设计;单元作业;学科单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10-0009-05
  “双减”政策对学校的专业水平、内涵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日常的教学、作业与考试评价,是学校内涵发展中最重要的几项专业工作,也是与学生发展最紧密相关的核心工作。假如说,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那么作业就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解决“如何学得更好”的问题,考试评价则主要解决“学得怎么样”等问题。其中作业是链接教学、评价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评价质量的重要支点。因此,高质量作业体系的建构,是目前中小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为何要建构学校作业体系


  201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组织的对30000份数据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作业在各个环节上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尤其在作业设计环节,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作业功能单一、作业目标意识缺乏、作业难度过高或者过低、作业呈现类型单一、作业内容要求针对性不强、作业结构不合理、作业差异性缺乏、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内容与教学相脱节等。这些问题都显示目前学校作业体系的质量并不高。
  我们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作业设计质量对于学习成绩、作业兴趣、作业负担的各项标准回归系数均超过0.3,说明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会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保持作业兴趣、减轻作业负担。其中,作业设计质量对作业负担的影响最大。可见,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是减轻作业负担、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前提。
  为何要建构学校的作业体系?因为单独的几条好作业或者几个单元的好作业都无法发挥系统效应,所以高质量的作业需要系统化。很多学校并不缺少校本作业,但是缺乏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很多教师也能设计出好的作业题,但是缺乏设计高质量学科作业体系的意识与能力。目前很多学校所谓的校本作业,只是传统作业题的简单累加,在作业内容的纵向结构、难度结構、类型结构、水平结构等方面都缺乏系统设计,这就容易导致作业内容要求的重复,也会导致作业与教学、评价之间的脱节等一系列问题,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学业负担。
  为什么要以校为本建构作业体系?假如说教学整体上还是体现以共性要求为主,那么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个性要求,因为每一所学校的校情、学情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天赋秉性、学习动机、坚持性、承受力都不同,所以作业设计最终必须坚持以校为本,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开发,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学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适切性。

二、什么是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


  所谓体系,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体系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关联性、序列性等特征。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要求。
  1. 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作业体系:确保纵向衔接的科学性
  同一学科作业体系主要是指每一门学科该学段所有年级的作业内容与要求,同时还要能够加强和其他学段的衔接思考。比如:初中数学学科作业体系,主要思考该学段所有的数学作业内容,但是同时要思考和小学、高中数学作业内容之间的关联,尤其是衔接年级。
  学科作业体系要求各学科要基于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系统设计不同年级的作业目标、作业内容,确保作业难度、要求、类型等方面在纵向上的科学性和序列性,避免不同年级作业内容的混乱、简单重复、无效叠加等情况。
  同一学科的作业体系要求连续课时、连续时间内所布置的作业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即在内容上具有衔接性,在水平上具有进阶性,在要求上具有差异性等。比如:同一个单元内不同课时之间或者不同单元之间,对于同一个能力要求,在不同课时里需要有一定的差异和进阶特征。
  2. 同一学段不同学科的作业体系:确保横向衔接的关联性
  同一学段不同学科的作业体系,主要是指同一个学段内每个年级所有学科作业体系的横向关联。不同学科的作业体系,要求不同学科同一时间段内的作业在内容、要求与能力上具有关联性和协同性。比如:物理、化学学科学习中的一些计算要求,需要数学学科中已经学习过相关计算方式,这样才有可能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等等。
  但是学科之间作业的关联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在能力层面的衔接。例如:针对阅读理解能力,可能语文学科主要侧重于以语言文字内涵、思想情感等为主的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数学和物理学科则需要学生具有阅读图形、画面、数据表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能力的关联要求非常专业,往往也容易被教师所忽略,这也是作业体系里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
  3. 从作业设计到批改、讲评、辅导体系:确保要素循环的互动性
  作业包括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统计分析、讲评辅导等各个环节,这些要素相互支撑,循环发展。例如:作业设计中思考的目标、内容等,应该成为教师批改、统计分析、讲评辅导作业时的重要依据。同样,教师批改讲评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也应该是后续作业设计需要思考的重点。这样作业从设计到批改到讲评辅导就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矫正的互动体系。   因此,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建构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程,也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学校内涵建设的长期性任务。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作业的内涵管理,以教研组为核心力量,强调教师要像学科课程专家一样,系统思考前后作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片段地设计某一天的作业或者某一个课时的作业。

三、如何建构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


  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建构,首先需要建设好每一门学科的作业体系,这样才有可能考慮学科间作业体系的横向关联,以及从设计到实施的相互促进。那么,如何设计一门学科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笔者认为,学校作业体系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同时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四项核心的关键任务,即整体规划学科单元、研制单元作业目标、依据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调整完善作业体系(见图1)。



  1. 整体规划整个学段学科单元
  单元整体规划,不是一个学期的整体规划,而是要进行一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整体规划。单元一般是指同一主题下相对独立并且自成体系的学习内容。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核心观念、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能力,或者一个真实问题,还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任务等。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或单元划分时,往往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教材原先设计的自然章节作为一个单元,可以称之为“自然单元”;另一种是教师依据学校和学生情况设计的全新单元,与教材自然单元形成互补,这类单元可以称之为“重构单元”。对于教师而言,体系化地设计出某个学科以能力或项目任务进行重组的学科单元体系难度是很高的,所以教师可以用教材的自然章节作为单元,这是目前较为普遍并且也比较可行的做法。即使如此,也比原先仅从课时角度思考前进了一大步。
  相对而言,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可以从中观角度把握学习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宏观把握学科课程整体要求的困难,又可以避免从微观角度仅仅把握某个课时的割裂问题,有助于增强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作业之间的结构性和递进性,有助于将单元整体培养目标、教学、评价、作业、资源等进行系统思考,从而培养教师对学科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设计能力,更好地发挥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这也是单元作业设计更为重要的终极价值。学校在进行一门学科单元整体规划的时候,建议可以参考以下的“单元整体规划表”(见表1)。
  2. 研制单元作业目标
  作业目标主要反映作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作用。单元作业目标科学与否决定了作业设计的起点是否正确,它是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依据。单元作业目标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一是的确是需要通过作业环节来巩固、拓展或提高的要求;
  二是要体现单元核心的重点、难点要求;
  三是尽可能体现目标之间的逻辑性,如先后顺序等;
  四是要综合反映核心的观念、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切忌只写知识技能类的目标;
  五是数量要合理,作业目标描述要避免过于琐碎或过于宏大;
  六是要处理好不同单元作业目标之间的递进性与有效的螺旋上升;
  七是要正确处理好单元作业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不是一种简单的从属关系,而应该更加强调相互促进和补充的关系。单元作业目标的形成方式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种是与当天教学紧密相关,已经掌握但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强化或拓展的教学目标,可以成为作业目标;第二种是与教学目标没有明显关系,但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与要求,是只有通过课外才能实现的目标,如社会实践、外出参观考察、专题调查等。



  从研制学校作业体系的角度,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设计好单元作业目标体系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单元作业目标既具有“预设性”“统一性”,又需要教师能够依据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不断完善调整,这也体现了单元作业目标的“生成性”和“差异性”。
  3. 依据单元作业目标编制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设计需要依据单元作业目标进行选编、改编与创编,需要关注科学性、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时间、作业结构等关键要求。
  其一,确保每一条作业的科学性。作业的科学性表现为内容要科学,素材选择要关注思想性,作业要用语精练、要求明确、易于理解、答案正确;对于开放性、综合性的作业任务,答案要合理,并且要体现不同的水平标准等。
  其二,要关注不同的作业类型。作业设计要体现多种类型,激发学生作业兴趣。除了常规书面作业外,还应该设计听说题、活动题、合作题、开放题、综合实践、长周期等类型的作业。
  其三,作业难度的适宜性。这是单元作业设计中最难的一点。作业设计要避免难度过高或过低两种极端。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设计符合所任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作业难度判断要准确,不同难度的作业题题量分配要合理。超越学生认知能力、难度过高并且不可实施的作业设计不仅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自信,还容易带来抄袭、弄虚作假等道德问题。目前学校教师对于作业难度的判断不准,本质上反映了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其四,作业时间要合适。研究表明,作业时间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曲线相关。作业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睡眠时间减少,这样就会使学生第二天听课效率低下,从而导致第二天作业时间更长,如此恶性循环,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生作业时间要保证在合适的范围内,确保学生的睡眠时间。   其五,作业结构要合理。结构决定功能。作业功能的发挥,往往是一个系统效应、累积效应,因此作业结构非常重要。作业结构反映了作业目标、内容、难度、类型、能力、时间等方面的整体分布情况。
  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建构,不仅需要每一条作业都是高质量的,而且整體结构也要是合理适切的。整体的作业结构不仅需要考虑学期、单元、课时的作业结构,还需要思考不同年级作业的层次性、递进性,以及不同学科作业之间的衔接性和关联性。整个作业体系的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作业体系最终的实施效果。
  4. 调整完善学校作业体系
  学校作业体系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完成结果的分析诊断,不断进行完善改进,即强调“设计-实施-结果分析-诊断改进-再设计”的循环往复过程。这种学校作业体系设计思路,不仅体现了从作业设计、实施,到结果分析、诊断改进是密不可分的,强调了作业结果既有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诊断改进功能,也有对作业设计自身的诊断和改进功能。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作业设计不是静态的,而应该是不断动态调整的。
  依据评价结果诊断改进作业体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需要教师具有负责的态度、专业的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并能够及时付诸行动。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对作业体系进行文本分析,判断每条作业针对的作业目标、体现的作业类型、预估的完成时间等信息,汇总后就可以判断整体作业的结构性,发现学校作业体系中每条作业目标的落实情况、每种作业类型的作业比例、不同难度的作业比例、作业总时间等。基于这些汇总数据,就可以根据反思评价表统计的内容,对学校作业体系的整体结构以及每条作业进行有依据的修改完善。又如: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生实际的作业结果、作业感受度来反思完善作业体系,甚至是通过学生的“出声思维”来判断作业设计本身的问题。分析学生实际完成的作业结果,不仅有助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后续的教学、个别化辅导中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而且还有助于反思作业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作业设计本身。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结构性、校本化、高质量等基本特征。建构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学校的专业化管理作为保障。从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学校要把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作为重要的专业能力来抓,只有教师具有了作业设计的专业能力,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的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学校第一轮的校本作业体系建构或许会有难度,但是随着教师作业设计实施能力的提高、反思改进意识的增强,后续校本作业体系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则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但学校作业体系切忌采用“累加式”“拼凑式”等方式来做简单的“拼盘”,切忌用无数的试卷来替代校本作业体系,更要避免简单粗暴的“题海战术”。学校作业体系也要避免纯粹的知识技能训练,而是要选择和设计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体系。
  “双减”背景下,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的建构是必须的、迫切的。从目前学校作业现状与教师专业能力来看,建议从国家或者省市层面组织专业力量,设计保障共性要求的基础性作业体系,学校则可以在基础性作业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校本化的补充完善和调整,这应该是目前可行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月芬,张新宇,等.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71.
  [2] 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编辑 谢 凡)
其他文献
“双减”,是治理教育乱象的一剂良方、一记重拳。实践将不断证明,这一举措正当其时,是关键的,而且是有效的。往深处看,“双减”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规律的坚守,教育生态的重建;往远处看,“雙减”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让这一举措成为振兴中华的重要工程。  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引导人们向往美好、创造幸福。可是,教育中也存在着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不是教育本身所致,而是由人的错误认知和不正
期刊
对比中西方现代教育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下的东西方现代教育都在关注一个共同主题—“全人教育”,都在研究同一个课题—“关键能力的培养”。我们相信,教育应该可以更美好。我们相信:“全人教育”已是东西方基础教育的共同走向  基础教育是每一个孩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规划人生发展的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拥有走向社会必备的共同价值观、基础知识、关键素
期刊
摘要乡村教育的振兴需要农村学校的自主创新与特色发展。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益民实验中学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开展了“引人入胜”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以课程的形式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塑造富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学校文化,促进农村学校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育;农村学校管理;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
期刊
摘要山东省潍坊市文华学校小学部以系统思维开展作业设计研究。首先是寻找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根问题”,确立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即应设计满足学生发展基础需求和多维需求的作业。其次是通过搭建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设计多维度下的作业内容与形式、保障各类型作业设计的合理分层,形成作业改革的行动支架。跨学科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培养综合能力,但同时也给教师指导带来一定
期刊
摘要聚焦作业“减负”的真实困境,基于部分地区和学校的实践探索,探寻作业改革的可行路径。当前中小学作业改革面临科学的作业观尚未形成、完善的作业研究与支持体系亟待构建、高效有序的作业管理体系有待建立等突出问题。一些地区和学校在作业改革方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在赋能自主、学科综合、分层设计、复盘巩固等方面,未来作业改革需从教学视角转向课程视角,从聚焦“量”到关注“质”,从单独击破到系统改善。  关键词 “双减
期刊
期刊
摘要基于北京大学近两年承担的“国培计划”初中语文骨干教师集中项目实践,总结梳理提升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具体经验。一是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方法,深入挖掘学员有效信息,精准定位培训主题及目标;二是关照教育改革需要、学员自身需求与培训机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培训课程设计;三是尊重成人培训特点,构建融合开放的培训方式和师资团队;四是增强成果预设意识,通过产出高质量的成果突出培训的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 骨干教
期刊
摘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探索结合学校 “童心教育”理念,以“精准作业设计”为专题开展作业研究与实践。包括系统开展作业管理,引导教师研发作业设计工具,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内容,结合学习标准精准设计巩固提升“短作业”和素养提升“长作业”,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通过精心设计丰富多元的家庭“作业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双减”政策;作业设计;作业育
期刊
摘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形成家校共同成长的健康生态。一是通过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和家长以学习促行动,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频共振;二是全面落实开门办学,通过发挥家长专业优势,汲取家长实践智慧,推动家长深度参与学校管理;三是充分落实家校沟通,通过丰富沟通渠道,优化沟通内容,回应学生和家长的多元诉求。  关键词 家校共育;家校学习
期刊
摘要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学校针对办学困境,以家校合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有效整合家长资源为学校发展助力,推动学校由薄弱校向优质校转变。一是通过架设家校沟通桥梁,宣传学校办学成果,让家长成为学校的义务宣传员;二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培训,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三是通过创造深度参与机会,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和敏感事务的监督管理,推动家长成为学校事务的共同决策者。  关键词 家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