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主席指出新时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三条标准回答了21世纪军队需要什么样的军事人才,同时也跟军队后勤人才建设提出了要求。
一、军队高素质后勤人才的发展趋势
1、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高技术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将呈现任务繁重、指挥复杂、机动性强、防守艰巨等许多新特点,后勤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复合的知识与多种能力:既懂陆勤、又懂海勤、空勤,既会技术又会战术,能管理又能指挥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发展需要,才能在未来的高科技战争中取胜。而"复合型"后勤人才培养,不仅要加强人才的教育培养,不断拓宽人才的知识面,而且还要加快人才的流动,增强人才多方的工作能力。这样能更好的促使"单一型"后勤人才向"复合型"后勤人才的转化。
2、由"军用型"向"通用型"发展
当前我军联勤保障、社会化保障日趋成熟,军地联系更加紧密,入世及全球化也要求我们必须慎重看待军事经济安全环境,研究后勤保障活动抵御和化解风险问题以及如何在逐步扩大的后勤国际化采购中防止各种安全隐患等等,这些都给我军的后勤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军用型"后勤人才显然不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和造就军地"通用型" 军事后勤人才已迫在眉睫,这种"通用型"人才既能适应战场又懂市场,既能搞好后勤内部管理又具有外界协调能力。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的有利资源为军队建设服务。
3、由"现实型"向"超前型"发展
"没有高技术装备日夜盼高技术装备,盼到了高技术装备又怕高技术装备"这句话反映了当前我军后勤中部分存在的现象。即"现实型"后勤人才对于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装备表现出的"滞后性"已经在后勤保障中陷入了被动,也说明超前谋划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适应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的高素质后勤人才已迫在眉睫。"超前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要严格落实"宁要人才等装备,不要装备等人才"的思想。在培养上设置"超前量"的同时加强继继续教育和培养其自学成才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新技术、适应新装备并有同步工作能力的"超前型"人才。
4、由"单层型"向"多层型"发展
军队的跨越式发展也对后勤建设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后勤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首先是人才建设实现跨越。高技术局部战争战略、战役、战术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有的甚至是战略的决策、战役的指挥、战术的行动。许多低层次的后勤活动直接具备高层次的性质。而上级指挥人员也可能直接越级指挥到下一级,甚至是后勤保障的末端,单一层次知识结构的后勤人才难以适应这种要求,而培养既懂战略后勤又懂战役战术后勤的"多层次"知识结构的后勤人才是新型后勤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二、正确认识军队后勤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一是扎实的高科技知识。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包括后勤保障装备已今非昔比,战场技术构成越来越高,客观上对人才的知识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更高。现在的后勤人才如果不掌握高科技知识,不会使用新的后勤装备,就无法为新的武器装备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也就会影响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所以扎实的高科技知识的使用高科技装备的基础,也是打赢未来高科技战胜的保证。
二是复合型的指挥才能。建立在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的新军事变革,使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非接触、非线式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前线与后方的界线模糊,战场更为透明,后勤物资和设施很可能首先或持续遭受打击,后勤保障的组织和实施更加困难。这就要求后勤指挥人员在错综复杂的战场环境下,能熟练掌握双方的战术技术,准确把握战斗进程,适时、灵活地组织指挥,做到仗打到哪里,后勤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三是过硬的专业技术。未来战争,战斗准备时间短,战斗进程快,战斗样式转换频繁。后勤保障必须反应迅速、准确、及时,并在行动上与作战部队同步或先期展开。以确保队部队的及时保障。因此,后勤干部必须熟悉各种战斗样式和各个环节的保障原则、时机和方法,熟练掌握本行业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做到保障有力。
四是强健的心理素质和体魄。未来战争将是全天候、激烈残酷的高消耗战争,需要后勤实施不问断的保障才能跟上战争的节奏。为此,必须适时调整和加大体能训练力度,并开展贴近战场的心理适应性训练,提高在高技术下复杂恶劣战场环境的体力和心理承受水平,增强对战场的保障的能力。
加强军队高素质后勤人才建设,就要以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积极研究和准确把握现代军事后勤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特点,以及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军队后勤人才的需求特点,又针对性的加强军队高素质后勤人才建设。
三、加强军队高素质后勤人才建设的途径
在新时期新阶段,军队正处于全面建设时期,同时对后勤人才建设提出了诸多方面的要求:面对社会上灯红酒绿的诱惑要求军事后勤人才要具有拒腐防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知识经济要求军队后勤人才掌握系统的后勤理论知识。通晓相关领域知识体系的发展动态,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理论研究;信息时代要求军队后勤人才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手段,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递等操作。并能更新、研发应用软件;新军事变革要求军队后勤人才瞄准打赢信息化战争,不断创新保障理念,探求反恐、反空袭、登岛作战等特殊条件下的保障方法;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军队后勤人才切实锻造自身硬功。跟上联勤、编制体制调整等重大改革步伐,贴近战场保障实际。根据上述要求,军队后勤人才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是坚定政治信念。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把"政治合格"放到了首位,所以打牢后勤人才建设的政治根基石是打造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后勤人才队伍的基础。当前首先应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念,安心扎根军营建功立业。其次要以反台独斗争为准备,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刻苦钻研高新技术,加强军事后勤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是后勤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高素质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命线。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高素质后勤人才培养必须首先把握的原则性、方向性问题。纵观我军后勤建设史,我们之所以能够造就一大批立志国防、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坚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主席论述武装头脑,管住行为。今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思想政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使高层次后勤人才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打牢拒腐蚀、永不沾的思想防线,增强献身国防和军队后勤建设事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部队各级党组织和领导机关要坚持政治统管,把政治理论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人搞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高层次后勤人才自觉实践江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听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保证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防事业的人手里。
二是充分发掘地方高等院校教育资源,拓宽军队后勤人才来源渠道。军队后勤人才队伍建设,要想在短期内以较少的投入获得理想的收获,引进外来人才与留住现有人才是比较可行的选择。对于计算机、通信、外语、物流、仓储、交通运输、医学、基建等军地兼容性较强的学科,完全可以由地方大学进行培训。这也是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方面可以以地方高等院校为依托,定期选送优秀军队后勤人才进入地方高校学习深造。实现由注重培养平时建设型人才向注重培养战时保障型人才的转变。由于我军长期处于和平建设环境,一些官兵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真打仗、真准备"的思想。体现在后勤人才的培养上,就是偏重平时建军型人才的培养,而对如何适应未来战场的能力培养的少;所以应加强院校教学与部队需要,与作战需要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地方高校引进军队后勤保障急需人才,以此拓宽军队后勤人才培养与引进渠道,充分发挥地方人力资源的优势。
三是健全绩效考评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军队后勤人才管理手段。公平与效益原则的弱化是当前制约军队人才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弱化公平与效益原则,就会极大地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军队后勤人才绩效考评机制,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人才考评依据,创新人才管理手段,避免在选拔、任用、晋升等环节上的随意性。一方面,通过激励先进典型,带动一般。另一方面,在人才的评定上,不搞终身制,通过定期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使后勤人才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从而保证整个队伍的先进性。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培养使用机制。高层次后勤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了防止人才培养上的随意性和短期行为,必须建立一套符合部队实际的运行机制。目前,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择优用人机制还未形成,仍存在着选非所用,用非所长,求全责备,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现象,导致后勤人才不能完全发挥才智。我们一定要按江主席强调的"要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环境"的要求,在选人、用人上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同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的用人观念,即注重吸纳其它部门和地方科技人才的才智为我所用,不必过多的考虑能为我们所用的人才是谁的,而要千方百计实现借才用才,打破人才门户界限,通过所用实现所赢。
一、军队高素质后勤人才的发展趋势
1、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高技术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将呈现任务繁重、指挥复杂、机动性强、防守艰巨等许多新特点,后勤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复合的知识与多种能力:既懂陆勤、又懂海勤、空勤,既会技术又会战术,能管理又能指挥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发展需要,才能在未来的高科技战争中取胜。而"复合型"后勤人才培养,不仅要加强人才的教育培养,不断拓宽人才的知识面,而且还要加快人才的流动,增强人才多方的工作能力。这样能更好的促使"单一型"后勤人才向"复合型"后勤人才的转化。
2、由"军用型"向"通用型"发展
当前我军联勤保障、社会化保障日趋成熟,军地联系更加紧密,入世及全球化也要求我们必须慎重看待军事经济安全环境,研究后勤保障活动抵御和化解风险问题以及如何在逐步扩大的后勤国际化采购中防止各种安全隐患等等,这些都给我军的后勤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军用型"后勤人才显然不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和造就军地"通用型" 军事后勤人才已迫在眉睫,这种"通用型"人才既能适应战场又懂市场,既能搞好后勤内部管理又具有外界协调能力。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的有利资源为军队建设服务。
3、由"现实型"向"超前型"发展
"没有高技术装备日夜盼高技术装备,盼到了高技术装备又怕高技术装备"这句话反映了当前我军后勤中部分存在的现象。即"现实型"后勤人才对于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装备表现出的"滞后性"已经在后勤保障中陷入了被动,也说明超前谋划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适应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的高素质后勤人才已迫在眉睫。"超前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要严格落实"宁要人才等装备,不要装备等人才"的思想。在培养上设置"超前量"的同时加强继继续教育和培养其自学成才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新技术、适应新装备并有同步工作能力的"超前型"人才。
4、由"单层型"向"多层型"发展
军队的跨越式发展也对后勤建设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后勤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首先是人才建设实现跨越。高技术局部战争战略、战役、战术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有的甚至是战略的决策、战役的指挥、战术的行动。许多低层次的后勤活动直接具备高层次的性质。而上级指挥人员也可能直接越级指挥到下一级,甚至是后勤保障的末端,单一层次知识结构的后勤人才难以适应这种要求,而培养既懂战略后勤又懂战役战术后勤的"多层次"知识结构的后勤人才是新型后勤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二、正确认识军队后勤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一是扎实的高科技知识。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包括后勤保障装备已今非昔比,战场技术构成越来越高,客观上对人才的知识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更高。现在的后勤人才如果不掌握高科技知识,不会使用新的后勤装备,就无法为新的武器装备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也就会影响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所以扎实的高科技知识的使用高科技装备的基础,也是打赢未来高科技战胜的保证。
二是复合型的指挥才能。建立在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的新军事变革,使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非接触、非线式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前线与后方的界线模糊,战场更为透明,后勤物资和设施很可能首先或持续遭受打击,后勤保障的组织和实施更加困难。这就要求后勤指挥人员在错综复杂的战场环境下,能熟练掌握双方的战术技术,准确把握战斗进程,适时、灵活地组织指挥,做到仗打到哪里,后勤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三是过硬的专业技术。未来战争,战斗准备时间短,战斗进程快,战斗样式转换频繁。后勤保障必须反应迅速、准确、及时,并在行动上与作战部队同步或先期展开。以确保队部队的及时保障。因此,后勤干部必须熟悉各种战斗样式和各个环节的保障原则、时机和方法,熟练掌握本行业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做到保障有力。
四是强健的心理素质和体魄。未来战争将是全天候、激烈残酷的高消耗战争,需要后勤实施不问断的保障才能跟上战争的节奏。为此,必须适时调整和加大体能训练力度,并开展贴近战场的心理适应性训练,提高在高技术下复杂恶劣战场环境的体力和心理承受水平,增强对战场的保障的能力。
加强军队高素质后勤人才建设,就要以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积极研究和准确把握现代军事后勤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特点,以及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军队后勤人才的需求特点,又针对性的加强军队高素质后勤人才建设。
三、加强军队高素质后勤人才建设的途径
在新时期新阶段,军队正处于全面建设时期,同时对后勤人才建设提出了诸多方面的要求:面对社会上灯红酒绿的诱惑要求军事后勤人才要具有拒腐防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知识经济要求军队后勤人才掌握系统的后勤理论知识。通晓相关领域知识体系的发展动态,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理论研究;信息时代要求军队后勤人才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手段,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递等操作。并能更新、研发应用软件;新军事变革要求军队后勤人才瞄准打赢信息化战争,不断创新保障理念,探求反恐、反空袭、登岛作战等特殊条件下的保障方法;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军队后勤人才切实锻造自身硬功。跟上联勤、编制体制调整等重大改革步伐,贴近战场保障实际。根据上述要求,军队后勤人才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是坚定政治信念。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把"政治合格"放到了首位,所以打牢后勤人才建设的政治根基石是打造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后勤人才队伍的基础。当前首先应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念,安心扎根军营建功立业。其次要以反台独斗争为准备,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刻苦钻研高新技术,加强军事后勤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是后勤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高素质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命线。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高素质后勤人才培养必须首先把握的原则性、方向性问题。纵观我军后勤建设史,我们之所以能够造就一大批立志国防、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坚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主席论述武装头脑,管住行为。今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思想政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使高层次后勤人才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打牢拒腐蚀、永不沾的思想防线,增强献身国防和军队后勤建设事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部队各级党组织和领导机关要坚持政治统管,把政治理论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人搞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高层次后勤人才自觉实践江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听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保证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防事业的人手里。
二是充分发掘地方高等院校教育资源,拓宽军队后勤人才来源渠道。军队后勤人才队伍建设,要想在短期内以较少的投入获得理想的收获,引进外来人才与留住现有人才是比较可行的选择。对于计算机、通信、外语、物流、仓储、交通运输、医学、基建等军地兼容性较强的学科,完全可以由地方大学进行培训。这也是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方面可以以地方高等院校为依托,定期选送优秀军队后勤人才进入地方高校学习深造。实现由注重培养平时建设型人才向注重培养战时保障型人才的转变。由于我军长期处于和平建设环境,一些官兵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真打仗、真准备"的思想。体现在后勤人才的培养上,就是偏重平时建军型人才的培养,而对如何适应未来战场的能力培养的少;所以应加强院校教学与部队需要,与作战需要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地方高校引进军队后勤保障急需人才,以此拓宽军队后勤人才培养与引进渠道,充分发挥地方人力资源的优势。
三是健全绩效考评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军队后勤人才管理手段。公平与效益原则的弱化是当前制约军队人才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弱化公平与效益原则,就会极大地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军队后勤人才绩效考评机制,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人才考评依据,创新人才管理手段,避免在选拔、任用、晋升等环节上的随意性。一方面,通过激励先进典型,带动一般。另一方面,在人才的评定上,不搞终身制,通过定期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使后勤人才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从而保证整个队伍的先进性。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培养使用机制。高层次后勤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了防止人才培养上的随意性和短期行为,必须建立一套符合部队实际的运行机制。目前,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择优用人机制还未形成,仍存在着选非所用,用非所长,求全责备,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现象,导致后勤人才不能完全发挥才智。我们一定要按江主席强调的"要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环境"的要求,在选人、用人上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同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的用人观念,即注重吸纳其它部门和地方科技人才的才智为我所用,不必过多的考虑能为我们所用的人才是谁的,而要千方百计实现借才用才,打破人才门户界限,通过所用实现所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