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放映员的流金岁月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J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天电影似乎是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的记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文化生活匮乏的乡村,每天收工之后,扛着自家的板凳,占座位,看电影,曾是生活中的大事。
  1986年8月,河南洛阳偃师塔庄村。
  太阳才刚沉下村小学西边的三层楼房,董祥奇就被人催了五六回。
  “董老师,啥时候开始啊?”一个小脑袋从门缝里伸了进来。
  董祥奇抬手看了下手表,又抬头望了眼窗户:“急啥?天还没黑透,再等会儿去!”等那小脑袋笑嘻嘻地从门缝消失,董祥奇夹了几口菜,和屋里的客人聊了几句,便起身出门去摆弄他的放映设备。
  来到学校操场一看,好家伙,黑压压地已经坐满了人。那人群里有刚嫁过来的媳妇,有光着膀子的男子,还有牙都掉光的老头儿老太太,当然还有那最活跃的小毛孩儿,三五成群地在电影幕布下钻来钻去,来回打闹。
  “电影开始啦!电影开始啦!”眼尖的小孩看到董祥奇来了,立刻高喊着向大家报信,那些前一分钟还凑成一团打闹的小孩,马上四散开去,找之前占好的位置,一些找不到自己孩子的家长也拉长了嗓门:“二蛋——”、“妞妞——”、“毛毛——”,“快回来——,电影开始啦!”找孩子的声音一时间此起彼伏,竟比之前还热闹。
  家长的喊声并没有起到多大效果,因为大家一起喊,反倒听不出谁是谁了。倒是“咚”、“咚”、“喂”、“喂”试音响的声音,偶尔夹杂几个“吱扭”“咣——”的刺耳爆音,让那些在四处闹腾的孩子,甚至呆在家里的成年人,像一齐接收到信号似的,纷纷往电影幕布前凑去。
  这时,董祥奇拿着话筒说:“喂喂,电影马上开始,各位父老乡亲们各就各位,不要大声喧哗。”大家立马安静下来,默默等待一束光从某个地方射出,幕布顿时亮了,小孩伸直了脖子,看到的却是一块块的斑块,剥落的墙皮似的,斑块上还有一些文字,终于,幕布上人物出来了——
  这时,电影才算真正地开始了。
  曾经的风光岁月
  董祥奇,六十岁上下,是河南洛阳偃师塔庄村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在乡村孩子的印象中,他相貌周正,眉毛浓黑,颇有一些威严的味道。
  上世纪末,差不多有十多年的时间,董祥奇在工作之余为周边几个村放映电影,这段经历,成了乡村孩子们的深刻童年印象,而董祥奇自己,也留下了愉悦温馨的回忆。
  董祥奇年轻时在邻村一所小学做后勤,一个月领六七块钱的工资,勉强糊口。但后来,因为老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每月光给母亲看病买药的钱就让整个家庭吃不消,董祥奇不得不考虑如何多挣钱来养活家人。
  因为自己高中毕业,在村里算是文化人,新鲜事物容易上手,董祥奇就跑到县里影剧院,看别人怎么放电影。看了那么几回,董祥奇觉得学会了,就整了一套设备,回村里自己捣鼓。
  一开始在本村放,谁家小伙娶媳妇,谁家媳妇生孩子,谁家为过世老人办周年祭,都请董祥奇放场电影。渐渐地董祥奇出了名,不久邻村也开始请他去放电影。年纪大的,认识他的,客客气气喊他一声“董老师”,年纪小的,不认识他的,就叫他“塔庄村放电影的”。
  那时候放一场电影,一般能收十三四块,而最大的成本是租胶片,刨掉这个,一场能剩七八块,这是董祥奇放一场电影能挣的钱,差不多抵得上在学校一个月的工资。但这并没有让董家马上富起来。董祥奇买的整套放映设备要2700元,这在当时,对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董祥奇是横下了心四处借钱,才凑足经费的,后来很长时间内,全家人都在忙着还债。
  “当然,日子是好过多了,但想靠放电影致富,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日子没以前那么紧巴,”董祥奇说,“那个时候放电影很受欢迎,谁家办事都要想办法放场电影,不然面子上会过不去。”
  关于乡里人的面子问题,董祥奇印象最深的一回,是某年镇上东谷村一李姓人家娶媳妇的场面:
  李家提前几天就和董祥奇打好招呼,说是要整一场电影,结果到了那天,天公不作美,飘起了鹅毛大雪,那雪下得让人都快睁不开眼睛。董祥奇以为天气这么坏,电影大概放不成了,下学后就回了自己家吃饭,没想到李家人竟开了个拖拉机来,接他去放电影。大家戴着帽子,在雪中一坐,等着看电影。谁都不愿打伞,怕挡了视线。放着放着,突然断了电,大家一齐起哄,结果李家人借来了发电机,电影继续。
  “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倔的一家子,”董祥奇笑了,“那天看家不少,看完电影,大家都成雪人啦!”
  放电影其实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严寒的冬天,只要不刮大风不下大雨,董祥奇就得一个人骑自行车,载着几十斤的设备,在邻近几个村东奔西走。
  有一次为了抄小路,董祥奇走河堤,不小心连人带车带设备一起滚到了坡底,吓得他脚底发凉,还好设备没坏。董祥奇只好一趟一趟地来回,从坡底把车和设备分批扛到坡上。装设备时又犯了难,自行车后座上挂着的两个筐特别沉,他把筐挂在哪边,车子就往哪边倒,折腾了老半天。
  村里老停电,一停电大家就都很扫兴,董祥奇于是自己买了个发电机,把自行车也换成了三轮车,这样骑着就方便多了,但村里坡多路陡,一遇到上坡路,“胳膊上的青筋都能蹦老高”。
  到了村口,坐在树杈上的小孩儿高喊:“放电影的来啦!放电影的来啦!”树下一群小孩便一溜烟儿跑去报信。过不了多久,办事人家就有人出来迎接。
  往往到了这时,董祥奇觉得一路上的不顺当,也不是那么在意了。
  乡亲的回忆
  乡村孩子对董祥奇“既爱又恨”,在他们眼中,董是学校的老师,特别那些不爱做作业的孩子,平时都不大敢正眼看他;而在另一方面,因为各家各户操办红白事要放电影,那些小孩看见董老师的目光就变得格外热切。
  “放电影的来了没?”“放电影的啥时来?”一遇到人家办事,一群孩子便在主人家里问个不停。遇上办喜事的,主人家欢天喜地地给孩子们发糖吃,遇上办白事的,把人家闹烦了,人家便挥挥手说:“去去去!村口等着去!一会儿就来!”孩子们便哄地一下散开,撒丫子比赛看谁先跑到村口。   小孩们到了村口,会上树的歪躺在树杈上,不会上树的找个坡地或砖头堆蹲着。有些家住村口的,带几个关系好的小伙伴站在平房顶上张望。有时等到晚饭时间还没见董祥奇来,就端了饭碗到村口边吃边等,有时正吃着看见放电影的来了,把碗往地上一放,跑着四处报信,最后连碗也忘了。
  “最害怕的是刮风下雨天。”邻村的杨晓宁回忆。如果哪天该放电影,却赶上了刮风下雨而放不了了,孩子们便心生怨忿,埋怨老天爷。“只要不刮风下雨,哪怕天再赖,也要去看电影。”今年已经26岁,离开农村很多年的杨晓宁,仍十分怀念当年一起看电影的日子。
  杨的印象中,只要听说哪个村要放电影,所有的邻居便约好一起出发,大家一起趟过一指厚雪的麦田,唱着歌向放电影的村进发。为了能占个好位置,有些人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如果没占到,大家便四处寻找有利地形,上房上树的都有。有时候因为路远,赶到时电影已经开始,哪怕是只漏过片头的一点点,心里都还是会有些小遗憾。看完电影,大家一起唱着歌回家,路上还时不时讨论电影中的情节。
  住在另一个村的赵普,对某次看电影的经历记忆犹新:他正蹲在平房顶看电影,打了个哈欠,一不留神竟一个跟头从房顶栽了下去,而神奇的是他居然没受伤。自那以后,他看电影再也不往房顶上爬了。
  那个时候,赵普恨不得天天放电影,因为一遇上村里放电影,老师就宣布不用上晚自习,他和小伙伴们可以高高兴兴地去捡木柴,有些还从家里拿几个红薯,晚上大家映着火光边烤火边吃红薯,至于电影到底演了些什么,他们倒不怎么关心。
  看电影也促成了村里的几段姻缘。一位将过半百的贺大妈回忆,年轻时她和几个姐妹去邻村看电影,走在路上,一名男青年骑车经过,他骑过去了又回头看了一眼,接着朝前蹬了几下,又回头看了她一眼,之后便骑着车走远了。姐妹们都开玩笑说那男的看上她了,她又急又羞,直瞪开玩笑的人:“别瞎说!快走!再说赶不上看电影了!”但一个月之后,男青年便托人到她家说媒了。
  一去不复返的岁月
  董祥奇的电影放映岁月结束于2000年。
  他回忆,从1999年开始,请他放电影的人越来越少,有时一个月也没一家请他。盘算了很久,董祥奇觉得,老片越来越不受欢迎,新片又太贵租不起,看的人越来越少,靠这个事情根本就赚不了钱。第二年,他终于决定,洗手不干,再也不放电影了。
  “大家都习惯了在家里看电视,热了吹电扇,冷了烤火炉,谁还愿意在寥天地里遭罪?”董祥奇很无奈。十五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村庄整体的生活、娱乐和消费方式。
  十五年前,露天电影在村里很流行,很热闹,也很有面子,放完一场不过瘾,继续放第二场;十五年后,大家足不出户呆在家里看电视看影碟,村里办红白事请放电影的习惯渐渐没有了。到后来,偶尔有人请董祥奇去放场电影,董自己也不想去了,因为“感觉像二楞子”,赶不上潮流了。
  董祥奇一狠心,卖掉了发电机和音箱,幕布和放映机卖不出去,只好留着做个纪念。后来,村里搞活动,借走了幕布,一来二去幕布给借丢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放映机孤零零地锁在箱子里。
  老式的放映机,搁在楼上杂货间,箱子上,落满了灰尘。
  董祥奇5岁的小孙女好奇地围着问爷爷这是什么东西,董祥奇哈哈一笑:“这是爷爷当年吃饭的东西!”
  小姑娘眨眨眼睛,似懂非懂地趴在放映机前研究起来怎么用这个东西吃饭。或许,这个等她长大了才能明白;或许,这个机器在她脑海里只是昙花一现。
  董祥奇列过一个电影篇目的单子,放电影时供人挑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中比较受欢迎的电影,据董祥奇所说,有《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寺》、《六指琴魔》、《新龙门客栈》、《喜迎门》、《五郎八卦棍》、《迷途英雄》等。通俗地说,一般战争片、流行港片比较受欢迎。
  当然还有更多的片子,只不过现在村里人都已经记不起来了,更不用说情节。只是,大家记忆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和董祥奇电影放映岁月相关的,是美好乡村的流金岁月的逝去。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中人物为化名。)
其他文献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其中尤以农村经济社会矛盾突出。一批从海外学成归国的学者和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纷纷为拯救破败的农村积极奔走,他们抛弃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以“民族再造”与“民族自救”为己任,来到偏远落后的农村,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乡村建设和乡村改造的高潮。  晏阳初是中国乡村建设的创始人。1926年开始他率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河北定县开展了为期10年的“平民教育”
期刊
白一彤连任了。  2009年,年仅19岁的白一彤在父亲白岩林的“忽悠”下,回村参加村主任选举,461张选票,白一彤得到了其中450张的支持,成为陕西清涧高杰村村委会主任,被誉为中国“最年轻女村官”。  白一彤,这个出生于高杰村,半岁时就迁居别处的女孩,在父亲的推波助澜下,一度被媒体聚焦在风口浪尖。从2009年开始3年时间,其父一直高调宣称他的家族为了白一彤,前前后后往高杰村投入500多万资金。  
期刊
陈宫为汉献帝时中牟县县令,字公台,东郡(今河南濮阳市南)人。  曹操行刺董卓被吕布识破后,董卓下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星夜捉拿,惶惶然向老家谯郡(今安徽亳县)逃走。途经中牟县时,为陈宫拿住。曹操向陈宫表明自己正准备矫诏天下,联合诸侯共同讨伐董卓,陈宫听后甚是欢喜,原来他早已不满董卓的暴虐,遂当机立断,弃官而同曹操一起共谋为国为民的大事。  二人逃了三日,到达成皋时,曹操引陈宫到其父结拜弟兄吕伯奢
期刊
大家都知道民国时的袁世凯是一位做了83天的短命皇帝,却不一定知道三国时期的袁术也做过几天皇帝。  袁术,字公路,汉灵帝时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汝南汝阳(河南商水县西南)人,司徒袁安之孙,司空袁逢之子,四世三公之家庭出身。他与同时期的袁绍是同父异母弟兄关系。  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袁术被盟主袁绍委以“总督粮草,应付诸营,勿使有缺”的后勤部长之职。江东孙坚自告奋勇愿做先锋,首战告捷,并斩杀了董卓手
期刊
凡是从东瀛归来的朋友形容日本,总少不了一个词——干净。日本的干净是出了名的,无论城乡,所到之处街道整洁,河流清澈,看不到任何垃圾和漂浮物。  前不久,笔者的日本朋友木子传来了一段琵琶湖的秋景视频,跟着镜头,放眼望出去,湖水清澈,平静的湖面,在微风吹拂下泛起层层微波,犹如少女的百褶裙,水鸟不时掠湖飞过,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此起彼伏的山峦。  “70后”的木子告诉笔者,琵琶湖是日本的象征之一,被日本人
期刊
上海一名普通白领立志用25年时间走遍全国贫困农村,四年多时间,他骑车走访了1000多个贫困农村,写下了百万字的考察日记,拍摄了近万张照片,这个人就是爱新觉罗·蔚然。  2006年8月14日,蔚然告别了早已熟悉的繁华都市——上海,坐上了前往西宁的列车,从那里开始了他的考察行动。  来到卓科村,蔚然看到一片片低矮稀疏的小麦,这里因前半年干旱少雨,春小麦大面积减产,农民的收成很不乐观。正是晌午,蔚然准备
期刊
余已年过花甲,忙忙碌碌工作了三十多年。虽有过些风风雨雨,然总体而言平淡无奇。倒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有些一波三折。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那年,余出生在川南云溪一小手工业者家庭。据说,刚出生,母亲便抱着余上山跑警报。在余之前,母亲已生过两个孩子,不幸均已夭折。母亲中年得余,珍爱之情可想而知。但是,从余记事起,便知父母为求温饱而昼夜操劳。尽管母亲百般呵护,但余仍骨瘦如柴。  解放了,余成了新中国家乡的
期刊
文革后期,在大部分地区穷困潦倒的时候,华西村成了一个致富的典型,那里建房、修路、人民生活水平高。开弦弓村的村领导到华西村去取经,发现他们的农业比开弦弓村也好不了多少。秘密究竟在哪里?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取经的人听到了异样的响声,循着声音过去,找到了一座拉着厚厚窗帘的房屋,四周围有竹篱笆,里面就是不给外人参观的村办工厂。乡村工业,原来这就是农民致富的秘密。  实际上,关于发展乡村工业,早在费孝通写《
期刊
汽车行驶在G15沿海高速公路上面,与全国大多数的高速公路一样,这条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大货车,它们装载着各式各样的货物,用油布包裹得高高的,哧哧地奔向前方。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已经把那些布满蜿蜒河流和稻田的小镇连结到一块,车窗外闪现的沿途风景十分类似:一片又一片的白色厂房,间或夹杂几块绿色的田地,表明人们记忆中的鱼米之乡正悄悄向工业重镇转型。  再往前走,你就可以见到长江以及横亘在它上面的苏通大桥,这
期刊
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但其确切含义是什么?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是黄金还是钢铁?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还是人民!我们的确切含义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 ——晏阳初  和华北平原其他村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