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天电影似乎是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的记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文化生活匮乏的乡村,每天收工之后,扛着自家的板凳,占座位,看电影,曾是生活中的大事。
1986年8月,河南洛阳偃师塔庄村。
太阳才刚沉下村小学西边的三层楼房,董祥奇就被人催了五六回。
“董老师,啥时候开始啊?”一个小脑袋从门缝里伸了进来。
董祥奇抬手看了下手表,又抬头望了眼窗户:“急啥?天还没黑透,再等会儿去!”等那小脑袋笑嘻嘻地从门缝消失,董祥奇夹了几口菜,和屋里的客人聊了几句,便起身出门去摆弄他的放映设备。
来到学校操场一看,好家伙,黑压压地已经坐满了人。那人群里有刚嫁过来的媳妇,有光着膀子的男子,还有牙都掉光的老头儿老太太,当然还有那最活跃的小毛孩儿,三五成群地在电影幕布下钻来钻去,来回打闹。
“电影开始啦!电影开始啦!”眼尖的小孩看到董祥奇来了,立刻高喊着向大家报信,那些前一分钟还凑成一团打闹的小孩,马上四散开去,找之前占好的位置,一些找不到自己孩子的家长也拉长了嗓门:“二蛋——”、“妞妞——”、“毛毛——”,“快回来——,电影开始啦!”找孩子的声音一时间此起彼伏,竟比之前还热闹。
家长的喊声并没有起到多大效果,因为大家一起喊,反倒听不出谁是谁了。倒是“咚”、“咚”、“喂”、“喂”试音响的声音,偶尔夹杂几个“吱扭”“咣——”的刺耳爆音,让那些在四处闹腾的孩子,甚至呆在家里的成年人,像一齐接收到信号似的,纷纷往电影幕布前凑去。
这时,董祥奇拿着话筒说:“喂喂,电影马上开始,各位父老乡亲们各就各位,不要大声喧哗。”大家立马安静下来,默默等待一束光从某个地方射出,幕布顿时亮了,小孩伸直了脖子,看到的却是一块块的斑块,剥落的墙皮似的,斑块上还有一些文字,终于,幕布上人物出来了——
这时,电影才算真正地开始了。
曾经的风光岁月
董祥奇,六十岁上下,是河南洛阳偃师塔庄村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在乡村孩子的印象中,他相貌周正,眉毛浓黑,颇有一些威严的味道。
上世纪末,差不多有十多年的时间,董祥奇在工作之余为周边几个村放映电影,这段经历,成了乡村孩子们的深刻童年印象,而董祥奇自己,也留下了愉悦温馨的回忆。
董祥奇年轻时在邻村一所小学做后勤,一个月领六七块钱的工资,勉强糊口。但后来,因为老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每月光给母亲看病买药的钱就让整个家庭吃不消,董祥奇不得不考虑如何多挣钱来养活家人。
因为自己高中毕业,在村里算是文化人,新鲜事物容易上手,董祥奇就跑到县里影剧院,看别人怎么放电影。看了那么几回,董祥奇觉得学会了,就整了一套设备,回村里自己捣鼓。
一开始在本村放,谁家小伙娶媳妇,谁家媳妇生孩子,谁家为过世老人办周年祭,都请董祥奇放场电影。渐渐地董祥奇出了名,不久邻村也开始请他去放电影。年纪大的,认识他的,客客气气喊他一声“董老师”,年纪小的,不认识他的,就叫他“塔庄村放电影的”。
那时候放一场电影,一般能收十三四块,而最大的成本是租胶片,刨掉这个,一场能剩七八块,这是董祥奇放一场电影能挣的钱,差不多抵得上在学校一个月的工资。但这并没有让董家马上富起来。董祥奇买的整套放映设备要2700元,这在当时,对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董祥奇是横下了心四处借钱,才凑足经费的,后来很长时间内,全家人都在忙着还债。
“当然,日子是好过多了,但想靠放电影致富,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日子没以前那么紧巴,”董祥奇说,“那个时候放电影很受欢迎,谁家办事都要想办法放场电影,不然面子上会过不去。”
关于乡里人的面子问题,董祥奇印象最深的一回,是某年镇上东谷村一李姓人家娶媳妇的场面:
李家提前几天就和董祥奇打好招呼,说是要整一场电影,结果到了那天,天公不作美,飘起了鹅毛大雪,那雪下得让人都快睁不开眼睛。董祥奇以为天气这么坏,电影大概放不成了,下学后就回了自己家吃饭,没想到李家人竟开了个拖拉机来,接他去放电影。大家戴着帽子,在雪中一坐,等着看电影。谁都不愿打伞,怕挡了视线。放着放着,突然断了电,大家一齐起哄,结果李家人借来了发电机,电影继续。
“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倔的一家子,”董祥奇笑了,“那天看家不少,看完电影,大家都成雪人啦!”
放电影其实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严寒的冬天,只要不刮大风不下大雨,董祥奇就得一个人骑自行车,载着几十斤的设备,在邻近几个村东奔西走。
有一次为了抄小路,董祥奇走河堤,不小心连人带车带设备一起滚到了坡底,吓得他脚底发凉,还好设备没坏。董祥奇只好一趟一趟地来回,从坡底把车和设备分批扛到坡上。装设备时又犯了难,自行车后座上挂着的两个筐特别沉,他把筐挂在哪边,车子就往哪边倒,折腾了老半天。
村里老停电,一停电大家就都很扫兴,董祥奇于是自己买了个发电机,把自行车也换成了三轮车,这样骑着就方便多了,但村里坡多路陡,一遇到上坡路,“胳膊上的青筋都能蹦老高”。
到了村口,坐在树杈上的小孩儿高喊:“放电影的来啦!放电影的来啦!”树下一群小孩便一溜烟儿跑去报信。过不了多久,办事人家就有人出来迎接。
往往到了这时,董祥奇觉得一路上的不顺当,也不是那么在意了。
乡亲的回忆
乡村孩子对董祥奇“既爱又恨”,在他们眼中,董是学校的老师,特别那些不爱做作业的孩子,平时都不大敢正眼看他;而在另一方面,因为各家各户操办红白事要放电影,那些小孩看见董老师的目光就变得格外热切。
“放电影的来了没?”“放电影的啥时来?”一遇到人家办事,一群孩子便在主人家里问个不停。遇上办喜事的,主人家欢天喜地地给孩子们发糖吃,遇上办白事的,把人家闹烦了,人家便挥挥手说:“去去去!村口等着去!一会儿就来!”孩子们便哄地一下散开,撒丫子比赛看谁先跑到村口。 小孩们到了村口,会上树的歪躺在树杈上,不会上树的找个坡地或砖头堆蹲着。有些家住村口的,带几个关系好的小伙伴站在平房顶上张望。有时等到晚饭时间还没见董祥奇来,就端了饭碗到村口边吃边等,有时正吃着看见放电影的来了,把碗往地上一放,跑着四处报信,最后连碗也忘了。
“最害怕的是刮风下雨天。”邻村的杨晓宁回忆。如果哪天该放电影,却赶上了刮风下雨而放不了了,孩子们便心生怨忿,埋怨老天爷。“只要不刮风下雨,哪怕天再赖,也要去看电影。”今年已经26岁,离开农村很多年的杨晓宁,仍十分怀念当年一起看电影的日子。
杨的印象中,只要听说哪个村要放电影,所有的邻居便约好一起出发,大家一起趟过一指厚雪的麦田,唱着歌向放电影的村进发。为了能占个好位置,有些人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如果没占到,大家便四处寻找有利地形,上房上树的都有。有时候因为路远,赶到时电影已经开始,哪怕是只漏过片头的一点点,心里都还是会有些小遗憾。看完电影,大家一起唱着歌回家,路上还时不时讨论电影中的情节。
住在另一个村的赵普,对某次看电影的经历记忆犹新:他正蹲在平房顶看电影,打了个哈欠,一不留神竟一个跟头从房顶栽了下去,而神奇的是他居然没受伤。自那以后,他看电影再也不往房顶上爬了。
那个时候,赵普恨不得天天放电影,因为一遇上村里放电影,老师就宣布不用上晚自习,他和小伙伴们可以高高兴兴地去捡木柴,有些还从家里拿几个红薯,晚上大家映着火光边烤火边吃红薯,至于电影到底演了些什么,他们倒不怎么关心。
看电影也促成了村里的几段姻缘。一位将过半百的贺大妈回忆,年轻时她和几个姐妹去邻村看电影,走在路上,一名男青年骑车经过,他骑过去了又回头看了一眼,接着朝前蹬了几下,又回头看了她一眼,之后便骑着车走远了。姐妹们都开玩笑说那男的看上她了,她又急又羞,直瞪开玩笑的人:“别瞎说!快走!再说赶不上看电影了!”但一个月之后,男青年便托人到她家说媒了。
一去不复返的岁月
董祥奇的电影放映岁月结束于2000年。
他回忆,从1999年开始,请他放电影的人越来越少,有时一个月也没一家请他。盘算了很久,董祥奇觉得,老片越来越不受欢迎,新片又太贵租不起,看的人越来越少,靠这个事情根本就赚不了钱。第二年,他终于决定,洗手不干,再也不放电影了。
“大家都习惯了在家里看电视,热了吹电扇,冷了烤火炉,谁还愿意在寥天地里遭罪?”董祥奇很无奈。十五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村庄整体的生活、娱乐和消费方式。
十五年前,露天电影在村里很流行,很热闹,也很有面子,放完一场不过瘾,继续放第二场;十五年后,大家足不出户呆在家里看电视看影碟,村里办红白事请放电影的习惯渐渐没有了。到后来,偶尔有人请董祥奇去放场电影,董自己也不想去了,因为“感觉像二楞子”,赶不上潮流了。
董祥奇一狠心,卖掉了发电机和音箱,幕布和放映机卖不出去,只好留着做个纪念。后来,村里搞活动,借走了幕布,一来二去幕布给借丢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放映机孤零零地锁在箱子里。
老式的放映机,搁在楼上杂货间,箱子上,落满了灰尘。
董祥奇5岁的小孙女好奇地围着问爷爷这是什么东西,董祥奇哈哈一笑:“这是爷爷当年吃饭的东西!”
小姑娘眨眨眼睛,似懂非懂地趴在放映机前研究起来怎么用这个东西吃饭。或许,这个等她长大了才能明白;或许,这个机器在她脑海里只是昙花一现。
董祥奇列过一个电影篇目的单子,放电影时供人挑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中比较受欢迎的电影,据董祥奇所说,有《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寺》、《六指琴魔》、《新龙门客栈》、《喜迎门》、《五郎八卦棍》、《迷途英雄》等。通俗地说,一般战争片、流行港片比较受欢迎。
当然还有更多的片子,只不过现在村里人都已经记不起来了,更不用说情节。只是,大家记忆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和董祥奇电影放映岁月相关的,是美好乡村的流金岁月的逝去。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中人物为化名。)
1986年8月,河南洛阳偃师塔庄村。
太阳才刚沉下村小学西边的三层楼房,董祥奇就被人催了五六回。
“董老师,啥时候开始啊?”一个小脑袋从门缝里伸了进来。
董祥奇抬手看了下手表,又抬头望了眼窗户:“急啥?天还没黑透,再等会儿去!”等那小脑袋笑嘻嘻地从门缝消失,董祥奇夹了几口菜,和屋里的客人聊了几句,便起身出门去摆弄他的放映设备。
来到学校操场一看,好家伙,黑压压地已经坐满了人。那人群里有刚嫁过来的媳妇,有光着膀子的男子,还有牙都掉光的老头儿老太太,当然还有那最活跃的小毛孩儿,三五成群地在电影幕布下钻来钻去,来回打闹。
“电影开始啦!电影开始啦!”眼尖的小孩看到董祥奇来了,立刻高喊着向大家报信,那些前一分钟还凑成一团打闹的小孩,马上四散开去,找之前占好的位置,一些找不到自己孩子的家长也拉长了嗓门:“二蛋——”、“妞妞——”、“毛毛——”,“快回来——,电影开始啦!”找孩子的声音一时间此起彼伏,竟比之前还热闹。
家长的喊声并没有起到多大效果,因为大家一起喊,反倒听不出谁是谁了。倒是“咚”、“咚”、“喂”、“喂”试音响的声音,偶尔夹杂几个“吱扭”“咣——”的刺耳爆音,让那些在四处闹腾的孩子,甚至呆在家里的成年人,像一齐接收到信号似的,纷纷往电影幕布前凑去。
这时,董祥奇拿着话筒说:“喂喂,电影马上开始,各位父老乡亲们各就各位,不要大声喧哗。”大家立马安静下来,默默等待一束光从某个地方射出,幕布顿时亮了,小孩伸直了脖子,看到的却是一块块的斑块,剥落的墙皮似的,斑块上还有一些文字,终于,幕布上人物出来了——
这时,电影才算真正地开始了。
曾经的风光岁月
董祥奇,六十岁上下,是河南洛阳偃师塔庄村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在乡村孩子的印象中,他相貌周正,眉毛浓黑,颇有一些威严的味道。
上世纪末,差不多有十多年的时间,董祥奇在工作之余为周边几个村放映电影,这段经历,成了乡村孩子们的深刻童年印象,而董祥奇自己,也留下了愉悦温馨的回忆。
董祥奇年轻时在邻村一所小学做后勤,一个月领六七块钱的工资,勉强糊口。但后来,因为老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每月光给母亲看病买药的钱就让整个家庭吃不消,董祥奇不得不考虑如何多挣钱来养活家人。
因为自己高中毕业,在村里算是文化人,新鲜事物容易上手,董祥奇就跑到县里影剧院,看别人怎么放电影。看了那么几回,董祥奇觉得学会了,就整了一套设备,回村里自己捣鼓。
一开始在本村放,谁家小伙娶媳妇,谁家媳妇生孩子,谁家为过世老人办周年祭,都请董祥奇放场电影。渐渐地董祥奇出了名,不久邻村也开始请他去放电影。年纪大的,认识他的,客客气气喊他一声“董老师”,年纪小的,不认识他的,就叫他“塔庄村放电影的”。
那时候放一场电影,一般能收十三四块,而最大的成本是租胶片,刨掉这个,一场能剩七八块,这是董祥奇放一场电影能挣的钱,差不多抵得上在学校一个月的工资。但这并没有让董家马上富起来。董祥奇买的整套放映设备要2700元,这在当时,对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董祥奇是横下了心四处借钱,才凑足经费的,后来很长时间内,全家人都在忙着还债。
“当然,日子是好过多了,但想靠放电影致富,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日子没以前那么紧巴,”董祥奇说,“那个时候放电影很受欢迎,谁家办事都要想办法放场电影,不然面子上会过不去。”
关于乡里人的面子问题,董祥奇印象最深的一回,是某年镇上东谷村一李姓人家娶媳妇的场面:
李家提前几天就和董祥奇打好招呼,说是要整一场电影,结果到了那天,天公不作美,飘起了鹅毛大雪,那雪下得让人都快睁不开眼睛。董祥奇以为天气这么坏,电影大概放不成了,下学后就回了自己家吃饭,没想到李家人竟开了个拖拉机来,接他去放电影。大家戴着帽子,在雪中一坐,等着看电影。谁都不愿打伞,怕挡了视线。放着放着,突然断了电,大家一齐起哄,结果李家人借来了发电机,电影继续。
“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倔的一家子,”董祥奇笑了,“那天看家不少,看完电影,大家都成雪人啦!”
放电影其实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严寒的冬天,只要不刮大风不下大雨,董祥奇就得一个人骑自行车,载着几十斤的设备,在邻近几个村东奔西走。
有一次为了抄小路,董祥奇走河堤,不小心连人带车带设备一起滚到了坡底,吓得他脚底发凉,还好设备没坏。董祥奇只好一趟一趟地来回,从坡底把车和设备分批扛到坡上。装设备时又犯了难,自行车后座上挂着的两个筐特别沉,他把筐挂在哪边,车子就往哪边倒,折腾了老半天。
村里老停电,一停电大家就都很扫兴,董祥奇于是自己买了个发电机,把自行车也换成了三轮车,这样骑着就方便多了,但村里坡多路陡,一遇到上坡路,“胳膊上的青筋都能蹦老高”。
到了村口,坐在树杈上的小孩儿高喊:“放电影的来啦!放电影的来啦!”树下一群小孩便一溜烟儿跑去报信。过不了多久,办事人家就有人出来迎接。
往往到了这时,董祥奇觉得一路上的不顺当,也不是那么在意了。
乡亲的回忆
乡村孩子对董祥奇“既爱又恨”,在他们眼中,董是学校的老师,特别那些不爱做作业的孩子,平时都不大敢正眼看他;而在另一方面,因为各家各户操办红白事要放电影,那些小孩看见董老师的目光就变得格外热切。
“放电影的来了没?”“放电影的啥时来?”一遇到人家办事,一群孩子便在主人家里问个不停。遇上办喜事的,主人家欢天喜地地给孩子们发糖吃,遇上办白事的,把人家闹烦了,人家便挥挥手说:“去去去!村口等着去!一会儿就来!”孩子们便哄地一下散开,撒丫子比赛看谁先跑到村口。 小孩们到了村口,会上树的歪躺在树杈上,不会上树的找个坡地或砖头堆蹲着。有些家住村口的,带几个关系好的小伙伴站在平房顶上张望。有时等到晚饭时间还没见董祥奇来,就端了饭碗到村口边吃边等,有时正吃着看见放电影的来了,把碗往地上一放,跑着四处报信,最后连碗也忘了。
“最害怕的是刮风下雨天。”邻村的杨晓宁回忆。如果哪天该放电影,却赶上了刮风下雨而放不了了,孩子们便心生怨忿,埋怨老天爷。“只要不刮风下雨,哪怕天再赖,也要去看电影。”今年已经26岁,离开农村很多年的杨晓宁,仍十分怀念当年一起看电影的日子。
杨的印象中,只要听说哪个村要放电影,所有的邻居便约好一起出发,大家一起趟过一指厚雪的麦田,唱着歌向放电影的村进发。为了能占个好位置,有些人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如果没占到,大家便四处寻找有利地形,上房上树的都有。有时候因为路远,赶到时电影已经开始,哪怕是只漏过片头的一点点,心里都还是会有些小遗憾。看完电影,大家一起唱着歌回家,路上还时不时讨论电影中的情节。
住在另一个村的赵普,对某次看电影的经历记忆犹新:他正蹲在平房顶看电影,打了个哈欠,一不留神竟一个跟头从房顶栽了下去,而神奇的是他居然没受伤。自那以后,他看电影再也不往房顶上爬了。
那个时候,赵普恨不得天天放电影,因为一遇上村里放电影,老师就宣布不用上晚自习,他和小伙伴们可以高高兴兴地去捡木柴,有些还从家里拿几个红薯,晚上大家映着火光边烤火边吃红薯,至于电影到底演了些什么,他们倒不怎么关心。
看电影也促成了村里的几段姻缘。一位将过半百的贺大妈回忆,年轻时她和几个姐妹去邻村看电影,走在路上,一名男青年骑车经过,他骑过去了又回头看了一眼,接着朝前蹬了几下,又回头看了她一眼,之后便骑着车走远了。姐妹们都开玩笑说那男的看上她了,她又急又羞,直瞪开玩笑的人:“别瞎说!快走!再说赶不上看电影了!”但一个月之后,男青年便托人到她家说媒了。
一去不复返的岁月
董祥奇的电影放映岁月结束于2000年。
他回忆,从1999年开始,请他放电影的人越来越少,有时一个月也没一家请他。盘算了很久,董祥奇觉得,老片越来越不受欢迎,新片又太贵租不起,看的人越来越少,靠这个事情根本就赚不了钱。第二年,他终于决定,洗手不干,再也不放电影了。
“大家都习惯了在家里看电视,热了吹电扇,冷了烤火炉,谁还愿意在寥天地里遭罪?”董祥奇很无奈。十五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村庄整体的生活、娱乐和消费方式。
十五年前,露天电影在村里很流行,很热闹,也很有面子,放完一场不过瘾,继续放第二场;十五年后,大家足不出户呆在家里看电视看影碟,村里办红白事请放电影的习惯渐渐没有了。到后来,偶尔有人请董祥奇去放场电影,董自己也不想去了,因为“感觉像二楞子”,赶不上潮流了。
董祥奇一狠心,卖掉了发电机和音箱,幕布和放映机卖不出去,只好留着做个纪念。后来,村里搞活动,借走了幕布,一来二去幕布给借丢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放映机孤零零地锁在箱子里。
老式的放映机,搁在楼上杂货间,箱子上,落满了灰尘。
董祥奇5岁的小孙女好奇地围着问爷爷这是什么东西,董祥奇哈哈一笑:“这是爷爷当年吃饭的东西!”
小姑娘眨眨眼睛,似懂非懂地趴在放映机前研究起来怎么用这个东西吃饭。或许,这个等她长大了才能明白;或许,这个机器在她脑海里只是昙花一现。
董祥奇列过一个电影篇目的单子,放电影时供人挑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中比较受欢迎的电影,据董祥奇所说,有《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寺》、《六指琴魔》、《新龙门客栈》、《喜迎门》、《五郎八卦棍》、《迷途英雄》等。通俗地说,一般战争片、流行港片比较受欢迎。
当然还有更多的片子,只不过现在村里人都已经记不起来了,更不用说情节。只是,大家记忆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和董祥奇电影放映岁月相关的,是美好乡村的流金岁月的逝去。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