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VD)在颈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探头频率20MHz、直径1.5 mm,对32例颈内动脉瘤患者(共计36个动脉瘤)进行动脉瘤夹闭前后血流动力学监测.术后血管造影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在动脉瘤顶或瘤体部监测到涡流样或毛刺样血流信号、闻及杂音.动脉瘤夹闭术后即刻监测,发现载瘤动脉狭窄8例,闭塞1例;动脉瘤夹闭不全2例,均经调整瘤夹位置,显示载瘤动脉远段的血流
【机 构】
: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超声室,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超声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VD)在颈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探头频率20MHz、直径1.5 mm,对32例颈内动脉瘤患者(共计36个动脉瘤)进行动脉瘤夹闭前后血流动力学监测.术后血管造影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在动脉瘤顶或瘤体部监测到涡流样或毛刺样血流信号、闻及杂音.动脉瘤夹闭术后即刻监测,发现载瘤动脉狭窄8例,闭塞1例;动脉瘤夹闭不全2例,均经调整瘤夹位置,显示载瘤动脉远段的血流频谱形态和音频信号正常,术后经DSA/CTA证实.以上情况的发生与动脉瘤大小及载瘤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结论 MVD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手术的常规检测方法,尤其对瘤颈粗、甚至无明显瘤颈的巨大型动脉瘤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颅底中央部位置深在,毗邻结构重要,该区的侵袭性病变往往使多结构受累,手术难度较大.经额入路治疗该区病变存在着术野角度倾斜、显露有限、需牵拉额叶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们在该入路的基础上,通过切除部分眶上缘、眶顶及筛窦,来降低手术视角,更好地暴露颅底中央部的结构,即扩大经额入路.本研究对该入路可能涉及的颅底中央部结构进行了显微解剖学研究,以期为该手术入路提供直观的形态学基础和详尽的解剖学参数,以
目的 探讨31例第三脑室内肿瘤经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与神经心理结果.方法 31例第三脑空前部肿瘤采用经胼胝体-穹隆问、胼胝体-窒问孔、胼胝体-脉络膜裂结合室问孔入路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用Rancho Los Amigos认识功能评定量表进行神经心理测试,术后行影像学复杏和GOS评估.结果 采用纵裂胼胝体-室间孔入路14例,纵裂胼胝体-穹降间入路12例,纵裂胼胝体一脉络膜裂(脉络膜上、下)
由西部神经外科学会倡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首届西部神经外科国际论坛将于2009年8月14至1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诚邀神经外科、神经麻醉、神经病理、重症监护及神经护理等方面的人员参加。可以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提前注册,享受优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届神经外科学术大会也同时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解放军乌鲁木齐总医
近年来,随着显微神经解剖学及显微神经外科学快速发展,颅底外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术中脑神经损伤所造成的脑神经麻痹仍然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尤其是动眼神经损伤后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术中电生理监测可以明显减少动眼神经的损伤,而且可以辅助评价其损伤程度和指导术后功能重建.但单纯依靠神经电生理还是容易产生对神经的误伤,而神经导航和高分辨率磁共振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帮助。
患者男,42岁.双下肢乏力伴行走不稳2个月余入院.偶有头晕头疼症状,无癫痫发作,昏迷等症.体检头颅外形大小无异常,脑神经检查(-),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生理反射均正常,病理征(-).影像学检查:CT示右额顶部凸向颅内高密度弧形占位病变,内含点状低密度区,边界清楚,与颅骨粘连紧密,颅骨外形无异常.MRI T1像不均一高信号占位,内见条索状低信号,与硬脑膜有宽基底附着,与周围脑组织边界清楚
患者 男,9岁.因情绪改变伴走路不稳1个月入院.MRI提示桥脑及右侧丘脑占位性病变(图1).为明确病理性质,行MRI定位立体定向右侧丘脑病变活检术,病检证实为胶质瘤,术后患儿恢复平稳。
今秋十月,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和江西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神经外科大会将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年会作为国内最高规模的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内容包括专家演讲、论文交流、小组讨论和墙报等专题。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可控性强等优点,但没有镇痛作用,复合其他镇痛药已广泛用于静脉复合麻醉.本研究观察异丙酚复合应用氯胺酮和雷米芬太尼对颅内压、血压和脉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后正中椎板切除联合胸(腹)腔镜手术切除胸腰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应用半椎板切除联合胸(腹)腔镜技术一期对4例胸腰椎管哑铃形肿瘤施行了手术.先通过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再经胸(腹)腔镜切除胸腹腔椎旁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1例.手术耗时4-6h,出血量100-200ml.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肿瘤生长或复发.结论 后正中
患者 男,4岁.1d前出现腹痛,继而发热,体温38.6℃,右下肢麻木、无力.次日晨起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以急性脊髓炎收入神经内科.既往史:4年前患儿出生后曾行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术后4年来,神经功能发育正常.2个月前患儿曾患脑脓肿,经用罗氏芬等治疗近50d,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病灶消失.入院后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感觉查体不合作,双侧膝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提睾反射存在,大小便失禁.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