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名思义,春节就是春天的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因此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又鉴于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不仅是汉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叙旧话新,共享天伦之乐。我国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守岁达旦,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给家中长者拜年,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又鉴于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不仅是汉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叙旧话新,共享天伦之乐。我国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守岁达旦,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给家中长者拜年,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