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教育中,学生科学启蒙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现行保教活动教材中呈现的许多学习素材,在农村学生看来是陌生的,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对此现状,我们提出了开发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启蒙教育,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开发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视域相对比较狭小,选择合适的素材提供给学生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资源、素材,总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因此,农村教师开发本地的生产和生活等资源,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看似贫瘠的农村科学教育呈现出丰富多彩,生活气息浓厚的乡土特色。
如江苏省海安县县素有“蚕茧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蚕茧总产量跃居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蚕茧第一县”。农村里几乎家家养蚕,户户种桑。教师将这一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开发成了“蚕宝宝成长记”为主题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当大家看到黑黑的、小小的、甚至样子有点丑的蚕宝宝时,不知谁第一个叫出来:“我家的蚕室也有这样的黑宝宝。”顿时激活了孩子们的兴趣,纷纷点头。老师给孩子们提出了观察任务:“同学们注意观察过蚕宝宝吗?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又是怎样长大的吗?”于是,一场以饲养、观察蚕宝宝成长过程为主线的科学教育活动在学生们的主动参与下,拉开了帷幕。蚕宝宝换上新装,他们惊讶了;蚕宝宝不吃桑叶,他们落泪了;蚕宝宝结出了茧子,他们奔走相告…”
孩子们熟悉的乡土资源成了学生科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它犹如一汪清泉不断地滋润着课堂,为学生科学启蒙教育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也许这些带着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有点“土气”,但它激起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开发活动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只有教师引导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学,教师在孩子学的过程中教,才能“合三成一”。教师如果适当地开发,在科学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们通过活动可以学到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王杰伟是个“小调皮”。一天铃声响过之后,他趴在花园里仍旧不回教室,在我的一再召唤之下,他才带着一条小青虫来到我的面前,“老师,它是谁的宝宝呀?它找不到妈妈了。”小伟面露可怜地问我。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素材吗?我灵机一动,对着学生说:“要是有人愿意做它的爸爸妈妈,它就不孤单、不可怜了。”“我来做爸爸!”“我做妈妈!”教室里举起了老高老高的小手。从此,孩子们就有了共同的宝宝——小青虫。在我的指导下,他们给小青虫安家、喂食,带小青虫到室外晒太阳,看着小青虫长大。画画时,大家都爱画这个特别的“孩子”,我留心收集着学生们的这些图画。小青虫终于变成蝴蝶飞走了,留下的是孩子们美好的回忆。当我把学生们的那一张张图画整理成册,展示在他们面前时,孩子欣喜地讲述着小青虫的故事,这本“虫书”成了大家共同的财富。
开发生活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凭借课程内容是不能满足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对科学的渴望。生活即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那些具体、鲜活的生活现象是孩子们耳闻目睹的、有所体验的,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宝贵资源。教师把科学教育与孩子的生活联姻,将农村生活资源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整合到学生日常活动之中,有意识地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激发他们感受科学的魅力,科学的探究意识自小就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
农村里家家户户有田有地,门前屋后种几株花草、蔬菜不成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植棵宝宝树”“长株宝宝苗”“育盆宝宝花”等系列亲子科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去观察,去搜集资料,去思考……在活动汇报阶段,教师欣喜地看到了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学生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功种植了西红柿。当孩子手捧西红柿,讲述着西红柿成长、结果的过程时,科学的方法、探究的意识,正在孩子的心中萌芽。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情不自禁”的,是“兴趣盎然”的,收获的又岂止于眼前的果实?
广阔而丰富的农村为学生科学教育提供了可以充分挖掘的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机会,把科学启蒙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在时间、方法、内容等多方面给他们更多的选择,鼓励他们开展实践、探索活动,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胡集镇青萍学生园)
开发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视域相对比较狭小,选择合适的素材提供给学生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资源、素材,总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因此,农村教师开发本地的生产和生活等资源,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看似贫瘠的农村科学教育呈现出丰富多彩,生活气息浓厚的乡土特色。
如江苏省海安县县素有“蚕茧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蚕茧总产量跃居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蚕茧第一县”。农村里几乎家家养蚕,户户种桑。教师将这一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开发成了“蚕宝宝成长记”为主题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当大家看到黑黑的、小小的、甚至样子有点丑的蚕宝宝时,不知谁第一个叫出来:“我家的蚕室也有这样的黑宝宝。”顿时激活了孩子们的兴趣,纷纷点头。老师给孩子们提出了观察任务:“同学们注意观察过蚕宝宝吗?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又是怎样长大的吗?”于是,一场以饲养、观察蚕宝宝成长过程为主线的科学教育活动在学生们的主动参与下,拉开了帷幕。蚕宝宝换上新装,他们惊讶了;蚕宝宝不吃桑叶,他们落泪了;蚕宝宝结出了茧子,他们奔走相告…”
孩子们熟悉的乡土资源成了学生科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它犹如一汪清泉不断地滋润着课堂,为学生科学启蒙教育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也许这些带着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有点“土气”,但它激起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开发活动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只有教师引导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学,教师在孩子学的过程中教,才能“合三成一”。教师如果适当地开发,在科学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们通过活动可以学到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王杰伟是个“小调皮”。一天铃声响过之后,他趴在花园里仍旧不回教室,在我的一再召唤之下,他才带着一条小青虫来到我的面前,“老师,它是谁的宝宝呀?它找不到妈妈了。”小伟面露可怜地问我。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素材吗?我灵机一动,对着学生说:“要是有人愿意做它的爸爸妈妈,它就不孤单、不可怜了。”“我来做爸爸!”“我做妈妈!”教室里举起了老高老高的小手。从此,孩子们就有了共同的宝宝——小青虫。在我的指导下,他们给小青虫安家、喂食,带小青虫到室外晒太阳,看着小青虫长大。画画时,大家都爱画这个特别的“孩子”,我留心收集着学生们的这些图画。小青虫终于变成蝴蝶飞走了,留下的是孩子们美好的回忆。当我把学生们的那一张张图画整理成册,展示在他们面前时,孩子欣喜地讲述着小青虫的故事,这本“虫书”成了大家共同的财富。
开发生活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凭借课程内容是不能满足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对科学的渴望。生活即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那些具体、鲜活的生活现象是孩子们耳闻目睹的、有所体验的,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宝贵资源。教师把科学教育与孩子的生活联姻,将农村生活资源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整合到学生日常活动之中,有意识地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激发他们感受科学的魅力,科学的探究意识自小就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
农村里家家户户有田有地,门前屋后种几株花草、蔬菜不成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植棵宝宝树”“长株宝宝苗”“育盆宝宝花”等系列亲子科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去观察,去搜集资料,去思考……在活动汇报阶段,教师欣喜地看到了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学生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功种植了西红柿。当孩子手捧西红柿,讲述着西红柿成长、结果的过程时,科学的方法、探究的意识,正在孩子的心中萌芽。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情不自禁”的,是“兴趣盎然”的,收获的又岂止于眼前的果实?
广阔而丰富的农村为学生科学教育提供了可以充分挖掘的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机会,把科学启蒙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在时间、方法、内容等多方面给他们更多的选择,鼓励他们开展实践、探索活动,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胡集镇青萍学生园)